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军事学院为什么请败军之将常乃超做教员?

居源月颖

文/炒米视角

《亮剑》里国军暂编第7师少将师长常乃超不但在电视剧里创造了一个国民党少将被俘后成为我军教员的先例,也是唯一的特例。而且他在真实历史中也的确存在着着这样的原型。


此人名叫“王元直”,黄埔军校六期毕业生。国军十一师师长,淮海战役期间,因掩护黄维撤退,十一师被我一一四师突破,最终王元直被俘。

王元直被俘后,我军将其送往江苏解放军官总团学习。结业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步兵学校军事教员。之后又到南京军事学院去任教,中间的确也被李云龙的原型之一钟伟奚落过。但结局尚可,1958年被评为少校。


那么这里我们纳闷的是,为啥一个国民党的少将能够给我党我军做教员?

这里必须提到王元直被俘后送往的“江苏解放军军官总团”,这是当时的一个临时机构,目的就是为淮海战场以及我解放军输送大量适应大兵团协同作战指战人员。而这里就曾经改造整编过大量的原国民党中低层指战人员。

王元直是个特例。他首先是黄埔毕业,“有技术”,其次他本身也是抗日英雄,曾获得“青天白日”勋章。他是一个职业军人。王元直在解放军的军校里曾经为我解放军培养了大量的解放军的优秀指战员。


其实从《亮剑》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我党之所以能成功,因为我们党的“兼容并包”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李云龙的得力干将大部分都来自党外。张大彪原本是宋哲元麾下大刀队的一个排长;魏和尚原本是国军72师的;一炮干掉坂田指挥部的柱子原本是个放牛娃;骑兵连连长孙德胜原为石友三部下等等。然而这些能人在其他人手里几乎被埋没,而到了李云龙麾下大放异彩。


淮海战役六十万小米加步枪,打败了了国民党八十万美式装备。不是国民党的战斗能力和战术水平有问题。很多都是抗日名将,经过血与火的洗礼。然而还是一败涂地。原因不在战役本身,而在于民心向背。解放军对国军即俘虏即改造。大量的国军变成了解放军。

而电视剧里老师长的原型就是刘伯承,他们意识到,淮海战役虽然胜利了,但是我们不能坐在功劳簿上,我们必须总结经验教训,培养人才。而最便利可行的方式就是就地取”材”跟自己的对手学习。


炒米视角

军事学院是建国初期的军事高等学府,主要要求我们军事干部学习军事理论以适应未来现代化战争需要打下理论基础。

电视剧《亮剑》的后半部分主要是在全国解放以后我们的高级军事干部的军事理论基础薄弱,因为他们大多都是来自于工农干部。

出生于大别山、来自于鄂豫皖根据地的代理军长“李云龙”就在这次高级干部的培训之中,军事学院的院长是李云龙在八路军时期的老领导,老师长,大老粗参加高级军事理论班,对李云龙来说是赶鸭子上架。

李云龙没想到给自己上课是自己的败军之将“常乃超。”

为什么说常乃超教员是败军之将,因为在淮海战役中,常乃超是国民党军的一位师长,正是在这场战争中他败给了解放军的师长李云龙。

如此的巧合,让常乃超在登上讲台后发出了感叹;给在座的各位讲课是一件并不轻松的事情!

都说胜者王侯败者为寇,这位曾经是德国留学军事理论的常乃超将军一定不会想到他这位败军之将竟然给战胜自己的将军讲军事理论,不但尴尬,而且真的是一种嘲笑。

因地制宜,彼之长补已之短

我军历来用对方的基地培养自己的人才,何况解放初期的军事理论干部的匮乏,这正是高明之举。

早期的黄埔军校为我们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干部,包括解放战争中的武器弹药都是对方补充缴获的。

通过《亮剑》这部剧可以看出李云龙的不服气,我的败军之将给自己讲课,简单粗暴的李云龙在课堂上发难,这让常乃超很是难堪。

李云龙是一位煽动性非常强的人,他的举动引起了老领导的重视。

为什么请“常乃超”做教员?

这就是前面说的,为了适应现代化战争需要,特别是刚刚解放初期军队已经形成规模化,但是我们的指挥员知识的匮乏已经不能满足战争需要,这就需要知识的补充。

常乃超虽然之前是敌对方将领,但是通过教育应该被我所用,何况他是接受过正规军事理论教育的人,所谓的人才难得。

解放战争结束后,好多敌对方的知识分子被我们所用,毕竟都是中国人,建设我们的国家,保卫国家,传授知识,也是大家的责任。

关于影视剧的人物背景本人不做解说描述,只能就事论事。

(以上图片来自影视资料)


日尧居k古史

强军先建校,是共产党人的战略眼光。朝气蓬勃的共产党人以铁的纪律、意志和信念,把种种不可能变为可能,把可能转化为事实。随着解放战争完全胜利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让我军的高级干部接受正规的军事教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特别是抗美援朝,使军队的部分中高级干部看到人民军队与美军的差距。

与国军将领的黄埔系、保定系等不同,共产党军队的将领几乎都是战争大学系,是战争这所大学中真正的大学生,是在血与火的课堂上取得优异成绩的高材生。吃够了苦头的共产党人,始终有一种危机感和急迫感,也最清楚自己缺什么,人民军队的成长壮大离不开这些昨天的敌人。向敌人学习、拜对手为师,反映出那时共产党人的气度和胸怀。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好多被俘人员为我所用已有先例,给李云龙做手术的就是日本医生,战争结束后更多像常乃超这样敌对方的知识分子被我们所用,建设我们的国家,保卫国家,传授知识,也是大家的责任。

常乃超曾经在国防部作战厅工作过,留学过德国,带过兵打过仗,单论理论,超出李云龙这样的工农干部太多。作为国军暂7师虽然是全美械装备,但李云龙的华野2师李云龙部根本没把它放在眼里,是李云龙搂草打兔子把他给解决了。被俘后常乃超把自己伪装成是上尉副营,还是李云龙眼贼、有法子,用5公里跑才把他筛查出来。常乃超当时还是很摆谱的:从精致小盒中拿出药丸吞下、精致的酒壶、香烟、打火机。用李云龙的话说,他的兜里就像个小仓库。他对自己被俘很不服气,说李云龙身上颇多游击习气,自己还没准备好李云龙就从背后下手,实在是难算英雄,有能耐咱们摆兵布阵、拉开架势真刀真枪干一仗。就这一点而言,常乃超真的要比楚云飞差多了,常乃超是典型的本本主义。楚云飞早就领教到李云龙是个不讲战争规则的人,你永远跟不上他的点。正所谓“兵者,诡道也”,李云龙虽然没上过军事院校,但在战争这所大学里绝对是高材生,没有向常乃超那样机械和教条。

不可否认,像李云龙这样大多都是来自于工农高级军事干部的军事理论基础薄弱,军事理论素养不高,有超强的战术水平但、以胜利者自居这是不争的事实。抗美援朝虽然我们取得了重大胜利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让中共决策者意识到军队正规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员缺乏这也是不争的事实,而被俘的国军将领绝大多数都受过高等教育,有良好的军事素养和文化素养。国军将领的战败主要是是政治上的腐败然后才是军事上的失败,这些被俘的将领中绝大部分在抗战时期为国家独立而出力流汗,是有功劳的。让他们为新中国的国防事业、军事人才培养做贡献是两全其美的事。

对于常乃超来说,给这些战胜自己的胜利者上课也是一种挑战,败军之将给胜利者上课不但尴尬,而且真的是一种嘲笑,因为成王败寇,胜利者是不受指责的。高级指挥系这些将领都是已经在战场上确立自己地位的人,给他们讲课并不是件轻松的事,但这并不妨碍常乃超从自己的角度对军事战役学的理解。可以看出常乃超仍然很自信,认为国军的作战命令是由天才制定、蠢材来执行的。遗憾的是常乃超只是认识到国军失败但始终没有认识到国军失败的原因。

李云龙不服课堂上讨论二战中苏德战场上库尔斯克会战,大闹课堂,聚众起哄、顶撞教员,津津乐道淮海战场60万对80万,以胜利者自居。而经历过抗美援朝的孔捷就没有“掺和”进来,因为他经历经残酷的朝鲜战争,和世界上最强大的现代化军队交过手过、认识到我军与世界一流军队的差距。

被老师长批评一顿之后,主动和常教员交上了朋友,虚心讨教,常教员还帮李云龙润色毕业论文,常教员靠真本事赢得了李云龙这样一个个悍将的尊重。只是最后电影和小说都没有结果,说不定他的结局比李云龙、丁伟等都好。


褚汉辰

军事学院就是建国初期在南京成立的南京高等军事学院,校长是刘伯承元帅,当时还没有授衔。创办这所学校是刘帅长久以来的愿望,目的就是提高长期以来解放军偏低的军事理论素养,总结提高解放军的战斗经验,确实提高解放军的正规化水平。

在筹建军校的过程中,刘帅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教员的问题,亮剑里边那句台词说的一点没错,共产党里边上过军校的就是那几个。在建国的时候,这几个上过军校的都有重任在身,不可能过来当教员。这种情况下,留用的国民党人员就是要被充分利用了。

这一点其实不只是军校方面,当时共产党进城以后,管理城市以及其他的专业技术人员奇缺,说是土包子进城,这个话是刻薄了点,但是也是实际情况,这种情况下,留用的国民党政府人员就成了常见的做法。况且留用的国民党政府人员并不是完全支持国民党,新政府来了,有很多人还是愿意为新政府效力的,这个没有什么奇怪的,国民政府末期,经济崩溃就是普通的政府公务人员也是深受其害,对于国民党也是深恶痛绝。

当然,军人情况稍微特殊一点,但是早在红军时期,使用被俘人员为红军服务就已经司空见惯,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比如解放军的无线电通讯,最初就是国军俘虏,其中无线电队的队长王铮建国时被授予中将军衔。再说了红军就出自国民革命军,十大元帅里边有谁不是从国民革命军出来的,加上解放战争后期,大量的解放战士补充进部队,对于使用俘虏作为教员,其实解放军是不存在任何的问题,存在的问题只是有的教员和学员在战场上交过手,而且是教员被学员打败了,这一点有人想不通。

这些问题都是刘帅在南京军事学院办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原来有一部话剧叫做虎踞钟山,讲的就是这一段历史,亮剑中的很多情节就出自这部话剧。

同时,解放军虽然战胜了国军,但是对于解放军自身的问题还是不少的,这一点陈老总曾经有这样的论述,我军是越往下越差,下级指挥员对于部队的管理,指挥都很差,解放战争中,各种战术问题很多时候是通过解放战士来解决的,比如使用火炮,甚至还有重机枪等,四野是有延安炮校过去,在关内,使用缴获火炮的很多是解放战士,特别是榴弹炮一类的重炮。

刘帅还认为,国军虽然由于政治腐败最终战败,但是它的战略战术还是有一套的,特别是国军中有大量的留学生,在各个军事强国英法德美都学习过,各国的军事理论都有涉及,这样可以开阔学员的眼界,对于学员以后的进步很有好处,所以当时就出现了战败的教员给战胜的学员上课的场面。


有痰

《亮剑》里暂七师常乃超的人设,也是条汉子。

常乃超当年在淮海战役被俘时,本人没觉得丢人,从自己战场的指挥来看,并没有什么问题,主要是因为“猪队友”跑路,才被李云龙端了饺子。被俘时,面对李云龙的挖苦,常乃超并不认怂,反唇相讥:“鄙人不善于奔跑!”害得老李一冲动,差点没把“常老师”给现场办了。

反过味来的李云龙后来还给常乃超开了小灶优待,说明咱老李还是有大胸襟的,知道己方的胜利不仅仅归于他老李的神勇指挥,更是出于推小车的人民百姓们的强烈拥护,而对手的指挥能力和军人作风,也不由得他不钦佩。

常乃超后来之所以去军事学院任教,一是因为他曾有德国军校的留学经历,属于学院派;另一方面他本人在抗战中也屡建军功,理论还是得到了现实的验证,能爬上师长这个位置,说明他有胜任战场指挥官的能力;可以推断出来,常乃超之后在政治上很快向我方靠拢,做人方面也比较圆滑,没有学黄维等人“死不悔改”。因此,在两次国共合作之间没有与对手发生太多积怨的常乃超后来被吸收进我方阵营符合历史发展的脉络趋势。

(图片为刘帅在南京军事学院成立典礼时致辞)

最关键的原因是,解放之后的部队各级指挥员也有转制、转业等现象,常乃超的出身,安排让他继续掌兵恐怕并不合适。但是在我方内部,自己培养起来的军事人才大多都是李云龙这样的“泥腿子”,鲜有在国外军校留学经历的背景,由此,在刘伯承创建南京军事学院后,常乃超便得到了成为学院教职人员的机会。

当孔二愣子和丁团长在常老师课堂上听的津津有味时,老李看着不顺眼,忍不住又想出风头,开始说起了酸话,“败军之将不敢言勇”,人家常老师倒是没说什么,刘校长狠狠撸了李云龙一顿,让你们这些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泥腿子将军静下心来学点真才实学,正是南京军事学院创建的目的,是主席亲自安排的任务,岂容你大老李逞强。

好在咱老李及时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到了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又腆着脸来到了常老师的宿舍去套交情,话说回来,不是老李非得求着常老师帮忙,打心眼里,老李还是佩服常老师的!


历来现实

请来被俘的常乃超,就是因为常乃超是个好老师!

常乃超是“黄埔六期”的高材生!

常乃超是国名党主力第十一师的师长!

(唯一能找到的王元直照片)

第一、强军卫国,必须学习!

1、我们胜利以后,面对的一个现实就是军队建设的正规化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级的指挥将领势在必行。

2、我军的统帅一级的超高级指挥者,基本都是接受过系统的正规的军事教育的,十大帅中几乎都是高级军事院校的毕业生,他们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又积攒了异常丰富的实战经验!

3、首先提出进行中高级将领的培训学习的是刘帅,他本人早期是在四川将校学堂毕业的,后又在最高军事院校伏龙芝学习,并以最优成绩毕业!他深知系统的对军中的中高级将领进行培训的重要性。这是建设正规军队的必经之路!

4、在红军期间刘帅就是红军学校的校长兼政委,那对时间培养的一部分学员在后来的战争中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在建国后他辞去了军政职务创办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他担任第一任院长,并任院长兼政委。

5、军校早期培训的主要学员都是各个部队的师军级骨干指挥员。这些学员都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将领,有很好的作战指挥能力。但是普遍存在学历低‘系统军事知识’缺乏的情况,对他们进行培养是强军的关键所在!

6、当时各个师军级的将领都是在红军期间参军的,在土地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中成长的,连年累月的不间断的战斗,使得这些指挥员很少有机会在战术战役战略方面进行充分的学习,即使有过抗大学习的经历,也是所学有限的!

例如38军军长梁兴初在长征途中还是个连长,是他在哈达铺找到了那份《大公报》,知道了延安,后来他成长为中将级的指挥员。这是他在革命中不断学习的结果,更是有进行系统军事学习的结果!

第二、常乃超的真实情况

1、军校是利用国民党当时遗留下来的房屋建立的基地,但是真正能站到讲台上给这个缺少文化的将军们上课的老师太少了!

2、当时苏联支援 了一部分教官老师,但是语言交流和数量的劣势还是造成了教学困难。

3、要是在自己有能力的将领中挑选老师很难,一是有军事系统学习的人不多i,二是就是有的话,他们也太忙,身处要职不能分身,例如陈赓将军!

3、刘帅决定从部分被俘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中选择一部分思想改造好的,觉悟高的,有真正教学理论的来当老师!

4、《亮剑》中的常乃超就是其中一位。那么常乃超为什么能做老师呢?

(1)常乃超只是《亮剑》中的化名角色,他的原型是国名党第十一师师长-王元直!

(2)王元直,1909年8月13日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文艺高等中学毕业后,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第一总队步兵前三大队学习,1928年秋毕业。严格的来说黄埔第六期是比较专业的和系统的学习时间最长的一期,也是名将辈出的一期!

(3)王元直率领的11师,不是像电视剧中演的那样不堪,是一支有很高战斗力的队伍。胡琏就是这支部队的前任师长,他率11师在抗战时期打的石牌保卫战被称为“东方斯大林格勒战役”,在整个解放战争中11师(一段时间是降编的11旅)也是骁勇善战的,打单县、成武、定陶占领重镇菏泽,过宿迁、进碾庄圩增援枣庄、峄县,由曲阜经泗水进占蒙阴,1946年6月底,整编第十一旅突破了解放军八纵的阻击阵地进占鲁村,当时的王元直功升整编第一一八旅旅长。被授予四等云麾勋章!

(4)王元直率11师(又升级为师)在淮阳一带与华野第四纵队交火,迫使华野撤走,这说明王元直的指挥能力十分了得!只是站在了正义的对立方罢了!

(5)在掩护黄维的第12兵团突围时,王元直率11师打头阵,并打开的突破口使得当时的第12兵团的副司令胡琏率一部逃脱,但是11师为此在混乱中被打散了,失去了建制指挥,王元直无可奈何,在逃跑途中与部队失散,服毒自杀未果,被俘!围歼他们的是华野杨勇的一纵和陈再道的二纵!

(6)被俘后的王元直放弃了与人民为敌的思想,参加了江苏解放军官总团的学习,进行了彻底的思想改造。

(7)王元直被直接抽调到解放军军事学院进行教学工作,任合成教授会教员组组长,这主要是他当初在黄埔接受学习的专业,加上战事的经验使得王元直在教学方面很有资历!

(8)电视剧中为王元直代言的常乃超和李云龙说“你不按套路出牌”,这就证明常乃超是准备打正规模式下的合成作战的战役,可是混乱的当时局面是不允许他列开阵势的!

(9)王元直所学的合成作战模式是建国后,咱们要面对的更重要的战争模式,就像是丁捷在毕业论文中阐述的那样,未来的战争已经不是以前几十年经历的那样的战争了。当然更是不能缺少李云龙阐述的亮剑精神!

第三、电视剧和真实的不同

1、电视剧中李云龙带头搅闹常乃超课堂的事是存在的!

(四野虎将钟伟-图中左)

只是真实存在的是49军军长钟伟,钟伟这段真实历史被编剧加在了李云龙身上!

2、王元直在1955年时,被授予少校军衔!1964年升中校军衔!

1959年,王元直任军事科学研究部军事史料研究处中校研究员。1994年6月6日,王元直在上海病逝,终年85岁。

第四、只要是站在人民一边,即使有不堪的历史,只要能为人民和国家尽心尽力工作,受到应有的待遇和尊重是应该的!


杜陵闲人

军事学院的主要职责是传授军事理论,培养军事干部。不管如何结合战例分析,严格来说还是一件纸上谈兵的事儿。区别于古代传手艺带学徒,身教大于言传,实践重于理论。带学徒这种难以著书立传,难以大范围推广。

我们知道李云龙是一个常胜将军,那么让他来当教员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学员问:老师,你们当初为什么要打平安县城呢。

李云龙:这还用说,洞房黄了,老婆被人抓走了,是个男人都咽不下这口气。所以打县城,就是为了救老婆。

如果换做常乃超,他会回答:战争陷入了僵持阶段,这个时候我们急切需要一场胜利来打破僵局,鼓舞士气。我们要切断敌人据点之间的联系,突破敌人的封锁和坚壁清野。我们还要锻炼各个战场,包括跟友军之间的协调合作能力。

学员:战斗胜利,带来了什么好处或者影响?

李:干掉了山本,大仇得报。他娘的,好处没有,差点被撤了职,还赔了老婆。

常:平安城之战的胜利,成功拔除敌人坚固据点,切断敌人相互之间的联系。歼灭大量敌人有生力量,极大的鼓舞了士气。取得一次漂亮的胜利,为我军以后的攻坚战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的经验。成功的校验了各个战区的反应速度跟协调能力,也让我们跟友军的协同作战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打破晋西北僵局,扭转敌我局势,让我军由守转攻,化被动为主动,从而掌握战场主动权,成为二战中国战场的转折点。

李云龙会打仗,主要是天赋突出,其次就是经验的积累。他会打,但是他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篮球足球领域,很多教练都是三流球员,职业生涯没什么成就。但是他们会教,而体育巨星,靠的是天赋加个人努力,他们所知道的经验方法并不一定适用于天赋平常的其他人。所谓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坐等名将太过随机,所以不如用军事理论培养大量的军事干部,指挥不行还有参谋部呢,三个臭皮匠,不一定超过诸葛亮。但是却也不会逊色太多,而且理论丰富可以让将领面对各种复杂的战况有足够的应对能力。

常乃超受过系统的军事教育,估计还理论成绩出众,又行军打仗多年,说不定还留过洋,这样子的人真的很难找。我军这样子的人才太少,就算有,也都基本身居高位,不可能来充当教员。



小哇是个读书人

在解放军历史上很多时候的指挥员都是自学成才的,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们这批人就是天生的指挥员,有着非常强的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的能力。这种能力更多的就是从娘胎中带来的,也许这些人就是我们民族积蓄近百年用来翻身的力量吧!



这些人在战争中锤炼了各自独特的作战指挥能力,也正因为这种独特的能力才在我军中产生了很多稀奇古怪的外号,这些外号就是对一个人作战能力的最好总结。其中王疯子王近山就是李云龙的原型之一,在电视剧中攻打平安县城那一节也足见其那股子疯劲。



可是这些英勇的战将虽然作战能力一流但是他们毕竟缺少在军事理论方面的系统培训,为了对这些将领进行系统的培训在那个缺乏军事理论教员的特殊年代 ,只能从国军当中选择一些受过良好军事培训的人员来当教员。他们虽然在战场上吃了败仗,可是这并不妨碍他们讲授自己所学习的军事理论。



某种军事理论或学说虽然不一定能帮助指挥员们打胜仗,但是他是普通指挥员运筹帷幄的基础。当然对于天生的在战争中磨练出来的指挥员似乎不太重要,可是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这些东西还是很重要的。像李云龙这样的天才指挥员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也还是需要学习的,这样可以开阔他的视野使其更上一层楼。



在电视剧中李云龙对自己曾经的手下败将最终也是相当信服的,因为在某些方面常乃超确实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李云龙对这点也是看的很清楚,在后来的学习中也逐渐体会到了自己在作战指挥中的确也有局限性,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也是很必要的。尤其是教学的是自己的手下败将,但是在教学上确实也是当时的好手。



解放军还是能认真的发现自身的不足,通过利用国军当中的优秀人才来补齐自身的短板,从而使解放军更加的强大。


异域边缘

首先来说那时候解放军将领上过军校的不多,很多都是在实战摸爬起来的。用李云龙的话讲: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军事理论可不是指上谈兵,自古以来被誉为为军事家的人。无一不是除了有实战还有理论著作的人。像孙子的孙子兵法、孙膑的孙膑兵法。谁敢说他们是纸上谈兵。

军事战主要有以下几个大家。战略家:长远的战略目光。像丁伟就具有战略家的眼光,论文《论我国国土防御的战略重点》中预见邻居强国对中国的威胁。实指苏联,事实上后来也发生了。战术家:亲临一线指挥战斗,制定作战计划。像李云龙就是这样的。军事理论家:提出一些军事观点、作战策略。孔捷的论文是《战略合围与向心突击就是军事理论。军事理论不是说就是纸上谈兵。很多是经过实战检验总结提出的观点、作战策略。孔捷是经历过朝鲜战争的,回来之后评价讲美军的各兵种配合炉火纯青。

当时解放军的元帅大部分都是上过军校,越往下就越少了。以前就办过抗大,由上过黄埔的徐向前林彪先后任校长。世界上的各个军事强国,都把办军校为培养军事人才的首要。很多名帅名将也多出自军校。世界各国名帅名将很多,很多人都知道毕业于那所军校。但往往对于教授他们的老师不知其名。实战是检验理论的标准,但理论又往往由实战而来。古往今来的兵书无不是一些军事家通过长期的实战而总结的理论经验。后世的军事家也无不熟读前人著的兵书。赵括纸上谈兵是例外。就好比1+1=2,当一堆砂加一堆砂还是一堆砂时。不能因此讲1+1=2是错的。

常乃超原型应是王元直,是黄埔六期的。是正经的科班出身。在抗日战争中屡立战功。在解放战中王元直日记写道:我军指挥官能力低劣,实非陈毅与刘伯承可比。”“兵贵神速,不尚巧迟,如国军者,可谓拙而迟矣,安能制共军哉!”(国军有汽车飞机坦克反而不如两条脚的解放军)半个月后,他又在日记中喟叹道:“闻此次我部不能休息一天,又折转向西南开此种运用,徒疲劳消耗兵力,于大局不知有何裨益?‘攻其所必趋,趋其所必救',使国军处处被动,追随敌人。刘伯承之运用,深合《孙子兵法》,有人谓刘伯承指挥国防部,信然不谬!”(王元直对国民党国防部的指挥大失所望,已感知会败。)

淮海战役时,王元直所部十一师。由于友军防线的让解放军突破,致使王元直所部直接暴露在解放军炮火范围内。被围近一个月,王元直率十一师保护司令胡琏突出重围。解放军继续追击,王元直所部打散了。王元直失望之极,服药自杀。让解放军救起俘虏了。王元直是败在友军的不给力和国军指挥的一误再误。像张灵甫也是如此,解放军众心一致虎口拔牙。当时张左右各有一个师,国民党另派了十个师近二十万人救援。解放军派四个纵队十余万人阻击援军。国军援军距74师最近的不过五里十来里,硬是坐视74师被歼。

王元直被俘后,解放军将其送往江苏解放军官总团学习。结业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步兵学校军事教员。1950年,刘伯承在南京筹办军事学院,王元直被任为解放军军事学院合成教授会教员组组长。刘伯承元帅能任命王元直为教授会教员组的组长,不正是对王元直的能力的信服。

由于亮剑中暂七师常乃超所部一下子让李云部打败并俘虏,所有不少人对常能任教员组长持怀疑也是很正常的。正如蓝球教练也许是打球没有球员那么历害,但教练在训练球员制定策略是远比球员历害的多。很多教练本身也是运动员出身。


小鸿哥

常教员能够成为军事理论教员,并且成为李云龙老师,是非常正常的事。


当年,常教员意气风发,率领全美械装备的暂七师,准备立功沙场,却被李云龙顺手给收拾了。注意,是顺手收拾的!李云龙根本没有把常乃超放在眼里。


所以很多人都低估了常乃超。实际上,常乃超确实有值得骄傲的地方。

而李云龙也没有想到,当年的手下败将,居然成为了老师?败军之将焉敢为胜者师?


李云龙心里觉得好笑:你也配给老子讲课?所以李云龙大闹课堂,气得常教员吐了一口老血。就李云龙那张狂劲,实在让人无语。


但是,请注意孔捷和丁伟。他俩可是李云龙的死党!按道理说,李云龙大闹课堂,俩人应该一唱一和才对啊!诡异的是,丁伟和孔捷保持了沉默,就剩下李云龙一个人在表演!


为什么?因为他俩一个胸有全局、战略意识超人,一个经历过残酷的朝鲜战争,和世界上最强大的现代化军队交过手。他们是深知常教员的厉害的。

李云龙大闹课堂的事很快被老师长知道了。一顿臭骂,李云龙草鸡了。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李云龙的理论水平快速提升,当他能够进行深度思考时,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此时,他才发现了常教员的牛逼之处!


常教员曾经在最高参谋机关工作过一年,还在德国留过学,单论理论,超出李云龙太多了。李云龙最大的优点就是脸皮厚,被老师长批评一顿之后,主动和常教员交上了朋友,虚心讨教。常教员还帮李云龙修改论文呢!

这时候,李云龙打心眼里是佩服常教员的,只是没好意思说出来罢了!常教员靠真本事赢得了李云龙这样一个悍将的尊重。


纵观我军的军队建设和军事院校的发展,在建国初期我们一直处于列强的虎视眈眈当中,周边一直不太平静。切实提高师级以上指挥员的军事理论水平、文化水平和战略素养,成为当务之急。

缺少的是教学力量。


而在我军院校建设史上,确实有很多是起义、投诚的原军事人员担任教员的。


而象常教员这样有过留学经历的军事理论人员,再让他带兵显然不可能,进入军事院校为国家军事力量的发展效力,于国家、于军队、于个人,是最好的选择。


此外,常教员这个人,确实很实在,人也不错。尤其是情商特高!将来指不定军衔比李云龙还高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