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油大國份額之爭致油價震盪

隨著俄羅斯和沙特表示將會考慮增產100萬桶/日,石油價格在創出了逾三年高點後出現快速回落,兩日跌幅近10%。目前,市場對未來油價走勢的看法出現了分歧。

減產協議或鬆動

沙特和俄羅斯這兩個全球原油生產與出口大國暗示,將在6月22日維也納會議上考慮增加產量100萬桶/日。分析人士認為,這背後反映的是原油大國對市場份額的再度爭奪。

從2017年初歐佩克與以俄羅斯為代表的非歐佩克產油國聯合減產以來,油價已經大幅上漲。而沙特和俄羅斯都擁有可以很快恢復上線的閒置產能,令投資者擔心兩國攜手放寬限產措施。

產油大國份額之爭致油價震盪

伴隨著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以及宣稱對委內瑞拉進行制裁,伊朗和委內瑞拉均有可能減產。由於美國很可能借機擴大自己的石油出口,使其在石油市場的份額擴大。而為了維持油價上漲,歐佩克將不得不容忍美國對市場份額的侵佔,甚至進一步縮減產量以維持油價,從而失去更多市場份額。

路透社報道說,未來幾個月,美國創紀錄高位的出口石油將流向亞洲,進一步從俄羅斯和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手中搶走市場份額。美國一家主要石油出口商的一位高管估算,6月美國石油出口量預計達到230萬桶/日,其中的130萬桶/日將流向亞洲。

有分析稱,目前沙特阿拉伯、阿聯酋、科威特、伊拉克、俄羅斯和美國都有能力在短期內提高產量。

在這種情況下,沙特和俄羅斯放出的口風更令人懷疑減產協議能維持多久。分析人士認為,即便沙特堅持減產,作為非歐佩克國家的俄羅斯減產立場有可能不那麼堅定,尤其是在俄羅斯自身的市場份額遭到美國侵蝕的情況下。

不少分析師認為,“80美元/桶是個神奇的數字”。沙特有“非常強烈的既得利益”將油價維持在70-80美元區間,並且想要避免油價暴漲至100美元,因為擔心這會導致全球需求的全面下滑,特別是來自未來需求增長重要變量的發展中國家。

此外,由於油價上漲過高會限制經濟增長和觸發通脹高企,印度石油部長近期表達了對高油價傷害本國消費者和經濟的擔憂。

美國頁岩油增產

美國方面,石油產量和出口增加的跡象十分明顯。美國能源資料協會(EIA)的數據顯示,美國石油出口兩週前達到260萬桶/日的頂峰水平,石油出口量創紀錄高位的背後是美國石油生產創下歷史最高水平。

截至5月25日當週,美國能源公司新增15口活躍鑽機,總活躍鑽機數達到859口,這是美國產量將繼續增長的強烈信號。過去兩年,美國原油產量已急增超過27%,至1073萬桶/日,非常接近俄羅斯1100萬桶/日的水平。

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說,目前頁岩油開採活動達到創紀錄水平,美國原油產量由此在10年時間中增長近倍。

產量的增加使得美國加大出口的能力也大幅提升。東南亞一買家表示,“如果沙特阿美下個月還不降價,而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跟進的話,我們將增加美國原油購買量”。

據報道,美國和中東都加大了對歐洲市場的原油供應,一定程度上擠佔了俄羅斯原油在歐洲的份額。

相關資料顯示,歐洲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油量要高於其他任何國家。但由於歐洲煉油廠處於維護狀態,再加上美國石油大量湧入歐洲市場,該市場的俄羅斯烏拉爾原油交易價格下滑至四年最低水平。

數據顯示,美國出口的原油中,流向歐洲的佔比已經從去年的7%增加到12%。BusinessInsider根據油輪測算,美國發往歐洲的石油及凝析油預計已經在4月觸及紀錄高位,日均約55萬桶,預計這種創紀錄的出口速度今年仍將保持下去。

亞洲的交易員表示,主要指標原油之間的價差,給亞洲煉廠提供了削減進口中東和俄羅斯輕質原油的機會。此前布倫特與中東原油價格均觸及多年來的高點。

油價走勢起分歧

過去幾個交易日簡直是原油多頭的噩夢,同時也引發了市場對於未來走勢的激烈爭論。

WTI油價從三年半高位狂跌近10%,布倫特油價也跌去近6.5%。兩合約價差擴至9.38美元,創2015年3月以來最大值。有分析師認為,油價已經進入避險模式。

市場出現了明顯的意見分歧:一些人認為油價已觸頂,但另一些人則認為這只是短暫現象,油價未來仍將上漲。

有分析認為,隨著世界各主要產油國都走上了增產的節奏,或導致油市重回2014年的走勢,這使得油價未來或有進一步回落的空間。2014年6月油價自100美元上方出現了大幅回落,這是由於美國、俄羅斯以及沙特三大產油國之間為爭奪市場份額加快了原油的生產,導致了市場上供遠過於求,從而導致油價暴跌。

高盛對中長期前景仍持樂觀立場。他們認為,放鬆限產可能令油價短期觸頂,但強勁的基本面仍將在中長期對價格給予支撐。因此,他們維持其三季度原油均價升至82.5美元的預期不變。

高盛分析師們認為,對於沙特和俄羅斯的增產提議,市場的反應主要體現在拋售WTI原油期貨上,而非北海布倫特原油。具體的增產力度尚未確定,即使沙特和俄羅斯將產量提升約100萬桶/日,這些增量只會抵消那些非自願的產量減少,歐佩克整體上依然將限產。而且,日均增產100萬桶的過程將是逐步執行的,市場在今年第三季度仍將處於供應不足的狀態。因此原油需求的基本面非常強勁。

不過,高盛技術分析團隊也認為,油價存在明顯的下行風險,應該會步入一個調整的過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