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研报:新华都逆势连续走强背后逻辑几何?

导读:1)CDR已进入实操阶段,相关政策不断下发助力巨头回A进程,根据巨头估值有望带领A股新零售板块估值重塑,上涨可期;2)环杭州湾建设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阶段,多方利好布局需趁早;3)金属锡价格大涨2%,最大进口国缅甸锡资源枯竭严峻且不可逆转,供给端强收缩刺激锡价迎上涨主升浪。

1. CDR渐近巨头回A股上市可期,新华都引领新零售再度来袭(国金证券)

【随着巨头回A股上市预期越发强烈,阿里系与腾讯系相互较量不甘示弱,新华都盘中封板有望带动新零售板块再度爆发】

①“独角兽”回归A股,CDR已进入实操阶段。相关政策不断下发。5月21日,中国结算征求CDR登记结算细则意见,将以人民币作为CDR的结算货币,并实行分级结算。

脱水研报:新华都逆势连续走强背后逻辑几何?

③阿里VS腾京。两大阵营对新零售领域的投资范围已经由超市迅速延伸到百货、服装、餐饮、家居等全渠道生活场景。

脱水研报:新华都逆势连续走强背后逻辑几何?

④行业估值体系向国际靠拢,优质龙头估值存在向上空间。阿里、腾讯、京东均有望以 CDR 形式回归 A 股。从美股估值来看,阿里巴巴PE45倍, 京东2018年PS0.8倍;相比A股商业龙头永辉超市2018年PE36倍,苏宁易购2018年PS估值0.5倍。若阿里、京东以CDR方式回归,A股零售公司估值仍有向上空间。

⑤重点关注:新华都、三江购物、永辉超市、苏宁易购

2. 杭州湾“四大新区”横空出世,这些概念股不来了解一下?

【炒地图模式再现,宁波海运受杭州湾规划利好开盘秒板,这些概念股得收藏了】

①浙江省大湾区总体目标:打造成为“绿色智慧和谐美丽的世界级现代化大湾区"。

②宏观总体布局:“一环、一带、一通道";中观层面:将构筑“一港、两极、三廊、四区"的空间格局。

脱水研报:新华都逆势连续走强背后逻辑几何?

③浙江大湾区建设正处于“天时地利人和”

1)天时:湾区战略开发已成为重大国家区域战略,当前正处于重塑区域竞争优势中。

2)地利:杭州湾经济区处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相互融合的T字型交汇枢纽,拥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航道资源,宁波舟山港占据全球第一大港地位,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动脉”。

脱水研报:新华都逆势连续走强背后逻辑几何?

另外,经济实力雄厚。杭州湾经济区用全省38%的土地,承载了全省50%的人口和63%的经济总量。除此以外,城乡协调一体。杭州湾经济区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是城乡收入、区域收入差距最小、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3)人和:将加强顶层设计,充分调动各个方面参与大湾区建设的积极性,尽快落实各方细则。

④相关概念股:港口和轨道交通将最先受益。另外杭州与宁波本地个股值得率先关注。

脱水研报:新华都逆势连续走强背后逻辑几何?

3. 锡价上涨势在必行,利好确定性推升企业受益(兴业证券)

【全球锡进入短缺,是非常确定性事件,锡价格上涨主升浪有望来临】

①缅甸资源枯竭严峻且不可逆转,带来产量的确定性下滑。缅甸年产锡精矿在70000吨左右,因为矿山不可逆的枯竭,今年产量有望下滑50%,对应全球产量下降10%。我国主要的进口国缅甸的锡矿的减少,对锡市场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其他的产锡大国,印尼、秘鲁都没有大的增量弥补缅甸的下滑。

②缅甸锡精矿的进口量明显下滑,同比下滑约50%。18年2月份进口的金属量有5300吨,到3月就下降到了2000吨 ,环比下滑60%多、同比下滑50%。未来的产量、进口量会有一个下滑,这样对于国内的锡冶炼也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影响。

③国内的加工费下滑严重,中小炼厂势必减产,锡金属价格有望受传导而大涨。在2017年年初锡精矿加工费还在20000块以上。今年年初是18000元左右,目前甚至有15000元左右成交的。很多中小冶炼厂都是在盈亏平衡线上,再往后中小炼厂势必减产,供应减少金属价格则有望大涨。

④值得注意:1)锡的下游主要是焊锡、化工、镀锡板和铅酸蓄电池,消费不是特别活跃。2)库存:厂家的原料库存比较低,成品库存比较高,需要些时间消化。

④个股推荐:锡业股份:作为龙头企业冶炼能力在10万吨,自产锡精矿金属量3万吨,锡价上涨1万元,净利润增加约3个亿。

研报君说:总得来看,金属锡的供应减少是不可逆的,中国本土的锡矿由2013年的13.5万吨下降到2017年的9.5万吨,海外供应的减少将刺激国内金属锡市场。金属锡涨价的长期趋势已成,但不建议追涨,逢低布局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