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感情還是愛情,可以感動但不可以衝動,衝動是魔鬼

我有一個網友,她跟我說最近很難過,因為太重感情了,問我有沒有辦法改掉。我說重情重義是好事,不用刻意去改掉,假設你變得無情無義了,那時候你會有另一種痛苦。她說她不想那樣,很糾結。

我就追問她原因,原來她在酒吧做領舞,剛去上班才幾天,領班對她很照顧,可是最近領班要帶著他的一班人馬去別的地方,她有點捨不得,所以很難過。我一聽才認識幾天,也不至於難捨難分啊。我就問她你是不是喜歡他們其中的某一個人,她說不知道,他們真的對我很好。我看到這裡就明白了。

無論感情還是愛情,可以感動但不可以衝動,衝動是魔鬼

女孩告訴我,她害怕他們走了以後,然後換一批新的面孔,自己在臺上跳舞的時候,看到全是陌生的面孔會情不自禁的流下眼淚。通過聊天發現,這個女孩的確比別的女孩感情要豐富一些,太容易動情。我就告訴她,你要辨證的看待別人對你的好,理出了頭緒,分手的時候也許就不那麼難過了。

她的案例也可以代表一群女孩,在她們身邊,會有一批男孩對她們好,那麼如何來看待這些好呢?

還記得電影裡或者小說中的情節嗎?班裡轉學來了一個女同學,於是很多同學開始幫她擦桌子,打掃衛生。他們為什麼願意幫這個女同學而不幫原來的那些女同學?好了,現在設身處地的想一想你自己,假設你的身邊來了一個異性同學或者同事,人好相處還很養眼,開始的時候你會不會對他也比較熱情?男人就不必說了,相當一大部分外貌協會的女同胞也會蠢蠢欲動的。

無論感情還是愛情,可以感動但不可以衝動,衝動是魔鬼

通過這個案例我想說明,對於團體中新加入的成員,因為有新鮮感,所以會受到這種優待。這種新鮮感是受感性支配的,感性的東西其實是接近本性的一些反應的。

照看過幼兒的人都知道,兩歲左右的小孩特別愛鬧騰,你一不留神能把你家翻個底朝天,他們對什麼都特別好奇,對於大部分的東西他們翻出來就扔到,然後再去發現新大陸。這種本能是為了讓他們更快的學習和適應環境,所以家長最好不要在這個階段對孩子翻騰的行為作出限制,沒有危險的物品任他翻好了,接受足夠多的外界刺激,對大腦智力發育其實很有幫助。

人的這種本能會一直存在,正是獵奇和新鮮感的存在才推動人不斷去探索和發現,從生物學進化意義上來說是一種好事。這種本能在感情上的體現就是男人的“喜新厭舊”,生物學上的男人的確是喜新厭舊的,只是社會學教會男人責任和擔當。前者是本性,後者是理性。人只有被掩蓋或者沒有被喚醒的本性,不可能沒有本性。一個人是否成熟,關鍵要看理性是否可以控制本性。

無論感情還是愛情,可以感動但不可以衝動,衝動是魔鬼

當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會明白,有些剛認識的人對你好,未必是真的想對你好。有三種可能:有所求、新鮮感作祟、真的想對你好。真的就像那句話說的,日久見人心,同樣也可以日久見人心叵測。為了更好的保護自己,可以感動,但是不要輕易衝動的做出選擇。畢竟有的人只是想和你過一陣子而不是一輩子。

換一個角度,即便是拋除新鮮感,男女之間也存在著本能的吸引。所以一個條件不錯的女孩,總會有男人圍在其身邊。同樣一些把眼緣掛在嘴邊的女孩,她們也比較注重視覺體驗。我就見過有的女孩各方面都比較好,男方條件相對差一些,而且男方不怎麼想繼續交往了,但女孩依舊不離不棄。我就跟她說,你簡直是倒貼,何苦呢?後來我問她要了男方的照片,我看了一下,是屬於高大有型的男孩,怪不得捨不得分手。

無論感情還是愛情,可以感動但不可以衝動,衝動是魔鬼

對於女人來說,通常是感性的。別人一對她好,就容易感動,這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在於你感動情況下做出的選擇未必是正確的抉擇。如果受到傷害,你就不得不為自己的錯誤買單。現實中有很多女人因為別人的一點小恩惠而感動,不想卻掉入了溫柔的陷阱。在這裡我們沒有必要去懷疑別人的誠意,可以感動,但是不要輕易做出衝動的選擇。不妨把時間拉長,真正對你好的人是經得起時間洗禮的,虛情假意的人因為考慮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所以他們不會在你身上浪費很多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