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之后,滴滴也要香港IPO?预估上市市值800亿美元

5月23日,据香港媒体报道,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最快将于今年下半年到香港上市,并考虑不同上市架构,不排除最终以同股不同权形式上市,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滴滴总共完成G轮55亿美元与H轮40亿美元两轮融资。根据Venture Source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 2017 年年底,滴滴已获得 200 多亿美元的股权和债务融资。市场预估滴滴最终上市市值将达700亿-800亿美元,直接超越另一网约车巨头Uber约720亿美元的估值。

小米之后,滴滴也要香港IPO?预估上市市值800亿美元

滴滴订单量约为出租车的1/5

公开资料显示,滴滴2017年完成74.3亿订单,出租车每日的订单量达到1500万单,专车每日订单量为600万单,顺风车每日订单量50万。相比于2017年出租车365亿人次,渗透率约为20%。但值得注意的是,巡游出租车的客运量比起2016年已经下滑3.2%,这是连续第三年下滑。

小米之后,滴滴也要香港IPO?预估上市市值800亿美元

其次则是新能源的布局。在今年的“洪流战略”上,上汽、北汽、广汽等公司高管均纷纷为滴滴站台。据滴滴创始人兼CEO程维在会上介绍,过去三年滴滴出行在汽车租售、加油、维保、分时租赁等领域的多项汽车服务与运营业务目前已经覆盖200多个城市、5000多家合作伙伴和渠道商,年化GMV(交易额)超过370亿元。预计到2018年年底,汽车服务平台的年化GMV将达到900亿元。按照滴滴平均一单10元左右的客单价,这个市场规模已经超过其打车市场的体量。

前狼后虎 无人驾驶是最终出路?

有相关人士分析称,滴滴做外卖更多是为了对抗美团做打车。去年《财经》曾采访程维谈及入股饿了么,程维的解释是“当时我们是想试一试滴滴这个体系能不能帮助外卖的物流网络,希望对这个市场有了解。”这种“试一试”的心态显然不是将外卖当作核心业务。

小米之后,滴滴也要香港IPO?预估上市市值800亿美元

当美团打车在上海通过补贴大战快速获得滴滴20%的市场份额,关于出行平台的“护城河”话题又被提起。“出租车、快车业务背后是平台能力,类似于淘宝;专车、豪车业务背后是服务和重资产运营能力,类似于京东;智慧交通业务需要和政府打交道,类似于海康威视。滴滴真正的核心能力是进化力。”

对此,程维说:“专车的壁垒在于服务。快车的壁垒在于交易市场设计和技术能力,它是一个包括了技术、资本、效率、营销、品牌、政策等的全方位的竞争。”事实上,这其中政策的作用十分明显,“美团打车”的高额补贴很快被叫停。但一直依靠“外力”护城河显然是不行的,何况滴滴因为单车业务与深圳交委等地方部门有一定“摩擦”。

从目前看,无人驾驶或许是这些涉及汽车业务,不管制造、流通、以及滴滴这类服务平台的终极篇章。“无人驾驶只有一二名,第三名会死掉,目前谷歌是第一名,希望滴滴能成为最终活下来的另一家。”对于程维而言,滴滴坐拥70多亿的订单有效数据就是其最重要的砝码。这个月初,滴滴在加州也拿到了无人驾驶路测牌照,是这个名单中的第55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