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是如何在資本圈成為爆款的?

“區塊鏈”是如何在資本圈成為爆款的?

羅馬不是一日建成的

爆款“區塊鏈”也不是

如同幹掉“快手”榮登短視頻第一榜的“抖音”,大眾都在挖掘抖音背後的運維邏輯,而“區塊鏈”就是席捲資本市場的“抖音”,引得無數資本圈人才競折腰(不僅僅是碼農的熱潮~),無數眼球都想一探究竟。

富二在朋友圈看到友人寫道:“2018年的世界分化,古典世界的國人去朝拜巴菲特,區塊鏈世界的國人去朝拜布特林(注:以太坊創始人)。不管你來自哪個世界,金錢是我們永遠的信仰。"

的確,這確實是金錢的信仰;這更是金融圈KOL(關鍵意見領袖)引領的風潮,撬動著資本、人才等資源,形成一波“波瀾壯闊”的熱潮。

“區塊鏈”是如何在資本圈成為爆款的?

1月份,徐小平“加密版”的“擁抱區塊鏈革命”打著內部不要外傳的旗號進入大家視野,其他頂級VC、PE跟入,紅杉、IDG、丹華等頂尖投資機構頻頻出現在白皮書中,大批VC開始主動或被動地擁抱區塊鏈,不少VC人士乾脆自己跳出來做token fund。

鏈條從資本圈的頂層傳播,一大波“聰明人”跟入,媒體爭相報道。

學界的教授、系主任、剛畢業的博士緊隨其後。與此同時,諸多互聯網巨頭都在佈局。媒體報道顯示,Twitter前運營和客戶服務副總裁Tina Bhatnagar加入Coinbase;Uber聯合創始人Garrett Camp發行了自己的數字加密貨幣;BAT等巨頭也在佈局區塊鏈,從數據庫、分佈式系統等領域大力招徠人才。

多地政府表態發展區塊鏈,有些開了系列座談會。

幾天前,一位賣方分析師高調“投身到波瀾壯闊的區塊鏈行業”,離職從業9年的證券行業,投身區塊鏈。

提到區塊鏈,很多人就把它與比特幣聯繫在一起,不少人甚至把區塊鏈等同為比特幣。其實,比特幣是區塊鏈的一種呈現方式,但區塊鏈並不等同於比特幣。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和基礎架構,而比特幣是區塊鏈的成功應用,但並不意味著區塊鏈只能應用到比特幣上。

工信部指導發佈的《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這樣解釋: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佈式節點共識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佈式基礎架構與計算範式。

安全是區塊鏈技術的一大特點,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一是分佈式的存儲架構,節點越多,數據存儲的安全性越高;

二是其防篡改和去中心化的巧妙設計,任何人都很難不按規則修改數據。

正因為有此特性,金融服務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應用領域。運用區塊鏈技術能解決支付、資產管理、證券等多個領域存在的痛點。

在支付領域,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有助於降低金融機構間的對賬成本及爭議解決的成本,顯著提高支付業務的處理效率。另外,區塊鏈技術為支付領域帶來的成本和效率優勢,使金融機構能更好處理以往因成本過高而被視為不現實的小額跨境支付,有助於實現普惠金融。

“區塊鏈”是如何在資本圈成為爆款的?

如果說以比特幣為首的數字貨幣是區塊鏈1.0時代;那麼區塊鏈的2.0,是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在支付、銀行體等系探索著。在票據、ABS、清算結算上,2017年區塊鏈在國內已經出現實際應用案例且仍在持續推進……

富二覺得:對於區塊鏈,不要因為不懂而懶得過問,不能看見有些人因此發財,而頭腦一熱衝進去,更不能因為有些人說這不好這是毒藥,於是就唯恐避之不及。

而是應該保持好奇和開放的心態,積極學習,消除信息誤區。區塊鏈的技術,被推崇為互聯網劃時代的大革新,在很多可見的領域可以看到未來,區塊鏈將改變世界於無形,我們將擁抱區塊鏈大浪潮。

本文部分內容參考媒體公開報道、券商研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