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死的那天,有些自媒體在歡慶10w+

你死的那天,有些自媒体在欢庆10w+

01

今天凌晨1點多,運營小公舉磊磊發佈了《二更食堂發文“空姐遇害”,卻引發眾怒,更慘遭官方封號》,早上8點多,開始陸陸續續出現罵二更食堂吃“人血饅頭”的消息。

今天中午,薑茶茶發佈了《你的死在某些自媒體眼裡,也許只是一個10w+》,將許多蹭熱點的大號點名吊打了一遍,甚至diss了下本就沒什麼下限的微商廣告,一時喜提道德制高點。

你死的那天,有些自媒体在欢庆10w+

薑茶茶這麼做其實非常危險,因為話說得太絕,姿態做得太足,卻很難說真正能改變什麼。

除了讓讀者們看出一個真相——大部分自媒體從業者,他們寫下一篇篇激情洋溢的熱點事件的時候,也難以分清自己到底幾分是真憤怒,幾分是為了kpi。

所有人,包括你,包括我。

底下有個高贊評論說:其實你也挺噁心的,拿這個事又炒作了一番,那些噁心的話你又放出來了一遍。

雖然如此,薑茶茶有句話依然十分發人深省:

“我不知道他們在後臺一遍遍刷新閱讀量時,會不會默默期待更多的遇難事件出現。”

這才是最恐怖的地方。人性的深淵離我們如此之近,近到我們自己都難以察覺。

自媒體已經開始上演“人血饅頭的八種吃法”和“牆倒眾人推”,沒有人再關心受害者和家屬,沒有人去關心滴滴應該受到什麼樣的制裁以及如何整改。

可能覺得,和自己關係不是很大吧。

畢竟,一篇篇10w+已經出爐,是時候下班,加雞腿了。

02

我們離情緒越近,就離真相越遠。

知乎用戶風端在“什麼是媒體精神”下回答說:

英美媒體會比較強調中立、客觀、冷靜;強調儘量全面呈現事件原貌,將評判留給讀者;強調嚴格區分新聞報道板塊與評論板塊;強調剋制使用形容詞、副詞……


而歐洲大陸的媒體會比較強調觀點,比較熱情,較多夾敘夾議;強調打動和調動讀者;強調影響決策……


簡單概括,就是英美媒體比較“超脫”,歐陸媒體比較“介入”。

誰優誰劣不去評定,但“介入”應當有個底線。

過於露骨的情緒引導與煽情,都有違媒體精神。

你死的那天,有些自媒体在欢庆10w+

滾君的文章

因為不署名,一定會疏於自我省察,也一定會有某種程度上的“靈肉分離”——真正的我不會幹這樣的事,幹這個事的,是戴著“小堂姐”這張面具的我。

03

在滴滴和汶川十年刷屏之外,還有一篇文章在緩慢生長——前南方報系成員猛哥寫的《汶川地震十年,那些寫報道的人在哪裡呀》。

你死的那天,有些自媒体在欢庆10w+

這篇長文來得恰逢其時。

也深諳新聞倫理,特稿一篇一篇,全都來自紮紮實實的採訪、真真切切的所見所聞;知道什麼該寫,什麼不該寫;始於事實,忠於真相。

儘管特稿動輒上萬字,但通篇都能感受到作者的剋制。

對比今天的二更食堂事件,感到羞赧難當,不是為二更食堂,而是為我自己。

但在今天,越來越多的自媒體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嘈雜,標題和內容也開始各種不走尋常路,我開始懷念那時的正規軍,懷念那些高屋建瓴、冷靜剋制、毫無情緒挑逗的標題與內容。

從未去過一線、遠離事實與真相、接受著二手信息,炮製與被炮製“事實”,這是自媒體工作的常態。

有人說,媒體工作者,視野狹隘是一種原罪。

浸淫其中的你我,早已罪大惡極。

-end-

我們非常渴求高質量稿件撰寫者

稿費優,有意向者請加mu-mutong

添加請備註:作者,且附帶作品

今日無互動

批評與自我批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