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需要儀式感?

我22歲生日時,大發脾氣,原因是男朋友在我生日這天居然沒有任何的安排任何的禮物,蛋糕還是朋友給買的,我很氣憤,我不是一個注重物質的女孩,那麼為何生日就一定要有禮物呢?

就是因為我需要“儀式感”。

我很費勁的向他解釋,我說我從小到大的生日都有禮物,甚至將我每一年所收禮物全部記得清清楚楚,如果我生日什麼都沒有,就好像沒有過這個生日一樣。我就是想告訴他,我的生日不能缺少一個叫“儀式感”的東西。

不用糾結| 為什麼需要儀式感?

按照我們那邊的習俗,大年初一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大門在家門口放花炮,比較悲傷的是有一年我家只有我和老媽在,我搖著我媽說:醒醒醒醒啊,該放炮竹了。老媽該是早已不在意這些所謂的儀式了,沒搭理我。

我起床,拿著幾十米長的花炮,在我家門前擺了好幾個圓才擺完,然後拿起打火機顫顫地點著了引線,這是我第一次去點燃那麼長的花炮,心裡很怕很怕,但是啊,這是傳統啊,那麼多年從沒有斷過,今年也不能斷,點完這花炮,就真的辭舊迎新、開門大吉了。

不用糾結| 為什麼需要儀式感?

嗯,我幾乎佩服當時的自己,點完之後趕緊跑到旁邊去,兩手使勁矇住自己的耳朵,看著霹靂嘩啦的花炮,直到它打完才興奮的跑上樓繼續睡覺。

不用糾結| 為什麼需要儀式感?

生活當中,我有很多需要儀式感的時刻,例如:

1、每週天我都會將家裡打掃乾淨,迎接新的一週。

2、週五晚上會去吃一頓大餐外加看一場電影,這是迎接我的週末時光。

3、每開始看一本新書時在扉頁認真的寫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然後端坐著看完它的《序》。

4、每當開始一段新的旅程,都需要購買新衣裳,有時真的不是為了拍照,真的只是需要儀式感而已。

5、就像畢業了,我覺得撕掉所有的試卷才是對畢業的起碼尊重,也是因為我撕掉了試卷書籍我才察覺到我真的畢業了。

6、買一束花來來慶祝某些快樂的時刻,買一些漂亮精緻的玩物來證明我活得並不糙。

7、再有,大部分人喜歡的小小儀式,在朋友圈發:八月再見,九月你好。諸如此類。

........

不用糾結| 為什麼需要儀式感?

以上都是我日常生活中小小的儀式感,為啥要有儀式感,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主觀意識上的告別過去,迎接當下。

儀式感能產生強大的心理暗示,嗯,儀式過後我就該怎樣怎樣了,我即將告別過去的什麼什麼,對於我來說,這個儀式就是我嶄新未來的開始和見證,是過去與現在未來的一個劃分,這當然很重要。

2、為了強化那一刻的所有感受,為了區別於生活中其他平凡時刻。

畢業、婚禮和紀念日等等,需要儀式感,是為了銘記儀式進行時的那種獨一無二的感受,不管是喜悅還是悲傷。那些都是生活中重要的日子,需要有不一樣的流程來區別開生活中的其他平凡時刻呢,證明在這個時刻對我們來說並不平凡呢。

3、通過儀式感來獲得存在感和歸屬感。

正如我第二個例子一樣,如果我不去點那個花炮,我覺得我在那段日子會很不安心,及其沒有歸屬感,就算春節我家只有我和我媽在,但是我需要靠這個儀式證明我和大家一樣存在,所以,在潛意識裡,我們會通過儀式感去獲得存在感、安全感和歸屬感。

4、對生活的某種期待,促進完成一些目標。

我會期待某些時刻,期待一些好玩的節日,我希望在那個時刻到來的時候,我能瘦個十來斤,我希望我那個時候能美美的穿上S碼的禮服去參加宴會,我希望那一天我能遇上我的白馬王子。在儀式感到來之前,我們會對它抱以極大的期待,這能激勵我們在這段時間努力去達到目標。

嗯,不要拒絕一切讓你情緒波動的時刻,不管是大是小,這樣的時刻越來越少,我們應該愈加珍惜這樣的儀式感。

不用糾結| 為什麼需要儀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