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國家不加入聯合國,後果會怎麼樣?

大漠沙塵暴

縱觀幾十年來所發生的事情,讓我們有了一種質疑:聯合國到底有沒有權力?



甚至有人悲觀地慨嘆:聯合國已經名存實亡了,只不過是有些國家謀取利益的工具,聯合國秘書長只不過是個傀儡!

聯合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聯合國是由眾多主權國家組成的國家聯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邦聯制國家,最高負責人為聯合國秘書長!

二戰之後,為了建立一個世界新秩序,由美,蘇,英牽頭,通過雅爾塔會議體系,在世界範圍內建立的一個國家聯盟,旨在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發展各國間的友好關係,促進國際間合作以及經濟,社會,文化交流,保證人權,自由與人道主義的尊嚴!

目前全世界195個國家,只有梵蒂岡與巴勒斯坦沒有加入聯合國,但仍是觀察員國,與聯合國也保持著一定的聯繫!

如果哪個國家不加入聯合國的話,就會這樣:

如果國家被他國武力侵略,資源被剝奪,人民被奴役,領土被強佔,原則上講,聯合國也沒有義務用武力解決,因為你的國家不在《安全理事會條約》框架之內,


如果你的國家出現獨裁政權,人民被殘酷統治,國家財富被強權獨佔,生靈塗炭民不聊生,從而衍生出無數的難民,聯合國人權組織也可以不管,因為你沒有簽署《聯合國人權法》

如果你的國家經濟停滯不前,生產力嚴重滯後,進出口貿易通道嚴重阻塞,能源開發不能自主完成,缺少外部力量合作,與外部經濟體不能達成有效的經貿往來,聯合國也沒有義務幫你協調,因為你不屬於《聯合國經濟與發展協作條約》成員國!

如果你的國家文化教育,科學技術不能與世界同步,不能與他國優質文明相接軌,不能共享世界先進科技文明成果,不能吸納國外先進科學技術與發展模式,聯合國也沒有義務幫你溝通,因為你沒有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聯合國還有很多其他框架組織服務於不同的國際交流與合作項目,這些服務,你的國家將沒有享受的權利!

但如果你的國家真到了需要聯合國幫助的時候,即使你不是聯合國成員,聯合國本著人道主義原則,也不會置之不理的,,,!

說到這裡,我們又得說到聯合國的權力,從法律的意義上來說,聯合國的確沒有實權,不能下達任何有效的命令,但聯合國秘書長可以將“認為可能威脅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任何事件,提醒安理會注意”,要說權力,這就是他的權力,但你要認為這種權力可有可無,那你可能又錯了,

但聯合國雖然是個聯盟,其性質與智能也和普通國家差不多,普通國家法律的貫徹與執行,自有國家機器來完成,但聯合國的“國家機器”是什麼?

聯合國沒有國家機器,但她有“五大護法”,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五常”,如果真遇到薩達姆那樣的賴皮,決議貫徹不下去的時候,聯合國就可以動用“五常”的力量來執行,這也正是聯合國的權威所在,


但很多時候,“五常”為了自己的利益,也常常會違反《聯合國憲章》,甚至繞過聯合國而越權辦事(或者說為了維護《憲章》而夾帶私貨!),常常讓聯合國黯然失色,秘書長臉上無光!

但不管怎麼說,這個存在了近一個世紀,這個地球上最大的正義聯盟,還是在很大程度上維護了這個世界大致的公平公正的良好秩序,人類共識與國際默契所形成的制度慣性,仍然能夠讓國家與國家在良性的秩序之下穩步向前,因此,維護聯合國的權威,堅持與之同步,也是所有國家的共同責任!


冷兵器TILLLINDEMANN

我們先來看看有哪些國家沒有加入聯合國:

和樓上所說不同的是,瑞士在2002年9月10日已經加入聯合國了.。目前世界上有主權國家195個,聯合國成員國193個,只有兩個國家沒有加入。但是這兩個:梵蒂岡、巴勒斯坦,目前是觀察員國,並不是完全與聯合國沒有關係。


一、聯合國是幹啥的

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立的國際組織,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1945年10月24日,在美國舊金山簽訂生效的《聯合國憲章》,標誌著聯合國正式成立。聯合國致力於促進各國在國際法、國際安全、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權及實現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


二、不加入又能咋樣?

不加入聯合國就無法在聯合國公約框架內活動。受到戰爭威脅與侵犯,以及國家間爭端,也沒有來自國際社會的框架保護與解決渠道。

聯合國是二戰後世界秩序的產物,也是人類對不同勢力、不同發展潛力的國家體相處的一種嘗試。

  1. 加入聯合國是可以容入世界大家庭,在這裡與世界各國交流、溝通。

  2. 增加彼此的瞭解、信任。
  3. 可以通過這一平臺參與、控制、影響世界事物,使之朝著有利於我們的方向發展。
  4. 可以共同面對現實的問題

當然,在國際中還有其他的框架組織服務於不同的國際交往交流合作制約,它們同樣起著一定的作用。

但是,聯合國作為影響力最大,參與度最為廣泛的國際組織,不僅在於國家安全方面,例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大會,安理會等組織都起著非常有益的作用。不參與聯合國,自然無法在這些作用下行動。

  一、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併為此目的:採取有效集體辦法,以防止且消除對於和平之威脅,制止侵略行為或其他和平之破壞;並以和平方法且依正義及國際法之原則,調整或解決足以破壞和平之國際爭端或情勢。
  二、發展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決原則為根據之友好關係,並採取其他適當辦法,以增強普遍和平。
  三、促成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屬於經濟、社會、文化及人類福利性質之國際問題,且不分種族、性別、語言或宗教,增進並激勵對於全體人類之人權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四、構成一協調各國行動之中心,以達成上述共同目的。

三、總結

綜上所述,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沒有完全的加入聯合國,但是仍然是觀察員國。當然在歷史上,聯合國也是漸漸被國際社會所認可,成員國才拓展至今的。聯合國成立之初,不在聯合國框架內的國家也大有可數,但是,為什麼現在卻幾乎涵蓋全部主權國家,那就說明,加入聯合國符合該國的國家利益。所以,不加入聯合國,對於那些新加入的國家來說,是對國家利益的損害,或者“弊大於利”。


幻章

所謂聯合國是二戰勝利的幾個大國重新建立國際秩序的載體。大國用它來實現自己的意志,五大常任理事國都具有一票否決權。就是那怕全世界都同意一件事,在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有一個投反對票就沒戲了。特別是美國,經常利用聯合國來實現自己的利益。

聯合國是小國家保護自己的公開場合。就像兩個人起了爭執,強的一方希望在沒人的地方,這樣他可以隨意修理對方。弱的一方希望在人多的地方,這樣可以保護自己。如果小國不是得罪世界前幾的國家,通過聯合國保護自己還是有很大可能的。

不參加也沒什麼。最重要是你要有實力。如今聯合國已經明存實亡了。原來美國一家獨霸,世界沒有敢得罪它的。現在隨著俄羅斯戰略空間一再被壓縮,俄國人下決心要頂著美國死幹了。中國隨著幾十年的發展綜合國力也很強大了。外交上不再亦步亦趨,要發出自己的聲音了。美國又再不停衰落,不足以壓制世界了。敘利亞就是例子,沒有中俄現在敘利亞要被西方人幹掉了。中俄和美國在大事上很難一致了,聯合國也就沒用了。世界在發展新的國際秩序呼之欲出。別把聯合國看的太重,主要是祖國要夠強大。爭取在重新建立的國際秩序裡,佔據核心位置。


淨化a木子

首先,只有主權國家才有資格加入聯合國。申請加入聯合國採取自願原則,申請以後過半數同意即可成為正式成員。不加入也沒有啥大不了的。目前聯合國共有成員國201個(包括觀察員國)。作為成員國首先得繳納會費,如果拖欠兩年會費,成員國資格自動取消。會費按照成員國經濟規模,人口,等等綜合實力來平定。每三年一調整。最高為25%。最低為千分之一。

目前承擔會費最高的是美國,約佔總額的22%每年大約20億美金,但美國拖欠會費約8億美金,由於不足兩年,成員國資格給予保留。日本排第二,約佔10.23%。中國排第三,約佔10.02%。往下排的是德,英,法,俄。等等。聯合國最高機構是安理會,安理會由二戰五大國氓,中,美,俄,英,法為常任理事國,另外十個國家選舉產生,可以連選連任。但安理會基本上成為大國的操縱工具,實際上並沒有實際權力。


清水空流

第一如果是小國,沒有人會在乎你的位子,加不加入都一樣,最好是加入,如果涉及到你的利益你放個屁人家都聞不見。


炫彩影視

聯合國是二戰後國際秩序的集中體現,反映的是戰後國際權力分配的新格局。人類社會通過戰爭的慘痛教訓,希望能夠通過聯合國的方式構建起一個有效約束各國行為的世界政府,使人類擺脫叢林法則下的無政府狀態。然而,這個目的還沒有完全實現,國家的行為雖然受到了一定的約束,但從本質上講,國家間的關係仍然是實力至上,各國在觸及根本利益衝突的時候仍然奉行無政府狀態下的叢林法則。對這一點我們首先要有清醒的認識。

不過,聯合國雖然不能扮演一個真正世界政府的角色,但卻可以扮演一個大國間協商溝通平臺的角色。這個平臺通過一些列的議事程序,協調各大國的利益和意志。在國際社會上,不可否認,大國間仍然存在相當多的共同利益,聯合國的確可以起到溝通協調的作用。而且,對於一些不觸及安全問題的議題,聯合國的規則的確可以約束很多國與國之間的行為。如果一個國家不加入聯合國,也就意味著它放棄了對這個溝通協調平臺的利用,喪失了利用這個平臺申明自己主張與利益的機會。也就意味著這個國家很可能在利益被傷害的時候難以獲得規則的保護。


照理說事

如果一個國家不加入聯合國,在這個經濟文化全球化的時代,必將被淘汰,甚至被遺忘。當然加入了聯合國,只能說你享有這個大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有的權利,同時你也要擔負起應盡的責任。但是聯合國現在在某些問題上形同虛設,美國挑起的戰爭都是跨過聯合國的,直接無視聯合國的意見,一意孤行。聯合國其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權利,大多數是起個調解作用,自然就沒有能力阻攔美國以各種理由發動戰爭。小國之間的衝突,聯合國從中調解還是有一定效果的,有五常牽頭,小國還是要賣個面子的。但是一旦涉及到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利益,聯合國的調解有時候就不太好用了。

如果真有哪個國家不加入聯合國,這個國家經濟文化交流必然受到影響。沒有求同存異,你怎麼進步發展。退一步講,這個國家如果被侵略了,聯合國也沒有責任幫你調解。不加入聯合國,這個國家就是個獨立的個體,什麼都享受不到。不過現在的聯合國,不過是大國謀取利益的罷了,拳頭還是硬道理。


元龍解局

首先需要搞清楚一件事,那就是聯合國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其實最主要的意義,或者叫目的,叫作維護世界和平!

那麼怎麼維護世界和平?那就是靠協商,靠制度,靠強力。

大家不妨回憶下在古代或者近代,和平是怎樣實現的?其實大概率上,和平是不會實現的,以戰止戰,利益互換,才能維持一段時期的和平。當這個時間過去,就又開始進行戰爭。

即便是兩個國家簽署了協約,假設以30年為期限,頭10年大家可能會保持和平,互相尊重,中間的10年就開始搞各種摩擦,最後那10年估計就撕破臉了。為什麼說是30年,甚至20年?因為那個時候的協約,一方面是靠力量維持,另一方面,是靠君主的面子維持。一般情況下,傳統的王權國家,君主每20年或者30年換一個,國家力量30年河東,30年河西,一旦君主換了,或者國家力量變了,面子就維持不住了,最後還得開打。

即便是古代的超級帝國,例如羅馬帝國,都面臨四面的威脅,既有外族的威脅,又有敵對國家的威脅,在歐洲,戰爭持續了近千年,幾年一小打,幾十年一大打,直到進入工業文明的前期,尤其是拿破崙帝國出現後,才開始又迴歸到了談判桌上。

因為18世紀之後,隨著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口規模也在不斷提高,最終戰場規模不斷擴大,代價也越來越高。有時候,即便是一個大帝國贏了戰爭,但自己卻也會付出極大的代價,可謂是殺敵1000,自損800。到了19世紀中葉,這種大規模的戰爭,也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了,其實自從拿破崙帝國之後,引發一場歐洲範圍的戰爭,就是各個列強極力避免之事。

但是卻事與願違,各個列強國都在努力擴充軍備,以應對敵對國家的威脅,最終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是工業時代最慘烈的戰爭之一,被當時的歐洲人稱為“結束一切戰爭的戰爭”。一戰結束後,雙方陣營都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於是乎成立了一個“國聯”,但是沒什麼卵用,主要是美國人不參與,大英帝國已經衰落了,沒人買賬。最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也爆發了,這場人類的空前慘劇,最後以核爆炸為終結。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後,各主要大國都有了比較明確的認知,那就是現代化的戰爭,代價太高昂,所以能在談判桌上解決的,儘量在談判桌上解決。

如果這件事情的價值是10000塊,在談判桌上,也許能賺回5000塊,吃點虧,可一旦要是大規模開戰,雖然得到了這10000塊,但自己卻要負擔100000塊的代價,這種賬大家都算的來,越是大國和強國,越是算的明白。對於小國來說,也很好算,如果有一個可以談判的機制,10000塊,自己或許只能得到1000塊,但是假如開戰,自己連1000塊也沒有,恐怕本錢會全部輸光。

因此,聯合國的機制,就有非常顯著的意義,讓大國可以協商,讓小國可以生存,告別過去那種“叢林法則”,在最大限度上,保障大家的利益,尤其是將戰爭的威脅降到最低。

這就好比如說一個100萬塊的生意,在這裡面,大國和強國,可以拿走90萬塊,剩下的小國,自己也不要有太多野心,安心過好自己的日子,不惹事,也能用這10萬塊過得體面。雖然賺不到100萬,但是這畢竟還是有錢啊,總比一分錢不剩要好吧?

因此,如果一個國家不加入聯合國,也就意味著失去了談判和妥協的機會,就得被迫再回到過去那種“叢林法則”,在大概率上,不會活的體面,即便自己有100萬塊,但是為了應對各種威脅,恐怕會花的一分不剩。

在事實上,雖然地球上合法的國家,大多數都加入了聯合國,也有部分合法的主權國家沒有加入聯合國,但是這些不加入聯合國的合法國家,多數是由於特殊原因,才得以生存。

但是地球上也有一些不合法的“地區”,就比較尷尬了,只能認個爹養著,處處看著爹的臉色,假如有一天爹不管了,也就玩不轉了。


圖維坦

並不能怎麼樣。有個笑話怎麼說的,小國與小國有矛盾,聯合國一調解,矛盾沒了,小國與大國有矛盾,聯合國一調解,小國沒了,大國與大國有矛盾,聯合國一調解,聯合國沒了。聯合國不少的時候只是大國行使霸權的工具。


勾陳一的眼淚

聯合國設在美國,美國就成了世界政治經濟中心,全世界給美國送錢。假如說聯合國開會,各國要派代表團去,這個代表團的人就要吃飯啊,雜費用啊,住宿啊,這個比旅遊團送的錢還多,這就拉動了美國的內需。因此,聯合國總部設東西兩半球分部為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