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被誤解的著作|怎樣讀《中庸》

《中庸》是儒家重要經典,它同《易經》一樣,都是儒家的理論淵藪。不過《易經》比《中庸》影響大,涵蓋面廣,而《中庸》是宋以後儒者研讀的重點。儒學,特別是理學,許多概念、命題出自《中庸》,許多理學大家持守《中庸》的信條,許多儒者用《中庸》的方法論思考,從而可以看出,《中庸》對中華文明的形成有著深遠的影響。

但今本《中庸》,並非獨立成編。它僅是《禮記》中的一篇,初始既沒有引起人們廣泛關注,也沒有留下作者姓名。

對於《中庸》的作者,一般認為,它出於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司馬遷曾說子思作《中庸》。至宋代,理學大家也認為《中庸》為子思所作,這幾乎成了定論。近代人們對《中庸》作者產生疑問,認為《中庸》是秦代作品,也有人認為是子思所作,只是摻入了秦人文字。我覺得現存的《中庸》,還應為子思所作,但可能經過秦代儒者的修改寫定。

現存本雖說沒有獨立成編,但早在西漢時代就有專門解釋《中庸》的著作。《漢書·藝文志》著錄有《中庸說》二篇,以後各代有關這方面的著作也有一些,但影響甚微。唐代韓愈注意《大學》《中庸》,揭示道統。到宋代,很多人目光轉向《中庸》,范仲淹讓理學開山者之一張載讀《中庸》,二程表彰《中庸》,二程弟子也有關於《中庸》的著作,朱熹講友石子重作《中庸解》,但影響最大的還是理學集大成者朱熹的《中庸章句》。

朱熹把《中庸》《大學》《論語》《孟子》合在一起,稱為“四書”,併為之作章句集註。從元代開始,《四書章句集註》成為各級學校的必讀書,成為士子求取功名利祿的階梯,影響達700年之久。

如何讀中庸

我們讀《中庸》,不能只讀《禮記》裡的《中庸》篇,還是要讀朱熹的《中庸章句》。

朱熹說,自己早年對《中庸》有很多疑問,經過“沉潛反覆”,多年思考,才得其要領,最後“會眾說而折其中”,才作成《中庸章句》。《中庸章句》使《中庸》之旨,支分節解、脈絡貫通、詳略相因、鉅細畢舉。此外還對詮釋《中庸》的各家同異得失,也加以辨析。把記錄論辯取捨的文字著為《中庸或問》。他還把石子厚之書作了刪節,更名《中庸輯略》,還寫了《中庸或問》,以設問形式,回答有關中庸與註解的種種問題,又在講學中,同弟子反覆討論《中庸》,這些討論大部分收錄在《朱子語類》中。可以看出,朱熹對《中庸》下了很多功夫,《中庸章句》是他的得意之作。以上這些書,是彼此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相輔相成,是研究《中庸》不可或缺的資料。

在《中庸章句》篇題之下,朱熹對“中庸”下了一個定義,指出:“中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不偏不倚”,出自本書“中立而不依”和改用《尚書·洪範》“無偏無陂”;“無過不及”,出自《論語·先進》。又用“平常”釋“庸”,藉以指出中庸的合度性,日用性。是“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的道理,都是實用的學問。

《中庸》及《中庸章句》及朱熹有關著作,還討論了儒學和理學的一系列問題,如天命、性、教、道、慎獨,情,已發未發、中和、大本,達道、在中、時中、用中、費隱、忠恕、鬼神、五達道、三達德、知行、治國九經、擇善固執、誠、致曲、尊德性而道問學、學問思辯行、三重、仁義禮智、無聲無臭等等,有天道,有人道,有本體,有工夫。許多儒者對這些概念和命題也傾注了極大的熱情,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論辯。這些討論,雖說常常莫衷一是,但豐富多彩,細緻入微,富有哲理。可以說宋明理學所以能成為本體化、哲學化的思潮,達到了時代哲學高峰,是和《中庸》及《中庸章句》密不可分的。

一部被誤解的著作|怎樣讀《中庸》

《中庸》在儒家典籍中,是高層次的理論色彩濃厚的著作。讀通、讀懂很不容易。

為幫助讀者讀懂《中庸》,下面具體對各重點章節做一個簡單介紹。

第一章

第一章是一篇的綱要。提出許多概念,如命,性,道,教;戒慎,慎獨;隱微,已發,未發,中和;大本,達道,位育等。成為哲學家的熱門話題。

本章先講天命,這裡講的命,不是指富貴、貧賤、壽夭等命定內容,而是指個人的稟賦而言,人的稟賦是自然形成的,這就是含有道德內容的性。人人遵循各自的性,在日常生活中,就知道當做什麼,不當做什麼,這就有了常規,這就是道。從道入手,修飾品節,這就是教化。從道不可片刻離開引入話題,強調在《大學》裡面也闡述過的“慎其獨”問題,要求人們加強道德自覺,謹慎地修養自己。

個人修養特別提出了“中和”這一範疇,進入全篇的主題。“中和”是儒學的重要範疇之一,歷來有各種各樣的理解。按照本章的意思,在一個人還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的情感時,心中的道是挺立的,不偏不倚的,這是性,所以叫做“在中”。喜怒哀樂總是要發露出來的,但發出來要符合節度,無過不及,這就叫做“時中”也叫“和”。人人都達到“中和”的境界,整個社會心平氣和,社會和自然界很和諧,天下也就太平了。這裡講的中和,實際就是中庸。前人說:“以性情言之,則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則曰中庸。”大體不錯。

本章具有全篇綱要的性質,即所謂“一篇之體要”。其下十章,大體都圍繞本章內容而展開。用朱熹的話來說是“子思引夫子之言,以終此篇之義”。的確都是引孔子的話,反覆申說首章所提出的“中和”(中庸)這一概念,弘揚中庸之道。

第十二章

第十二章用費隱講“道不可離”,費隱後來成為哲人討論的重要範疇。以下八章都是圍繞這一中心而展開的。用朱熹的話來說,即“雜引孔子之言以明之”。這裡費,指道的普遍性以及用途的廣泛性。隱,指道體的精微性與隱秘性。正因為人與道不可須臾離開,所以,道就應該有普遍的可適應性,但道又必須有精微奧妙的一面,供人們進行深造,進行創造性的實踐。

第二十章

第二十章是重點篇章,提出了五達道,三達德,治國九經,誠、誠之等天道人道問題,同時也提出學問思辨行等治學原則。朱熹說:“此引孔子之言,以繼大舜、文、武、周公之緒,明其所傳之一致,舉而措之,亦猶是耳。蓋包費隱、兼小大,以終十二章之意。章內語誠始詳,而所謂誠者,實此篇之樞紐也。”(《四書集註》)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是繼續講誠。這裡接上章講“誠”。“誠”就是真實無妄。從誠開始,便具有善,這是先天的性,和聖人對應。而一般人先明乎善,真實無妄,這是後天教育的結果。無論是天性還是後天人為的教育,只要做到了真誠,二者也就合一了。朱熹說:“右第二十一章。子思承上章夫子天道、人道之意而立言也。自此以下十二章,皆子思之言,以反覆推明此章之意。”這個總結是正確的。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二章是講至誠和性關係及其價值,也是講聖人與天道關係。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三章是講善德積累和誠的關係。上章談的是聖人,這章說的是一般的人。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是講至誠的作用和天道相聯。東陽許氏曰:“至誠前知,亦必於動處見所謂‘幾者,動之微’,吉凶之先見者也。聖人知來者如此,非有異也,故為中庸。”(《四書大全·中庸章句大全》)心誠則靈。靈到能預知未來吉凶禍福的程度,這似乎有些誇大。興亡徵象,有點神秘。其實,無非是強調真誠見微知著的出神入化的功用罷了。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五章是講要用誠來成己成物,講的是人道。真實,從自然的方面來說,是事物的根本規律,是事物的發端和歸宿;真誠是從人的方面來說,是自我的內心完善。所以,要修養真誠就必須做到物我同一來實現。這叫“合內外之道”。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六章這裡用天地之道,形容至誠的盛美與生生不息。前面歷數歷代聖人,這裡把聖人之道作了一個總結。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七章,首先盛讚聖人之道像天一樣廣博浩瀚,大概是從《易經》中“天地大德曰生”而來。君子應該做到“尊德性而道問學”五項。朱熹認為,“尊德性而道問學”五句,“大小相資,首尾相應”,最得聖賢精神。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八章,前面談了智、仁、勇、孝等道德規範,這裡是講禮樂問題。本章承接上一章發揮“為下不倍”的意思。談的還是素位而行的問題。但“非天子不議禮”說容易形成獨斷,所以有徐乾學的說法。他說:“司禮謂:非天子不議禮,今以上意行之何為不可?予言非天子不議禮,謂所議者合於禮也。若非禮之禮,豈天子所議?況既謂之議,須合天下之情,非獨斷也。”(徐乾學《讀禮通考》卷二十一。

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九章這是講君子之道要經過各方面驗證,才能成為天下法則。這一章承接“居上不驕”的意思而發揮。

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這是讚美孔子,提出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命題。“祖述堯舜,憲章文武”這兩句話,成了道統論的雛形,屢被後儒所稱道。用“萬物並育”,“道並行”比喻孔子的博大寬容,用“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來形容萬物的多樣性與統一性。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一章極言至聖之德,含有仁義禮智。朱熹說:“聰明睿知,生知之質。臨,謂居上而臨下也。其下四者,乃仁義禮知之德。”(《四書集註》)顯然是對的。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二章是講至聖誠仁作用,是中庸釋義“不依”的依據。此章還是講“至聖”。至聖必須是至誠的。“大經”,指五倫—五種人際關係;“大本”,指性之全體,如仁等,“大經”“大本”立起來了,崇高的道德自然會獨自挺立,無須依託任何東西。全篇極力形容至聖和道的同一。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引用《詩經》證明君子之道的特點及治世作用。此篇由前面聖人之道的高遠廣博,迴歸於君子之道。使人聯想前面的“君子之道,闢如行遠必自邇,闢如登高必自卑”的入德之路。

綜上,我們可以得出幾點結論性意見。

一、《中庸》思想來源主要是孔子思想。

二、朱熹正確地解釋了《中庸》的結構與章節之間的關聯。

三、《中庸》的展開是從天道開始,逐步進入人道的具體內涵,最後談的是德教的力量與方法。

四、《中庸》主要討論的是天道與人道關係。是“究天人之際”的名篇。

五、提出了獨特的方法論。這些需要閱讀時慢慢體會。

一部被誤解的著作|怎樣讀《中庸》

經典是傳統文化的瑰寶,是我們之所以為“我們”的“來處”。閱讀經典,可以進一步確認和鞏固一直以來受到的潛移默化的文化薰陶及影響。然而隨著城市生活節奏加快,越來越多的人苦於有讀經典之心、無讀經典之力,甚或有讀經典之力,卻尋不到親近它的路徑。因此,邀請專業的學者和研究人員向讀者總結、介紹正確的、通俗的經典閱讀方法,傳授他們閱讀經典的經驗和思考,有著十足的必要。本書挑選中華傳統經典如《楚辭》《尚書》《左傳》《史記》等等一般讀者足可想到的文學或歷史經典共50部,應是代表傳世典籍中最核心、最精粹的部分,邀請學界權威的教授或學者分篇撰寫成文,既有閱讀方法,又夾背景介紹,教授讀者科學的、正確的閱讀經典的方法。

延伸閱讀

一部被誤解的著作|怎樣讀《中庸》

中庸之道是中國思想與文化的靈魂,本書通過對《中庸》的詮釋揭示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以“上下通達”重釋中庸,以“與於斯文”也即參與文化創造作為中庸的展開方式,以“命—性—道—教”的統一作為中庸的基本架構,以誠作為命、性、道、教合一的根據。由此,中庸之道落實為一種當下地承擔世界的積極精神,這種精神在成己、成人、成物的互動中呈現自身。以上述方式,本書對中庸乃至中國思想做出了別開生面而又具有一定思想深度的理論詮釋。

更多內容請關注浙江大學出版社微信公眾號(zupres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