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摧毁了你学习的心,而心甘情愿的当个Loser?

遇到过很多学生,常常会告诉我,已经静不下心去学习了,也不想去学习了。而当他们闲暇时和他们聊天,却发现他们在看综艺、追剧、玩游戏。于是我会问他们,你不是有时间么?为什么不学习呢?懒,不想,工作太累,又成为了他们统一的说辞。

而当问及他们是否对自己学历不满意的时候却又会信誓旦旦的说,不满意!而又不愿去提高,明明工作上一再因为学历而被歧视,明明找工作的过程中一再的遇到不顺,也仍未坚定的踏下想要的改变的哪一步。

是什么摧毁了你学习的心,而心甘情愿的当个Loser?

曾有人说,给一个人一根网线,一个小房间,一个外卖电话,就足以毁了一个人。

这大概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人越来越宅,生活越来越慵懒,自律性越来越差。

八二定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80%的人将越来越穷,地位越来越低,淘汰率也越来越高,而这80%的loser和20%的社会精英之间必然存在冲突。

不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高亢宣言,也没有中国古代士人出世入世的淡薄。

而是一种愤世嫉俗,直言不讳,简单粗暴的仇视。

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布热津斯基就此提出了著名的“奶头乐”理论。

所谓奶头乐,就是指采取娱乐化、低智化、游戏化、低成本、轻易就能获取刺激性快乐的办法,卸除底层人口的不满。

所以,无脑的娱乐要越多越好,简单粗暴的游戏要越普及越好,恶俗的综艺与真人秀要随处可见,低智商的、无逻辑的、甚至堪称脑残的偶像剧更是要一部接一部。

当这些东西全部都触手可及的时候,人们的注意力往往会被他们认为“有趣”的东西所吸引,忘掉了世俗的抱怨,忘掉了颠覆的希冀。

是什么摧毁了你学习的心,而心甘情愿的当个Loser?

就像这个社会也越来越简单,人们越来越在乎流于表面的颜值、身高,却越来越不吝在读书、音乐上有所投资。

电影也越来越简单粗暴,好像没有几个恶俗的黄段子便撑不起整部电影,似乎我们已经很难再见到那种流连于纯粹的情绪表达的电影镜头。

于是一笑而过,便成为常态,于是佛系取代了焚青。

并非不争,而是无心再争,人们不用再那么努力,就已经可以获得简单的快乐。渐渐的,只流连于那短暂的高潮之中,却忘乎了拼搏的勇气。

还记得原来常说玩物丧志,网瘾少年更是被贴上了如此的标签,但其实不然,玩游戏也看恒心毅力。有人成为了职业玩家,在更大的舞台上掌控雷电。而有的人却只是权当消遣,却远远超过了人类正常休闲娱乐所该付出的时间和金钱。

原来我常常在想是什么促使连付费点卡游戏都舍不得消费的人,在手游里大肆充值。大概就是那种只需要充值便能在游戏里有头有脸的快感,彻底冲淡了现实生活的无助吧。

是什么摧毁了你学习的心,而心甘情愿的当个Loser?

我想起了原来新闻报道里的一则新闻,月薪2000的人却为了某美女主播每月送出上万的礼品,只是因为每次当他来到直播间便会被众星捧月,“X总来了啊,不送个飞机?”“X总,牛逼啊!”于是一次次的超额透支着自己的信用卡,直至跌入无尽的深渊。

王尔德说过一句话:“人生只有两种悲剧,一种是:一直得不到。另一种是:太容易得到。”

现实我们往往得不到,而在虚拟的娱乐、游戏中,却往往是那么的触手可及。

于是双重的悲剧被施加在了最底层的人身上,而这些人却往往不为所动,毫不知情的享受着属于自己的短暂快乐。

所以,可能有一点想学习的心,但就是有很多理由进行不下去!因为在你生活里有那么多比学习快乐的事情,侵占着你的时间,吞噬着你的生命,而你只是乐呵呵的消费者,并享受着虚无缥缈的快乐!

所以,如果你现在还有一丝不甘平庸,想提升自己的心,该暂停一下那些毁人的游戏虚拟生活,好好静下心来想想以后该怎么做了,是想一直沦陷下去,还是想要一个美好的未来?

ps:对于想提升学历的学员来说,如果对河南成人学历提升不太了解,可以搜一下郑州问鼎教育,了解一下当今成人教育学历提升政策,以防上当受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