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华美的汉服里,依稀可以瞥见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

门道提示:农历二月二十七

华夏有衣,其名汉服

汉服,一直被视为华夏文化的代表之一。它锦衣华裳,天机云锦,在朝代的更替中翩翩起舞。它飘逸灵动,衣袂翻飞, 汉服里藏着的是中华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从华美的汉服里,依稀可以瞥见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今天,门道君就带大家认识汉服,感受汉服之美。

从华美的汉服里,依稀可以瞥见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

从形制上看,汉服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和"襦裙"制(襦,就是短衣)。

深衣

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其特点是使身体深藏不露,雍容典雅。汉代以来的朝服绛纱袍也是深衣制,唐代朝服、祭服的中衣为深衣,深衣是汉代以来的女性大礼服。现代人文学者建议将深衣作为中华地区汉族的服装来推广,作为汉族文化的代表。

从华美的汉服里,依稀可以瞥见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

曲裾

曲裾是汉服的一种款式。按照《礼记》记载,深衣一大特点是"续衽钩边",也就是说"这种服式的共同特点是都有一幅向后交掩的曲裾。"(孙机)。出乎意外的是,普通的短曲裾不是在膝前交叉,而是绕到背后,参考洛阳金村出土的银人像。在膝前交叉的那种款式是今天人们的一种创造发明,或者说是受了十二单影响的一种设计。

古代深衣之裳计有十二幅,皆宽头在下,狭头在上,通称为衽,接续其衽而钩其旁边者为"曲裾"。事实上,除了"马王堆曲裾",市面所有"曲裾"都不是正统衣冠,它们或参考了严重抽象的俑像,或为黑心商人的发明。请新人格外注意这一点,先对此有所了解再做决定,以防上当受骗。

从华美的汉服里,依稀可以瞥见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

直裾

直裾,即襜褕,语出《说文解字》, 是华夏衣冠体系中的一种,其短者谓之裋褕, 衣襟裾为方直,区别于曲裾。(有同袍习惯性的把直裾与直裾深衣划等号实际上是错误的。)裾就是指衣服的大襟。

从华美的汉服里,依稀可以瞥见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

直裾下摆部份剪裁为垂直,衣裾在身侧或侧后方,没有缝在衣上的系带,由布质或皮革制的腰带固定。汉代以后,由于内衣的改进,盛行于先秦及西汉前期的绕襟曲裾已属多余,本着经济胜过美观的历史发展原则,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普及,成为深衣的主要模式。

从华美的汉服里,依稀可以瞥见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

襦裙

襦裙,由短上衣加长裙组成,即上襦下裙式套装。襦,短上衣,一般长不过膝。上身穿短衣,下身束裙子,是古代汉民族的日常衣着之一。亦泛指衣服。宋苏辙《蚕麦》诗:"不忧无饼饵,已幸有襦裙。"襦裙分为齐腰襦裙,高腰襦裙,齐胸襦裙三种。

从华美的汉服里,依稀可以瞥见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

汉服,它是璀璨华美的,但同时,它也是寂寞的。它深藏于岁月的尘埃之下,晨钟暮鼓,静守流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