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好多高中成绩平平的同学出国后都进入了世界顶尖大学?

如果说一切都是错的

在我的印象里,我大概就是那个成绩平平,一不小心被帝国收了去的那个学生……话虽这样讲,但是细细分析起来逻辑非常通顺。

第一,我一直觉得自己成绩平平也是一种比较的结果。在国内的时候我每次都非常幸运的考到很好的初中,高中,身边总是碰到一些很牛的大神,加上我特别喜欢主动去抱大神的大腿,死皮赖脸的和他们做朋友,他们也性格非常好的带我,所以一路下来,我永远有一种大家比我强,我成绩不怎么好的感觉。直到看了全省考生的大数据之后,我才觉得自己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这个一个比例问题。

第二,国外的教育是有选择性的,不是强制的。举个例子,我在国内的时候,物理化学很好,生物很差,地理政治很好,历史很差(好吧,由此看出我就是不舍得背书的人),我如果留在国内考大学,估计也是学理,生物成绩估计能拖垮我。但是出国之后就很开心了,我可以随意的选自己喜欢的课程,各种选数理化,进阶数理化,充分地避开自己的短板,考大学的平均成绩在少了生物的情况下好了不止一点……

第三,先选专业后选大学。国外考大学都是先选专业后选大学,国内报志愿的所谓“服从调剂”不存在的。而且最奇怪的就是,国内考大学基本就是看综合成绩,再有可能就是理综/文综/数学。但是我在国外考化学系的时候,是先选定化学,再根据化学选择自己高中的学习内容以及报考的大学,大学在面试的时候也是绝对的考察我对化学的理解力,至于英语等等其它的因素都是次要。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真的挽救不少学科能力很强的偏科少年。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剑桥每年都会举办一次全国高中生竞赛,拿到全国50名的选手就可以参加他们的暑假夏令营,其实就相当于剑桥的录取通知书。这种考核是对专业的负责。另一个例子就是我知道我们学校每年拒掉不老少三个A*一个A(非常出色的成绩)的学生,都是基于对学科素养的考核。所以在国外考大学看重的还是学科素养。

第四,还是一个竞争比例关系的问题,中国在世界顶尖的大学无非清北复旦浙大南大(从排名来看),但是“国外顶尖大学”包括的可是世界各地三十所大学,甚至五十所。在国内考大学志愿只能填五个,在国外申请大学英国可以申五所,加拿大可以申无数个,美国也能申好多,澳洲也能申五六个,只要认真准备,就算是一次失利总有合适的学校发现你的美啊,当然前提是你有一点点小实力。

总结下来,一个是教育体制的不同让大家对“成绩平平”有不一样的理解,一方面是竞争比例关系和多方面准备的保险度更高。


王上帝国理工

作为一个毕业于全美Top30院校的留学生,我想我是有资格回答你这个问题的。


首先,请定义“世界顶尖大学”。

一般来讲,美国的最顶尖大学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藤校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

常春藤联盟由美国东北部之八所学校组合而成:布朗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哈佛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及耶鲁大学。

这里面就普林斯顿和康奈尔偏理工一些,其它的都是综合性大学,也就是既有理工科的高精尖研究,又有人文学科的底蕴。

我个人比较推崇哈佛、耶鲁、哥大三所。哈佛不用说了,作为世界第一学府,它强就强在学科的全面性,和没有短板,因为它是哈佛,金字招牌光芒的笼罩之下,所有的学科实力都星光熠熠,即便不是顶尖,也至少是全美一流。

而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就比较偏实际一点,理工稍微弱一点,主要强在那些和实际联系紧密的专业,比如法学院,商学院,传媒等等。耶鲁的法学院不用说了,出了不少美国总统和大法官。哥大曾经是我的Dream School,她的传媒专业是全世界最好的,出了很多普林策奖。

第二类是以五大为代表的美国顶尖理工类院校。

1.麻省理工学院(MIT)。

这所学校多牛逼不用说了,某种程度上,和哈佛并列全美第一,在美国,如果哈佛是北大,那么MIT就是清华。从二战开始,这所学校就源源不断地为美国的核心科技贡献着力量。从战斗机到导弹,从核能技术到信息科技。

2.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

钱学森的母校,可以看成是缩小版的MIT,校园面积和规模都比MIT小很多,但是配置可丝毫不低,麻省理工和加州理工的区别有点像iPhone8 Plus和iPhone8,仅仅是大小区别,并不降配。

3.斯坦福大学(Stanford)

新兴的理工牛校,历史很短,但是现在的发展和MIT不相伯仲,斯坦福相对来说比较开放,不像MIT会有官方背景多一点。清华学神韩衍隽后来去的斯坦福,现在在做信息论研究,短短两年时间,也发了很多论文了。

4.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

美国最好的公立大学,也是传统理工牛校,加州大学的分校很多,UCB是最强的一个,尤其在物理学领域,出了很多诺贝尔奖。

5.卡内基梅隆大学(CMU)

李开复母校,计算机专业全美第一。现在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势头大家都知道,几乎是最稳妥的专业选择之一了,毕竟薪酬待遇,入门收入码农比金融更高,因此CMU这样一个计算机技校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

其实还有很多理工牛校,限于篇幅不列举。


我要说的是,以上两类“最顶尖”院校,招生具有很强的排他性。比如你要是入读理工类专业,那么其录取难度,不亚于国内的北大清华。


就拿MIT来说,中国过去的本科生,很多都是北大数院大二转学的,这些人都在国际级别的理科竞赛(数理化计算机等)拿到了奖牌,也就是全球佼佼者的地位,其中就有赌王何鸿燊的小儿子和小女儿,何猷君和何超欣,两位成绩都非常优异,不过话说回来,你成绩要是不优异,进去的话估计很难毕业,因为课程难度设置非常大。

因此,你说你的同学成绩平平,能够进入顶尖名校,肯定不会是这一类的了。


而综合性大学,则要求学生具备领袖潜质,什么意思呢?要不然就是社会活动履历丰富耀眼,要么就是家庭背景非凡。这两类,跟成绩的相关性较弱,当然了一般就是在高中的时候刷经验值,什么模拟联合国啊,什么各种交游的项目,公益活动拿个什么新锐领袖奖之类的,至于学业,主要是语言关,毕竟SAT不算难,但是拿高分也是不容易的。这些其实相当一部分可以靠钱来解决,找个好中介,包装一下,他们都有打包的豪华项目,一套下来十几万几十万上百万的都有。


综上所述,国内高中成绩平平的同学出国后都进入了世界顶尖大学有可能吗?

1.理工类院校的科研类专业,几乎没有可能。

2.综合性大学,主要靠拼经历,换言之就是拼背景,拼爹,砸钱——成绩平平,能混的,或者包装得很好,确实有机会混进去。




佩子临

国内高考是一次性考试,然后竞争,优胜劣汰。竞争激烈,就那么几个顶尖学校当然难进了。国外大学录取,可以随时报考。举个例子就明白了,也是一种美国梦的体现:

我现在是中专毕业,英语不好,现在我想去哈佛读书。答案:做白日梦!根本不可能。很多美国名校的学生都在申请哈佛,IBM的高管也在申请哈佛,什么时候轮到你了?

但刚在我说的这个例子又完全有可能,就是所谓的美国梦,怎么实现呢?

我中专毕业,可以去美国读个普通的美国大学本科,例如阿肯色州立大学双录取,就是无语言成绩也可以去。我进入学校以后,先努力学了托福,一年后我考了很好的托福成绩,然后努力学习。连续两年成绩都很出色。

第三年,我转学去了美国华盛顿大学,继续努力读书,成绩很好,毕业后我申请了哈佛大学,就被录取了。如果还没录取,我就找了个好工作,在IBM工作了几年,又申请哈佛,就被录取了。

当年我在美国毕业的时候,我问过沃顿的老师,我这种条件,能不能进沃顿的商学院,我在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读的MBA,在摩根史丹利工作了一年,老师说非常欢迎,不过你有了MBA,还需要再读个商学硕士吗?

所以美国梦其实挺简单的,就是一个固定的路线而已,只要你有目标,按照这个路线一直努力,必然成功。


唐戟

这个观点所言非虚。

可是到底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浅显。



1.名校不完全看成绩

你可能笑了,不完全看成绩看什么,是的,成绩固然重要,但是都成绩好的时候看什么呢?看你的经力、爱好、未来规划打算,以及你有没有回馈社会的想法。事实就是如此,如果你有服务社会的经历那肯定锦上添花,许多世界知名大学,都是很重视人文方面素养的。



2.成绩一般不代表成绩不好。

那些我们眼中高中成绩一般的学生,底子也是不错的。只是在国内的教育环境下,可能一时不如他人而已,但是你真的出国留学,需要你付出许许多多的努力去获得资格,而在这个过程中,你各方面都会有极大地提升,这个时候就不一定谁强谁弱了。


3.名校没有你想的那么难

许多人心目中名校很难,其实不然,许多名校都是私立,你只要够有钱,进入高层圈子,给学校捐钱,进入它得大学,不是难事,许多名校他分阶层和注重家庭背景。它要保证这些学生的家庭或者说未来能对学校或者说社会有较大影响,所以不是不好进,而是咱们没有进去的敲门砖。


泰国留学音乐博士

HR来回答一下你的问题。

因为单位每年都会招聘留学生,虽然数量不多,但为了能有效甄别,还是稍微做了一些功课的,并且我本身大学就是985高校,身边出国留学的同学还不少,平时跟他们交流之后,对这个问题其实也有看法。



为什么看起来学习平平的同学,可以录取,名声还比较大的外国高校?

这主要是因为外国高校的扩招。扩招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欧美等发达国家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以及缓解高端劳动力的短缺,所以都采取了扩招外国学生的战略,好增加学校的多元化。这个范围不只是普通大学,还包括各国的顶尖大学。

第二是高校要维持其财政收入。拿美国来举例,其实美国经济近年来一直不是太好,对学校资金也有所缩减。为了维持学校的基本财政平衡和运转,各高校越来越依靠录取外国学生来维持财政平衡。在正常时期,美国大学录取学生,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素质,成绩,种族,社会阶层等,好维持其良好的学术标准。但现在,很多大学在招收国际学生的时候,更多是采取了商业化的操作,而这种商业化的操作,更多的是针对中国人,也就是把教育当买卖。而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老百姓手里有钱了,为了让孩子能得到优秀的教育,哪怕没有任何的奖学金,也会足额付出高额的学费。



所以你应该可以看到,那些学习平平却申请到好学校的学生。基本上拿到的都是ad,也就是admission,而不是offer,意思就是指学校决定录取你,但基本不提供奖学金,你符合学校的要求,但并不是不可或缺的。

其实这个就跟国内大学扩招是一样的,中国1999年开始大学扩招,主要是由于通货紧缩,缺乏内需动力,无法拉动经济增长。当时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希望把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作为拉动国内需求的重要手段,刺激中国经济增长。因为当时基本处于第一代独生子女上大学的阶段,中国人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大学的渴望,使得他不得不掏这个钱。

那么站在大学扩招之前考大学的人的角度来看,就会觉得现在的学生学习成绩这么差,怎么也可以考到一个不错的学校。是不是一样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HR看高校

很简单,根据我们为数百位学生拿到优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申请经验,我们总结原因有以下三点:

1. 很多加拿大/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非顶尖大学承载着普及高等教育的责任,尽可能多的学生提供充分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因此很多还不错的大学,录取要求其实并不是特别高。但是在入学后,学校会严格把关,确保学生能够有质量地完成学业要求并取得学位。举个例子,加拿大的西蒙菲莎大学,学生入学后第一年淘汰率高达30%。你的那些“成绩平平”的同学,最大的考验不是“入学”,而是“毕业”。

2. 加拿大/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很多大学为学生提供预科课程,很多条件达不到本科录取要求的学生,需要先通过完成近一年的预科课程,再开始就读本科。预科课程的录取要求相对本科课程录取要求低得多,举例来说,英国爱丁堡大学的本科预科课程,对学生的要求只有两点:雅思5.5分,高中会考成绩80-85分。这些要求是很多学生都能达到的。当然,由于教育体制不同,中国高中毕业生在毕业后如果要就读英国大学,都必须先读约一年的预科课程才能开始本科阶段的学习。预科给学生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降低了录取要求;其次是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学术英语水平,以便于他们之后更好完成学业(详细解读可以参考我的头条文章)。绝大部分完成预科课程的学生都能够升入本科课程继续学业。如世界排名第七位的伦敦大学学院UCL的一项统计表明,91%完成其预科课程的学生都得以在该校继续本科学习。而题主之所以会提这样的问题,是因为大部分人不知道入读名校还有预科这一捷径。

3. 加拿大/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并不仅仅以期末考试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更注重学生在学习整个课程期间的表现。因此平时的随堂测验/小组作业/出勤/期中测验/小论文/课堂发言等,占据了一门课程总分的很大比例。因此只要学生能保持学习状态,总的来说就算成绩不是太拔尖,也不至于会很差。这对很多“虽然学习了但是期末考试成绩平平”的学生来说是有好处,因为他们的成绩不会被一次考试决定。同时,大量的课后小组作业和随堂测验也督促了学生一直保持学习状态。因此大多数能进入大学进行本科学习的学生,虽然“成绩平平”,但只要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够顺利毕业。


卓越留学HiTalent

这个问题问得好

首先分析一下国内教育形式…

国内高中教育:。早上七点上课一直到晚上九点多、学生天天在上课…无时无刻不在做作业、就连一周一节课的体育课也被莫名的剥夺走…

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会让学生自己发展自己的思维、自己的兴趣爱好…



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就开始填写志愿…分数高就可以进入好学校、分数低就一棒子被打死…

在日本考去大学时候、虽然也有和高考一样的考试(EJU)但是这只是第一步、你考得好也未必能进入很好的学校…中间有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面试…


接受教授面试、教授根据你的应变能力、及社会适应力做出综合判断…国内高中成绩平平的孩子往往应变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较强、往往能够进入好大学…发挥自己的能力…


日本留学小哥

世界百强名校的入门门槛也不低,需要雅思或托福的成绩,还要你高中的每门单科成绩不得低於86分,如果你是参加了国内的高考,并且高考成绩不得低于中国一本的成绩,才能顺利取得世界百强名校的offer,但是你如果雅思或托福成绩不能达标,就只能申请到英语语言课的预课,成绩合格之后才可以重新申请offer,进了门槛之后,如果你的英语不行的话,全英语上课你是无法适应的,几乎是一脸懵逼,上课什么也听不懂。如果又遇到个印度老师上课的话,你会死得更惨,印度口音的英语发音连一个单词都听不懂,几乎会让你发疯的。分组写报告如果成员的能力很差,你又会再次吃尽苦头,几乎难逃挂科的厄运!因此,能从世界百强名校顺利毕业的人,真的很不容易,个中付出的努力,绝不是国内的大学打游戏混日子可以比较的


暮雨74301776

你确定这个数据是真实的吗?我女儿在美国读高中,据我所知美国名牌大学很难进,如果国内高中成绩平平去到外国也很难成绩突飞猛进,因为需要学习外语,还要考托福和SAT。如果英语基础不好,外国的历史课也超级难学。所以国内成绩不好去到外国同样很难学习成绩好,也非常难非常难考上好大学。

倒是在国内是学霸的出去同样很容易成为学霸,而且考上好大学的概率很高!在那里学习都不容易……


培养富三代

悟空又扯淡!!!第一,拿一个很模糊的题目来说事,其实就是臆想的;第二,目前高中一个班大约是50个人,你说的好多到底是多少?正常理解,好多应该至少超过一半,也就是说你们班有一半同学都出国被世界顶级大学录取,事实上这样的比例不说上国外顶级大学,就是都出国考大学也做不到,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第三,学习好是一种能力,通常意义上讲,在国内高中成绩平平,到国外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当然不排除有个人人的逆袭,但那仅仅是个例,不具有代表性。第四,国内有一种误区,好像只要是国外的大学都是世界名校,永远要记住,名校是稀缺资源,全世界就那么几个,不是国外随便一个大学都叫世界名校。第五,一个人口不过几千万的国家,也就相当于中国的一个中等省份,其实在你们省也有好多名校,只是你不愿意承认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