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宣宗朱瞻基贵为一代明君,为何不顾名声执意暴力杀死亲叔叔?

小情兽TT

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原本是轮不到他当太子的,但是朱高煦能征惯战,和他的父亲朱棣比较像,朱棣也喜欢朱高煦,而且朱棣的长子朱高炽身体有残疾,又忠厚老实,朱棣不是很满意。

朱高煦


在靖难之役中,为了让能征善战的朱高煦奋力作战,朱棣曾经鼓励朱高煦说:“你要努力,世子身体不好。”在朱高煦看来,这是朱棣在暗示他,将来可能立他做世子,造反成功以后就是太子了。所以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煦拼尽全力,帮助朱棣成功的从侄子手里夺下了江山。

但是朱棣的话是不能全信的,虽然朱高炽宅心仁厚,但是他在靖难之役中镇守北京有功,而且他的儿子朱瞻基很聪明,深受朱棣的喜欢,所以最终朱棣还是选择了朱高炽,公元1404年朱高炽被立为太子,这让朱高煦很受打击。

明仁宗朱高炽

虽然朱高炽已经被立为太子,但是朱高煦仍然没有放弃,他一直在寻找机会扳倒朱高炽。

朱棣在位前期,为了肃清北元势力,经常御驾亲征漠北,这个时候太子总会留在南京监国。朱棣是个权力欲很强的人,他虽然把太子留在南京监国,但是他总是担心太子会利用监国的机会培植自己的势力,总是派人暗中监视太子。

狡猾的朱高煦十分了解他的父亲,终于被他找到了机会,他利用父亲的疑心来打击太子朱高炽。永乐十二年,朱棣率军出征回京,太子按照惯例到郊外迎接,但是由于准备工作的延误,导致接驾时间延迟了,朱棣很不高兴。

回宫之后,朱高煦散播谣言,说朱高炽自恃太子之位,不把父皇朱棣放在眼里,这恰恰击中了朱棣的软肋,朱棣大为震怒,下旨申斥太子,并且将太子的属臣下狱,一时间朝中人人对太子敬而远之,大家都认为太子大势已去,也许不久的将来朱棣会废了朱高炽。

此时,朱高煦也认为自己已经成功了,他变得得意忘形起来,他把自己比作唐太宗李世民,因为自己和李世民都是次子,且都能征善战,为大唐、大明江山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得意忘形的朱高煦忘记了一点,李世民在杀了李建成之后,逼迫自己的父亲李渊退位,他把自己比作李世民,那么朱棣就成了李渊了。

听到传言的朱棣很生气,再也容忍不了朱高煦了,于是他逼朱高煦就藩,后因朱高煦犯下私造兵器,豢养死士的罪行,朱棣将其安置在山东乐安州。

朱棣去世之后,朱高炽继位,但是仁厚的朱高炽仅仅在位一年就去世了,他虽然在位只有短短的一年,但是他施行仁政,为建文帝的属臣平反,被称作明仁宗。

朱高炽去世之后,太子朱瞻基继位。朱高煦又一次与皇位擦肩而过,但是他终于等不下去了,他决定造反。但是由于被内应揭发,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将其击败。

明宣宗朱瞻基

兵败投降后的朱高炽没有了往日的高傲,匍匐在侄子朱瞻基的面前求饶,后来朱瞻基将他囚禁在城中。

有一日,朱瞻基前去视察,但是朱高煦竟然伸出脚将皇帝朱瞻基绊倒,被绊倒的朱瞻基大为恼火,命人用铜缸将朱高煦扣住,但是朱高煦竟然奋力抬起铜缸,面对这样无厘头的叔叔,恼羞成怒的宣宗命人在铜缸上架上炭火,将朱高煦活活烧死。

朱高煦能征善战,在靖难之役中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其在皇位面前失去了理智,他的后半生都在为了太子之位和皇位而奋斗,最终却没有敌过小心谨慎的哥哥朱高炽和聪明的侄子朱瞻基,最后因为自己的无厘头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天涯看点历史号

除了朱高煦太出格以外,可能是朱瞻基想到了他爷爷朱棣。而且,朱高煦一直有当皇帝的想法。从“靖难”结束,朱棣当上皇帝,朱高煦就一直争储君之位,争用“天策卫”,还自诩“天策上将李世民”。到各种飞扬跋扈的行事,直至起兵造反。

朱高煦(1380年-1426年),明成祖朱棣次子,明仁宗朱高炽同母弟,徐皇后所生。 朱高煦最初被朱元璋封为高阳郡王,后来随朱棣起兵,累立战功。朱棣即位后,被封为汉王,封地在云南。


他却一直留居南京,说是自己没有过错,却被贬往蛮荒之地,不肯就藩。多次谋取太子之位,纵使私兵劫掠,僣用乘舆器物。永乐十五年(1417年),被强令就藩乐安州,但仍不悔改。

开始的时候,朱高煦的几个年长的儿子在京城,算是接受皇子的教育。这是朱元璋开始的“算是传统”,让近支亲王子弟入京,与皇子待遇差不多。可是,朱高煦想方设法,让朱棣允许他的几个儿子回到藩国。加上之前的种种“报道”,朱棣这才感觉不对,这不跟当年自己发动“靖难”,是一个套路吗?先把在建文帝身边的朱高炽和朱高煦弄回北京,继而起兵。这时,朱棣才真正疏远了朱高煦。

但是,朱棣千算万算,都没算到,他的长子会去世那么早。估计,在朱棣看来,长子朱高炽向来身体不好是事实,但也不至于像自己的哥哥朱标一样,去世那么早。至少,他知道长子一定能继位。

但是,朱高炽可能被压抑太久,心理素质直接导致其身体状况比预期要差。而且,据小道消息报道,朱高炽继位以后,感觉没了压力,放纵起来。结果,过度的压抑之后的放松,过了头,最后一命呜呼。

这就使得他儿子朱瞻基提前继位。



而对朱高煦而言,他一直有些害怕的老爹已经去世,稍微能得文官拥护的哥哥也登基不到一年就驾崩。继位的是他的侄子,一个黄毛小子。简直跟23年前的建文帝时期,没啥区别。于是,明宣宗宣德元年(1426年),朱高煦起兵造反。

明宣宗毕竟从小跟在朱棣身边,经过不少大场面。再加上杨荣等老臣的一再建议,最终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谁成想,朱高煦一听说大侄子亲自领兵来平叛,走到半道儿,宣布投降不打了。他倒好,被废为庶人,虽然被囚禁在西安门内,至少命是保住了。但这可坑坏了一帮追随者。



其实,朱瞻基有点像建文帝朱允文。最初,是不想杀他这个叔叔的。只是把他囚禁在京城,还经常去看他。也许,这样过个几年,明宣宗就好把他放了。再不济,也就是发往凤阳,囚禁皇族监牢。

可是,好死不死。有一天,宣宗去探视朱高煦,他故意把宣宗绊倒。宣宗大怒,命人用300多斤重的铜缸将朱高煦扣住。可是,朱瞻基忘了,他这位叔叔孔武有力,竟然将大缸顶了起来。明宣宗朱瞻基更是有些害怕,命人在铜缸周围点燃木炭,把朱高煦活活烤死在铜缸内。朱高煦的几个儿子也全都被杀。


漫卷诗书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回顾下明宣宗这位叔叔的人生历程。朱棣借清君侧起兵,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在浦子口被南军击败,二子朱高煦率军赶到。朱棣大喜道:“我已精疲力竭了,我儿应当奋勇再战”。又抚摸着他的背部道:“努力罢!世子常常生病”。朱高煦精神大振亲率军队力战,终于将南军击退。靖难之役中,朱棣多次濒临危难,幸赖朱高煦的力战,因此认为他很像自己,朱高煦也以此自负,并恃功骄纵,多行不法之事。


朱棣长子朱高炽长得肥头大耳,爱好经史,待人仁爱,靖难时留守后方北京,老二高煦很看不起大哥,有一次朱棣令三兄弟(一人早夭)和后代去朱元璋的孝陵拜谒,由于太胖,高炽在上台阶时不小心摔倒,高煦在后面讽刺说:“前人失跌,后人知警”,意思说你要是摔倒了,就轮到我当太子。跟在后面的朱高炽儿子朱瞻基立即回应:“更有后人知警也”。叔叔,还有我替补呢。朱高煦回顾失色。(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朱棣取代建文帝后,朱高炽更加目中无人,无视祖宗法度,随意杀伐,多次攻讧太子,致使解缙冤死、黄淮入狱,意欲取而代之。搞得朱棣很犹豫,有时和大臣谈论到太子,大臣们都认为太子有德才,是守成之君的最佳人选。一次,朱棣夫妇在便殿拉家常,高炽老婆太子妃便烹调了膳品进呈,朱棣非常高兴,说:“我有贤儿媳,以后家事要靠她了”。便打消更换太子念头。


朱高煦的太子念头并没有消失,依然横行霸道,甚至私用皇帝用品,有造反迹象,大臣杨士奇向朱棣提出警告,朱棣大为恼怒,把朱高煦禁闭在西华门内,太子朱高炽为弟求情,尽力救护,朱棣便把二子安置在乐安州,高煦更生怨恨,毁谤无地。

1424年朱棣病死,高炽继位,史称仁宗,不到一年也死了,朱瞻基继位,是为宣宗,朱高煦突然忧国忧民起来,向宣宗上了安邦定国四策,朱瞻基非常高兴,对大臣说,看来叔叔回心转意了,全部按他说的意思办理。可是高煦当皇上的心一直没变过,他一边应付宣宗一边拉拢人心,写信给英国公张辅约为内应,被张辅告发,后来私设五军都督,大张旗鼓拉起反旗,借口也是清君侧(剑指夏原吉)。

宣宗接受杨荣、夏原吉建议御驾亲征,十二天后包围高煦所在乐安城,写信要他投降,高煦还在嘴硬,手下已有人在商议要绑了朱高煦献给皇帝邀功,高煦害怕了,从地道偷跑出来向侄儿宣宗投降。大臣劝宣宗杀了他,宣宗不听,把朱高煦依旧禁闭在西华门,其它附逆人员杀的杀,流放的流放。平定叛乱后,宣宗自我感觉良好,写了一本书叫《东征记》给大臣传阅,过一过作家瘾。


禁闭高煦后,宣宗还是挂念这位曾有大功的叔叔,一次去探望他,朱高煦趁他不备,伸出一脚将宣宗勾倒在地。宣宗怒不可遏,立即派人找来一口几百斤重的铜缸,把高煦压进去,哪知高煦神力,铜缸被他掀得一抖一抖的,宣宗更生气,于是下令,堆上木柴放火烧铜缸,活活烧死高煦,他的儿子们全部处死。

朱高煦的事形象的诠释“不作死就不会死”,明宣宗对狂妄叔叔所为,做到有理有节,国法人情兼顾,而朱高煦一味自大,不识进退不听劝诫,走向灭亡是必然的,皇家无亲情,既杀其父,斩草不除根后患无穷,所以几个儿子也不能留了!(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南方鹏

感谢题主。

其实您问题里的执意二字有欠妥当。你听完我下面的介绍就能明白,不是执意要杀朱高煦,而是朱高煦执意去找死,明宣宗不得不杀他。

朱高煦可能大家不熟悉,我来替他做个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朱高煦。我爸爸是朱棣,以造反为生。我继承了他老人家的遗志,决定将造反的精神发扬光大。本来我是不用造反的,我爸曾经说过:一定要好好努力,你大哥疾病缠身,还是你能派得上用场(勉之,世子多疾)。而且我爸还说我长得想他一样英明神武,又帅又有劲儿。哪像我哥那一副病怏怏的样子,就是一个半身不遂的大胖子。

可是我爸当了皇帝后却让我哥继承他的遗产,也许我爸在考验我。那我就好好表现,让他知道父亲英雄儿好汉。我在军队中拥有好多哥们儿,相信他们都会挺我的。看那解缙总是针对我,早晚想办法弄死这厮。不久后,解缙因罪下狱,被纪纲处死。虽然解缙死了,但是我还是一个藩王,还是得想一个办法把这个胖子给整下去。老天不负有心人啊!我跟我爸出去旅游,回来的时候都快到家了,那胖子还不出来迎接。我说:“爸,都快到家门口了,我哥还不出来接我们,他太不把你当回事儿了吧”。我爸气的脸都红了。就这样回到了家,我爸开始发威了。

我爸先是把那胖子周围的人全部收拾了个遍,然后对他说:“煦儿,我还没死呢,你就这么不把我当回事,是吗?”从此,那胖子周围不会再有人给他出主意了。看来我爸的遗产早晚是我的。如此想来,跟那唐二代李世民差不多。不,我就是李世民再世。然而朱高煦并不知道这话被他爸听到了。他爸开始不乐意了:“小子你要上天啊?你让我来当李渊,你想逼我退位是吗。怕是没睡醒吧?”然后我就遭到了制裁。在此之前,杨士奇那老头还给我爸一颗定心丸。说我执意留在南京,不知道要干嘛。废话,当然是要把那胖子整下去,我来继承遗产。但是天不遂人愿,我还是去我的封地等待时机吧。

不久后朱棣驾崩,朱高炽继位,为明仁宗。可是,仅仅一年,朱高炽就去找他爸汇报工作去了。就知道这胖子活不长,这皇帝还是得我来当。听说我大侄子如果去北京要从这过。直接在这给他使绊子,弄死他得了,人不知鬼不觉。不久后,我就傻了。等了这么长时间,他一直没到,竟然已经登基了。这还得了?你爸死了,你又来跟我抢遗产,皇帝是你家的啊?反了他丫的。很可惜,我没有我爸的好运气。我大侄子带着军队来跟我干架了。人太少没打过,我被抓了。但是我就是很气,凭啥我当不了皇帝?有一天我大侄子来这嘲讽我了,我一气之下,把他绊了个底朝天。出了口恶气,死也值了。于是,我就真的死了。

大家说明宣宗弄死个这样的人用得着执意吗?


小庆听歌

朱高煦是朱棣第二个儿子,他在“奉天靖难”中出力颇多,朱棣也屡次鼓励他,说努力,世子身体不好,朱高煦误以为朱棣会立他为太子。朱棣登基后也屡次想立他为太子,奈何群臣反对,最后立了朱高煦的哥哥也就是后来的明仁宗为太子。


朱高煦在朱棣病逝后意图谋反,但是在没有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他的哥哥提前登基。他的哥哥死后,他想半路截击明仁宗的儿子就是后来的明宣宗,结果没等到人,却等到了明宣宗登基的消息。在明宣宗继位后又起兵造反,面对天子使臣他大言不惭,说什么我靖难时没出力吗,先皇在的时候老是压制我,如今圣上又用祖制压制我,大有一副我要造反我怕谁的表情。

明宣宗亲征, 朱高煦被俘后关在大牢,明宣宗顾及叔侄关系,仍然善待他。有次,明宣宗去看望他,他却捉弄皇上,用脚去勾皇上把皇上绊倒了,皇上气愤不过就用大缸扣在他头上, 朱高煦顶着大缸乱转,皇上就杀了他。

朱高煦被杀完全是他咎由自取,三次谋反,被俘后不思悔过捉弄皇上。


清新果冻123

他叔叔朱高煦自己作死自己,他造反本来要被杀头的,宣宗看在他是自己的叔叔就把他关起来了,宣宗去看他的时候,他吃了没事干故意把宣宗绊倒,宣宗怒了,把朱高煦装在铜缸内活活烫死。


嚣张跋扈

朱高煦自幼就是个不省事的人,他舅舅曾经就告诫过他,不要太嚣张,他也不听劝告,直接偷走了他舅舅心爱的宝马,骑着这匹马屁颠屁颠的返回北京。

在路上遇到他不满的事他就杀,百姓也杀,官员也杀,仗着自己的身份,胡作非为。

夺嫡失败

朱棣立太子有两个人选,一个是世子朱高炽,一个就是朱高煦,朱高煦在朱棣谋反的时候功劳很大没错,但是呢,朱高煦这人不听管教,还惹是生非,动不动就杀,朱棣把他放弃了,立朱高炽为太子,让他跑去云南做藩王,朱高煦就不满意了,死赖着南京不走。



造反失败

朱高煦夺嫡失败,造反也失败。朱高炽继位一年就病逝了,轮到他儿子朱瞻基做皇帝,也就是明宣宗。

朱高煦多次向宣宗要这要那的,宣宗也都答应了,久而久之,朱高煦就以为宣宗好欺负,要起兵谋反。

起初朱高煦还是很大胆的,跟宣宗要皇位,后来听说宣宗御驾亲征,他就怂了,直到几十万大军兵临乐安城,朱高煦更慌了。

第二天抄小路走到宣宗面前投降,宣宗念及他是自己的叔叔就没杀他,只把他关了起来。

有一次宣宗就去看自己的叔叔生活过得咋样,却被他故意使坏绊倒了,宣宗就火了,让人用三百斤的铜缸把朱高煦扣住,还让人在铜缸旁烧火,结果这朱高煦被活活烫死了,他的一众儿子也全被杀。

可以说朱高煦是自己作死自己,有事没事多一脚干嘛,把皇帝都给绊倒了,这样的玩笑也都敢开,no zuo no die。


历史先森

朱瞻基为何不顾名声,致叔父朱高煦于死地?

朱嶦基是仁宗朱高炽的儿子,在位十年。执政期间,国计民生好评颇多,被称可与历史上贞观之治,文景之治,开元之治比肩的“仁宣之治“,备受推崇。早在宣宗登基之前,叔父朱高煦已经与父亲朱高炽,为争夺储君闹得不可开交。当年雄才大略的明成祖朱棣,为此也大伤脑筋,曾经引出一段大才子解缙诗:“虎为百兽尊,谁敢惹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头“。这让朱棣当时很动情,最终选择了身有残疾的朱高炽。



朱高煦为朱棣靖难之役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却落个空,心中一直不服,兄弟相争失败后,憋足劲要在与侄子之争中成功。结果还是阴差阳错,被涮了,心中五味杂陈,朱嶦基登基不久,朱高煦就扯起造反大旗,但一个藩王,又没有父亲朱棣的能力,很快就兵败如山倒,偃旗息鼓。朱嶦基其实对叔父还是很给面子,当时只是让后来很有名的于谦出面,当众申斥,



把叔父关了起来,并没有立即就杀掉。但朱高煦自己不识趣,屡次三番闹事情,一次,朱嶦基去看朱高煦,朱高煦竟然暗中使绊子,把侄子绊倒了。朱嶦基毕竟是皇帝,当众如此出丑羞辱,大怒之下,教人用大缸把朱高煦扣住,但朱高煦力气很大,竟然顶起大缸到处走动,朱嶦基一时冲动,忍耐不住,下令用炭火把缸烧红,朱高煦就变烤羊肉了。(1:31)


流誉后

朱棣死后,高炽登基没有一年就追他爹去了。朱瞻基即位,朱高熙终于忍不住学习其老爸高举清君侧大旗来夺侄子的江山。可惜朱瞻基不是朱允炆,朱高熙的举动早被朱瞻基所掌控。结果朱高熙被生擒,朱瞻基并没有杀自已的混蛋叔叔,而是圈禁了起来。可朱高熙不思悔悟,把去探望自已的皇帝给拌倒。差点摔死,朱瞻基失去了耐心,整死了这个混蛋叔叔,方才解恨。

其实皇家是没有亲情可言的,有的只是冷酷和血腥。李世民如此!朱棣如此!朱高熙更如此!


坐看雨收云散

朱瞻基


《不作死就不会死》——明成祖朱棣有四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suì)、四子朱高爔(xī-早逝)。因朱棣有易储之意,从而加剧了儿子的争斗。1423年,朱高煦企图毒死朱棣,废掉太子朱高炽,拥立朱高燧为君。事败,得朱高炽力保,朱高煦与朱高燧才得免受处罚。

松荫莲蒲图


1425年,在位仅十个月的朱高炽病重辞世,朱高煦与朱高燧又看到了机会。他们谋划在太子朱瞻基回京路上劫杀他。朱瞻基亲统大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朱高煦父子擒拿回京,贬为庶人。


朱高煦(剧照)


同时,朱瞻基画了一幅《松荫莲蒲图》,通过对松、荷、小鸟的描绘,表达了对皇叔朱高燧的祝福与安抚。松,表示寿比南山,荷则寓有和平之意。朱瞻基传达出:只要你奉公守法,我一定顾及叔侄之情。朱高燧参透了这番良苦用心,交出军权,从此安享富贵,其子孙世袭至明亡,共传十一世,而被废为庶人的朱高煦,仍心怀怨恨,妄起事端,致使他夫妇及九子均被处死。


文天下任俊

这就要先说说朱瞻基的叔叔朱高煦了。朱高煦是朱棣的次子。在靖难之役中屡立战功,朱棣很欣赏这个次子。反而看那个又胖又憨厚的长子越来越不顺眼。朱棣多次多朱高煦说:世子多疾,勉之!意思就是说:你大哥身体不好,你好好努力,太子会让你当的。

朱棣说的这些话都在朱高煦心里生了根,让朱高煦认为皇位继承人就是他。但真到了朱棣来选择继承人时他却为难了。第一个是满朝文武坚持要他立长子。二是朱棣也明白,如果他立次子,那么他的子孙们也会效仿他,不是长子才有资格做皇帝,要的是有能力,那他的子孙们就会打成一片。最终只好立长子朱高炽为太子。



这样朱高煦就不爽了,说好的立我的,现在泡汤了。朱高煦就开始有了谋反之心,常常自称自己是李世民,还把自己的卫队取名叫天策卫。李世民有个封号叫天策上将,意思很明显了,就是说他会像李世民那样来谋反了。朱棣知道后就很不爽,把他发配到了山东。

朱棣死后,长子朱高炽继位,但这个皇帝命不好,做了八个月的皇帝就死了。这就轮到他儿子朱瞻基继位了。当时的太子朱瞻基留守南京,听闻他父皇死了,就马上出发去北京继位。但朱高炽死了,朱高煦也知道了,于是他就派人在路上劫杀正在赶往北京的朱瞻基。结果还是没劫杀到。

朱瞻基继位后也没有追究这件事。但之后朱高煦气焰更是嚣张,在山东拉了一群土匪直接要造反。朱瞻基亲率大军灭了这群反贼,并活捉朱高煦。这次朱瞻基也没杀他这位叔叔,而是将他软禁起来。有一次朱瞻基去看望朱高煦时,一进门就被朱高煦来了个扫堂腿到在了地上。朱瞻基愤怒至极,命人用鼎把朱高煦扣住,然后将朱高煦烧死!

还是那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