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解读《道德经》第十五

道德经第十五篇原文: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与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所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这一篇是形容远古之前,会践行“道”的人,是怎么一种处世状态。不过关于原文的解释,各家解释略有不同。今天,我再加一种注解,大家可以参考。有几个字,先要来研究下是什么意思,然后再通篇流畅解释。

善:不是好,不是善良,是指比较会的意思。

容:形容的意思。

与:有说迟疑的意思,不是的。这个“与”,是与事,做事。

犹:犹是动物,很灵敏,警觉的意思。

:庄严,端庄的意思。

涣:和俨是反义的,没有凌角的意思,轻松随和圆融。

敦:敦厚朴实的意思。

旷:日广,如日照耀大地山川,无所不至。

谷:有人说是山谷的意思。山谷其实并不空旷。谷就是谷,可以吃的,谁都可以吃。

混:混杂在一起的意思。

浊:是浑浊,污浊,参杂的意思。

澹:如荡,水波荡漾。

飂:风速很急,无孔不入的样子。

不欲盈:不使得欲望充满。

弊不新成:弊端祸患就不会再生出来。

古时候以“道”来行为处事的人,很神奇很玄妙,很难去认识了解的。因此,也只能是勉强来形容一下:他们做事,是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来做的,就像冬天走在冰川之上一样的小心。他们的警惕性,就像周围都有风险一样,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警觉。但他们的神态又很庄重得体,就像去别人处做客一样庄重有礼。又表现的很自在随和圆融的样子,就像冰的凌角一样融化,最先融化,从不会以凌角示人。他们的敦厚,也一直是那么质朴坦白。也有无穷无尽的大爱无私,若谷之与人,不断供给。看着他们就是这么混杂,心胸又非常宽广,就像平静的大海一样,微微波澜起伏,一望无边。也像嗖嗖的风一样,抓不住,不知道他们到哪才会停止。什么人能从这些混杂的现象中,渐渐的看出门道来?什么人能也安心的以如此状态,永久的保持下去?渐渐的生活下去?保持着这个“道”的人,不会让自己的欲望填充在心里,也只有当没有欲望在,才不会再产生弊端祸患出来。

正确解读《道德经》第十五

道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