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钱!这到底是KOL的沦丧,还是新世相的扭曲

卖课的目的都相同,但卖课的手段却各有各的不同……

▪ 本文共有 1653 字,阅读大约需要 3 分钟。

早上睁眼打开朋友圈,发现又是一片红、蓝、灰,好端端的一天被新世相疯狂刷屏搅黄了。

用力叫好的

▼▼▼▼▼

退钱!这到底是KOL的沦丧,还是新世相的扭曲

看热闹不嫌事大的

▼▼▼▼▼

退钱!这到底是KOL的沦丧,还是新世相的扭曲

为了学习忍痛剁手的

▼▼▼▼▼

退钱!这到底是KOL的沦丧,还是新世相的扭曲

从上面的截图中,完全可以看出大家对线上课程的喜爱,毕竟在短短1小时之内,课程从9.9元摇身一变涨到了44.9。这样的上涨形势让运营君不得不码篇文章,来分析一下新世相这局为何玩得如此666了。

成功案例的品牌效应

当年的“逃离北上广”和“丢书大作战”等一系列活动让我们知道并开始了解新世相,从此这些“成功的营销活动”就和新世相联系到了一起,为品牌创造了强大的影响力。而今天新世相的在线课程,不仅提取出用户熟知的三大案例(佛系青年、逃离北上广、丢书大作战)作为卖点,还有其它爆款课程以及创始人张伟。

退钱!这到底是KOL的沦丧,还是新世相的扭曲

行业KOL引爆

大概是今早8点左右,运营君的朋友圈就有多个运营行业的KOL在转发课程海报,这也预示着新一轮刷屏的线上课程售卖正式开始。

我们都知道,一个KOL的辐射范围是普通用户辐射范围的数倍,并且行业KOL在具有一定专业度粉丝群体中有很强的信任度和话语权,特别是当众多KOL针对同一事件,在同一时间推荐,会让宣传效果瞬间炸裂,引起众多用户的跟风购买。

退钱!这到底是KOL的沦丧,还是新世相的扭曲

退钱!这到底是KOL的沦丧,还是新世相的扭曲

推广位诱饵

之前大多数线上课程会在宣传中给出一些“知识诱饵”,也就是课程的额外价值。比如,购买一次课程可以额外获得:

资料:年终总结PPT、工作模板、某G的方案

社群:行业大咖学习社群、同城行业交流群

产品:行业相关的工具/产品、书籍

可是,当电脑里存储的模板越来越多根本无暇顾及,手机里行业群、大咖群的信息此起彼伏,这些额外价值就很难能成为促使用户下单购买的诱饵了。所以,这次新世相不送模板、不送资料,另辟蹊径直接放个大招:销售影响力第一名可得“价值五十万的新世相推送”。(但是啥叫“销售影响力第一”呢?)

退钱!这到底是KOL的沦丧,还是新世相的扭曲

(拼了老命也要上推广位!)

分销裂变

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新世相虽然不像网易开年大课设置了高提成的二级分销模式,但凭借40%的现金奖励赚回本钱或小有收益还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退钱!这到底是KOL的沦丧,还是新世相的扭曲

(售课仅1小时,各位KOL的战绩令人羡慕)

价格的饥饿感

新世相本次刷屏课程与之前相比很有意思的一点就是它的价格策略:购买课程,每满一万人涨5元。最开始的9.9元起步价门槛低、转化高,第一批用户购买非常容易达成,因此在启动阶段配合KOL的力量迅速传播起来。

接下来,随着购买人数不断增加,课程价格不断攀升,那么产生购买欲望却迟迟没有下手的用户开始着急,被紧迫感包围。而这个过程中,又会出现大部分的有效转化。

截至发文为止,新世相的本次活动页面已被腾讯“封杀”。

退钱!这到底是KOL的沦丧,还是新世相的扭曲

可如果按照以往刷屏课程的发展阶段来看,这才是刚刚开始,后续还有一系列操作等着用户消费。

第一阶段:朋友圈KOL带动的第一波营销

第二阶段:活动被封杀(处于本阶段)

第四阶段:活动方复盘,兑现分销奖励

第五阶段:成为刷屏案例,写进各种文章留档

但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本次课程还未开讲,就已经出现用户“集体退款高潮”。

“退钱!”

“求退钱!”

“想申请退款,管理员请回复下!”

退钱!这到底是KOL的沦丧,还是新世相的扭曲

还有像“钛媒体”、“运营小咖秀”等行业平台直白地点评,让人有一种“宁可去看陈总卖假货,也不愿意看张伟卖假课”的感觉。

退钱!这到底是KOL的沦丧,还是新世相的扭曲

年初的“网易开年课”让大家对这种营销方式耳目一新,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个创意的好点子,可随着此类课程越来越多,口碑逐渐下滑,未上线前就知道必定会被封杀,为什么还要继续呢?也许有的人天生就是戏精……当然了,后续结果如何,新世相这次是成为典型案例还是失败案例,我们拭目以待,继续往下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