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金服攜手浦發銀行共謀傳統金融數字化轉型

核心提示:在上海外灘浦發銀行總部,浦發銀行與螞蟻金服簽署戰略合作,雙方在金融科技領域將深度共創。

螞蟻金服攜手浦發銀行共謀傳統金融數字化轉型

2018年5月29日,在上海外灘浦發銀行總部,浦發銀行與螞蟻金服簽署戰略合作,雙方在金融科技領域將深度共創。

螞蟻金服與浦發銀行昨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螞蟻金服將優先全面開放科技能力,助力浦發銀行數字化轉型。這已經是本月內,第三家與螞蟻金服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的銀行,包括浦發銀行在內,華夏銀行、光大銀行這三家銀行合作的重點都聚焦於金融科技。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殷劍峰認為,傳統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公司各有所長,通過合作能夠加速科技在金融業的應用,促進金融向更高效和更普惠的方向發展,對我國金融業加速發展有重要意義。

機構攜手,合作重點聚焦金融科技

近年來,銀行日益重視金融科技對轉變經營模式、拓展經營服務的驅動作用,積極擁抱金融科技領域的新技術,打造轉型新動能。除了以招商銀行為代表的“自己做”之外,不少銀行選擇與技術成熟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僅這個5月,就已經有華夏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先後與螞蟻金服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合作重點都是聚焦於金融科技。

根據雙方簽約內容,螞蟻金服將優先向浦發銀行開放金融科技能力,其中包含人工智能、供應鏈合作、生物識別、數據風控業務等方面的合作。

通過合作,還將探索並提升雙方在互聯網風控及反欺詐方面的風險防禦能力與潛力,螞蟻金服將為浦發銀行提供營銷作弊、交易欺詐、信貸欺詐的立體化支持。此外,雙方還將在普惠金融、互聯網支付市場營銷及渠道經營方面加強合作,開展線上、線下全方位的支付合作,為小微實體經濟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

新任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廖岷曾撰文表示,“我國的傳統金融機構轉型必須依靠金融科技手段——無論是自己做,還是併購,或者和新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事實上,金融科技公司與傳統金融機構並不是簡單的你死我活的競爭關係,相反存在著很大的合作共贏空間。”

積極擁抱金融科技已成行業發展趨勢

事實上,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並非一開始就“情投意合”,雙方都走過一段相當長的探索路程。

據瞭解,早在8年前,網商銀行的前身阿里小貸就曾與建行合作給小微商家提供貸款,結果半途而廢。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雙方的風控原則和理念存在差異,另一方面,阿里小貸自己也還沒有形成經過實踐檢驗的成熟商業模式。之後阿里小貸以及後來的網商銀行,經過了8年時間的發展,累計服務近千萬小微商家,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和技術,再去與銀行合作,就順理成章了。

目前,銀行等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模式豐富多樣。以桂林銀行為例,桂林銀行在當地的農村和小微企業業務上紮根很深,原來全靠線下開展業務,在與網商銀行合作後,利用網商銀行開放的數據技術,結合桂林銀行的場景,實現了所有業務的“在線化”,極大地提升了服務能力和效率。

南京銀行則選中螞蟻金融雲作為自己搭建互聯網平臺的技術合作夥伴。南京銀行信息科技部副總經理李勇介紹,2年前,南京銀行決定要做互聯網金融平臺,並在國內開始尋求國產化的解決方案。“螞蟻金服的技術已經在支付寶、網商銀行等金融業務場景得到了廣泛應用,並經歷過雙11海量用戶的考驗,這正是我們想要的。”

在金融領域,任何一個技術或平臺能力要具備開放的條件都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從螞蟻金服金融科技開放的歷程看,週期正在縮短,小微貸款開放走過了8年,餘額寶用了5年,花唄借唄差不多有3年。螞蟻金服開放提速的同時,也可以看到,銀行等金融機構擁抱新科技的態度日趨積極。

本月中,安永發布的《中國上市銀行2017年回顧及未來展望》報告就顯示,絕大多數銀行都在探索大數據、雲計算/雲平臺、生物識別、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在具體業務中的運用,體現了“上市銀行正進一步推動新技術與銀行業務的深度融合”。招商銀行首席信息官陳昆德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招行轉型下半場要依靠科技去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