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全省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成果在杭首秀

2018.5.28

检察公益诉讼课题研讨会

头脑风暴!全省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成果在杭首秀

今天,全省检察机关的“大咖”们云集杭州市检察院,就公益诉讼的实证与法理、创新与发展来了一场“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全省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成果在杭首秀
头脑风暴!全省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成果在杭首秀头脑风暴!全省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成果在杭首秀
头脑风暴!全省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成果在杭首秀

研讨会现场盛况如何?

接着往下看!

致辞

头脑风暴!全省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成果在杭首秀

杭州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陈海鹰

公益诉讼要立足于新时代。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公益诉讼的实践探索要始终树立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宗旨意识。

公益诉讼要立足于新改革。作为一项全新的检察职能,公益诉讼是树立法律监督权威的重大转折点,挑战与机遇并存。要注重内外平衡、上下协调,强化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公益诉讼要立足于新发展。要务求实效、把握重点,集聚新能量。新部门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以昂扬的工作热情和饱满的精神状态,努力推动公益诉讼创新发展。

研讨

01

行政公益诉讼困惑与思考

发言

头脑风暴!全省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成果在杭首秀

发言代表:杭州市检察院公诉一部检察官助理 董彬

课题:《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现实障碍与修正进路》

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需要以规制合宪、公益优先、协同司法等思维为引领,在个案中落实法律监督,最终实现行政公益诉讼的预设目标和时代追求。

头脑风暴!全省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成果在杭首秀

发言代表:慈溪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主任 范宏昕

课题:《回归与创新:完善行政公益诉讼程序的深层思考》

遵循发现线索、调查取证、诉前程序、提起诉讼和后续监督的程序设计。设立线索举报中心;授予并规范一定强制性的调查取证权;建立诉前程序听证及公开制度;探索建立判决履行情况跟踪监督制度。

点评

头脑风暴!全省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成果在杭首秀

点评人:浙江大学立法研究院副院长、光华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翁晓斌

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以规制合宪、公益优先、协同司法等思维为引领的提法富有新意,课题内容兼具理论与实务,但个别问题与现有法律的兼容性还可进一步论述。

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定位应在行政诉讼框架内考量。设立线索举报中心获取和收集公益诉讼线索的建议值得肯定。个别理论问题尚须进一步厘清和论证,注释也须更加规范。

02

行政公益诉讼裁量与机制

发言

头脑风暴!全省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成果在杭首秀

发言代表:温州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检察官助理 李欢欢

课题:《检察机关行政公益诉讼起诉裁量的类型化构建——基于诉前程序的功能比较为进路》

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基本规则:以及时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和根本目的,先行穷尽行政救济为一般原则。起诉裁量拆解为“应当”“可以”与“不应当”起诉三种情形。对行政机关从职责、行为、结果和因果关系等诸方面要件判断是否履职到位。

头脑风暴!全省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成果在杭首秀

发言代表:温岭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检察官助理 林盼盼

课题:《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办案机制研究》

转变办案理念,注重案件质量;畅通办案程序,完善线索收集管理机制;形成一体化办案格局;依法全面规范调查核实权;充分发挥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的作用;建立系统性的长效监督机制;根据办案需求完善法条汇编。

点评

头脑风暴!全省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成果在杭首秀

点评人:浙江省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处副处长 高德清

选题现实意义较强,类型化区分便于实践把握。总结实践提出建议值得肯定,研究方法比较新颖。论题应该更加集中,实证分析须更加深入。

03

民事公益诉讼实证与法理

发言

头脑风暴!全省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成果在杭首秀

发言代表:嘉兴市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员额检察官 唐永刚

课题:《检察民事公益诉讼程序化研究——以办理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为视角》

完善程序架构,既尊重一般诉讼规律,又“和而不同”,体现检察特色。既完成诉讼法授予的起诉任务,又坚守客观公正义务赋予的监督职责。集调查、审查和监督于一体的系统化和动态化办案过程,可分为“三段九步”。

头脑风暴!全省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成果在杭首秀

发言代表:开化县检察院案件管理监督部副主任 罗菲

课题:《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实证分析——以开化县院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为视角》

以“衢州瑞力杰化工有限公司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引入个案,思考公益诉讼目前面临的困境,全面分析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关系、证据要求及诉讼请求。

点评

头脑风暴!全省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成果在杭首秀

点评人:宁波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研究中心主任、法学博士 潘申明

课题研究很有特色,在制度规范的基础上,对民事公益诉讼办案程序作了有效梳理,让人一目了然,极具实际操作性。文章结构可再优化。

以一篇优秀案例由点到面展开操作层面的论述,很有启发性。个案经验总结很到位,抽象理论探讨尚需强化。

04

公益诉讼创新与发展

发言

头脑风暴!全省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成果在杭首秀

发言代表:杭州市江干区检察院检察监督部副主任 郭丽萍

课题:《水污染治理司法模式研究——以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为视角》

公益诉讼是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新型司法模式。作为提起公益诉讼的法定国家机关,要加大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力度;不断优化办案力量;提升公益诉讼起诉人调查取证能力;尽快设立统一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金。

头脑风暴!全省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成果在杭首秀

发言代表:绍兴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检察官助理 何琛

课题:《DT时代检察思维转变带动公益诉讼工作创新发展》

推动专业思维与数据思维的深度融合,在夯实公益诉讼数据基础的前提下,激活数据技术在服务公益诉讼的线索收集与研判、调查取证、智能辅助、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应用价值,实现DT时代工作的创新发展。

点评

头脑风暴!全省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成果在杭首秀

点评人:温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 林越坚

将公益诉讼纳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基金的观点值得实践推广。回归行政轨道,明确社会多元治理的提法具有一定新意。课题选题与论述契合度有待增强。

在实现DT时代背景下公益诉讼工作的创新发展方面,提出切实有效的具体举措,对夯实数据基础、服务公益诉讼有一定应用价值。课题思路有待进一步深化,结构可作进一步完善。

总结

头脑风暴!全省检察公益诉讼研究成果在杭首秀

浙江省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 傅国云

研讨课题紧贴办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指导性、实务性,针对检察公益诉讼定位、调查取证手段、证明标准、起诉裁量基准等重点、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部分课题不乏创新性、前瞻性。有关检察公益诉讼裁量基准、规范证据指引等课题填补检察公益诉讼理论空白,需要结合我省的实践进一步细化,形成办案指导意见和规范性文件,实现课题成果转化应用。

希望各课题组按照专家的点评意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修改完善,打造精品课题、精品课程,更好地为办案服务,为基层服务,为顶层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本次课题研讨是产学研互动的大舞台,真正做到理论引导办案实践,办案实践成为理论研究的源头活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