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不通,朱棣只是打下南京凭什么就能当皇帝, 其他地方为什么就这么容易臣服?

新时代领路人

想当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时,曾付出多少艰辛和努力,数不清打了多少恶仗才当上的皇帝。而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儿子,据说,只攻下一个南京,就当上了皇帝,竟然如此简单,都很难理解。


对朱棣存在的偏见,其实,是因为没有真正了解内情,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只是朱元璋与朱棣所处的时代不同,所用的战略战术不同而已。明太祖朱元璋当年逐鹿中原,一城一城的打,一步一步的攻,那是为了赶走蒙元,因为蒙元昏庸无道让百姓黎民水深火热,所以朱元璋当皇帝是顺应天意的。而朱隶是处明朝自己的国度里,是与自己的侄子争夺皇位,此时,已无外患,只有内乱,不需要太多的战争,只需要依靠谋略、智慧和人脉的紧密结合才能取胜。


那就让我们共同来看看,朱棣到底付出了哪些努力才登上皇帝宝座的?


一、深谋远虑,收服人心。


第一步,向老百姓和保持中立的官员,宣称自己的举动为“清君侧”,即清除君主身边的亲信、坏人,给他们进行文化洗脑。


让他的十七弟帮忙编写征讨的檄文(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特指声讨的文告)。大致意思是说:“我只是为了帮助侄儿朱允炆扫除身边的奸臣,才这么干的,并不是造反!” 主要是为了控制住外界的舆论,安抚人心。


据说,中国历史上四次勤王,只有朱棣成功了。但是仔细比较看出不同,唯独朱棣是勤自家的王,所以相对容易些。


因为这属于皇室自家的事,对于一般保持中立的官员来说,觉得事不关己,没必要跟着参和,他们认为,不管谁当皇帝,都姓朱,我们只是人家的臣子而已,所以,很容易就拉拢过来;而对于老百姓而言,认为都是你们亲人之间的矛盾,只要国家安定,至于谁当皇帝,都无所谓,所以百姓都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也不会有任何议论。

二、天赐神运,一举成功。

俗话说:如果你真正想做成一件事的时候,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朱棣计划的第二步,就是对付军事重镇和朱允炆的嫡系部队,因为弄不好,朱棣还要担个“叛父逆侄,谋权篡位”的罪名。


正在朱棣不知所措时,没想到却巧遇道衍和尚,给他出一高招,即对于军事重镇和朱允炆的嫡系部队,以诛奸齐泰和黄子澄逆贼的名义“清君侧”,就名正言顺了!朱棣听后,仔细一琢磨,觉得这真是妙哉!


加之以前,在朱允炆和蹩脚智囊黄子澄、齐泰的帮助下,朱棣身上有了免死金牌,因其不想背上杀皇叔的罪名。


又曾在李景隆的努力下,朱允炆的精锐部队被打的七零八落,让朱棣的队伍不断壮大起来。

于是,他就举起“清君侧”的大旗直奔南京了,这就是史上有名的靖难之战。


这一切的安排都那样恰到好处,仿佛有上天的帮助,让他竟然在几率极小的情况下,轻而易举地完成了伟大的夺位大业。


三、大胆革新,功勋卓著。

靖难之役后,朱棣开始自己的第三步计划,就是推翻“建文新政”,把持内政,干出政绩,再让方孝孺写个“檄文”昭告天下,就大功告成了。


但方孝孺是建文帝的老师,自然得拥护建文帝,不能听朱棣摆布呀,所以,拒不写朱棣檄文,还给朱棣安了个“燕棣逆贼”的罪名。


朱棣暴怒之下,将方孝孺诛灭十族。此举吓得满朝大臣惴惴不安,却也激怒了建文帝旧部忠臣,朱棣暴戾一起,杀了许多重臣。



幸亏内阁首辅杨荣及时制止,问朱棣:“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意思是,皇帝是先杀人,还先登机呀?一下提醒了朱棣,于是,立刻停止杀戮,赶紧前往先帝陵祭拜极度悲伤,以表忠心,这平定了朝臣乱局。


继位登基后,朱棣计划的最后一步,就是要干出大政绩以服众。


所以,后来朱棣拒帖木儿、征蒙古、平外藩、巩固领土,设置内阁,开创新政,“郑和下西洋”对外交流,宣扬国威。慢慢成就了“永乐盛世”。


因此,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鲜为人知的艰苦奋斗历程。当真正走进这段历史,对朱棣的成功就很容易理解了。



有书共读



首先,朱棣之前可能喝酒后会对自己要向侄子磕头有点不爽,也可能觉得自己比侄子更适合当皇帝。但清醒后,他肯定觉得还是做个手握兵权的燕王比较实惠。因为亲王没事造反玩,这个成本比起自己老爹当初乞丐造反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但是削蕃这事把他逼到了墙角。并且造反这事一旦干起来,是没有回头路的。

其次,看看朱允炆的牌面。朱允炆继位以来,天下已经升平二十多年了。除了边境打仗,中原百姓已经过起祥和的小日子了。加之朱元璋把能打仗的武将都杀了,只留了一个会守城的耿炳文。那样,朝中的将领基本都是二代们,如李景隆。那么和平年代文官集团开始掌权,方孝孺,齐泰,黄子澄,这三个人名气之大,说出来都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可惜一水的书呆子。齐泰脑子一热,想学晁错。可惜他忘记了朝内没有周亚夫。

再次,看看普通当官的和老百姓对朱棣造反的看法。刚才说了老百姓已经过了二十来年的太平日子。都相信这天下姓朱。至于是朱元璋的儿子还是孙子当皇帝这不重要。反正这是你们家事。我该缴税缴税,该纳粮纳粮,该徭役徭役。

那么朱棣真那么容易就造反成功了么?显然没有,朱棣造反花了接近4年。失败无数次,打得自己没信心的时候抱头痛哭。但是年轻不懂事的朱允炆给了朱棣一个免死金牌,“不要让朕背负杀叔之名”。还有三次莫名其妙的大风,这个大风要不是记载在史书上,我是不会承认的,因为科学无法解释。和元朝攻打日本时遇到的神风效果是一样的。日本的那个神风是在海上遇到的,尚有点科学依据。朱棣遇到的神风,这这没法解释。

其实朱棣即便拉上宁王打败了李景隆几十万大军,其实南军后起之秀还是一个接一个冒出来,比如盛庸,比如铁铉。基本上在军事上彻底打败南军(政府军)是没有希望的。到这感谢后来为整个明王朝扮演重要角色的一股势力。没错,死太监。正是在朱棣几乎绝望的情况下,这帮死太监告诉朱棣,南京城空虚,速来,皇位就在这里,等你!朱棣绕开山东,直奔南京,基本不费吹灰之力拿下了南京!

天下要臣服朱棣,是有先决条件的。

首先,你得是大家认可的皇帝。按说你是朱元璋的儿子,大家可以认。但前提是只有一个人自称皇帝。朱允炆一把大火烧了皇宫,朱棣在没找到朱允炆尸体的情况下宣布,朱允炆死了。却暗地里派了两个人去找,一个叫郑和,一个叫胡滢。

其次,你一个藩王跑到南京来自称皇帝,必须名正言顺。当然这个道衍和尚帮他策划好了,造反的名义是“清君侧”,这仗叫“靖难之役”;所以杀齐泰和黄子澄;再让方孝孺写个诏书;废除“建文新政”;恢复太祖祖制。就一切名正言顺了。可是方孝孺却写了个“燕逆”,又气又怕的朱棣灭了方孝孺十族。但朱棣还是感谢一个人的,杨荣一句:“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才使朱棣没有因为心急酿成大错。所以才有了后来的“三杨”辅政。

再次,朱棣必须干出点政绩来,才能服众。所以登基以后,他发动了几次对漠北蒙古人的讨伐;提出“天子守国门”,完成了迁都北京的巨大工程;派“郑和下西洋”出使各国,宣扬国威;铸就了《永乐大典》宣示盛世;设置内阁,开创新的政治制度。这些功绩被朱允炆看到了,最终通过胡滢告诉了朱棣,朱棣终于解开心结。


炒米视角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清君侧”这个词。“清君侧”指清除君主身旁的亲信、坏人。这是明太祖朱元璋认可的,所以在太祖年间他也注意培养诸王带兵经验和威信,保证他们有能力完成这个目标。

太祖尸骨未寒,齐泰、黄子澄等人大举废黜亲王、剥夺护卫兵,那不就是奸臣?而朱棣起兵的旗号是:“诛齐黄,清君侧”。朱棣为燕王,在太祖期间就有丰富的带兵经验和强大的威信,燕王起兵,跟他出塞的老部下们纷纷响应,这就是太祖培养的成效。(大部分也存在害怕削藩被株连,响应起兵是符合自身利益,也是符合太祖的祖训的,所谓名正而言顺。)

如题主所说,朱棣当时是只攻下了南京,并且按照《皇明祖训》规定:亲王靖难之后要还国,然而建文帝没有逃跑也没有出面交涉,居然自焚了,朱棣连表面功夫都省了,直接即位吧。为什么其他地方会那么容易臣服呢?有下面两个原因:

一:朱棣入京后,南军大将郭英、平安、盛庸、梅殷、何福、房昭、杨文等等都先后顺服了朱棣,说明太祖皇帝亲手打造的这支军队的指挥官还是明事理的,虽然受朝廷之命不得不执行,但心里知道燕王确实是遵循祖训而起兵,故能够接受这一结果。文官中固然有念及建文帝之恩而求仁者,但也有不少识时务之士,因此朱棣成了明成祖,并且很快就建立了首届内阁、重组政府,各地方政府也闻风归顺,只有浙江布政使等人还在招募民兵,被部下抓捕归案。总的来看,成祖起兵看似“叛乱”,实际却是太祖皇帝设计的应急机制的启动效果。

二:从帝位传承上看,太祖尊重嫡长继承制,将皇位传给了建文帝,现在成祖取而代之,正所谓楚人失之,楚人得之。 内不能制外,但内外都姓朱,都是太祖之后。我看这正说明了太祖制度为一姓之谋的成功。要是缺乏政治智慧的建文朝廷愣是把燕军消灭了,那才是太祖的真失败,以后朝廷又不知道搞出什么乱子。成祖即位后,用较为和缓而非粗暴废黜的手段,把亲王领兵的制度废除了,改为“天子守边”,更加在京城厚集兵力。

如有未详尽之处,可以评论留言,将针对性一一回复。


客栈里的包打听

一直想不通,朱棣只是打下南京凭什么就能当皇帝, 其他地方为什么就这么容易臣服?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先得从朱元璋说起。

朱元璋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明朝建国后,平定天下,恢复国家的经济生活,确实得到了当时民众的支持。因此,当他在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去世后,史称“洪武之治”,也不算溢美之词。

通过三十年的统治,民众已经认可了朱明代替元朝天祚,将朱家传承帝位看做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这是当时的大背景。

建文帝

朱元璋去世时,由于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即明惠宗(亦称建文帝、明惠帝)。

年纪轻轻继位的建文帝,并没有执掌国家的经验,所以实际上一个主少国疑的局面。如果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继承大统,他首先要解决的是稳定局面,以民生为重,让自己的政策深入人心,获取更多人的支持。

应该说,历史是给了他这个机会的,朱元璋在位时,认为太子朱标过于仁厚,因而强力拔刺,大杀功臣并牵涉极广。虽然在他强硬的弹压下,没有人敢于反抗,但心中忐忑是一定的。如果,建文帝能够采取一定的怀柔政策,应该能够很快收拢人心。

但他并没有采取这种政策,而是在身边几个所谓大儒的鼓动下,选择了以削藩为手段来巩固皇权。

在中国历史上,削藩从来都是非常敏感的一件事,几乎每次都会酿成动乱。作为深受建文帝崇信的几位大儒不会不知道前朝旧事,他们凭什么会认为自己比汉文帝手段更高?

另外,从建文削藩的炒作来看,实在是个“三无产品”——无计划、无预案、无善后。这种近乎儿戏的做法,又怎么在险恶的政治斗争中获得成功呢?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六月,朱元璋去世,建文帝临朝。当年七月便削周王,废其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次年(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四月,连削三王,废齐、湘、代三位亲王为庶人。

湘王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湘王的遭遇,震动诸藩人人侧目,可建文帝并没有做好安抚工作,甚至连假装心痛都懒得表演一下,而是干脆利索的给了他一个“戾”的谥号。要知道,古人是极为重视哀荣的,这个恶谥,足以表明建文帝对叔叔们的态度了。

估计按照建文帝和他身边人的想法,皇帝要削藩,这些大明的番王,不但要洗干净脖子准备好,而且还得欢欣鼓舞的感恩戴德。真不知道,他们从哪儿来的自信?要是当时,他进行了充分的战争动员,大军压境形成了泰山压顶之势也行。可从朱棣起兵后,中央军队的表现来看,远远没有事先有所准备的迹象。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朱棣起兵抗命几乎是他唯一的选择。但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四年的战争中,朱棣数次战败,也算是险过剃头。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即便是建文帝继位不久,他对于军队依旧拥有一定的控制能力。这种控制力显然不是来源于他自身,而是来源于天下对朱家为正朔的认知。

明成祖朱棣

另外,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靖难之役中,其他番王全都作壁上观,没有一个支持建文帝,这也足以说明各地番王对中央政权的态度。要知道当时的各地番王,可不是明朝中晚期,那些连出趟城门都需要报备的番王。这时期,他们对于自己身边的军队还多少有些控制力,但他们的表现也足以说明,中央政权在他们心中已经不值得支持了。

当朱棣攻入南京,靖难大戏落幕,南军大将都先后臣服。这说明当时大多数人,都认可这是一场皇族内部的战争,并不是汉夷之争。因此,也就没有那么多反弹。

另外朱棣登基后,迅速恢复了周王、齐王、代王的爵位,并改湘王朱柏谥号为“献”,算是对建文帝的削藩做了交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安抚了各地诸王。

靖难之役

最后,如果建文帝没有削藩,朱棣会不会谋反?

我个人觉得,应该不会。从靖难的战争过程来看,中央政权的军队并不是没有战斗力,否则这场战争也不会耗时数年之久。朱棣是一个带兵之人,这一点他心里不会没数,所以如果不是退无可退,他也犯不上拼死一搏。

但以朱棣的能力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有实力的藩镇是很有可能的。毕竟,北地边患是实实在在的威胁,朱棣还算是朝中能够仪仗的战将。所以,他手中的军权应该会越来越重。但历史是没有如果这个选项了,既然建文帝已经图穷匕见了,朱棣除非引颈就戮也就只有拼死一搏了。

最后,我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黑朱棣。

虽然朱棣皇位所得不正,但从他一生的施为来看,在有明一朝,排进前三应该毫无问题。或者说仅次于创业的朱元璋,也不算溢美。

而且,这种皇位得来不正的君主,为了能够证明自己是个好皇帝,一般都能兢兢业业的苦干,来开创一个时代。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靖难之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管窥历史、一家之见!我是头条号藏地读行,欢迎您的关注。

藏地读行

首先,朱元璋死的时候,太子朱标已经死了很久了。按理讲,长子死了,第二个儿子,就应该成为长子,具备合适的法统地位,而不是孙子辈。

但是朱元璋却为了树立一个榜样,为后世子孙画框,偏要选择性格柔弱,宫里长大,毫无基层经验的长孙朱允炆这个小年轻继位。这一步棋,本身就让很多儿子,包括很多大臣不满。国家初创,立长不立幼,这是教训。朱元璋却反其道而行之,不得人心。

其次,这是一场皇族内部的争斗。朱元璋给各位亲王统兵大权,目的就是为了拱卫京师,守护朱家江山。换句话说,只要是为了维护大明王朝,都是可以提兵入朝的,只需要一个合理的理由而已。

朱棣提的口号是清君侧。也就是说,不是为了夺皇位,而是为了帮助皇帝,清理奸臣权臣。那么这个口号,是站的住脚的,而且师出有名的,并不同于乱臣贼子。即使大家心里都明白,是一场皇权之争,但是对于当成臣子来说,跟谁混,都是姓朱的,何必太认真?

第三,朱棣可是朱元璋里,最有才能的皇子。文能安邦,武能打天下。当年可是跟着蓝玉等大将,北伐过蒙古高原。看他坐守北京,就知道他的军事才能了。所以,很多武将,都是偏好于朱棣的。

第四,朱允炆死后,皇帝没有了。皇位自然就变成了朱元璋儿子之间的竞争。朱元璋几个有出息的儿子中,能带兵打仗,有作为的皇子中,只有晋王秦王可以和朱棣一比,尤其是晋王,又是朱棣的大哥,又手握重兵,也是颇有才能。可是靖难之役时,晋王早死了。所以当时亲王皇子中,朱棣的威望最高。

第五,最重要一点,那就是朱棣手握重兵。他和中央朝廷抗争了4年,手下精锐骑兵天下无敌,而且控制了都城,北京城,这样的局面,还有哪个藩王敢和他抗争?

当年李景隆五十万大军,都被朱棣打残了,何况此时南京城周围,已经兵力空虚。各路藩王,更是不敢来争这个江山了。


三生有画



这个问题首要拜中国古代文化所赐。

中国历史上的文化太落后,连个国家的概念都说不清,现代国家的概念也是近代才形成。

对于皇权专制时代的皇帝来说,什么叫国家?普天之下的人财物包括地理领土都是国家的一部分,都是皇帝一个人的。因为都是皇帝一个人的,所以对皇帝而言,国事就是家事,没有什么区别的。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就只有自己的小家,而没有国可言。至于国吗,那是皇帝一个人的,和其它人没有什么关系。

有人问了,如果国和其它人没有关系,大臣为什么要为国家去效忠去死?

大哥,要搞明白了,中国历史文化讲的是忠孝,对皇帝一个人的忠孝,不是对国家的忠孝。要把两者给区分开来,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朱棣造反拿下南京城了,就代表大家还是明朝的子民,天下还是姓朱的。

至于哪个姓朱的当皇帝,关我们鸟事,况且也管不了。大臣们还是明朝的大臣,老百姓还是大明的老百姓,还和以前一样过,没什么区别。

就算姓朱的打的你死我活的,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只要姓朱的没死光,就轮不到我当皇帝。

除了皇帝,国家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大家不管是当大臣还是老百姓,都是混碗饭吃,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管他哪个人当皇帝呢。

当然有人愿意为建文帝去死,比如方孝孺,但一样要明白,方孝孺忠的是君,是建文帝,而不是大明。

因此,当朱棣拿下南京城后,谁当皇帝对于大臣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皇帝有没有侵犯我的权益。只要没有侵犯我的权益,就是好皇帝,我就认他是正宗的皇帝,不是假冒产品。

就反不认可朱棣,又如何,反正大明是姓朱的,又不会改成自己的姓,何苦呢?



说起建文帝的失败,只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作,不作死就不会死。

用管理学上的话说,就是老板的能力就是企业的天花板,其它人能力再高也没有用。

建文帝的能力不足以支持他的野心,这才是关键问题。

建文帝又不是他老爸朱标,更不是他爷爷朱元璋,在藩王和大臣们心中的威信远远不够。刚坐上皇位首先要做的安抚人心,培训嫡系部队。做好军事上的准备后再去削藩。

他远远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成熟的政治家都明白,一旦开打,就是敌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建文帝说了:不要伤害我叔叔,这就让自己的兵不敢放开手脚去打,给朱棣了一个挡箭牌。

京城的许多人包括太监都是朱棣的卧底,甚至建文帝最信任的小弟李景隆也是朱棣的粉丝,无间道中最大的反派。在打仗最关键的时候,李景隆就突然跑路,导致几十万大军惨败。

在朱棣到了南京城下时,又是李景隆打开城门,欢迎自己的偶像朱棣进京当皇帝。

象建文帝这样的皇帝,聪明的大臣绝对不会跟他混,根本不可能有好下场的。齐泰和黄子澄、方孝孺这样的死忠分之除外。


新知传习阁


贾贾鸟

朱棣当皇帝无疑不是跟中华民族开了一天大的玩笑……朱棣是个好大喜功的一介草蔻。历史没有如果,如果有如果的话,大明朝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大转折点。朱标不死,根本没有朱棣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朱标如果当个十年的皇帝再死,朱允炆肯定能得到很好的帝王权术的磨练。朱允炆本身是有大才的人物,是块宝玉……可惜大才没有经过很好的锻炼和过度,宝玉也需要匠人的打磨,过早的被动的推出台面。

大明王朝没有朱棣好大喜功的入主与问得鼎。顺位朱标的过度和朱允炆的主动上位。通过逻辑分析,很可能在大明王朝的中期到晚期直接进入资本主义体制。家天下的思想必将止步于明王朝……反之,朱棣当皇帝本身就名不正则言不顺。故所以总想干点惊天大事来淹盖他自己内心不安。以至于过度消耗国民经济……故所以大明王朝朱棣后期一直没有达到宋朝世界百60%的经济总量。经济总量达不到一个点,资本主义是不可能出现的……没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某些人说明王朝曾经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个人以为就是个消话。资本主义要出现在中国,除非按宋朝的继续发展,没有蒙元在中国90年的胡作非为。那必须出现在中国。明王朝注定不可能出现资本主义。因为朱棣这个猛夫行为早就断送了明王朝的最好发展时期……


九灯一合

公元1399年,朱棣起靖难之变,口号是“清君侧,靖国难”;是依据太祖朱元璋的《皇明祖训》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比之西汉七王之乱时吴王的清君侧要正统的多,可谓师出有名,朱棣通过依祖训而清君侧起靖难之役将这场战争一开始就定义为皇族内战,而不是造反。


建文帝是一位腹黑的仁厚君主,身为王朝第二位皇帝,并不是那种继续锐意进取的皇帝,而是守成的太平皇帝,而守成治世就要兴仁政,重用文人,建文帝重用黄子澄、齐泰等文人,已是引起其他武将勋贵不满,虽兴仁政,但即位不久就削藩逼死湘王,废几王为庶人,也够心狠手辣,虽经太祖对武将的清洗,但是开国武将勋贵的隐性权利还是很大的,建文帝削藩先易后难,拥有实权的藩王已经岌岌可危,朱棣这时候起兵,藩王势力肯定支持朱棣,最起码不会对朱棣用兵,建文帝重用文人,朝廷武将勋贵多有不满,而素有战功的朱棣更能引起他们的认可,仔细看看靖难史,虽说朱棣能征善战,但毕竟只拥有北平一隅之地,建文帝一方的武将竟然基本上屡战屡败,尤以李景隆为最,个人都感觉他们在放水,最终朱棣胜利。




朱棣攻下南京后,建文帝自焚而死(一说逃离海外),太祖钦定的继承人死了,太子早逝,秦王晋王也于洪武年间先后而死,四子燕王朱棣是实际上的诸王之长,他继承皇位当然举国无人反对。

朱棣以祖训为由,兴兵起靖难,起兵初就定义为清君侧而非造反,师出有名,诸藩王或支持或中立,出奇兵攻南京城建文帝死,建文帝重文人而轻武将,更何况已死,自无人再兴兵讨伐朱棣,皇族内战结束,燕王三兄长已早逝,实为诸王之长,所统大军兵强马壮,登基为帝,天下臣服也属正常…


宋安之

在爆发于建文元年(1399年)的靖难之役中,朱棣前两年还想着攻城略地,占据更多的地盘,一步步的打败朝廷,1401年才想通了,开始一路南下,直扑应天(今南京),打下应天后,当即宣告建文帝朱允炆死于大火之中,自己登基称帝。

朱棣登基的时候,明朝各地,无论是各省各郡,还是边关重地,反应都很平静,除了方孝孺几个大臣外,几乎没有人反对。所以就有人奇怪了,朱棣夺天下怎么这么轻松,只打下了一个南京,各地文臣武将就臣服了?

最主要的原因是,靖难之役的时候,争天下的只要朱允炆和朱棣,而他们都是朱元璋的后人,所以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无论谁胜了,都不涉及到改朝换代和站队背叛的问题。除了方孝孺、黄子澄等几个人外,朱棣也没理由治各地主官、将领的罪,所以,他们为什么不臣服?朱棣上台,不过是换一个领导,自己该当什么官,还是什么官,该领多少钱,还领多少钱?

而若是各地不臣服呢?那肯定是要受到朱棣征伐的,试问当时谁有能力和威望为朱允炆出头?更主要的是,谁能打得过朱棣?

其次是,朱允炆在位四年间,做的最主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削藩,朱元璋死的那年还没过去呢,年号还是洪武呢,就把周王贬为庶人,发配边疆了,紧接着第二年就逼死了十二叔湘王,囚禁了齐王和代王。大家都知道他要削藩,但这种吃相也太着急,太难看了,以致于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都对各地藩王充满同情,这也导致了朱允炆虽有大义的名分,但在民心上,和朱棣顶多半斤八两。所以朱棣登基,民间的反应也很平淡,没听说哪个百姓要为朱允炆死节的。

朱棣为人虽然残酷了些,但做皇帝还是要比朱允炆好很多的,一方面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等,稳定了统治,另一方面恢复与发展了民生经济,“赋入盈羡”,让百姓生活足以安居乐业,所以朱棣被后世尊称为“永乐大帝”,是绝对当得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