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民國能人、才子輩出,許多詩人、國學大師都誕生其中?

卿為君故

民國之際,文史大師輩出,在如今文化蕭索的時代,已然成為一個巨大的問號。

論其原因,當然是不一而足的。我來閒聊兩點要因。


身經憂患,有學術報國的文化立場

現代人講民國大師輩出的原因,喜歡說他們的舊學底子好,加上能和留洋所學西學匯通所致。我個人倒不覺得這是核心原因。因為這是結果而並非原因。

倘若從歷史的實際上反推,論舊學,其實民國那批人基本都沒晚清以前的學人好。像戴震,文集中說自個能將《十三經注疏》中的正文倒背如流,只有個別疏不能流暢背誦;姚鼐講王鳴盛可對廿二史熟悉到某頁某行;這樣的功夫即便拿出民國學者學問最好的陳寅恪、王國維、錢鍾書諸位來講,都是難以企及的。

論西學,我們這個時代,派遣出去留洋的博士、教授、學者不啻恆河沙數,但是在本國文史領域作出的成績,還基本落後在洋人之後,更別說要超越像日本漢學這樣的強勁對手了。

如果要論原因,我倒覺得是他們那一代人集體的危機感和使命感所致。晚清直至民國,整整兩三代中國讀書人,都揹負著雙重的“滅亡”重壓:一個是滅國;一個是滅文化。這種壓力基本是中國歷史所未有的。

因為即便是元、清之異族入侵,其實都只是一家一姓王朝之滅亡,中國的文化根基依然穩固,只有到了民國時期,西方學說排山倒海而來,國人自身的文化自信心徹底破滅,如何通過文化的保存來維持華夏種族的種子;又如何藉助新的文化系統的重建來獲取新生;再又如何守先待後,以等待和培育新的人物出來領帶民族文化走向新的方向、創立一個新的時代,成為他們不約而同心照不宣的文化立場。

因此,唯有能感受到民國學者們所共奉的這個文化立場,才能更加理解他們為何在國破家亡之際還守在書桌絃歌不斷;也才能更理解他們何以會汲汲於負笈敵國、孜孜於引進外來學說。在此兩個層面上,我們就會體會到民國學術何以昌盛之原因所在。


民國時代優良學術制度的保障

上面談及的是一個所謂”內在理路”的問題,但是談及民國學術,不能不談的是當時制度優化給予的外部保障和促進。

現在人談及前朝,輿論對於過去的強制意見很有反撲,一個表現就是對於國民政府有了更多如實的評價,甚至是物極必反式的美化。但凡美化,就有不客觀之虞。但是以我的閱讀經驗,民國時代的學術制度確實是遠比現在優勝的。而這,也是民國學術花園能夠欣欣向榮的保險單。

比如,國民政府對於學術的干涉是極其微弱的。無論北洋軍閥時代,還是蔣氏主政時期的國民政府,均能在表面上尊重學術、尊重文化,並在此基礎上理解大學之獨立理念,禮遇文化人和學者。像北洋政府能捐棄成見推舉對手蔡元培就任最高學府校長,這一點即便是現在自詡制度典範的灣灣還做不到;比如國家經濟即將面臨崩潰邊緣,但是對於西南聯大等大學之教學投資,自始至終不遺餘力扶持艱危;比如對於知識分子的建言乃至冒犯,從來都能大度容納等等;

比如,大學的獨立制度的完善。民國大學自從蔡元培一舉扭轉舊式,加上清華等教會學校的開辦,大學的制度設置就不斷借鑑西方最優秀的部分,從而保障學生安靜求學、教授一心學問、學術成果公正品評,給予知識及其載體的知識分子最高的待遇和尊重。

這些層面,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有過的“道統”全面壓制“政統”的一段美好時光。

再往後,這樣的世運就再次遭遇全面的顛覆,回到歷史的循環圈中去了。“精緻的利益主義者”的學生、成天搞出學術腐敗的教授、“鴻浩之志”的校長,成為了我們的學術主流人群。單就這一點,兩相對照,即可“思過半矣”。

如之何,如之何,不知道中國文化是否會再次教予我們逃生之術?敲到這裡,依然只能以問號結束。

2018,5,10晚匆匆敲下

勉力堅持每天抽空寫三五篇文史八卦、生活隨感、時政看法、影視評論等。點贊和留言是對我最大的鼓勵,感謝!

劉愚愚

這個問題, 本人認為,環境需要所致, 特別是在亂世, 承前啟後,承上啟下, 思想開放,言論自由, 朝代更迭,改革迫在眉睫的環境下產生梟雄,大師, 才子.....


亂世為什麼出那麼多梟雄? 戰爭為什麼出現那麼多有才能的將帥? 是因為亂世環境, 人為了要生存, 不得不想方設法戰勝敵人,於是就有一些特聰明能幹的英雄脫穎而出...

那麼民國時期呢? 也是環境所致, 特別是在承前啟後, 思想開放,言論自由的環境下產生大師, 才子.....

民國時期, 中國積貧積弱,人民生活貧困潦倒, 舊體制崩塌, 新體制未完善, 在這樣的環境下, 不得不逼迫有思想的人深入思考, 研究, 嘗試, 表達....於是在社會的各個方面都誕生了一批大師, 如魯迅, 胡適, 季羨林,老舍,李政道, 三錢, 徐悲鴻, 齊白石, 聶耳....


那麼如果說只是動盪年代可以出大師嗎? 不一定, 當受壓抑, 需要改變, 承前啟後的時候, 也是人才輩出的時代。

看看元朝是元曲特別旺盛的時候,為什麼, 因為當時元朝批判知識無用論, 知識分子被貶成臭老九。

蒙古統治者們在入主中原後相當長一段時間仍“質樸少文”,科舉考試蒙古色目人可以當大官, 而漢人只能做六品以下的芝麻官, 這阻礙了知識分子的晉升之路, 知識分子當然不滿意,於是演化成了感情色彩極濃的元曲, 元曲中的嬉笑怒罵,這是知識分子對於當時臭老九,儒不如娼的諷刺。

看看中國前段時間出了一批音樂人, 解放時期賀綠町, 李叔同, 聶耳, 雷振邦, 谷建芬, 後來有羅大佑, 崔健, 徐沛東等等, 這些都是那個時代音樂需要改變, 音樂生活因為壓抑,缺乏而催生一代不同凡響的音樂才子.....


總之, 本人認為是環境需要所致, 特別是在亂世, 承前啟後,承上啟下, 環境急需改變,同時思想必須轉變,言論自由, 朝代更迭,改革迫在眉睫的環境下, 有本事的梟雄,大師,才子就會脫穎而出...

現在中國會出什麼人才呢? 本人認為,科技人才, 商業精英必會增多, 因為中國需要科技人才, 也大力支持科技事業!商業精英嘛, 大家都向錢看, 沒有理由人才出不來, 瞧, 馬雲來啦...


一般般147603572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亂世出英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我們回顧一下歷史。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逐步瓦解,慢慢向封建制轉變。這種轉變是很劇烈的。同時,諸侯割據,中央(周天子)沒有實權。周天子沒有權威,“禮崩樂壞”,思想極度不統一,於是才有了百家爭鳴。“百家”都提出自己的主見,渴望在社會變革(奴隸制瓦解期)的時代找到治國良策,利於諸侯爭霸。什麼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縱橫家……

那個年代,如同民國一樣,出了大量的大師、思想家、軍事家。包括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等等,他們的成就有的到現在都無人可以望其項背。

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成為史上第一個皇帝。這個皇帝和周天子還不太一樣,是封建制的君主,權力大很多。秦始皇焚書坑儒,從此百家爭鳴告終。在後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儒家思想主流2000多年。直到民國時期

秦始皇統一到清末,這2000多年,雖然也有很多類似春秋戰國這樣的亂世,但是再也沒有如此規模的百家爭鳴的盛況。因為戰亂及朝代更替,其制度本質上並沒有改變,一直都是封建制,一直都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導

清末,又是一個特殊時期。鴉片戰爭,中日甲午戰爭後,西方思想逐步滲透進來,我們第一次開始質疑我們的儒家思想和傳統文化是否靠譜。我們以前也被打敗過,畢竟都是以長城以北的草原遊牧文明為主。畢竟我們還是對我們中原的農耕文明非常自信。但是,這次竟然是被別人的先進科技和武器打敗的,而且是遙遠的西方和小小的倭國(不再是遊牧民族)。

辛亥革命,溥儀退位,民國建立後,皇帝第一次消失了,儒家思想的地位第一次受到如此大的挑戰!這是多麼大的事情啊!可以說其重要性僅次於秦始皇當上第一個皇帝。

正如同秦始皇之前的春秋戰國,民國又出現了一波百家爭鳴的盛況。既然皇帝都沒有了,儒家思想也不靠譜了,大家就要拼命去思考要用什麼樣的思想治國啊。大師們就這樣誕生了!有的抨擊吃人的儒家封建禮制,有的反對老祖宗的古文倡導白話文,有的引進西方先進文化,這樣的主義,那樣的主義誕生了。各種思想五花八門,他們紛紛寫文章發報刊宣傳自己的思想,高手就這樣脫穎而出了。平時大家也寫文章,但是平時都是掙點零花。而這次,寫文章那可是關係到萬千黎民的腦袋問題,民族存亡問題了。自然出高手的幾率比平時大的多!試想,古時候高手都當官去了,21世紀,高手都搞金融去了。而民國呢,高手都寫文章,做思想宣傳和搞軍事去了

所以,也並不是說其他時代就沒有大師,而是,春秋戰國和民國在思想、文學、文化方面的大師最多,尤其是思想


犍為真人

為什麼民國能人、才子輩出,許多詩人、國學大師都誕生在民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個人認為主要原因是民國的教育搞得好,那時的大環境總的來說自由寬鬆。

在禁錮人們大腦的八股教育壽終正寢之後,尤其是五四運動以後,知識界帶來了西方新的思想觀念,加上精英知識分子對大眾的啟蒙以及對幾千年專制制度和專制文化的批判,使中國出現了一個自由獨立的局面。五四運動帶來科學教育的暢行,民主共和也深入人心。難能可貴的是,當時的學校沒有忽視和放棄人文傳統教育,加之民國又特別重視公民教育,這就使科學教育、人文教育和公民教育三者交融,形成非常好的教育組合。

胡適與陶行知先生把美國教育家杜威的民主教育、生活教育和社會教育思想引入中國,又與中國傳統文化融合,對改變中國傳統觀念影響很大。(胡適先生圖片)

例如,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不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要做一品大百姓”,就是針對我們傳統教育升官發財、成龍成鳳的“人上人”價值觀而言的。

同時也是針對當時學校普遍流行的對孩子管得過死,過於成人化的流弊,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了“解放小孩子”的六點主張。

當時民國也有教育部,但教育部對教育的控制力很弱,教育實際上仍然掌握在教育家手裡。許多大學真正是教授治校,自主辦學,學術自由。

校長只管服務,搞不好就被轟走,校長也很有骨氣,敢於頂撞領導,甚至冒犯黨國元帥,國立安徽大學校長劉文典敢於頂撞蔣介石委員長就是其中一例。(劉文典先生圖片)


老教師縱觀天下

為何民國能人、才子輩出,許多詩人、國學大師都誕生其中。

文化是具有傳承性的。民國能人、才子輩出。這與清朝的文化教育及主張有關。清朝繼承我國古代傳統教育。科舉制考試選拔人才。人才培養主要以背誦為主,在背誦基礎上活學活用。成篇達意。他們從小就背誦很多經典作品。這些經典在他們的腦子裡不斷髮酵。形成他們獨特的文化底蘊。也就是基本功過硬。根基牢固。運用時得心應手。


在清末,西方文化傳到中國。使一部分中國人開始睜眼看世界。他們也不斷探究,開辦一些新式學堂,也就是洋務運動主辦的學堂,供貧民子弟上學。這就擴大了人們學習的範圍及受教育的人數。清朝主張文化兼容幷包,這裡滿清文化與漢文化的融合。這時也出現了文化的繁榮。

等到清末,中國逐漸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這時一些進步的知識分子開始覺醒,加上文化的融合。“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他們不斷在探尋救國救民的道路。


直到中華民國建立。這些又與中國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改良派有關。他們學貫中西。學富五車。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他們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多所名校進行講學。這時很多國學大師,學貫中西的學者。進軍文化領域。取得卓越成就。

而新中國建立之初,文化領域亦曾繁榮。但到文化大革命。中國文化出現斷層。有一段時間摒棄我國古代傳統文化。古人是讀書、背書。然後運用。而現代人是學書。讀書,而且讀的書不一定是經典。現代人很少背書。這就使現在的人文化底蘊較淺。


淡月晗嫣1

人們曾經對魏晉之風推崇備至,對“清談”更是情有獨鍾。什麼是魏晉之風,什麼是清談。說白了,就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而“清談”派之人,不過是為了逃避政治迫害,不參與政治,不過問民間疾苦,關起門來研究“三玄”而已。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千多年後的民國,歷史驚人的再現。

文人們不問政治,埋頭到故紙堆裡做學問,當然也就出了不少的“大師”。

人文學科的大師們研究什麼呢?古典文學、語言學、哲學、考古學,簡單講,就是現在人們所稱的“文、史、哲”。

為什麼研究這些學問而不是別的什麼呢?

紙上談兵。人文學科只需要紙上談兵,只要佔有足夠的史料或者文獻,花點功夫,提出自己的觀點,就很容易出成績,出大師。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試問這些民國的大師們對民間疾苦了解多少,對當時解除半封建半殖民地人民的痛苦又有多少幫助呢?

中國兩千年的歷史不缺這些誇誇其談、著作等身、無人能望其項背的大師,缺的是實實在在、踏踏實實的實業家、發明家、工業家。

懷戀過去的大師,其實是另類的“厚古非今”。民國時期就連火柴都不能產生,這些大師又有何用?

今天的中國才是大師輩出的時代,反而少了那些“只讀聖賢書”閉門造車的“大師”。

陸海空都有國之利器,都有核心技術。那些能夠解決國計民生的才是真正的大師。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閒看秋風999

我說的有點意氣。但今人吹捧民國目的何在?動機是什麼?明眼人一看便知!不就是說今天思想不自由!今天中國學術研究不自由嗎?如果以學術研究的名搞廠為史虛無主義那確不那麼自由!他們要的是什麼思想自由呢?要的是資產階級思想任意氾濫的自由而不許別人批評批判它的自由!新中國沒有大師,詩人,各人嗎?兩彈一星,胰島素的發明,今天的國防軍工科技高鐵,經濟發展的偉大成就,人民生活的極大提高,是那幾個酸腐文人能比的嗎?


手機用戶52734700750

民國時期的中國,90%的人是文盲,上得起大學的,是少數官遼,資夲家及大地主的子弟,人數不多,文化基礎就是四書五徑,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所謂的大師,是有錢留洋的,喝了中西兩種墨水,了不得了了。而現在,叫我說各方面的大師太多了,不稀奇,國家發展如此強大,離不開他們。別再迷信那個舊


用戶70931304646

事與物皆時所興,勢所興!百花生於春時,百事成於形勢!天時改變興物,人事改變興事。事物的產生是`碰撞`的結果!就象當嚴冬過去,溫暖的南風帶來春的訊息,在和北風一次次碰撞後,壓抑的種子終於露出尖尖的頭角!思想文化也同樣如此,滿清時文字獄大家都知道,一句`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都會給人帶來災禍。清滅後,壓抑的文化冬天過去,百廢待興,此時也是人事的春天,傳統文化於自由的西方文化碰撞後產生波瀾,百花齊放,新思想就誕生新事物!


荒原牧雲

那麼多能人、才子、詩人、大師,支撐了一個民國。就是沒見一輛汽車、一臺拖拉機、一架飛機、一顆原子彈、一顆東風21、一艘核潛艇。還有一片高產小麥、一片彩色棉花、一片高產水稻,一條動車高鐵……。能人、才子、詩人、大師……也要吃飯、穿衣、走路、睡覺……的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