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淘寶店主不甚成功的網紅之路

一个淘宝店主不甚成功的网红之路

去年可能是中國經濟最困難的一年,製造業之城東莞及義烏頻頻爆出工廠倒閉老闆跑路的消息。經營著一家雙皇冠淘寶店“ISIS成衣定製”的廖小愛不幸是其中一個跑路老闆的受害者。自從老闆跑路後,廖小愛一直奔忙在找工廠的路上。

淘寶小二最早找到廖小愛是要給她介紹工廠,看過幾家工廠以後,小二發現小愛沒有在淘寶上做過廣告,流量卻不少,繼而發現廖小愛是個網紅。

2015年度《咬文嚼字》雜誌“十大流行語”,“網紅”排第九:“網絡紅人”指被網民追捧而走紅的人。

廖小愛說:“外界的人今年才看到Papi醬融資的消息,我們業內的人去年就看到網紅現象爆發了。”

人人都可成網紅

對廖小愛而言,網紅現象不僅是一個紅人,而且是“自帶流量”和交易量的商業模式。

廖小愛六年前開始做淘寶店,剛開始,衣服隨便拍一下就上傳,後來發現同行們都用專業模特,她也不能掉架。2013年開始,她也請淘女郎拍照,“那時還不叫網紅模式,”廖小愛說還會從買家秀裡找些好的照片用。

有時,模特和買家秀會在自己的照片上留下微博號,漸漸有了粉絲,“其實第一批網紅都是賣家幫她們積攢了人氣,”廖小愛說,“2013找這些網紅拍一件衣服就200塊,後來她們人氣上漲,價位也漲到了兩三千。那時一個普通模特拍一件衣服才五十、八十的價位。”

模特越紅,價位越高,檔期越不好約,很多時候新款一出來,約不上模特,“逼著我們只能自己上,所以我(走網紅模式)也是被迫。”

被迫的還有廖小愛的男友,為了拍出專業級模特照,廖小愛開始精研化妝技巧,還逼著男友學攝影。“那時身邊沒有人幫我拍片。”廖小愛後來又招了設計師,搭起一個網紅工作室的人員配置。

2015年初,廖小愛的微博開始從轉發其他網紅的模特照,升級為發自己的模特照,還拍視頻教化妝技巧,偶爾曬曬生活中的油鹽醬醋。

正當廖小愛奔向網紅,多年合作的製衣廠老闆突然“一夜之間就找不到人了”。供應鏈一斷,新品生產不出來,銷量下滑。廖小愛開始奔忙於找新工廠以及產品不及格返廠等磨合中。再也沒有時間打扮起來發微博,網紅之路也止步於微博57233的粉絲量。與動則幾十萬粉絲的網紅差距甚大。

雖然粉絲不多,但鐵粉仍在,在廖小愛供應鏈最脆弱的那段時間,“還是微博裡忠實的老客戶幫我活下來了。”

網紅經濟的動力:從淘寶到微博的流量變遷史

2月,廖小愛頻繁接到新浪微博銷售人員的電話,讓她投“粉絲通”廣告。廖小愛很討厭這些常來打擾的銷售員,但在多番勸誘之下,還是開了賬號,嘗試微博的信息流廣告。

所謂廣告,就是廖小愛自己發的微博。一些“跟產品無關的內容”,比如化妝教程,來吸引愛美的客戶。做了內容,廖小愛才發現這是專業領域,“做出來的東西如果很粗糙是沒人看的,前兩年還可以,這兩年的話就不行了。”

廖小愛也吃起自己美貌的老本,精心打造的化妝教程在微博還是引來了流量,因供應鏈斷裂而下滑的交易量開始恢復。廖小愛明白過來,“原來是要玩內容!”

一開始,淘寶賣家還看不出微博蘊藏的能量。2015年,阿里巴巴收購新浪微博兩年多的時候,淘寶店主們終於在第二社交平臺殺出一條血路。“我們從來不做淘寶的內部廣告,很多網紅店都不做,他們一開始就用微博。但是,很多用淘寶廣告模式的店家,原來很厲害的,現在都快活不下去了。”

淘寶頁面流量下降、微博導入流量上升,淘寶相關負責人在郵件中回覆:“傳統意義上的淘寶賣家,淘寶認為都具備變成網紅的潛質,只要願意為了年輕一代去創造內容,去找到年輕一代感興趣的內容,所有淘寶賣家都能變成一個網紅。”人人都可成網紅。2015年9月,淘寶啟動“手機淘寶內容開放計劃”,給網紅們提供聚攏流量的新平臺。

但廖小愛還是更看重微博的流量,“剛開始做粉絲通時,誰都沒有想到它會有這麼大的力量,我不需要上淘寶投任何廣告,都能活得非常滋潤,而且好很多很多倍。”廖小愛感慨,今年開春,已經沒有粉絲通業務員來騷擾她了,“估計他們單子接到手軟了吧。”

微博的力量還體現在2015年雙十一,網紅張大奕以一已之力把其淘寶店銷售額做到7億元,賣進淘寶女裝TOP商家,開業一年戴上四皇冠。

微觀商業,洞見商業之美。歡迎訂閱,共同分享有態度、有價值的商業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