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投資:演繹傳奇財富,未來十年人無股權不富!

中國資本市場面臨著改進完善交易所市場制度和開創建設場外資本市場體系的雙重任務。而對於未來的變化趨勢和方向,我們要特別關注股權市場的發展:股權投資者可能成為未來最大贏家。

任何一個時代的出現,都有其特殊的、不可複製的、不可再現的一些原因。過去的信託業,是一個房地產或基礎投資拉動的固定收益佔主流的時代,但也是一個“粗放型”的時代。但是這個時代已經過去或者即將過去了。接下來股權投資的時代是大勢所趨。

就中國資本市場而言,經過20多年的發展,交易所市場已基本形成,並完成與那個階段相適應的歷史使命,目前中國資本市場面臨著改進完善交易所市場制度和開創建設場外資本市場體系的雙重任務。


先觀察全球財富分佈,努力成為財富最頂層

股權投資:演繹傳奇財富,未來十年人無股權不富!

先來看全球財富的分佈情況,所有人群當中最底層的有35億成年人,人均擁有財富不到1萬美元,這個群體擁有的財富佔全球總財富的2.4%。看頂端的部分,3300萬個百萬美元富翁,佔全球人口不到1%,但是擁有45.6%的財富。10—100萬美金之間的有3億人,擁有40%的財富。如果你不努力,就成為最底下那一層,如果努力就成為頂上那一層。

股權投資:演繹傳奇財富,未來十年人無股權不富!

再看看財富的差異,美國是百萬富翁最多的國家,1360萬,佔全世界41%。日本增長比較快,有282萬人,2016年中國百萬富翁數量266萬,佔全球總數的5%。中國可能還有很多隱形富豪沒有被發現。

高淨值人群,是指個人淨資產超過5000萬美金的人群,這個比私人銀行客戶以100萬美金作為個人高淨資產客戶的門檻要高。這裡高淨值人群人均淨資產5000萬以上,全球有14萬人,1億美元以上的只有5萬,5億以上的5200人,富裕人群國家的分佈,美國排第一,中國增長非常快,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財富增長快速,已經佔到了全球第二,11000人擁有個人淨資產5000萬美元以上。


再看看一個例子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的B2B子公司正式在港交所掛牌。總市值超過200億美元!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獨特的內部財富分配格局,阿里巴巴4900名員工竟持有B2B子公司4.435億股,上市後如以當時發行價上限12港元計,市值將共計達53.22億港元!當天有一千多位阿里人變成百萬富翁,創下國內IT類上市公司最大規模的員工造富紀錄。

股權投資:演繹傳奇財富,未來十年人無股權不富!

2004年06月16日,騰訊上市當日造就了5位億萬富翁,7位千萬富翁和幾百位百萬富翁。

2010年4月26日,海普瑞以每股148元的價格招股,這家鮮有人知的生物醫藥公司幾乎闖進了所有投資者的眼球。其創始人李鋰、李坦夫婦合計持有28803.7萬股,以發行價計算,其身家為426.29億元,榮登內地首富。在這之前有幾人知道李鋰?是股權讓他榮登內地首富。

合眾思壯控股股東郭信平與姚明在2007年12月18日簽訂的《股權轉讓協議》,郭信平向姚明轉讓了公司37.5萬元的股權,招股書顯示,姚明的認繳出資額是37.5萬元。一週後,合眾思壯改制成股份公司,姚明的37.5萬元股權變成了67.5萬股。而在股票上市一日之後,作為該公司的第四大股東的姚明,持股的賬面價值已經達到了6176.25萬,這就意味著他在該公司股票投資上的資產已經整整翻了91.5倍。

股權投資:演繹傳奇財富,未來十年人無股權不富!

蒙牛上市——成就五個億萬富翁、十多個千萬富翁、幾十個百萬富翁誕生!

中國股神——段永平(步步高原老闆)0.8美元認購的網易,最後100多美元拋出,段永平稱自己作為企業家的生命已經結束,再也不做實體。段永平這幾年在美國做投資賺的錢比他在國內做企業10年賺的還多。

注:網易發行價17美元,較內部認購價高21.25倍,上市後100美元,比內部認購價高125倍。

紅杉資本——沈南鵬------4年買原始股權四次,賣股四次,用100萬美元,賺了80億美元,收益8000倍。

最近5月16日上市的聚美優品開盤價27.25美元,市值38.7億美元推算,天使投資人徐小平共投資38萬美元,佔股份8.8%,現賬面財富高達3.4億美元。4年時間獲得了800多倍的回報。

朋友們,看到了嗎? 這就是投資原始股的魅力!


股權投資定義

股權投資通俗講:投資人通過投資(未上市公司的股份)獲得收益。股權投資基金 (投資準備上市、未上市公司的股票),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較大的經濟利益。

原始股——原始股票是指在公司申請上市之前發行的股票。在中國證券市場上,“原始股”一向是盈利和發財的代名詞。原始股票的購買機會是十分有限的,購買者多為與公司有關的內部投資者、公司有限的私募對象、專業的風險資金以及追求高回報的投資者。他們投資的目的多為等待公司上市後出售手中的原始股票,套取現金,獲取投資的高回報。通常這一週期要在一至三年左右,原始股票的利潤是幾倍、幾十倍甚至上百倍。投資者若購得千股,日後上市,漲至數十元,可發一筆小財,若是資金實力雄厚,購得數萬股,數十萬股,日後上市,利潤便是數以百萬計了。這便是中國股市的第一桶金。


股權投資的優勢?

就中國資本市場而言,經過20多年的發展,交易所市場已基本形成,並完成與那個階段相適應的歷史使命,目前中國資本市場面臨著改進完善交易所市場制度和開創建設場外資本市場體系的雙重任務。

而對於未來的變化趨勢和方向,我們要特別關注股權市場的發展:股權投資者可能成為未來最大贏家。

1.股權投資是佈局未來的最佳方式。

我們應當清醒地認識到,在大轉折時代,投資傳統領域、主流行業和大型企業,極有可能產生負面效應,甚至災難性後果。

孫正義就曾經說過,越是迷茫,越要向遠看。在1990-2010年日本“失落的20年”期間,孫正義選擇了中國,但不是辦企業,也不是投資交易所市場,而是投資馬雲那個當時令人難以置信的阿里故事。2000年他以2000萬美元投資,到2015年阿里巴巴紐交所上市市值達到588億美元,漲幅2900倍,一躍成為日本首富。我特別讚佩孫正義開創的“30年願景”投資方式,不用說30年,即使站在未來10年看現在,尋找10年後的最牛公司現在進行股權投資,一定是面向未來的最佳佈局。

2.股權投資具有非常廣闊的選擇空間。

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很快,上海、深圳兩個交易所成立至今已有25年多時間,共有2828家公司在交易所上市。但是,上市公司數量仍然偏少,而且同質化現象十分嚴重,加上投資者的同步化傾向,經常導致股價暴漲暴跌,絕大多數投資者均以告虧了結。

但在交易所之外,中國有5000多萬家中小企業,特別是企業商事註冊制度改革之後,每年新增企業近千萬,股權投資選擇寬廣無垠。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股權投資實際上是在分享企業家的智慧和成果。企業家是一國的最稀缺資源,能夠發現普通人看不見的機會並通過組織管理變成財富。如果通過股權投資找到了企業家,我們就能伴隨企業家巨人一起成長。

3.股權投資比買賣股票具有天然的成本優勢。

交易所市場的運行機理是把企業在價值上進行標準化股份切割,以供投資買賣股票。投資人交易股票是按照公司的整體價值甚至未來價值進行的。公司上市過程需要大量成本投入,交易股票也必須是按結果全部支付,這兩者必然導致極高的成本。但股權的本質是原始股,沒有包裝,也不需要進行股份切割,更沒有公開交易進行邊際定價,從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4.股權投資比買賣股票受外部環境影響相對小。

嚴格意義上說,股權投資讀懂企業就行了,而買賣股票要隨時關注、跟蹤外部特別是宏觀政策變化。前不久一項熔斷機制,僅4天時間市值就損失了7萬多億。作為投資個體,對這種外部情況的變化導致的投資損失防不勝防。

5.股權投資的核心要素是團隊、機制和行業位次。

一般性投資關注利率和回報率。買賣股票除了宏觀環境之外,關注的重點是市盈率和企業的財務狀況。我認為股權投資的第一要素是企業團隊。柯林斯在研究世界500強之後曾提出一個“先人後事”和“第五級經理人”概念,表明人,特別是卓越的人是關鍵。第二要素是機制。職業經理人的時代已經終結,代之而起的是合夥人制度,否則企業就會失去終極負責人。第三要素是位次。一個企業是否優秀、能否卓越,不在自身好壞,關鍵在其細分市場的排序位次,處於中後位的企業收入再高也只是窗口性機會。


中國改革35年,見證了四代創業的模式

第一代企業家靠生產、靠製造積累了大量的財富;

第二代企業家靠貿易、靠進出口賣產品;

第三代企業家靠房地產、靠基礎設施等等獲得了大量的財富;

第四代企業家通過電商、通過互聯網創造了大量的財富。

而現在,股權的投資、股權的升值將會成為中國未來創富機遇的最佳捷徑。

股權投資:演繹傳奇財富,未來十年人無股權不富!

事實上,價值投資在股權項目上的體現,就是投資於成長性被市場顯著低估的公司。但是,這種低估何時會被糾正無法準確預測,而且通常被顯著低估的價格要回歸正常總是要克服不少認知障礙,而這需要時間。因此,股權投資要求投資者具有長期持有的決心和準備。因為,我們可以通過評估商品的股權以及外在的需求情況,來預測其最終能達到的價格區間。

有人說,投資是選擇的藝術。投資不光光是選擇行業,也是資產配置和佈局時點的選擇。選擇的商品對了,選擇商品的時機對了,自然而然就成功了第一步。但是,你想要獲得更大的回報,除了會選擇,更要懂得等待。因為,投資也是等待的藝術,投資的最高境界就是等待,尤其是最能體現價值投資的股權投資項目。

等待的過程,是所投資對象股權最大化的過程。深圳的房子之所以能在十年的時間內,從7千多元漲到7萬多元,正是商品價值在等待的過程中不斷增值。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口不斷的增加,房子自然而然會隨之增值。


近10年私募股權市場募資狀況:

股權投資:演繹傳奇財富,未來十年人無股權不富!

上圖是2006-2016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新募集的基金和募集金額,即:投資者投向股權產品的金額。

據清科最新的數據,2016年,我國股權投資市場共募集金額首次超過1萬億(1.37萬億),足足比2015年增長了74.5%!

股權投資市場增長迅速的原因,從宏觀上分析,是因為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其核心發展模式由通過要素驅動、投資驅動帶動經濟發展(過去改革開放時期),轉變為真正由“創新驅動”。

而股權投資作為重要的融資手段,引導資金進入實體經濟,在中國走向未來、由大國向強國邁進的過程中承擔著越來越突出的“智慧資本”角色。因此,股權投資必將迎來眾多發展機遇。


私募股權投向

股權投資:演繹傳奇財富,未來十年人無股權不富!

這個是2016年前三季度,私募股權投資的案例數量。

互聯網排名第一,仍然是最重要的戰場。此外,IT、娛樂傳媒、醫療健康等也是熱門行業。


股權投資的門檻

以前做股權投資是有高門檻的,需要超高淨值人士、資產在千萬以上才有可能參與進來,但是現在只要你有閒置資金,不管是幾十萬,還是幾百萬都可以是天使,都可以做股權投資。似乎門檻變低了,但是不同的是以前可投的項目資源稀缺,但現在項目是琳琅滿目,看都看不過來,考驗的不再是資金多少,而更多的是你的眼見多高。眼見的高低決定了你投資項目的優劣,獲得回報的多少。

而眼見的高低取決於你對股權投資的熟悉、相應的投資經驗以及圈子人脈的積累,更重要的是有沒有入好門,跟對人,避開那些投資的坑。比如,沒有Demo的不能投,大學生不能投,股權分配不合理的不能投,情侶檔不能投等等。隨著各路天使的進入,VC、PE不同階段人員的增加,投資圈可謂是魚龍混雜,參差不齊。而國家也開始了對投資從業資格的監管,甚至一時間出現一幫投資大佬趕場考試的畫面。做投資要具備基本的投資知識,才能持證上崗。


參與股權投資的兩種途徑

1、自己作為投資人,直接投資項目

如果有判斷項目價值和風險的能力,或者是想享受作為投資人的“樂趣”,而且“有錢”(這點最關鍵,我一個朋友是個壕,家裡直接搞了支規模不算太小的基金,讓他辭職回家自己玩)。

(1)個人自己玩

可以是不設立機構,僅僅以個人名義去做投資人,這種方式對投資人本身的能力相對要求較高(如果忒有錢,這點也可以忽略),相對而言操作比較靈活,但是後續退出的稅收成本會比較高,而且在沒有團隊的情況下做投後管理幾乎是不可能實現。

(2)組建團隊

這種操作方式就有點正規軍的樣子,團隊分工合作,無論是對項目把控、投後管理都會有一定的助力。而且國內很多地方股利創業投資,成立機構可以爭取稅收優惠和政府補貼(具體的政策可以在網上去查)

2、找靠譜的投資機構,做LP

這種模式就相對比較簡單,前期篩選一些專業的投資機構(投資機構的風格、偏好、管理能力、歷史業績等等綜合評估),如果資金量足夠大,可以要求設立專項基金(只有投資人一個LP,這種合作方式,LP的權力會比較大,當然要出的錢也不能少);如果只是出自千八百萬,那就還是參與一些基金項目的投資,跟著賺錢就好。

股權投資:演繹傳奇財富,未來十年人無股權不富!


股權投資騙局怎麼判斷?

1、承諾回報快。私募股權投資通常是長期持有一個公司的股票或長期的投資一個公司,屬於長線投資方式,投資期限一般為5N7年;非法集資一般承諾投資期限較短,通常以月、季、半年、一年或兩年為期來承諾回報,即投資時間短、回報快。

2、承諾高回報。按照法律規定,私募股權投資不得承諾保本或固定回報;非法集資通常以高息、返點等作為誘餌,承諾在一定期限內還本付息或給予固定的回報。


股權投資的退路

第一條路是項目公司上市。這是正大光明皆大歡喜的退路,證明投資者終於修成正果,最後只等著拋出手中股票,那些錢回家過年。

第二條退路是溢價轉讓。投資者在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之後,將項目溢價轉讓給其他投資者,在保證一定利益的前提下套現退出。

第二條退路是溢價轉讓。投資者在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之後,將項目溢價轉讓給其他投資者,在保證一定利益的前提下套現退出。


股權投資的那些神話!

投資牛人——孫正義

2000年3月攜程吸引軟銀集團孫正義第二輪融資, 2003年12月10日,成立僅僅4年多的創業型公司攜程網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攜程網也隨即成為中國互聯網第二輪海外上市的一個成功典範。同年3月盛大網絡獲得軟銀亞洲孫正義4000萬美元注資,成為當時中國互聯網業最大規模的私募融資,2004年5月13日,盛大網絡成功登陸納斯達克,2005年7月軟銀亞洲撤出盛大,兌現5.6億美元,從4000萬到5.6個億,不到3年,投資收益高達1400%。2007年阿里香港聯交所上市,孫正義總計給阿里巴巴投了8000萬美元賺了580億美元。

天使投資——徐小平

2010年3月,陳歐、戴雨森創立聚美優品,創辦之初,獲得徐小平18萬美元天使投資,2011年紅杉資本、險峰華興等幾家風投機構再對聚美優品投資合計1200萬美元,其中徐小平追投20萬美元。2014年5月16日,聚美優品在紐交所正式掛牌上市。以聚美優品開盤價27.25美元,市值38.7億美元推算,紅杉中國、險峰華興、徐小平的賬面財富高達7.24億美元、3.98億美元、3.4億美元。天使投資人徐小平則用38萬美元在4年時間獲得了800多倍的回報。

草根投資——雷軍

雷軍的創業和投資生意都做得風生水起。創業做小米,在短短几年估值已經達到450億美元。不過,雷軍在新三板投資同樣出色, 2010年7月雷軍投資和創科技,後者在2015年11月13日成功掛牌新三板,現市估值42億元。當時,雷軍僅僅投了20萬元,雷軍佔股1.3%,按市估值推算,也已得到5452.15萬元的回報,20萬元將近翻了300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