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军人头戴的脑袋后面两片布是什么东西?

古今说史

之前有个朋友问萨沙,抗战鬼子的帽子上有一种屁帘,像个帘子一样拖在后脑上面。这是什么玩意?干什么用的?看起来怎么这么难看?呵呵,这玩意还真有点用处,也是日军制式装备。听萨沙说一说吧。

萨沙写了几本抗战的书,很多朋友把我当专家。其实抗战的知识渊博如海,我懂得真就是九牛一毛而已。不过,这个所谓的屁帘,萨沙还真知道是什么东西。听我来吹一吹。

早在三四百年日本战国时期,就有类似的屁帘设计。当时的日本足轻(足轻是日本古代最低等的步兵,他们平常从事劳役,战时成为步卒),一般装备很烂。他们没有武士的头盔,带着一种斗笠(日本叫做阵笠)。阵笠就是一种简易头盔,是竹子、木头上涂上一层生漆制成的,基本没有防御能力。

这玩意的作用,就是防晒,防雨,也可以接水喝。阵笠的后面就有一种屁帘,和抗战时候的屁帘大同小异。

屁帘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防晒。

当年足轻的衣甲很烂,日本夏季阳光往往挺炽热。足轻不但要打仗,还要从事重体力的搬运等劳力,经常顶着大太阳工作。他们的帽子遮不住脖子和后脑,防止晒伤就只能用屁帘。

客观来说,这个设计还是挺有用的。屁帘并不妨碍士兵的行动,就是难看了一些。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采用新军服,废除了旧式所有军服的设计,也包括屁帘。

不过,没有多久日本就恢复了这种屁帘。

当时日本陆军是学习欧洲最强大的法国陆军(法国被德国击败以后才改学德国),很多装备都是原封不动的山寨或者购买。

而法国的殖民地军队制服帽子,就有类似的屁帘设计。法国佬设计目的和日本古代一样,也是防晒。法国人在非洲有不少殖民地,军服的防晒是必须的。同时,在非洲很多热带丛林中,这种屁帘还有防止蚊虫的能力。

在1899年,日本军方正式规定驻扎台湾的军人必须使用屁帘(日本叫做帽垂布)。为什么从台湾开始?还不是因为台湾殖民地是日本军队最靠近南方的地方,最为炎热。

到了1938年,日本陆军重新规定了军服的制式,强调军服必须使用屁帘。

从此时开始,所有屁帘由日本军工厂正式生产,采用最好的布料。后期因为日本国内资源困难,开始使用各种下脚料,包括毛巾。

在1942年之前,日本陆军主力全部在中国作战,尤其在中国南方作战。日本的气候和中国有一定区别,其一就是日本人受不了中国的炎热。

对于日本人来说,夏季气温30度就是难以想象的高温了。但在武汉会战的湖北、长沙会战的湖南、广东战役的广州、广西会战的南宁,夏季平均气温都要比日本高出至少5度以上,很多时候还有40度的高温。日本人对于这种温度是极其不适应的,经常出现中暑死亡或者大面积疫病情况。

在这种天气,日军的屁帘就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有这个帘子遮挡,在暴晒下行军就要好很多。

就是实用,这个屁帘在侵华日军广泛的装备。

于是,我们看到的所有抗战电影(除了冬季的战争),日军的帽子基本都有这种设计。

屁帘也不是完美无缺,主要问题就是导致军容较差。

在中国,一般老百姓是不会用这种东西的,只有在城市打工的苦力才会用毛巾搞出类似的玩意。

日本兵的屁帘往往成为中国老百姓嘲笑的东西,就军人的形象来说也是很不好看的。

不过,日军总体来说还是不顾什么形象,先顾实用的部队。直到日军投降,屁帘始终是日军的制式装备。

因为这个屁帘看起来很滑稽,所有横店抗日神剧中也必备。


萨沙



就以小日本的智商,他们也发明不出这么高明的东西 ,虽然看起来奇丑无比。

最早用于法国的北非兵团,因为北非,你懂的。大片的沙漠,炎热的天气,到处是蚊虫,在那样的天气下,呆不了多久,在脸上和脖子上就会被晒成黑红色,然后可能溃烂。如果有蚊虫叮咬,那就更可怕,可能沾染疾病,甚至瘟疫。

To be or not to be,到底怎么办?

作为盛产思想家和艺术家的浪漫之国,法国人最终想出了,在帽子的边缘封一块长布条,除了正前方有帽沿的地方外,全部包裹起来。




日本明治维新后,开始学习欧洲的先进文明,包括服装。

在当时法军号称天下第一陆军,牛逼的不行,就成为日本学习的对象。

只是日本人做了一些改革,把法国人的一块布改成了二块布、三块布,甚至有的时候是四块布。


有人会问,你这么说有根据吗?当然有。

根据《日本服制史》中的记载,明治时期引进法式陆军服制的垂布时,也说明了是借参考和借鉴了法军的北非军团之装备,考虑到烈日酷热下长途行军士兵的实际状况而引进的配有垂布的军帽,但做了一些本土化的改进。



这个东西,在日本军队中,俗称“遮阳布”或“护颈布”,也就是说为了防嗮护颈而设计的。

从目前的资料中来看,日本曾要求驻扎在台湾的军队必须装备这个东西,后来在抗战爆发后,日军基本上都装备了这个东西,尤其在进入中国南方作战开始,更是不可减少的防晒利器。

当日本人进入广东后,被当地人民称为萝卜帽子,因为看上去萝卜叶子一样。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说法,我还没有办法证明,说有布的是日本陆军中的野战部队,日本宪兵的帽子上就没有布。



从更多的资料来看,作用还是比较多的。

当日本人在本土作战或在中国北方作战时,在钢盔的下边装上这个布,可以防止汗水变冷后,导致士兵生冻疮;当受到炮击时,漫天的尘土不会钻进脖子里。

最重要的功能还是防晒,当日军进入中国南方江西湖南广西云南时,不得不顶着40多度的高温前进。在这个温度下,很容易被晒伤。当进入山林时,又要面临蚊蝇的叮咬,有了这块布,就减少了很多麻烦。尽管如此,日军在进入中国南方后,还是出现了大量的非战斗性减员。


日本天皇为了激励士兵的作战勇气,把常规的两块布命名为:八宏一宇,四海一体。也就是在日本的神话体系中,可以保证参战的日本士兵刀枪不入,但全是扯淡,到了战场上还是一点用都没有。当然日本天皇说了,被打死的人都是对天皇心不诚的。


新知传习阁

要说侵华时日本军人帽子后面的布,得先说说这顶帽子。战时,日本人一般称它为“战斗帽”,而在军队内部则称其为“略帽”,那是因为与部队正装的强调装饰性的军帽不同,这种帽子因是为适应野战、行军而制,更多的强调的是机动性、实用性,至于装饰性是能免则免,故而才有了“略帽”之称。
至于战斗帽后面的那几块布,日本人称它为“帽垂”或“垂布”,我们好像戏称其为“屁帘儿”,有的说是因为日军戴的那几块“垂布”与当时我国北方儿童的屁帘儿相似而得名,也有的说是因这种战斗帽“帽遮”的日语名为“目庇”而来。


那么,这几块布究竟由何而来?又起着什么作用呢?普遍的说法是,“垂布”最初是模仿法国军队的。因为日本在明治时期创建现代陆军时
,就是以法国陆军为模仿象的,而且非但军帽,包括军装和军制,也都明显继承了法军的特色。所以,当时日本陆军的服装与法国19世
60年代的军队服饰非常相似相似。


其实,如果追溯历史,这种战斗帽还能在日本古代历史中找到其影子,从平安时代直到近代,先是始于公家人,后来普及到神职人员,直到最后形成平民男性的和服正装之必不可少的行头的“乌帽子”,可以说就是战斗帽的最初原型,因为它们都是属于这种圆形无檐尖顶构造的。有趣的是,咋看上去,乌帽子”莫名的就会让我们想起文革时被游街示众的人戴的“高帽子”。





这种帽子被古代日本军队采用后,渐渐就发展成了“足轻”(步兵)们的“阵笠”(出阵时戴的斗笠),根据流传下来的资料图,我们可以看到,那时的阵笠后面就已经有了这种“屁帘儿”。而至于侵华日军戴的附有“屁帘儿”的战斗帽,其实早在明治三十二年(1899年)就开始在日本军队中使用了。当年的77日天皇布敕令,台湾的日
帽垂布以用于遮阳防暑。侵华时日军所戴的垂布战斗帽,只不过是明治时期的进化版而已。




总的来说,可以说被我们戏称为“屁帘儿”的日本垂布战斗帽,应该是日本传统的乌帽子、阵笠和19世纪的法军军帽的有机合成品,这也正符合了日本人善于取长补短,善于改造、精加工外物为已用并形成具有明显自己和式风格物品的国民特性。





说到战斗帽的垂布的作用,这从日本古时军队对“足轻”(步兵)们戴的阵笠的名字就可略窥端倪,那时候日本人称阵笠后面的几块布为“遮阳布”或“护颈布”,也就是说,阵笠的布是为了防嗮护颈的。根据《日本服制史》的记载,明治时期引进法式陆军服制的垂布时,也说明了是借鉴了法军的北非军团之装备,考虑到酷日下长途行军士兵的实际状况而引进的配有垂布的军帽。


二战时,日本是在1938年侵华日军中最先配备的这种垂布战斗帽,当时正值抗战初期,日军为扩大战果,自1937年底,开始疯狂进攻上海、南京、徐州、武汉等地,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和后来历时四个半月的武汉会战都是在这一背景下打响的。日军当时因战线拉的过长,步兵每天急行军四、五十公里乃属家常便饭,也是为了防嗮、防虫咬,日本大本营才决定给侵华日军的战斗帽装上“屁帘儿”的。除了防嗮防虫这些功用外,日军在战斗中还发现、总结出了“屁帘儿”的其他延伸功能,比如日军在冬季戴着钢盔急行军时,骤冷骤热下,钢盔与出的汗冻在一起使得许多日军生了冻疮,而把配上屁帘儿的战斗帽戴在钢盔里,就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在承受炮火袭击时,屁帘儿还能有效的阻止落下的的泥土灌进脖子从而避免影响士兵的精神集中。据战时资料介绍,由于戴上了屁帘儿等于半捂起了耳朵,这还有利于在瞄准时能够集中精神。顺便说一句,日军的这种战斗略帽之所以把“目庇”(帽舌)做的很短也是为了利于瞄准,不想确歪打正着,正因为帽舌短,倒是使得整个战斗帽倒正好能够装进钢盔了。




至于“屁帘儿”究竟由几块布组成, 因为是“略帽”,所以并无严格规定,因此,日军这种战斗略帽的“屁帘儿”实际是没有准确的规定的,因人而异,有两块布的,也有三块布的,最多的日军脑后居然飘着四块“屁帘儿”,脑补一下,估计倒是迎风也不一定能招展起来。





万景路聊日本

日本人是一个学习能力很强的民族,在他们的历史中有过两次非常重要的大转变学习。

第一次大改变就是在白江口被大唐骑兵击败后的全面唐化,从这一次失败后,他们开始没有丝毫保留节制地全面学习起了唐朝文化,虽然说是学习,但更多时候是全面照搬,这种照搬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也留存了很多影子在日本的文化中。
第二次重要的转变是日本近代史中的黑船事件,在黑船事件之后日本打破了死气沉沉的封建社会,开始全面照搬起了欧美先进的科技文化,在他们一开始的填鸭式学习后,他们很快从落后的东方封建国家跻身到了先进的西方阵营中,和西方列强们展开了对中国这个古老富裕国家的侵占掠夺。

大家在看关于日本侵略战争的影视作品时,应该都注意到了他们军帽上看起来非常滑稽的布条了吧?这种布条在日本的军队中被称为“帽帘”,但因为看起来非常滑稽的原因,所以这种布条在中国民间被称为了“屁帘”。



这种帽帘的出现实际上与日本历史中的两次重大改变学习有关。

唐朝军队头盔中的铁帘以及日本人的学习

在唐朝的盔甲中也是有类似于帽帘这种配备的,在唐军头盔中有着用铁片或者木片制成的铁帘子。

这种铁帘子能为士兵们在战场上保护脖子不受对方的斩首,又不影响到脖子转动的灵活度,而且又能防晒,实用感十足,所以在唐朝时期被大量运用在军队中。



在日本学习唐朝文化时,他们不仅学习走了唐刀的样式,还学习了盔甲的样式,所以日本的大名们也开始装备上了模仿唐朝的盔甲,这个时候日本才开始出现了这种悬挂在盔甲上的帘子。

不过日本的物资非常贫瘠,他们的铁料实际上是很少的,所以很多时候能用得起铁盔甲铁帘的一般只有“领主级”的大名才能享用得起,一般的武士们用的则是木甲、木帘。


日本的农夫士兵以及头上的布帘

而在大名和武士之下,日本的军队中还有一个阶级,那就是由农夫们充场的普通士兵。

在日本寻常打仗是武士们的工作,平常一场战斗是十几名、几十名、上百名武士互相用刀砍杀。

然后在他们的身后有着几百号、上千号的农夫穿着藤甲、拿着鱼叉农具在后面为他们助威,这些农夫基本上是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如果哪一方的武士赢了,那就意味着这场战斗是哪一方赢了。


因为农夫士兵们的低下性,这个时候出现在他们头上的帘子材质就变成了最廉价的布条,在很多时候这种帘子是起不到防护作用的,更多时候作用还是防晒,后来随着日本历史的变迁,大名、武士们头盔上的帘子消失了,但是农夫士兵们头上的帘子却保留了下来。

一直到近代,因为要学习先进的西方文化、淘汰掉绝大多数传统的东西,所以布帘才开始从日本的军队中消失灭迹。


日本因为学习西方文化,将帽帘经历了淘汰到重新使用

其实在很多时候,这种帘子是败也明治维新,成也明治维新的。

当时日本人的学习能力虽然给他们带来了很多进步,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是有些盲目的,在当时他们的观念中是有这种看法的:

西方有的必然是先进的,而西方没有的就必然是落后的。

(明治维新后西化的日本人)

所以他们在发现西方没有这种帘子的时候,就淘汰了这种帘子。

后来他们又无意间知道欧洲驻扎在非洲地区的士兵也有着这样的帘子,这种帘子在非洲非常的实用,既能防晒又能防蚊,所以日本人就又重新将这种帘子普及到了自己的军队中。

首先出现在的地方就是当时他们的殖民地台湾,因为台湾相较于日本本土阳光比较猛烈以及蚊虫众多,所以这种帘子在台湾的日本军队中开始拥有了用武之地,重新出现在了日本的军队中。


因为侵华战争的原因,帽帘全面普及在日本军队中

在民国时期,张作霖因为想要借助日本人制衡俄国人,所以将一部分的日本军队放入了中国境内。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将整个东北丢给了关东军,然后日本的军队才开始介入东北比较北方的黑龙江地区。


在日本关东军驻扎在黑龙江的时候,他们遭遇到了严寒,他们发现在戴头盔的时候,经常会因为结冰而导致脖部皮肤和头盔粘在一起,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扯掉一块皮肤,最后没办法的他们又将在台湾的帽帘普及到了严寒的东北,有着帽帘的阻隔,日本军队中才避免在严寒地区头盔十粘住皮肤的尴尬。

在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帽帘开始普及到了所有日本军队中,在他们烧杀抢掠的过程中,中国的太阳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折磨,所以在这个时候帽帘实际上是起到了阻挡太阳的作用。


所以说日本军人头上挂的布条实际上起源于日本人在历史中的两次跟风,日本人开始时所学习的东西虽然大多数是实用的,但很多时候却还是单纯为了跟风而跟风,就比如欧洲人留八字胡的时候,他们就开始留八字胡,但是当德国人因为使用生化武器的原因只留下了一小撮胡子,他们也开始将胡子剃成了一小撮,所以这就是他们的跟风习惯,这个布帘也是同样的道理。


孤客生



在电影《举起手来》当中,潘长江扮演的日本鬼子形象深入人心,特别是帽子上的那两块布,更让他显得非常的滑稽和搞笑。翻看二战时期的老照片就会发现,当时的日本士兵普遍是这个装扮。



这是日本的制式军服装备,一开始发明的不是日本,但是却是通过日本而被人们所熟知。这两块布,看起来非常难看,但是他的作用却比你想象的还要大。




这种两块布的设计被人们叫做屁帘,其实屁帘在日本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不过当时只有步兵才会使用。因为步兵在日本军队中是最低等的,没有人愿意在他们身上多花钱,连头盔都带不起,使用的是斗笠,斗笠后面就有屁帘。




一直到了二战,日本来到亚洲作战,又开始重新使用了这种设计。中国地域广阔,气候也各种各样,东北太过严寒,而台湾那边又太热。日本部队甚至规定他们必须使用这种帽子。




在东北可以护着耳朵不被冻伤,在台湾又可以让自己的脖子不被晒伤,还能防止蚊虫叮咬。不仅如此,在战场上还能够防止乱飞的弹片擦伤脸部,可以说救了数万日本士兵的性命。当时日本甚至用最好的布料来生产它。

记得点点右上角的关注哦!

小饭的私家花园


打开车窗看景色

这种两片破布的做法其实是受到法国军团风格影响的,最早时候法国军团就是这样设计的帽子造型

不要小看这两块破布,在某种情况下,这两块布起到的作用是相当大的

一种说法大概就是防止蚊虫叮咬和防止太阳暴晒

还有一种原因就是为了防止步炮兵或专业炮兵战斗时耳朵被炮火发射的声响震聋,同时也为了减弱对方炮声。

还可以有效防护在战场上的时候保护颈部,不被流片,飞溅的石块划伤,是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的。

不管是掩体也好,或者巷战也好,被子弹和弹片撞击飞崩的碎石,或者硬物非常容易划伤皮肤,这两片破布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它起到的作用就是能很好的保护颈部

还有就是在近身肉搏时,这两片破布也能起到阻止作用,刺刀或者砍刀砍刀了脖颈上,这两片破布起码能防止出现致命伤!

说不定就能逃过一劫!

所以这两片布并不像我们平时国内看到的那个抗日剧里被丑化了的那么搞笑,人家设计这东西是从实用性出来认真考虑过的!

写于2018.1.1


谷朴说

在那些艰难的抗日战争岁月里,日本军人给我们的形象基本上是黄色军装,头戴一顶滑稽的军帽了。然而这种后面带着帽布的军帽虽然看起来滑稽,却也有很大的作用。所谓存在即合理吧。

历史渊源

早在日本几百年前的武士时代,那时候作战的战士就经常头戴有帽垂的“斗笠”作战。这一设计也影响到了日军后来的军帽设计。再到后来,日本模仿法国陆军在沙漠作战的士兵军帽,设计出来带有帽垂的军帽,从此这一样式就一直存在于二战中了。

作用

军工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前沿的科技水平,如果这种帽垂仅仅是为了装饰的话,那么日军早就取消掉它了。日军早些时期侵入的是台湾列岛。临近热带的台湾自然是天气炎热,为了使日军更好的适应炎热的天气,帽垂的设计特点之一就是能够很好的遮阳防晒,还能用于擦汗,提高士兵在炎热天气里的适应度。还有一种说法在东北作战的日军们,由于天气较冷,出汗后头盔容易与汗水粘合在皮肤上面,导致士兵们摘下头盔的时候非常的痛苦。因此头盔内部往往先戴一顶军帽防止汗水使头盔和头皮粘在一起。不仅如此,在日军侵华的过程中,陆军作战部队深入大陆,战线往往拉的很长,部队的行军往往较为局促。为了更好的适应野外快速行军,这种帽子就体现出优势了。不仅翻晒遮阳,还消除了头盔的沉重感。

这种军帽在二战期间一直沿用着。有时候对于前线作战的将士们,为了更好的保护头部,往往还会多戴一顶头盔。滑稽归滑稽,论实用性是完全能上的了台面。


品读武器装备

我是白马说

先看看图,是不是感觉很可笑。但是你接着看下面的图,古代的头盔,这个也是有设计的,因为他是保护颈部的一个重要措施。

虽然不防子弹,但因为是厚厚的帆布,对战场上的一些意外流弹擦伤、飞石等等都与很好的防护。

为什么现代军队看着都没有了呢?有的,但是从他的目的来讲,这种厚厚的帆布重,不透气,和现代的头盔就不太合拍了。

现代主要是这种,围巾,基本要求能达到,还透气,沙城暴来了还可以做简易口罩。


白马说

日本军人的军帽脑袋后面两片布叫帽垂布,主要是为脑后脖子防晒之用。这个装束起源于3O0年后的日本战国时期,国家命名的武士发有专有头盔,而低级士兵则戴一种由竹条编制的帽子塗上柒,类似于中国民间斗笠,日本称为阵笠。帽后垂两块布主要用于防晒。日本明治维新后,实行军人统一军制服,废除了脑后的两块布,后来发现在台湾与朝鲜殖民期间,中暑导致瘟疫发生,士兵帽后恢复了帽垂布的装束,因为中国南方高温达40度,日本最高也就3O度左右,有了脑后垂布以致脑后与脖子防晒,中国的民众称为屁帘,现在日本正式军制服实行美制式,完全废除了帽垂布的军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