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韩信:“三国”本该是汉、楚、“齐”而不该是魏、蜀、吴

再读韩信:“三国”本该是汉、楚、“齐”而不该是魏、蜀、吴

一代名将

论名气,韩信所在的那几页历史,真可谓家喻户晓、熠熠生辉。

论本事,几千年来能居其右者,也是寥寥无几。

所以,韩信可以说是,名实相副。

可就算是如此人物,也难免和我们常人一样:关键时刻,受格局所限,留下千古遗憾!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韩信。

韩信年轻时,贫困潦倒,好吃懒做,品行也不怎么样。经常食宿在别人家,时间久了,别人都讨厌他,因此也阅尽世间人情冷暖。

但是韩信有抱负的,满腹的才华无处施展。

(至于他的才华从何而来,不得而知。)

为了理想,韩信只能混迹于市井小民之中,遭冷眼、受歧视、被嘲笑,甚至忍受街头混混的“胯下之辱”。

他好像在等待时机。

再读韩信:“三国”本该是汉、楚、“齐”而不该是魏、蜀、吴

街头受辱

时机说来就来,公元前206年,“楚汉之争”拉开帷幕,刘邦、项羽争霸赛正式开始。

韩信的军事韬略主要就发挥在这段历史里。

他先是投奔项羽,项羽给他个“执戟郎中”,也就是个侍卫,显然没被重用,后又多次建言,也不被采纳。

于是弃项羽,改投刘邦。奈何刘邦的态度也是“未之奇也”,也没有发现他与众不同。先是当个接待宾客的小官,后又当个管军粮的小官,心中常存不满。

不过韩信几次与丞相萧何聊天,萧何倒觉得他是个人才。

再读韩信:“三国”本该是汉、楚、“齐”而不该是魏、蜀、吴

慧眼识才

当时两军交战,胜负未可知,大将多有逃亡,韩信又觉得不被重用,也逃了。

(至于这次要往谁那里逃,不得而知。)

萧何得知韩信也逃跑了,来不及向刘邦禀告,亲自“月下追韩信”,将其追回,隆重向刘邦举荐。

这次韩信抓住机会,在刘邦面前充分分析了当前敌强我弱的形势,又说明了项羽虽强但并非不可战胜的道理。刘邦听了大喜,自以为得韩信太晚,于是拜韩信为大将军,所有军事部署,皆听从韩信的计策。

韩信也很露脸,有了兵权,如鱼得水,把自己的军事才能展示的淋漓尽致:

首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见于正史),一举平定关中“三秦”(项羽所封关中三王:章邯、董翳、司马欣)。

然后出关,先破魏、赵,后灭燕、齐。

一路所向无敌,不久便荡平当时中原的北部和东部,并且自称齐王,达到了他人生辉煌的顶峰。

再读韩信:“三国”本该是汉、楚、“齐”而不该是魏、蜀、吴

所向无敌

韩信的“齐王”是“要”来的,不但要的很没有风度,还暴露了自己的野心,引起(应该说加深)了刘邦对他的怀疑。

事情是这样的:

在降服齐国之后,韩信给刘邦写了一封信说:“齐国是个狡诈多变、反复无常的国家,南边离楚国(项羽)又近,如果没有个假王(代理齐王)镇服,恐怕难以久安,就让我当个代理齐王吧!”。

当时,刘邦正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形势正处在危急之中,恰在这时,韩信的信使到了。刘邦一听韩信要当代理齐王,怒骂道:“我受困在此,日夜盼望有人来助我,此人倒好,想自立为王……”

话未说完,张良、陈平踩了刘邦一脚,小声对刘邦说:“我们现在处境很不利,况且韩信战功显赫,能阻止他称王吗?不如做顺水个人情,让他称齐王守住齐国,稳住他,以免生变”。

刘邦恍然大悟,接着怒骂(面不改色)道:“大丈夫,平定诸侯,厥功甚伟,要做就做真正的齐王,做什么代理齐王!”,于是派张良去齐国立韩信为齐王。

实际上,当初攻打齐国的时候,韩信的弱点就已经渐渐暴露出来了。

他是怎么攻打下来的呢?

刘邦先派韩信出兵齐国,同时又暗中派著名辩士郦食其(liyiji)前去劝降齐国(刘邦为什么这么安排,不得而知)。

再读韩信:“三国”本该是汉、楚、“齐”而不该是魏、蜀、吴

辩士郦食其

郦食其先到,劝降工作顺利完成,而此时韩信大军正在开往齐国的路上,闻听齐国已被辩士被郦食其说降,就打算折返。这时候齐国辩士蒯通,来到韩信军中,说了这样一番话:

“将军您奉命攻打齐国,说客郦食其是秘密行事,现在没有诏书命您撤军,您有什么理由不进攻呢?况且,郦食其一介书生,仅凭三寸之舌就轻松拿下齐国七十城,而将军您率数万众,攻下赵国五十城,却用了一年多的时间。难道说您为将多年,还不如一个腐儒?”。韩信一听,有理,决定继续进攻齐国(小利看的清楚)。

而此时齐国已降,正与郦食其饮酒欢庆,并撤销对汉军的一切防御。韩信趁机长驱直入,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到齐国都城临淄。齐王田广以为郦食其出卖了齐国(这个时候郦食其即便浑身是口,也难为自己洗冤),就把郦食其扔进了油锅。

韩信这样才平定了齐国。

至此,整个中原单从军事实力上来说,已成鼎足之势:

南方项羽、西方刘邦、东部韩信。

这时候,来了两个辩士。

先是项羽的说客武涉,劝韩信弃汉降楚,可想而知,韩信因为当初在楚国不被重用才离去,当然不会同意,断然回绝。

武涉刚离去,蒯通再次出现(韩信的贵人啊)。

蒯通早已看透天下大势,权在韩信:韩信助汉,汉得天下,助楚,楚得天下。于是准备用奇策说服韩信,便以看相人的身份来到韩信帐下。

屏退左右,蒯通先围着韩信看了一圈说道:“若从您的面相来看,不过封侯而已,但也不能保证一生无虞;然从背相(暗示其背叛)来看,则贵不可言啊!”

韩信没有明白。

蒯通接着说道:“方今天下,二王相争,双方智勇俱困。一日数战,无尺寸之功,百姓遭受涂炭。此时非将军您这样的贤圣不能制止这天下之祸啊。我看你不如让双方势力持续下去,将军您在齐国佣兵自立,牵制二王。因民之欲,广施恩惠,赢得民心,待机而动,平定天下。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时机啊!须知‘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愿将军好好考虑!”。

再读韩信:“三国”本该是汉、楚、“齐”而不该是魏、蜀、吴

辩士蒯通

蒯通的话,可谓是千古之至理,也可谓用心良苦、慧眼独具。

可惜,韩信不听。

这并不是蒯通的游说水平不高,而是韩信的致命弱点所致,他“打工者”的观念,使他只能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而看不见长远大计,认不清天下大势,命运终究为格局所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先后共有三个人(项羽、武涉、蒯通)劝降韩信,韩信的回答几乎是同一句话:“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食我以其食,衣我以其衣,我岂可向利背义乎?”。

这话如果出自政客之口,那是打官腔,迷惑众人的,但出自韩信之口,乃是韩信的肺腑之言。

再读韩信:“三国”本该是汉、楚、“齐”而不该是魏、蜀、吴

功高盖主

韩信并没有打算造反,他的理想就是想当个“王”。

但是在别人眼里,他的功劳已经超过了封“王”的标准。

因为他一直没有明白,自己本来已经功高震主,即便退隐江湖,也难以消除刘邦对他的怀疑。而韩信恰恰在这个时候反要称王!这就使刘邦“确认”了他的不臣知心。

这就叫引火烧身。

韩信错失天赐良机,帮助刘邦扫清最后后的障碍:垓下一战,逼死项羽。

至此,韩信就再也没有半点利用价值了。

刘邦先夺其兵权,后迁为楚王(没了根据地、没了兵权),彻底被架空。

不久,便有人告其谋反,被刘邦擒获,又释放,贬为淮阴侯。

整日郁郁寡欢,常称病不朝,与同僚关系不睦,状态还不如一个普通人。

终于因参与陈豨谋反案,被吕后骗杀于长乐宫。

再读韩信:“三国”本该是汉、楚、“齐”而不该是魏、蜀、吴

韩信之死

一代名将,就这样草草结束了生命,不能不让读史之人长叹。

许多人读到韩信的时候,难免感叹:“如果韩信采纳蒯通之言……”

可惜啊!我们读历史会发现,

有好多次,历史差一点就可以改写,只是由于当事人的一念之差而遗恨千古。

比如说当年:

如果吴王夫差听从伍子胥的忠言,杀掉勾践......

如果鸿门宴上项羽听从范增的建议,杀掉刘邦......

如果关羽在华容道,不放走曹操......

如果诸葛亮废掉阿斗,自立......

......

想想我们自己每个人又何尝不是韩信呢?我们过去的人生就是历史,虽然只有几十年甚至几年,也有遗憾,也可以有很多的假设:

如果我们能早点相遇就好了!

如果当年能继续上学,现在也可找个好工作!

如果那时我也放弃读书而去创业,现在也会有好多钱!

如果我们早点孝敬老人......

......

有许多的“如果”留给我们许多的遗憾。

也许吧!也许这才是历史的魅力、也许这才是人生的意义!而我们能做的只有“以史为镜”,认真走好每一步路,创造尽可能精彩的历史。

再说蒯通。

自劝说韩信之后,蒯通失望之极,装疯做了巫师,以隐人耳目。

刘邦平定陈豨之乱回来,得知韩信临死前说了句“悔不该不听蒯通之言”(这家伙,临死还出卖自己的贵人)。就将蒯通擒获,也要扔进油锅。

蒯通说:“秦国无道,气数已尽,这就好比秦国丢失了一头鹿,天下群雄并起,共同追赶,谁跑得快谁先得到,当时我只知道韩信,不知道陛下您。况且天下群雄之中与陛下您干着同一件事的人多得是,陛下岂能全都扔进油锅呢?”

刘邦终归是有格局的人,放了蒯通。

算来,蒯通是韩信生命中的贵人,只是韩信没有贵人之缘,识不得贵人之策,听不懂贵人之言,遗恨千古!

想起“美国圣人”富兰克林说过一句话:“傻瓜最需要忠告,然而,忠告只对聪明人管用”。

以此判断,韩信不能算是聪明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