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湄公河流淌在东南亚的脊梁上,

在古老的佛国老挝,

再没有什么能够与它相提并论。

泛舟旅行,穿过占巴塞省,

一路经过咖啡种植园、

隐秘的寺庙和声如雷鸣的瀑布,

直到老挝与柬埔寨的边界……

从巴色到高原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僧侣们划船渡河 © Mekong River Commission

老挝人把湄公河叫作 Mae Nam Khong,母亲河。从青藏高原一路奔流4300多公里,汇入中国南海,这条史诗般的航道如同一根弯弯绕绕的柚木色丝线,缝合了老挝南北。湄公河是一条神圣的航道,是边界,是城垛,是通衢,为城镇村庄提供水源,运送人员和货物,灌溉稻田和玉米地——它是老挝的生命线。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一辆退役军车驶过波罗芬高原的河流

湄公河畔的巴色,生活比琅勃拉邦和万象平静许多,这里的人更懂得享受慢生活的节奏。上午9点刚过,巴色似乎还没睡醒:当地人在路边的咖啡馆里下跳棋,嘟嘟车(tuk-tuk)偶尔漫无目的地驶过,几个小贩推着板车兜售着西瓜和菠萝。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老挝每年大约出产20,000吨咖啡

从巴色到肥沃的波罗芬高原,这里在火山土壤、温带气候和富含营养的泥泞河水的滋养下,产出了全国十分之九的蔬菜和近乎全部的咖啡作物。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坎宋•苏万纳基利展示着自己刚烤好的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豆

坎宋•苏万纳基利(Khamsone Souvannakhily)是生活在高原上的小规模咖啡种植户的典型代表,有25年的烤咖啡豆经验。他的茅草吊脚楼耸立在自己的田地旁边,四周是鸡舍和咖啡树丛。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南大姐正在巴松的市场上做自己的特色菜:老挝叻沙

越过高原,来到巴松(Paksong)村,南大姐(Mrs Nang)正在早市贩卖自家的农产品:熏田鸡串、湄公河鲶鱼、茄子、西葫芦、火龙果和木薯,后者是高原上另一种主要作物。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本地卡图(Katu)部落的村民正在风干木薯

“波罗芬是老挝的菜园。” 南大姐一边说,一边把干牛蛙装进袋子给客人。“在这里种地很容易。你随便往地里扔点什么,它自己就能长出来——这都得感谢这条河。”

顺流而下到瓦普庙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瓦普庙山下的稻田

在高原以东约50公里的巴色码头,乘游轮顺湄公河南下。河岸生长着雨树,寺庙的金顶不时刺破薄雾。作为清洁净化和赋予生命的河流,湄公河是老挝佛教信仰的中心支柱,所以古代寺庙均分布于河岸的丛林之间,包括最古老、最神圣的瓦普庙(Wat Phu)。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乘游轮往来湄公河上 © G Adventures

这座古老的寺庙建于一千年前,高踞于巴色以南约40公里的青山之上,和邻国柬埔寨的吴哥窟一样,均由高棉人建造,同属印度教文化。这里的第一座寺庙建于11至13世纪之间,供奉湿婆,曾有一条直通吴哥窟的道路。高棉文化衰落以后,这座寺庙被佛教徒占据,后来破败不堪,被丛林吞没。直到1914年,法国地质学家亨利·帕门蒂尔(Henri Parmentier)才偶尔间发现了它。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瓦普庙上层寺庙的门口装饰着印度教诸神的雕刻和雕塑

漆黑的寺庙墙壁上雕满印度教诸神的舞蹈场景,其中一半已然被藤蔓遮掩。倒下的柱子躺在灌木丛间,被苔藓和地衣覆盖。庙内,佛教徒立起的金色佛像在半明半暗中闪烁着光芒:金色佛像在遮阳伞下端坐,四周是万寿菊和莲花组成的海洋。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通往瓦普庙上层寺庙的台阶

自重见天日以来,这座寺庙已成为重要的朝圣地点,尤其是在满月的日子,僧侣们会从湄公河岸徒步前往这座寺庙祈福。除了不搭调的手机和自拍杆之外,这种虔诚的朝拜形式历经千年,几乎从未改变。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万寿菊是与佛有缘的一种神花,经常被当作供品

女人们正在向朝圣者兜售小玩意儿和供品,塔埃姆大姐(Mrs Taem)就是她们中的一员,她正用鲜花扎起一捆捆香,好让礼佛的人供在寺庙里。“做供品,仔细很重要,不要急。”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整理花茎,然后把它们固定。

前往岛屿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四千岛的东阔岛旁,夕阳的余晖洒在湄公河上

湄公河向南流向柬埔寨,在河面最宽处变了模样,它不再是一条河,而是形成了多条分支。在老挝南部边境以北约32公里的地方,湄公河分解成一张由溪流和支流组成的水网,在河里建造出一小片群岛,也就是四千岛(当地称为Si Phan Don)。大多数水道由于太浅或太窄而无法通航,能够在这段航程上发挥作用的只有长尾渡轮和捕鱼小艇,它们穿梭在迷宫一般的水道之间,马达声轰鸣不绝。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飞瀑跌落在岩石上

永大哥(Mr Jong)对湄公河喜怒无常的性子了若指掌。他既是渔民,又在河上担任旅行向导,带游客观赏珍稀的伊洛瓦底江豚——那些江豚有时会误入湄公河。十多年以来,他一直靠这条河讨生活,但依然无法对它放下所有的戒心。水流一直在变,尤其是在雨季,那时水更深更急。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永大哥用一支长杆探查岩礁,以避开湄公河的浅滩

他关掉发动机,让船随波逐流,顺流而下,等待江豚的出现。暮色尚浅,河上如一幅静止的画卷,只有水波拍打船底和远处牛叫的声音。一只白鹭掠过水面,栖息在一棵雨树上,白色的羽毛在橘色天空的映衬下格外醒目。水中生出一个个漩涡,接着又被水流吞噬不见。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湄公河的水牛 © Anna and Jacob

“看啊!江豚!”永大哥大喊,指着船头。那里水流飞溅,波纹荡起,闪过一道浅粉色的光——那是尾巴的踪迹。然后,那只江豚游走了。“我们很幸运,”永大哥说,“我想这是个好兆头,这条河今天欢迎我们的到来。”

·今·日·互·动·

老挝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撰文 | 奥利弗·伯里(Oliver Berry)

图片 | 贾斯汀·福克斯(Justin Foulkes)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改编自2018年1月刊《母亲河》一文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更 / 多 / 精 / 彩 /

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在佛国老挝,来一场“佛系”漂流

· 猜 · 你 · 喜 · 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