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第四篇,上一篇我們說了“入德之門”的大學,如果說《大學》是講的是治世的哲學,那麼《中庸》可以稱得上修身哲學
《中庸》書中說道“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也,明則誠也”歸根結底說的是心誠和明理之間的關係
歷史上的朱熹、顧炎武、曾國藩等人都曾通讀《中庸》,做到了至誠至善的中庸境界,開創了前人未能及的功業
在解釋《中庸》之前,我們先普及一點歷史小常識
《中庸》一書成於戰國初年,自韓趙魏三家分晉開始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統六國,這一段時期稱為戰國
《中庸》的作者相傳是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孫子,因為父親的早死,使子思有了很多和孔子交流的機會
孔子死後,子思拜曾參為師,曾參就是我們前面所說《大學》的作者,也被世人稱作“宗聖”
而且子思還有一個冠絕今古的徒弟叫孟軻,我們常說孔孟之道,要知道孟軻在成為儒家亞聖之前,便是跟隨子思修行
子思教給孟子的便是這中庸之道,那麼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中庸之道呢?
《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上面的古文主要說的是和諧是一種自然天性,也是宇宙的宇宙的一種生存狀態
而身處天地之間的人若是也能達到這種和諧的狀態,便是一種非常高的境界
天地之間的萬物若是都能和諧相處,便能讓天人合一,行事自在,讓萬物欣欣向榮,人也可以持續發展
若是對中庸核心思想還是不理解,感覺十分抽象,我們還可以用後世的觀點來看待中庸之道
宋代理學大家程頤把中庸解釋成“不偏之為中,不易之為庸”說白了,中庸就是用中正、中和的方式做人做事
中並不只是字面上的“持中”“中立”的意思,其中另藏玄機
中庸裡面的中講究的是行為不要過頭,不偏不倚是最好的狀態,世間萬事萬物剛剛好,才是最完美的狀態
如烹飪做菜一般,《道德經》中說治大國如烹小鮮其實也是這個道理,炒菜時,火候適中才能把菜燒好
前面說“喜怒哀樂之末發謂之中”,它指的是人的本心,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杆秤”,這桿秤是評判是非對錯的價值觀
當我們被喜怒哀樂的情緒所控制時,這桿秤會控制我們的行為,讓它變得恰當,警惕我們不要意氣用事
中庸二字之中,庸又是何意呢?孔子說“不易謂之庸”庸就是穩定不變的東西
中庸會讓我們的內心和行為做到協調,做事情既不會有過也不會不及
通貫中庸全篇,其實都是在解釋兩個成語的含義,一是不偏不倚,一是過猶不及
我們所生活的現代社會又出現一種偽國學,偽國學把中庸認為是折中主義,認為做到中庸的就該唯唯諾諾,實則不然
《中庸》所表現的思想絕不是如此消極,而是積極向上,《中庸》承認矛盾,也重視統一,無過猶不及便是最好的體現
好了,如果大家對《中庸》感興趣可以找來看下,希望您在看過這篇文章之後,能對中庸有個大概的瞭解
但這一家之言,每一雙眼睛都會發現不同的美,國學中庸並不是死的,而是活的
《中庸》是一種修身的方法和處世的態度,願諸位能在《中庸》裡看見不同的自己
閱讀更多 溫度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