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死後,如果由扶蘇繼位,秦朝會是什麼樣子?

農業梅州

按照史料的記載,和歷史的事實,扶蘇都是不可能繼位的。即使扶蘇繼位了,秦朝還是避免不了快速滅亡的結局。

胡亥是歷史選定的秦二世,扶蘇無法改變

按照《史記》的記載,胡亥和趙高、李斯通過沙丘之謀,賜死了扶蘇,胡亥繼位為秦二世。

按照出土的西漢早期竹書《趙正書》的記載,胡亥是秦始皇指定的皇位繼承人,還是沒有公子扶蘇的份。

通過分析各類資料,我個人倒是認為,秦始皇指定胡亥繼位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之所以有此論斷的關鍵點就是“焚書坑儒”事件,表面上看是秦始皇的暴政,聽不得不同的意見,其實是秦國內部新舊貴族之爭,也是法儒學派之爭。

秦始皇聽從了秦朝(秦國)新貴族、法家李斯的建議,廢除了分封制,開創了郡縣制。而秦朝(秦國)舊貴族,建議始皇帝重啟分封制,學習周制,將秦氏宗族和舊貴族,重新分封為諸侯王。

公子扶蘇支持的就是舊貴族和儒家。

秦始皇為了他創立的秦朝制度的延續性,是不會讓扶蘇繼承皇位的。

扶蘇信奉儒學,“仁”、“孝”為本,一個詔書就自殺了。其實詔書的真偽不重要,但是這件事充分表明,扶蘇不是一個政治家的材料。

對比一下唐太宗李世民和明成祖朱棣就知道了,扶蘇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所以,還能指望扶蘇繼位後,能有什麼成就呢?

假設扶蘇繼位了,還是改變不了歷史的進程

按照扶蘇的個人能力,歷史是不會選擇他繼位為秦二世的,我們只能假設他繼位了。

扶蘇的特點就是“仁”、“孝”。

所謂的扶蘇得民心,其實民心果然向他麼?不會的。

陳勝、吳廣起義,也只不過拿扶蘇當個宣傳口號,抹黑胡亥,給自己的起事一個“名正言順”罷了。

如果扶蘇繼位了,他為了“孝”,還是要修好驪山陵墓的,那麼役夫還是一個不能少,甚至相比胡亥,會更加的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儒家是最注重表面的文章,“萬世之師”麼,當然要做給天下人看了。

扶蘇為了南北方的安定,還是會徵集囚犯、民夫去北方修築長城,同時移民到南方,以便穩定南方的局勢。胡亥做的事情,扶蘇也必須做。

胡亥為了穩定朝政,大肆殘害舊貴族。那麼扶蘇呢?他想穩固地位,秦朝廷內部的殺伐還是少不了,只是這時候他的矛頭會對準新貴族。那麼李斯、趙佗,包括蒙恬、蒙毅這些人,牽涉到具體利益和生死了,他們還會支持扶蘇麼?真不好說,更大的可能就是反叛。這時候,扶蘇殺還是不殺這些人,結論很明顯。

秦始皇死之前,天降隕石,有人在隕石上寫了“始皇帝死而地分”。普通百姓是做不了這個事情的,很明顯是六國的遺族所為。扶蘇如果開歷史倒車,會分封宗室還有秦國舊貴族,跟六國遺族的矛盾只會加劇。

所以,扶蘇繼位,陳勝、吳廣還是會造反,六國遺族還是會在各地揭竿而起,扶蘇還是會面臨胡亥一樣的問題。

另外一個重要人物,章邯作為新貴族會支持胡亥,這時候會不會支持扶蘇也就難說了。

扶蘇繼位,他代表的利益集團,不會允許他輕徭役、薄賦稅、寬鬆律法的,相反,迫於形勢,加上儒家的面子問題,胡亥做的很多事情,扶蘇也不得不做,那麼秦朝的滅亡進程,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奕天讀歷史

雖說歷史沒有如果,但是人們總希望事情能有個美滿結局,真實的歷史事件總是摻雜著各種不確定和偶然,不禁讓人扼腕嘆息。總讓人們生出許多“如果”,從記載來看,扶蘇為人比較仁孝,接到讓其自盡的偽詔的時候,手握重兵的蒙恬曾經勸過他,讓他不要相信,可扶蘇還是自殺了。再一個,扶蘇曾勸秦始皇不要殺那些儒生,說天下初定,人心不穩,這麼做不利於安定,儒生們罪不至死,這麼做過於殘忍,秦始皇大怒,將其發配到了蒙恬那裡。所以,綜合看來扶蘇對當前形式是清醒的,有一顆仁慈之心,他當政之後應該會善待百姓,廢除那些戰時的不合理的政策和殘酷刑法,與民休息,發展生產,不要讓百姓天天生活在繁重的勞役和隨時被刑傷連坐的恐懼當中,百姓生活安定富足了,那些蠢蠢欲動的六國貴族們,也就無機可乘了,秦朝也不會二世而亡。


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

多謝問我,但我不清楚你問這些空洞的話題有什麼意義?我無法回答,你要知道請告訴大家,我洗耳恭聽,要不你象古天樂演的那樣穿越回秦朝去當扶蘇來改變歷史。我已時刻準備下線,不會給你說好聽的。每天讓別人回答無聊的問題,你什麼心理?


百發百中44

這是個無聊的問題,無論怎麼回答都是猜測。我的猜測是扶蘇這個人據歷史記載是一個比較開明的一個人,既不像秦始皇一樣暴虐也不像胡亥這麼愚蠢。秦始皇在位時焚書坑儒,扶蘇就頂撞過秦始皇,結果被調離京城,才給了趙高和胡亥可乘之機。而且他一直與趙高不和,如果他上位後能順利解決掉趙高,並且採取採取與民養息,回覆生產,至少秦朝不會二世而亡。


小老吳978

扶蘇是有名的賢君,但是依然難以掩蓋他性格上的軟弱寡斷,竟然被所謂的旨意擊垮,都沒有考慮就自殺,可見他作為領導人是不合格的,倘若他繼位了,可想而知他敢改變父親的既定政策嗎,秦朝之所以滅亡就是嚴刑峻法造成的,你指望這麼一個對父親敬畏的人改變秦朝難上加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