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可能沒告訴你!健脾祛溼,一定要喝這碗養生湯!

醫生可能沒告訴你!健脾祛溼,一定要喝這碗養生湯!

醫生可能沒告訴你!健脾祛溼,一定要喝這碗養生湯!

“溼氣重,你一定要喝這款來自廣東的祛溼經典藥膳!”

清明的假日來了,您是否感覺溼氣也來了

最近有沒有渾身黏糊糊,頭重沒力氣,睡不醒睡不夠,吃飯飯也沒胃口,便完也感覺不爽?

如果有,那你可能被溼氣纏身了,古語說,“千寒易除,一溼難去”,對付溼氣可是個持久戰,很多人祛溼會選擇藥物,但一直以食療為主張的小碗可不建議哦~

所以今天要給大家介紹一款廣東地區經典的一款:

健脾祛溼藥膳——雙豆鯽魚粉葛湯

眾所周知,廣東是溼氣重災區,一到這個時節,大家都會煲這個老火靚湯來祛溼。這款不知道你試過沒?棒棒棒!孩子也適合哦~

醫生可能沒告訴你!健脾祛溼,一定要喝這碗養生湯!

關於祛溼,2個知識點需瞭解

在介紹這款簡單實用的祛溼湯前,一定要嘮叨2點:

1.祛溼一定要健脾,不談健脾的祛溼就是在耍流氓。

汗液蒸發和排尿排是身體祛溼的兩大途徑,而脾作為身體的搬運工,負責把水運送到身體各個部位,如運送到毛孔,就可以通過出汗排出去。

若脾虛弱,運化水汽能力差,水汽堆積在體內,無法排出,溼氣自然就更重,也就是說脾虛引起溼氣,溼氣又會加重脾虛,所以健脾+祛溼要雙管齊下才行。

2. 溼氣分為外溼和內溼兩種,請注意別自加溼氣。

外溼:多因氣候潮溼、涉水淋雨、居處潮溼所致;

內溼:則多由過度嗜酒或過食生冷,以致寒溼內侵脾陽失 運,溼自內生。

所以我們很難避免環境因素導致的溼氣,但個人習慣引起的溼氣還是可控的。

經典健脾祛溼湯——雙豆鯽魚粉葛湯

言歸正傳,開始今天的健脾祛溼湯,為啥好?

——還是源自於它的祛溼食材:

醫生可能沒告訴你!健脾祛溼,一定要喝這碗養生湯!

來自小碗廚房出品的《雙豆鯽魚粉葛湯》:

即用扁豆、赤小豆、鯽魚和粉葛一起煲湯飲用,加少許陳皮,可理氣健脾,開胃化痰,加入薑片,可去除腥味。

以下這些食材也可自行選擇哦~

健脾食材——鯽魚、鯪魚、桂魚、淮山、蓮子、茨實、豬肚、馬齒莧。

祛溼食材——薏苡仁、白扁豆、赤小豆等。

如果溼氣重,引起身體困重,感覺乏力疲憊,可以多用粉葛煲湯。

來吧,進入小碗廚房,和我一起來做這道湯:

1. 食材準備

扁豆、赤小豆清水浸泡一晚,泡好後去水洗淨備用;陳皮可泡可不泡,你喜歡;鯽魚去鱗洗淨拭乾水備用;瘦肉洗淨切大塊;粉葛去皮洗淨切塊。

Tips:為避免用刀去魚鱗亂飛亂濺,可斜切白蘿蔔頭(若剛好買菜有白蘿蔔),利用斜角去除魚鱗,親測輕鬆有效。

醫生可能沒告訴你!健脾祛溼,一定要喝這碗養生湯!

醫生可能沒告訴你!健脾祛溼,一定要喝這碗養生湯!

醫生可能沒告訴你!健脾祛溼,一定要喝這碗養生湯!

醫生可能沒告訴你!健脾祛溼,一定要喝這碗養生湯!

2.開始煲湯

燒油爆香薑片,放入鯪魚煎至雙面呈金黃色,盛入碗中待用。

醫生可能沒告訴你!健脾祛溼,一定要喝這碗養生湯!

醫生可能沒告訴你!健脾祛溼,一定要喝這碗養生湯!

煲湯鍋中注入適量清水,放入陳皮、蜜棗、赤小豆和扁豆,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煲30分鐘。

Tips:若是沒有時間煲湯的,這步可以用電壓力鍋來煲,後面的就不適合了。因為不好把握火候。

醫生可能沒告訴你!健脾祛溼,一定要喝這碗養生湯!

醫生可能沒告訴你!健脾祛溼,一定要喝這碗養生湯!

放入鯽魚、瘦肉、粉葛拌勻,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煲40分鐘,最後下鹽調味即可。

醫生可能沒告訴你!健脾祛溼,一定要喝這碗養生湯!

醫生可能沒告訴你!健脾祛溼,一定要喝這碗養生湯!

醫生可能沒告訴你!健脾祛溼,一定要喝這碗養生湯!

Tips:由於鯽魚骨多幼細,所以煲湯時最好放入煲魚湯袋,家裡有小朋友的就更要小心魚骨。

原本紫紅色的湯底,被魚煲出來的乳白色所覆蓋掉了。

醫生可能沒告訴你!健脾祛溼,一定要喝這碗養生湯!

這個湯看起來沒那麼誘人,但湯卻鮮甜無比,喝完特別止渴,所以家裡有咳嗽的,也可以煲這個湯潤喉潤腸。


最後,還要提醒:

潮溼往往與“寒”一起來,要注意保暖,不要受涼。特別是天慢慢熱了,也不要吃太寒涼的食物(冰棍、冰啤酒、病飲料啥的都少些)。

如果有煲這個湯,可以在留言區跟我們分享你煲的湯的口感哦,同一道菜,不同的人做都可能會有不同的味道哦。

——小碗從2017年開始,就已經在研究更好的祛溼辦法了,小碗獨家秘製的祛溼膏和祛溼茶,已經試驗了半年了吧,但由於技術上的一些問題,至今沒能出爐,碗爸也做得很揪心,接下來會繼續努力,希望早點能做出來,獻給大家,為了沒有溼氣,我們一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