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森林和背后“碳交易”剪不断的联系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蚂蚁森林”。

▪ 本文共有 1925 字,阅读大约需要 4 分钟。

如果你是支付宝蚂蚁森林的资深用户,那么一定有这样的感受:尤其开始惦记别人家的能量时,每天叫你起床的一定不是闹钟或梦想,而是蚂蚁森林,毕竟每时每“克”都不能放过。

​蚂蚁森林和背后“碳交易”剪不断的联系

其实,蚂蚁森林早在2016年8月27日就已经上线了。主要是通过量化用户在支付宝平台上的在线支付等低碳行为,来为用户生成虚拟绿色能量树。每当用户积满17.9KG的绿色能量后,就可以申请种植一棵真的树木。根据蚂蚁金服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7年4月底时,已经有超过2.2亿人参与了蚂蚁森林的公益活动,累计种树854万棵,日均减排5000吨,累计减排67万吨

但蚂蚁森林真的只是一款简单的公益游戏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阿里的每款产品从来都不“单纯”。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支付宝蚂蚁森林和它背后“碳交易”的联系。

形成环保的感性认知

其实,“碳市场”的发展状态一直处在“行业热、民众冷”的局面,普通大众对这个概念非常陌生并不奇怪。这主要是因为目前碳市场的交易多存在于国家、企业或者组织之间,很少涉及个人,这点我们从下面的两种主要交易形式中就能看出来:

基于配额的交易。在有关机构控制和约束下,有减排指标的国家、企业或组织都包括在该市场中。

基于项目的交易。通过项目的合作,买方向卖方提供资金支持,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度。比如:某些发达国家的企业要在本国减排花费的成本很高,而发展中国家平均减排成本低。因此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技术及设备帮助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型国家的企业减排,产生的减排额度必须卖给帮助者,这些额度可以在市场上进一步交易。

但随着碳市场的变化,很多国内企业开始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影响力,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寻求解决方案。“蚂蚁森林”这个项目就是大众认知度较高的案例之一。

与大规模投入资金的低碳环保项目不同,蚂蚁森林更加重视普及公众对低碳生活方式的认知。比如:每个人每天走路1公里、通过支付宝在家缴纳水电煤气费、在支付宝购买一次电影票……都可以获得相应减排量对应的能量。

通过这种生活化的轻松方式,公众对个人节能减排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逐渐形成环保的感性认知。

粘性需要积累

步行越多,能量越多。每步约0.0166克,行走能量上限296g/日。

支付宝线下支付,即可获得绿色能量。能量产生为5g/笔,日上限10次。

使用支付宝缴纳水费、电费……都可获得绿色能量。能量产生为262g/笔。

......

通过上面列出的蚂蚁森林获取能量的规则可以发现:蚂蚁森林设置的这些规则,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助于培养用户黏性。因为用户每天发生行走、支付、缴费等动作后,都是在第二天早上7点之后,才能手动收取产生的绿色能量。这就意味着用户如果想要获取能量,至少需要打开两次支付宝。除此之外,好友之间也可以赠送能量和收取能量,并且,收取好友能量的次数没有限制。

所以,“能量”这件事从开始就在用户心中埋下了一个“锚点”,在他们心里占据了一定位置,时刻都能想到。而接下来,“能量”产生的时间和领取的时间,又有效地为用户搭建了一个唤醒场景,让用户心里的种子在特定时间发芽并逐渐壮大。加上一颗树木的养成时间至少在四个月以上,在这样长期的互动下,用户被培养起来的环保意识就会逐渐成熟。

让“个人”进入碳交易市场

蚂蚁金服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华曾说过:“我们希望先建立有关绿色行为的公众意识和心智模式,来引导用户支持绿色生活方式。如果接下来时机成熟,我们希望个人可以切入碳交易市场,未来有一天或许碳账户的减排量可以变现,并进一步支持更多的环保公益项目。”

其实,“碳账号”这个概念并非产生于公益领域,而是很实在的一个金融名词,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完全可以用真金白银来买的。那么,蚂蚁森林既然是为了碳账户而生,在用户积攒的能量越来越精细,能够真正在市场里交易之前,就属于培养用户的阶段了。也就是在“碳账户”成为支付宝第三大账户之前,还处在烧钱阶段,一旦时机成熟,阿里有了这个产品就相当于有了无限的想象力。

​蚂蚁森林和背后“碳交易”剪不断的联系

比如:对于个人来说,碳交易通过互联网让个人的碳减排行为变得可衡量、可累计,然后将个人累计的碳减排量放到碳交易市场进行交易,出售给企业。交易后,个人可以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企业也可以实现自己目的。

虽然我们今天扒的是蚂蚁森林与碳交易之间的联系,了解到它背后也许包含着一些商业逻辑。但不得不说其正确的价值导向也切实为“互联网+工艺”探索了一条可行并且有效果的道路,让用户看到了互联网工艺改变环境的真实景象。所以,在某程度上来说,蚂蚁森林也是个多方共赢的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