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为何被誉为民国第一伟人?

YXL独立风中


第一位将黎元洪称作“民国第一伟人”的人,正是国父孙中山。可见,在革命党眼中,黎元洪受到了非一般的尊敬和好评。

“我虽然三度因缘时会,有两戴总统桂冠的风光,但更多的是交瘁的身心和梦魇般的回忆”。这话,出自黎元洪之口。实际上,这句话,恰是对黎元洪在民国时际遇的最好总结。

黎元洪出生在民间传说的观音出家之日,也因此他一直被人寄予厚望,尤其民国时期,他还数度成为了承载人民希望的存在。但一次次地,他却又在混局中自身难保,以至于最终,他还得了一个“泥菩萨”的雅号。黎元洪与孙中山

黎元洪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他是清朝官员,后来又是北洋军阀的统治者,同时,他又是一名革命者,并最终几度担任了中华民国的大总统。

纵观黎元洪的一生,我们不难发现,与同时期很多军阀不同的是,他决不是一个投机分子,也不是一个柔弱的任人宰割者。透过黎元洪的一生, 我们可以确定:他是一个情感丰富、有人格尊严、有人伦善意的中国人。在历史的洪流中,他一直在为把中国转向他所认为的最好的道路:共和,而努力!

1911年,黎元洪被推选为新成立的中华民国的副总统。1913 年 10 月,他再次当选副总统。

1916年6月7日,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宣誓就职大总统。正是在这期间,一直笃信“教育兴国”的黎元洪任命蔡元培为北京大学校长。把当时最好的大学交到蔡元培手里的这个决定,无疑是开明的。随后,1917年1月4日,蔡元培正式到校就职。随即,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周作人、梁漱溟等民族精英时云集北京大学。黎元洪

自此,我们现代中国的头脑终于诞生,迟于辛亥革命的新文化运动至此蔚为大观,为一个民族的涅架和新生提供强健的思想资源和知识产品,并为后来的“五四”运动做准备。一时间,中国人才济济,如百花怒放,群星璀璨。

不久后,徐树铮联合北洋督军建立临时政府,推翻黎元洪为首的北洋政府,拥段祺瑞上台。没有武装实力的黎元洪病急乱投医,邀请张勋入京调停,不料张勋来了个倒戈相向,进京后拥立溥仪复辟。

对于张勋复辟,黎元洪坚决采取了抵制态度,这种抵制态度,一如当初袁世凯称帝时他的态度。

1917年7月1日凌晨3时,溥仪在乾清官升座,宣布大清复辟。 大清还派代表劝黎元洪辞去民国总统之职以“归政”大清。黎元洪大为愤怒, 斥责前来劝退的代表,他骂王士珍“毫无心肝,背叛民国”,又对梁鼎芬说:

“民国 系国民共有之物,余受国民付托之重,退位一举,当以全国公民之意为从违,与个人毫无关系。 君欲尽忠清室,当为清室计万全,复辟以后,余对于清室即不负治安责任。”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为了挽救民国,阻止历史的车轮倒退,黎元洪不计前嫌,致电身在南京的副总统冯国璋,让他在南京代行总统职权,又起用段祺瑞为国务总理,讨伐张勋。

平定张勋之后,段祺瑞亲自到日本使馆迎接黎元洪回总统府,但黎元洪拒绝了,他通电全国引咎辞职。冯国璋也登门劝解,但黎元洪坚请辞总统之职,并通电检讨自己的五大失误:不能疏通国会;尔后又解散国会;援引张勋;不能反抗复辟;托庇于外国医院等等。

这其中,尤其解散国会一跳,令黎元洪痛心不已,他自责“寡草随风, 卒骤操持”。表示既铸大错, 无颜再居大位。 随后,他闭门思过,扫地楚香......

黎元洪全家福(第三)

不得不说,常人认错尚且难以启口,黎元洪身为当时最高领导人,在做了错误决策后而能引咎辞职并且真心思过,这实在难能可贵。

很多年后的1922年6月,直系军阀曹锟请黎元洪再任总统。但黎元洪面对再一次当总统的机会却提出“曹锟裁军”的要求。曹锟大骂黎元洪不识抬举:

“还要提条件,这是什么话! 捧他做现成总统,他却要整垮我们,真是岂有此理!”

随即,曹锟动了撂倒黎元洪自己当总统的心思,1923年,民国大总统选举中,曹锟以巨款贿赂国会议员在选举作弊,黎元洪总统被迫下台。6月11日他被逼出北京,在去天津的火车上,他被直隶省省长王承斌拦下,要他交出总统大印。黎元洪悲愤之极, 举枪自杀未遂。

这以后,黎元洪退出政坛,一心铺在实业上。这大概是他救国的另一种方式吧!

在这期间,黎元洪曾任中兴煤矿董事长、黄陂商业银行总董事和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等企业的董事。投资企业45个,其中银行17家,工厂12个、煤矿6家,总投资额达200万元。

他又于武昌油坊岭等地购置大量田产。后来他又为华侨首次创办的中国远洋轮船公司投资万余元的美金,以鼓励该公司在远洋运输方面能够得到发展,为国家挽回一部分利益。该公司当时购买了一条近万吨的远洋轮,命名为“中国号”。

在政坛时,在动荡的局势面前,他虽一度被逼辞职、下台,但他始终能有所小成。不管形势怎么变,从未屈服的他一直未忘记“救国”的初衷!可以说,在当时的情况下,黎元洪已经尽力了。如此,便是伟大。而在退出政坛后,有所悟的他将精力集中在实业上,并通过实业的方式继续为国效力,如此,便也是伟大!说来,黎元洪是当之无愧的“民国第一伟人”!


奇扒公式


黎元洪(1864年~1928年),湖北黄陂人,故称“黎黄陂”。



Δ黎元洪

黎元洪、一不是手握军权拥兵自重的军阀,二不是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党魁。他得意时各派争相推戴,失意时又被弃如敝履。

论条件他不是最好的,论仕途他又是最风光和顺畅的。不想当官,用枪顶着脑门也得干!

在风起云涌的北洋时代,黎元洪三任副总统,两为大总统,因而被誉为民国第一伟人。他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

讲真黎元洪走向革命是被逼的,换言之,他之所以后来能被称为伟人也是逼出来的。

黎元洪最初是清朝的统领,1911年,武昌起义后,当时需要一个领导人,由于黎元洪为人厚道,有黎菩萨之称,加之帮助过革命党人,和双方都有关联,起义成功后,被革命党人用枪顶着脑门推举他为湖北都督兼任副总统,黎一副赶鸭子上架十分不情愿的样子。

一、赶鸭子上架,黎元洪任湖北都督兼副总统

据传黎上任的头三天,不吃不喝,总想寻短见,起义的发展逐渐利于革命党时,在湖北立宪派领袖汤化龙的劝说下,黎元洪才剪去了辫子,从“黎菩萨”变成了“黎都督”。这才去都督府议事。



黎元洪成了湖北都督,他出身北洋海军,利用威望劝导他的老师,海军提督萨镇冰倒戈了革命党。一些清朝遗老看到黎元洪也是个革命党,也纷纷投身了革命。

他在湖北都督这个任上,为了立威,一反以往的菩萨面孔,露出狰狞面目,杀死了武昌首义大功臣张振武。

因为张桀骜不驯,脾气火爆,黎元洪害怕控住不住他,找了个张振武贪污的借口,未经审讯,就处决了张。

黎元洪觉得,张树大招风,为了湖北政局的稳定,只有除掉张,才能完全控制湖北局势。设计杀了张振武,黎元洪在湖北扎了根。

二、黎元洪二任副总统

1913年,黎元洪再次成为副总统,大总统是袁世凯,袁把黎调到北京,让陆军总长段祺瑞接替了湖北都督。黎元洪从此没有再回到过湖北。

黎元洪进京后,被安置在中南海瀛台,此时袁世凯欲称帝,拉拢黎元洪,和黎结成了儿女亲家,袁的九子袁克久(11岁)和黎元洪的次女黎少芳(8岁)订婚。大总统和副总统联姻,这在当时传为笑话。显然这是门政治婚姻。

黎是反对袁称帝,黎试图从帝制活动中抽身而退,提出辞去副总统之职,并提出回湖北原籍的请求,袁担心放虎归山。一律不予批准。后来黎元洪迁居东厂胡同,闭门谢客,闷闷不乐,软磨硬抗对付袁世凯,黎元洪大事不糊涂,坚持共和底线,坚决反对袁称帝,实属难能可贵。



三、黎元洪临危受命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亡,按顺序副总统代替大总统。黎打开袁世凯的遗命书,上面依次写着: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三人的名字。黎元洪成了袁世凯排名第一的大总统候选人。当时黎元洪没有实权,没兵没将,只是一个空架子。

四、黎元洪和段祺瑞的府院之争

袁死后,黎元洪出任大总统,而国务院总理是段棋瑞,老段是个武夫,独断专行,运用各种手段排挤黎元洪,演成“府院之争”。

段祺瑞和他的手下、国务院秘书长徐树铮架空了黎元洪。有一次,徐树铮拿着一份委任状请黎元洪盖总统印,黎问起其人的履历,徐竟然回答道:“现在实行内阁制,总统您何必多问!我很忙,您还是快点盖印吧!”

黎十分愤怒,对左右说:“我本来不要做什么总统,你看他们眼中哪里有我!”以后人们都称黎元洪为“图章”总统。

黎元洪不甘心做段祺瑞得橡皮图章,他要反击。

后来黎、段二人又为对德参战问题争执不休,段让黎在和德国断交书上盖章,黎元洪断然拒绝,段一气之下回了天津老家。



Δ段祺瑞

过了几天,经人调解,段才回到了北京。然后段祺瑞和冯国璋,向黎元洪讲述了对德国断交有利于中国的理由,黎元洪这才盖了章。这一回合段祺瑞赢得很漂亮。

只是和德国断交了,如何胁迫总统下令和德国开战呢?

为了达到主战的目的,段祺瑞将其手下的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黎元洪施加压力。

督军团想法很简单,议会挡路,就解散议会;总统不签字,就逼总统下野。结果事情搞砸了。

五、张勋复辟

段祺瑞内阁第二天就解体了,外交、司法、海军、农商等五总长辞职,但段祺瑞倔强到底,一个光杆总理也要撑下去。段祺瑞再次逼到了天津,在天津组织了临时政府。

这时远在徐州的张勋看到了机会,这家伙是个效忠大清的辫帅,他想乘机复辟帝制。他借口调停府院之争,率辫子军10个营4000余人,由江苏徐州开赴北京。

张勋率辫子军抵京后,不但没有积极调停“府院之争”,反而立即要求解散国会,驱逐黎元洪,邀集保皇派康有为等策划清帝复辟,史称"张勋复辟"。

7月1日,张勋果然让溥仪穿上了久违的龙袍,准备临朝听政,收回大权。

黎元洪坚守民国最后的尊严,坚决不交权,总统府仍是五色旗飘扬。他暗地签发总统令,恢复段祺瑞国务总理职务,令其出师讨伐张勋。

段祺瑞马上点兵,军队一到北京,张勋等复辟势力立马散去。



Δ张勋

这又一次证明枪杆子出政权的正确性。

黎元洪之所以浮浮沉沉,吃亏就是没有军权。段祺瑞让黎元洪复职,黎坚辞不授。

1917年8月28日,黎元洪离京到了天津,黎闭关修炼5年之久,段祺瑞害怕别人利用二人之间有矛盾,怕黎元洪被人利用,想让他到北京居住,他向段琪瑞表态:

一定履行四不主义,即一不活动,二不见客,三不回京,四不离津。

六、黎元洪再任大总统

1922年6月2日,大总统徐世昌辞职,曹锟呼吁黎元洪复职。9月19日,黎元洪为大总统,任命王宠惠为内阁总理。

1923年初,黎元洪任期快满了,曹锟迫不及待想夺权,想挤走黎元洪。

在直系军阀曹琨策划下,导演了闹饷、逼宫、夺印等闹剧,但黎元洪就是不下台,不交权。

面对这个“钉子户”,曹锟竟使出了无赖手段,给黎家断了水电。黎元洪大怒,决定离开北京。

13日下午,黎元洪乘专车离开北京。

两次出任大总统,两次无奈出京。你认为黎元洪是民国第一伟人吗?至少他的后半生不是。这也难怪,黎元洪不是那些拥有枪杆子军阀得对手。



Δ黎元洪

一个没有实权的空头总统,保护不了人民,也保护不了自己。黎元洪的专车到达天津。等待他的是直隶省长王承斌率领的大批军警,他们二话没说,包围了专车,并卸下车头。


黎元洪插翅难逃,在专车上被禁锢十一个小时,被逼交出印信。曹锟找到总统印玺,这才放走了黎元洪,以后黎一蹶不振,无心仕途,转而实业。

1928年6月3日,黎元洪因患脑溢血,在天津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秉烛读春秋


黎元洪哪里能成为民国第一伟人?辛亥革命的时候是个床下都督,之后又做过傀儡总统。

1911年10月10日,湖北的革命党人仓促起事,居然意外之中取得了空前胜利。由于武昌起义事发突然,本地的革命领导人或者阻隔在汉口(比如刘公),或者受伤(比如孙武),或者牺牲(比如刘复基)。当时革命军总司令部原有的二十一名干部,起义的时候仅有蔡济民,吴醒汉二人。像孙中山、黄兴那样的全国性革命领袖则远在国外,或在香港。

起义已经初步成功,最为要紧的事情就是不能群龙无首,光武昌起义是不行的,一定要通电全国,呼吁响应。所以,一定要找一个德高望重、为全国所知的人才能够号召天下,以免别人觉得起义新军是兵变闹事。


当时的黎元洪是前朝军官,最初是抗拒革命的,甚至令护兵手刃起事的士兵,并试图派炮营去攻打革命军。后来,他见形势不好,于是就躲了起来。据说革命军找到他的时候,他正躲在床底下,因此便有了床下都督的名号。

革命党人想让他做都督,黎元洪大呼“莫害我!莫害我!”。当时革命党还是让他做了都督,并强行剪去黎元洪的辫子。为此,黎元洪还流过泪。不过随着湖北军政府成立,革命形势还算不错,黎元洪便开始当起这个都督。

客观上来说,黎元洪做总督还是有优势的。毕竟他在当地有名望,而且名声还不错。他支持革命使得当时的三镇商人和老百姓热烈支持革命,一大批旧官僚归附革命,减轻了革命阻力。

不过黎元洪做总督,坏处其实更大。正如很多人所认为的,找黎元洪做都督可以说是革命中的最大错误。黎元洪分化了革命党,进而借助袁世凯的势力来格杀张振武和方维,对革命党人进行血洗和镇压,排斥革命派。影响更坏的是全国各地的革命很多都效仿武昌首义,推举旧官员来担任总督,使得新政权又被旧势力所控制,这为以后军阀混战埋下了祸根。

之后,在北洋的军阀争斗,黎元洪也有胜有负。最终,他死在了天津。


黎元洪在北洋时期成为了辛亥首义及共和政体的象征性人物,三次担任副总统,两次担任大总统,晚年致力于实业。在中国历史大转折的关头,黎元洪其实是犹犹豫豫的,可以说是退二进三,但是还是守住了共和底线。

1935年11月24日,国民政府为黎元洪举行了国葬。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历史是什么


黎元洪就是民国政坛的一个混混,最后混到总统的位置上,居然被人捧成了“民国第一伟人”,真是可笑。

对黎元洪,我说四件事,你自己琢磨这是个什么样的人。

1,被迫革命当督军。

武昌起义时,武昌城内兵力空虚,几个基层士兵就开始造反。张振武,孙武,这些人没什么威信,就拉旅长黎元洪出来当老大。黎元洪死活不肯,被枪顶着从桌子底下拉出来,摁在地上剪了辫子才愿意一同起义。

湖北对面的湖南也有个被迫革命的官僚——谭延闿。谭延闿一听武昌起义了,很害怕。可是一群大兵直接把他押到巡抚衙门。谭延闿以为要砍头,一路哭的他妈都不认识了!没想到革命军让他当都督,宣布湖南独立。谭延闿依旧害怕,威逼利诱福建广西等湖南籍巡抚一起独立。后来谭延闿官至国民党政府主席,是晚清民国最成功的人之一。别人问他成功秘诀,他就说一个字“混!”

黎元洪是民国第一伟人,谭延闿是民国第一完人,这哥俩,都是见风使舵的官场混子而已。

2,鸟尽弓藏杀部下。

历朝历代都有成功后杀功臣的习惯,只许太平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黎元洪也不例外。

把黎元洪扶上湖北督军宝座的,正是当初那位拿枪顶着他的张振武。张振武仗着自己有功飞扬跋扈,很不给黎元洪面子。黎元洪要学朱元璋杀功臣,却没有这个胆,因为张振武是全国闻名的革命元勋。

黎元洪想到了借刀杀人,黎元洪多次向袁世凯要求调离张振武,杀掉张振武。袁世凯假装中计以陆军部名义秘密处决张振武,还故意捅给报社。全国一片谴责声中,袁世凯公开黎元洪的密电,黎元洪身败名裂。

黎元洪要借刀杀人,却被袁世凯利用,偷鸡不成蚀把米,丢了湖北军权,成了无权无势的副总统。

3,府院之争犯糊涂。

袁世凯一死,毫无军权的副总统黎元洪接班,总理段祺瑞继承袁世凯大部分势力。总理和总统打架,黎元洪总统处处吃瘪,脑子一热,张勋那哥们,你来评评理。

也许是黎元洪人气高,也许是都盼着张勋跳火坑,各省军阀拥戴张勋主持局面。张勋一进京就组织溥仪复辟,黎元洪只好逃跑,段祺瑞黄雀在后,再造共和。

黎元洪和段祺瑞的斗法,吃了没军权的亏,也吃了没脑子的亏。

4,厚颜无耻依小杜。

黎元洪后来住在上海,上海大佬杜月笙对他多有照顾。于是黎元洪,这位昔日的大总统,拍起大流氓大毒贩杜月笙的马屁,写了对联——

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黎元洪用拙劣的演技,开启了尴尬的人生,民国那几年,真是丢死人了!

黎元洪1928年去世,如果活到37年,会不会想民国首任总理唐绍仪那样当汉奸被打死?多半会吧!

更多精彩敬请关注丹水秋风!


历史知事


哈哈大笑

伟人是是什么概念,是具有无与伦比的开创性,先进性思想的人,是功绩可以影响历史进程延绵千年的人,是在历史进程中舍我其谁无法替代的人。比如马克思、毛主席是伟人,比如牛顿、爱因斯坦是伟人。黎元洪只能说是有一定功绩的名人,怎么能称伟人。

不知何时起,刮起了一股洗白之风。现在黎元洪也有人要说他伟人了,充分说明了平台的重要性:一个普通人坐到了最重要位子上,只要他不死,总可以做出点成绩。

记得以前历史老师上课最喜欢讲这段,说到武昌起义时黎元洪被士兵揪出来被迫当湖北军政府都督,因为强迫剪辫子而大哭,惹得我们哈哈大笑。这样的人怎么可以算是伟人呢。

其实看一下黎元洪的生平,也可以看出他的为人。虽然他前期在清政府当官,但却不是科举考上的,而是考上了李鸿章督办的天津水师学堂,这是培养现代海军人才的地方,所以黎元洪学了不少现代知识,思想上是可以接受新事物的。后来他受到张之洞赏识,很快平步青云,不得不说,黎元洪做官还是很有一套的,他监管训练的湖北新军广受好评,而且他个性温和,训练得法,颇受士兵敬重。

后来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要知道,这次起义是辛亥革命的开端,但是本身规模特别小,起义人员也少,这就迫切需要一个有威望的人来稳定局势,起义内部人员显然没有这样的人,大家看黎元洪平时为人不错,也不是特别古板守旧,就强迫推举他做了都督。那时候清政府早已不得人心,在随后不到两个月内,先后十五个省宣布独立,辛亥革命全面爆发,作为武昌起义的发源地湖北,最早的革命军都督,黎元洪又被各省联合推举为大都督。可以看出来,黎元洪这一路走来都是被人推着走的,不知为什么,我想到了金庸笔下的韦小宝,也是一路被人推着担当了各派重要职务。

从此,黎元洪从一个省的新军领袖,成了全国革命军的名义首脑,威望那是大大提高,而且他还发表了就职演说,赞同共和治国。但是他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实权,凭借他一统全国是不可能的。所以当实权派人物袁世凯出现的时候,他并无一争之力,而实际上,那时候整个民国革命军都没有跟袁世凯有一争之力,所谓的就是资产阶级软弱性。直到袁世凯死后,黎元洪顺势当了大总统,但是实权派段祺瑞对他并不服,后来又遇到张勋复辟这些乱七八糟的事,五千辫子军就把他吓跑了。他的总统生涯告一段落。之后冯国璋、徐世昌相继登场,各路军阀也是风起云涌,徐世昌被推下台后,各路军阀对总统之位虎视眈眈互相不服,这时候又想到了黎元洪大人,于是他又被推上总统之位。

可以看出来,黎元洪的都督总统之位都是被历史潮流推着走的,当然,在他当权期间,支持共和,发展新军,发展工商业和教育,这些做的都是不错的。但是他既没有一统全国的决心魄力,也没有管制各路军阀的能力,这样的人,离伟人的距离还是很遥远的。

如果把黎元洪称作伟人,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这种无限拔高也是对黎元洪自己的不尊重。他的自评倒是蛮中肯的:“沉机默运,智勇深沉,洪不如袁项城;明测事机,襟怀恬旷,洪不如孙中山;坚苦卓绝,一意孤行,洪不如黄善化。”


一览众河小


称赞黎元洪为“民国第一伟人”的人是孙中山,章太炎对黎元洪也赞誉有加,称其为:“继(明)太祖而兴”。在我们的印象里,一贯以被迫起义、有职无权,堪称“窝囊废”的民国总统黎元洪,为何获得了孙中山等人如此高的赞誉呢?他是否又配得上如此高的赞誉呢?

黎元洪的经历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有时候天上是真的会掉馅饼的,也真的有运气无敌“躺赢”的人。众所周知,黎元洪并非革命党,而且他还是反对革命的,甚至在武昌起义前,还亲手枪毙了两个革命党人。



然而,也许真的是“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仓促发生的武昌起义成功后,光复武汉三镇的革命党人认为革命不能群龙无首,急需一位“德高望重,为国人所熟知”的领袖。然而不巧的是,计划中武昌起义的三个领导人,孙武受伤,蒋翊武远走避难,而刘公则滞留汉口。其他重要的革命党人,如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都离湖北十分遥远。


迫于无奈之下,在士兵中拥有较高声誉,名声也不错的黎元洪被革命党人从床下拉出,被强迫成为了湖北军政府都督。不过,这位被迫成为起义军领袖的“床下都督”,其实也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窝囊无用,黎元洪在辛亥革命过程中,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首先,黎元洪担任都督后,赢得了许多中立士兵和群众的支持,稳定了军心、民心。黎元洪是武汉新军中的三号人物,在士兵中也拥有较高的威望,当时在武汉的近两万名军人,并非人人都倾向于革命,相反,大多数的士兵和群众并没有什么革命思想,他们完全受有威望的人左右。此时,具有较高威望的黎元洪站出来,受到了这些人的支持,稳定了军心民心。

其次,虽然黎元洪是被迫成为都督,但他很快转变了思想,并积极参与革命活动。这也使得首义的湖北军政府迅速成为辛亥革命中其他省份的表率,也一度发挥了中央政府的作用。

最后,黎元洪成为湖北军政府都督后,也为起义的成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针对海军的支持,更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武昌起义后,担任清朝海军统制的萨镇冰被清政府命令率舰队镇压起义。而与萨镇冰有师生之谊的黎元洪则致信萨镇冰和舰队各管带,为最终争取海军起义,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因缘际会,最终成为中华民国的副总统、总统,虽然也有运气的因素在内,但黎元洪也有相应的功绩在内。但是显然,黎元洪的功绩并不足以匹配“民国第一伟人”的赞誉。

而孙中山等人之所以对黎元洪有如此高的评价,根本原因还在于,在北洋军阀的压迫之下,黎元洪成为了民国法统的代表。尤其在军阀专权的时代,饱受军阀战乱之苦的众人急需摆脱武人政治,真正的进入宪政体制,而显然,黎元洪成为了大家希望的代表。


鸢飞九天2018


黎元洪,字宋卿,湖北黄陂人。因此人称黎黄陂。生于1864年,死于1928年夏天。死后埋葬于武汉武昌卓刀泉土公山上,今华中师范大学校园内,其子女又花费12万元给武汉大学捐献了一座宋卿体育馆,古朴典雅。只是形状有些……如今已成了全国重点文物。
黎元洪的一生充满着传奇,出身普通的他早年在天津水师学堂学习。毕业后经晚清重臣李鸿章推荐供职于北洋海军,又多次获得李鸿章的提拔,后参加中日甲午战争,搁浅后为躲避日军搜捕跳海,大难不死逃生。后前往南京投奔了晚清另一位重臣张之洞。张之洞十分看好黎元洪的志气和能力,委以重任。督造南京城长江沿线炮台等防御工事。



第二年,张之洞被调往湖北武昌任湖广总督一职,黎元洪也跟随张之洞回到了家乡湖北,训练湖北新军,更是在张之洞的栽培下,三次前往日本学习日本的军事训练技术和日本的军队管理经验。颇有成效,这一切都为黎元洪后期成为北洋政府的重要人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彦宏在自身的努力下和贵人张之洞的提携之下,官衔不断提升,累迁至三品官,成了湖北新军的最高领袖,把持了湖北新型陆军和湖北水军两支重要的军事力量。李彦宏虽为清政府的官员,但对于进步的革命人士也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尽量取得一个平衡。这也为后期的武昌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随后武昌起义爆发,黎元洪原本想要明哲保身,但看到革命形式不容小觑,尤其是革命军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之后,面对群龙无首的局面,革命军领袖们经过讨论一致决定,必须选取一位德高望重、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军事名人来指导革命军的下一步计划。李彦宏成为他们认为最适合的人。得知自己被革命军推荐为湖北革命军总督一职这个消息的黎元洪开始是拒绝的。黎元洪经过跟革命军领袖谈条件之后才被迫答应做总督一职。


黎元洪提到,今日之革命,实为推倒清朝之统治,恢复汉族之正统地位。废除封建专制,走向民主共和。由此可见身为清政府高官的黎元洪思想进步,认识超前。这与他曾经留学日本是分不开的。

黎元洪之所以被称为民国第一伟人,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上,平衡革命党和北洋军阀的矛盾,维护民主成果!

黎元洪既不属于革命军,也不属于北洋军阀,但拥有巨大影响力的黎元洪却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平衡双方的矛盾,尽量维持共和之果实不受破坏。在袁世凯称帝闹剧面前,表现出了坚决反对的立场,不惜辞退所有职务退隐。同时面对南京临时政府在革命期间为了扩大革命成果而不惜用本国赋税做抵押向日本借款出卖国家利益时,大义凛然批评革命党人是在饮鸩止渴。

外交上,积极废除一系列清政府与列强不平等条约。

革命军为了获得西方列强的支持,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之初,居然宣布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直至合同失效。而袁世凯为了达到称帝的目的,也像西方列强进行了妥协。而黎元洪就职大总统之后,积极改善中国与西方列强之间的关系,谋求正常的国家外交关系,1917年,趁着一战胜利,中奥签订废除中奥一切不平等条约。1918年,民国政府修改进口税法,保障了民国政府在征收进口税时的主动权。1919年,苏俄宣布废除与中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1921年,德国宣布废除中德不平等条约。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黎元洪的努力。

经济上,积极发展实业经济,振兴民族资本企业。晚年的黎元洪在政治上不得志,转向发展经济,投资钢铁。煤矿,盐碱,纺织,银行,制药,林业,食品,烟酒,保险,证券,邮电等70多家企业。为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和积累,以及中国工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除此以外,黎元洪在军事方面,文化方面也颇有成绩:训练新军,兴办教育,保护文人等等。因此被孙中山先生称其为民国第一伟人!当然,孙中山说这句话也许有一定的奉承之意。但黎元洪的一生还是有很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珞珈山的猫


黎元洪与孙中山、袁世凯、黄兴并称为民初四巨头,但是相较于其他三位,我们对于黎元洪的了解真可谓是冰山一角。

黎元洪为何被誉为民国第一伟人?黎元洪源出北洋系,一生戎马倥偬,能够在民初波谲云诡的政局中三任副总统两任大总统,先后与无位总统同台共事,绝非仅仅机遇垂青,运气使然。

更绝非我们所认为的傀儡、花瓶,必有其独有的政治技巧,其实他代表的是那个时候特定的中间力量,他的思想还具有半封建半民主的性质。 黎元洪对民初政局的发展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黎元洪虽然在辛亥革命中被迫做都督,但他很快就认清了历史发展的大势,顺应历史潮流,主张废除帝制,赞襄共和。

以黎元洪为首的军政府稳定了民心、军心,为武昌起义的发展起到其他人难以替代的作用,在随后的袁世凯称帝的过程中消极抵制,拒绝被封,加速了袁世凯统治的崩溃,在两任大总统时,能与段祺瑞、吴佩孚等军阀做了一定程度的斗争。在府院之争中与段祺瑞角力,以大总统之令恢复了辛亥革命的主要成果《临时约法》和国会,主张在国际上维护中国主权,和保障人们权益,重视法治和地方制度建设,都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期盼和要求。

总体来说,在封建时代,黎元洪是一个开明的将领,体恤下属,与人为善。作为大总统后,虽然权力不大,但职位颇高,在政坛上有重要的话语权,因此一直是各种势力拉拢的对象。

虽然黎元洪在武昌起义后也做过这样那样的坏事,但我们不能将其等同于袁世凯、段祺瑞等封建军阀,应该肯定他在历史中的功绩。

历史传讯社,基于共享理念下的历史学人社区。我们团队立足于原创,书写历史,资鉴现实,努力建设为一个有情怀和质量的新传播媒体,欢迎大家点赞、评论与交流!

秦右史


问题本身有问题,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黎元洪都绝对称不上“民国第一伟人”。不要说广大网友不答应,袁世凯、孙中山、黄兴三个人的棺材板都会摁不住吧。论实力,他远不如袁世凯,论名望不如孙中山,论实干,不如黄克强,论眼光,不如宋教仁。



黎元洪发迹纯属走狗屎运,这个大家都知道。他本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新军军官,当过教官,培养出不少人才,当过协统(旅长),领过兵,算得上是能文能武的典范。 对于辛亥革命,黎元洪是一个很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同情革命,他当教官的时候,发现学生有革命倾向,一般都是选择替他们遮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种作风保护了很多人,也赢得了口碑。另一方面,对于去劝说他本人革命,鼓动他造反的,他当场开枪击毙,毫不留情。总而言之,黎氏哲学就是,你们革命,我不反对不拆台,但不要惹到我身上来。

武汉首义,其实是几个下等军官和士兵自发组织起来的。起义军的首领金兆林,熊秉坤等,都是新军的排级干部,而革命党的中高层,要么被杀,要么逃跑,可以说是群龙无首。金,熊两个小军官,起来打几枪还行,要维持武汉这个大局面,怎么可能。这个时候,大家才想到一个貌似对革命还有点好感的大人物——协统黎元洪。于是,革命军到了他家,从床底下把他揪出来,用手枪逼着他革命,出任军政府都督。说和其他革命领袖矢志革命不同,黎元洪的革命是被手枪逼出来的。

从老黎整个民国生涯来看,袁世凯活着的时候,他基本唯唯诺诺,惟袁大头马首是瞻。唯一一次,他想借袁世凯之手杀张振武,不料老袁杀人后,把黎元洪的信一公布,韩得黎元洪声名狼藉,一贯维持的黎菩萨和好名声几乎毁掉。 老袁死后,黎元洪接任总统,本以为可以威震天下,结果又遇到更强势的段祺瑞。府院之争的结果,以辫子军赶走黎元洪,段祺瑞再造共和而告终,段总理完胜黎总统。

总体来说,黎元洪其人,伟人是谈不上,我个人以为,他也只是民国的一个过客,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更多的时候,他是一个没有实力的政客。如果不赶上好时候,以他的性格和能力,在历史上恐怕留不下什么痕迹。


脑洞大开的历史


民国时期,黎元洪影响颇巨。早在民国初年,《黎元洪起义师》的有声电影就曾搬上屏幕,还公演过新编历史话剧《黎元洪》,均引起轰动。

黎元洪坚持共和政体,主张军民分治反对军人专权。他讲求共和、法治、民主和实业的精神代表了时代的进步潮流,特别是他二度当国时提出的“废督裁兵”等依法治国主张,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他旗帜鲜明地反对袁世凯的帝制,断然起用自己的政敌段祺瑞镇压张勋复辟,将永载史册;作为军事家他在治军方面,打造了近代中国与北洋军齐名的“南洋军”的品牌(在彰德和太湖两次秋操对垒赛中,“南军”总指挥黎元洪每次都大败“北军”总指挥段祺瑞,黎元洪也因此在朝廷声誉鹊起。);作为与实业家,他是发展中国近代工业与对外开放的实践者,他先后投资的企业计有45家,其中银行17家,煤矿6家,工厂12家。凡此种种,故被孙中山赞为“民国第一伟人”。

黎元洪在民国初年的政坛可谓显赫一时,在武昌首义之后被革命党人推举为中华民国中央第一大都督,管理外交事宜。而在民国大总统未选出以前,他又作为陆、海军大元帅代行大总统职权。接着他风云际会,跃居国家权力顶峰,是我国历史上惟一两任大总统、三任副总统的人,并先后与民初的其他五位总统同时活跃于民国政坛。

黎元洪(1864年10月19日—1928年6月3日),字宋卿,是湖北黄陂人,故称“黎黄陂”,中华民国第一任副总统、第二任大总统。世居湖北黄陂西乡、县城、东乡与北乡。1883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1906年擢升暂编陆二十一军统领。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革命党人强迫推举为湖北都督。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黎元洪被选为副总统兼领鄂督。1913年支持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同年10月,袁世凯、黎元洪分别当上正副大总统。黎元洪又支持袁世凯解散国会,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兼任御用的参政院院长。后袁世迫黎元洪赴京,被安置在瀛台,与之结为儿女姻亲以控制之。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册封黎元洪为“武义亲王”,黎元洪坚辞不就。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大总统,宣布恢复约法,召集国会。但实际权力则为国务总理、皖系军阀段祺瑞所掌握。黎元洪不甘于受段摆布,形成“府院之争”。段祺瑞利用张勋将黎驱走,由副总统冯国璋代行大总统。1922年6月,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赶走皖系总统徐世昌,请黎元洪复职。黎元洪复任总统后,无实权。1923年6月,黎元洪再度辞职,退出政坛,移居天津投资实业。

光绪十四年,黎元洪以优异成绩从天津水师学堂毕业,北洋大臣李鸿章赏给他六品顶戴,并给予其把总的位置。此后,他被派至北洋水师来远号快船见习海军技艺,有海道、驾驶、帆缆、枪炮、列阵等训练项目。光绪十七年秋,北洋水师开始对历年办理海军有功人员进行奖赏。黎元洪经北洋大臣李鸿章保奏、清廷批准先后从把总晋升为千总。又自广甲三管轮拔充为二管轮。继因“频年操巡,久历风浪,著有劳绩”,由六品顶戴赏换五品顶戴,只领功牌。 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黎元洪所在的广甲舰被抽调编入了由海军提督丁汝昌率领的北洋舰队来参战。在9月17日的黄海战役中,广甲舰触礁搁浅以致未能行驶。为躲避日军的追捕,黎元洪跳海得以逃生。及此,黎元洪结束了为期十二年的海军生涯,告别了曾尽心效力的北洋水师。甲午战后,清政府认识到采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和军事制度己是当务之急。为防患于未然,大举修筑军事战备和招揽海军人才。两江总督张之洞在南京编练自强军,设延才馆,发布檄文聘请水师学生。张之洞对黎元洪有知遇之恩,是黎元洪进入权力集团的引路人,他给黎元洪提供了充分发挥才能的政治舞台。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张之洞回任湖广总督。黎元洪应张之洞之召随同回到湖北家乡,在湖北枪炮厂负责监制快炮,从此结束二十余年的北漂生活。张之洞到湖北后继续编练新军,加强军事建设。湖北新军的营制仿德国军制,张之洞任黎元洪为护军后营帮带,五品顶戴尽先补用千总,后又以黎擅骑术,任为马队管带。在湖北护军编练取法上,随着形势的变化,张之洞从学习德国转而师法日本,光绪二十四年、二十五年、二十七年,在湖北当差的黎元洪受张之洞委派,先后三次到日本留学考察军事教育和观摩仙台大操,内容涉及军制、军校、会操、兵法、兵营建设等各个方面,逐步充当了清末军事现代化风潮的地方军制改革的先锋。黎元洪每次考察回国后都写下日本军事考察报告送呈张之洞检阅,引起了张之洞的极大兴趣。张之洞还曾一度令自己的长孙张厚琨赴日学习,行前请黎元洪向其介绍了赴日的一切常识。学习考察后归来的黎元洪颇得张之洞赏识和倚重,被提拔为各营教练官,又兼训新兵,成为编练湖北新军的高级将官。光绪二十五年,黎元洪得张之洞保举侯补千总,以守备尽先补用。

二十世纪初年,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机又开始推行“清末新政”,湖北开各省风气之先,加紧施行。黎元洪奉命协助办理将绿营、防营结束后,又增招新兵,扩充武备学堂设备。在日本所学的西式教育的洗礼下,黎元洪的军事思想开始进入了湖北最高军事决策层的视野,并付诸实践。张之洞先后多次采纳他的军事改革建议:一是规定水陆各营所辖兵勇凡遇有重大过犯者,均交执法官审讯,不得擅杀。二是将武备学堂及防营将弃学堂合并改为武高等学堂,另设武普通中学堂。前者为张之洞军事学堂体系中的高等军事教育机构,后者为中等军事教育机构。武高等学堂“程度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相等,为武普通中学堂毕业学生升学之地”,为湖北乃至全国培养了大量军事近代化所需的人才。三是湖北省会开办警察,从各营选拔优秀士兵进行训练后充任。因在军事实践中表现突出,黎元洪的仕途平步青云。

紧接着,黎元洪又三赴日本学习考察,回国后,制订了中国陆军改革的第一个法规《湖北练兵要义(十条)》。1904年秋,任湖北新军第二镇协统兼护统领,并提调汉阳兵工、钢铁两厂,兼任丝、麻、纱、布四局会办。次年12月升任湖北新军第二镇第三协协统(旅长)兼护该镇统制,还兼辖“六楚”(楚材、楚同、楚豫、楚有、楚观、楚谦)舰队和“四湖”(艇名湖鹏、湖鹊、湖鹰、湖隼)雷艇。直至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中军副将等职。武昌首义一举成功,黎元洪成为中华民国的开国元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他是副总统,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他依然是副总统。袁世凯死后,他终于登上了大总统的宝座。

黎元洪虽是行武出身,但他嗜好读书,常常手不释卷,而且十分爱惜人才。早在留日期间,黎元洪就深深认识到日本军事科技之发达,从而产生了强烈的人才意识。归国后,他就极力建议张之洞派员到日本学习先进技术与军事,张之洞采纳了他的建议,到1906年,湖北地区派出留学生达1360人,占全国派日留学生总数的1/4。也正是这一批留学生经过洗脑回到湖北后,把日本先进的技术与西方的先进思想带到湖北新军中来,成为日后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当时,在军中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湖北新军如此人才辈出,多亏了黎元洪当初在总督张之洞面前的极力鼓动。1906年4月,黎元洪出任湖北新军第21混成协统领,兼管马、炮、工、辎各队事务,在新军的位置仅次于第八镇统制张彪。陆军小学堂会办后,黎元洪以整顿部队为名,通过黄陂籍新军32标标统(团长)蓝天蔚,招募大批富有新思想的知识青年入伍,其中在黎元洪的家乡黄陂招募的96人中就有12个贡生,24个秀才。随后,将他们中的优秀者或送到陆军小学堂深造,或选派到日本留学。后来,仅从黎元洪的家乡黄陂,就走出了诸如军事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医药专家等50多名辛亥革命风云人物。

黎元洪首次担任大总统后,狠抓精英人才的培养,尤其是他大胆起用一代教育家蔡元培,谱写了北大之教育传奇。

民国五年(1916年)6月7日,即袁世凯死后的第二天,黎元洪在东厂胡同宅邸就职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就职大总统后,各方来电请求恢复民元约法和民二年国会制定之大总统选举法,召集国会,速定宪法,组织责任内阁,废除民国二年十一月四日后袁氏伪制,惩办祸首。所有措施须依临时约法,以解时局纷扰之祸,慰人民望治之心,固民国根基之本。

民国六年(1917年)6月7日,张勋率五千辫子军北上,7月1日张勋进京,拥戴清废帝溥仪即位。出于对张勋势力的威胁,黎元洪不得己逃到日本公使馆进行躲避。此时,广东省长朱庆润、广西省议会、江苏督军李纯等纷纷电请黎元洪勿思引退,以武力斩除张勋。7月3日,段祺瑞以讨逆军总司令名义誓师讨伐,剑指张勋一人,余者不咎。不出十日功夫,张勋等复辟势力即遭到段祺瑞的镇压。张勋复辟使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功臣身份回到北京,黎元洪也因段祺瑞讨逆成功而成功解禁。

辛亥革命之前,黎元洪虽然不是革命党,但对革命党人非常同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总是尽力保全他们。对于军中出现的新思想,他从来不反对,甚至还鼓励士兵接受新思想。1904年,日知会总干事刘静庵与革命党领袖黄兴来往的联络书被截获,报与黎元洪。他便示意刘静庵托病离开,从而保护了刘静庵。1907年,日知会的季雨霖秘密响应萍浏澧起义而身陷囹圄,又是黎元洪出面将其保释。就在武昌起义爆发的前夜,孙武试制炸弹时,炸弹不慎爆炸,官兵闻风而至,把革命党的名单搜去,湖广总督等人要按照名单抓捕党人,黎元洪两次激烈反对,认为名单牵涉面太广,不能操之过激,以免生变。这两次建议虽然被拒绝,但也可以看出,黎元洪对革命党人的感情。他始终以惜才为由,以中庸之道的态度处理;对已发现的革命党能瞒则瞒,实在瞒不过仅以撤职、开除了结,而不愿将之上交或杀害。从而在客观上为革命保护了人才,积蓄了力量。

民国十三年(1924年),黎元洪回到天津,从此不问政治。在告别政坛的这段时期,由于帝国主义的压力暂时减轻,国内爱国运动兴起,市场需求大大增加,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极为有利的发展条件。政治上失意的黎元洪,受到企业盈利的巨大鼓舞,热心发展实业。他自己也曾表示:“对于政治业已心灰意冷,以后将在实业界力求活动”, 从而拿出自己的官傣收入、土地租金或利用个人的政治影响借债银行,先后选择在北京、天津、上海、湖北等13个省和香港等地,投资煤矿、盐碱、钢铁、纺织、烟酒、食品、制药、林场、银行、证券、信托、保险、邮电等各种企业70多个,有的还亲自出任董事长,或以子女的名义担任要职,施展实业救国的抱负。民国十六年(1927年),蒋介石的北伐军打到山东,要没收黎投资最多的中兴煤矿。他急忙找人向蒋疏通。蒋说:“别人的我没收,黎黄陂的我不能没收。”但他先是向中兴摊派了100万元的短期债券,之后又是100万元的军饷。为了凑钱,黎元洪身心俱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