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交警“淡淡的忧桑”:中山桥开通未满月与群众发生冲突300余

中山桥开通尚未满月,市民也逐渐过了新鲜劲儿。经常骑电驴和格朗车的人,对非机动车道的意见可不是一般大——太难上,开四轮的也有意见——明明不让非机动车上桥,这么多人就是不听,非上桥和我们抢道,出了事故算谁的?

芜湖交警“淡淡的忧桑”:中山桥开通未满月与群众发生冲突300余

这不,

芜湖交警官微昨日发布了:

芜湖交警“淡淡的忧桑”:中山桥开通未满月与群众发生冲突300余

芜湖交警“淡淡的忧桑”:中山桥开通未满月与群众发生冲突300余

官微这条信息里,截取了网上部分市民的跟帖,以粉红色的圈圈把市民吐槽给突出出来。

比如:

“现在的道路规划总觉得有点忽视非机动车路权”;

“南北通桥的目的主要是便民,但从实际看,它并没有给市民带来便利,反而带来很多怨声……”;

“桥上全是行人步行和电动车乱骑”;

“我不知道这样的楼梯该怎么上去,反人类设计”;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各行其道才是一座好桥”;

“非机动车和机动车不分开那和老桥有什么分别”。

芜湖交警“淡淡的忧桑”:中山桥开通未满月与群众发生冲突300余

5月25日,中雨天气,交警蜀黍还特地来到中山桥上“体验”,官微是这么反馈的:

在非机动车道停留半小时,没有看见一辆电动车自行车在坡道上推行上下桥;

在桥面停留20分钟,由于雨大,加大电动车自行车推行上下桥难度,电动车自行车基本都选择骑行上桥,与机动车混行。

由此,最后结尾处,就有了300余起冲突的“吐槽式”的统计结果了。

网友是这么留言的:“心疼交警”;“淡淡的忧桑”。戏谑话语之中,网民都看出了交警的无奈。

芜湖交警“淡淡的忧桑”:中山桥开通未满月与群众发生冲突300余

新中山桥开通首日,关于非机动车上桥难的话题,就在媒体上很热,有篇稿件的标题很具有代表意义:中山桥非机动车道,市民称通行难度至少十级。文中称,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混行,年长老人基本无法推上推下,婴儿车也无法通过。

芜湖交警“淡淡的忧桑”:中山桥开通未满月与群众发生冲突300余

这样存在安全隐患,尤其雨雪天气下,这样的坡度,非机动车道通行基本不可能。

5月18日,建设、交管等部门针对此问题,在媒体上给出了回应。

港航部门表示,

中山桥连接中心商业区,在承担车辆通行任务同时,还要为行人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通行环境。因此,重建时,采用了跨桥行人与机动车分离,并设置电梯;步行街到新百大厦由平交改为立交。港航部门认为,青弋江12座桥梁中,中山桥是最适合行人漫步的桥梁。

针对非机动车道坡道设计,港航部门坦陈,

这是受到所处地形和桥梁高度、坡度、长度限制,一旦主桥设计过长坡道,桥梁又无法在规定长度内落地。至于非机动车推行,按照电动车国标的重量和速度,推行并不费力,但实际情况是大多电动车超标严重,因而建议骑行跨江需求的市民,绕道临江桥。交警部门则表示,将按照交通标志和道路交通法规定,劝阻行人和非机动车上桥,并依法处罚。

但部分市民也有自己的观点,比如针对港航部门绕道临江桥骑行的建议,

不少人认为,

既然是通行道路,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应该有着相同的路权,甚至行人的路权更优先。“修了崭新的新桥,凭什么机动车能顺畅的开,非机动车就要推行,行人就要和非机动车肩挨肩地抢道?”

部分市民选择了遵守交通标志和法规,但也有不少市民以实际行动——骑行上桥——以示不满。尽管从法律上说,骑行的市民无任何正当理由可言。但未满一月300多起警民冲突说明,这个问题需要更好的解决。

中山桥拆除前,曾经有过隧道下穿的方案,但其后放弃,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拆迁。一座桥,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城市交通影响、商圈影响等等等等。城市建设,骂简单,施行上的确需要超前规划、统筹考虑。就像更早些年前的九华中路高架,动议一时,最终也是放弃。现在看,停好还是建好,依然难说。

很多时候,是发展的必经阶段。就像,发达国家城市大建高架时,国内城市很是羡慕,但经济条件不够,后来发展到了这一阶段,大量城市起高架,上海北京都已经是高架上的城市。而随着时间推移,高架弊端显现,发达国家又开始减少高架,开始推行平面城市。再比如人行天桥,芜湖增加人行天桥的时间并不长,而发达国家包括中国发达城市,已经开始拆除人行天桥。这都是发展的必经阶段,难以定性判断。

芜湖交警“淡淡的忧桑”:中山桥开通未满月与群众发生冲突300余

芜湖交警“淡淡的忧桑”:中山桥开通未满月与群众发生冲突300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