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有庫存世界先進武器, 為何八國聯軍侵華時清兵還用砍刀?

水西散人

說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清軍都是用刀砍,

是不正確的!

可能是有這麼一個事情誤導了大家:說是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一位意大利海軍中將,在天津佔領了一座清軍的武器庫,從裡面發現了大量的先進武器,其中有很多比八國聯軍的還要先進!

於是,很多人就誤以為清軍把武器都藏起來不用,拎著砍刀上陣。

事實是什麼樣子的呢?當時守衛北京城的主要是新式陸軍武衛三軍,其中聶士成統帥的武毅軍戰鬥力還不錯,他們一共20000人,戰鬥人員16000人。

看武毅軍的裝備:步兵裝備的主要是德國毛瑟11毫米口徑單發步槍,以及毛瑟11毫米口徑連發步槍,共計10000支;7.9毫米口徑毛瑟步槍2100支;騎兵裝備奧地利產8毫米口徑連發騎槍1400支;兩挺7.9毫米馬克沁重機槍;75毫米克虜伯大炮16門、60毫米後裝炮32門、57毫米速射炮32門,還有37毫米和87毫米的速射炮。

就這能說只用砍刀嗎?

好,那疑問就來了,這種裝備水平,怎麼打不過八國聯軍呢?

看看八國聯軍是怎麼打進北京城的吧。前面的就不細說了,8月2日在廊坊被義和團圍攻,史稱廊坊大捷。之後八國聯軍加大兵力進攻,清軍總指揮李秉衡因為彈藥補給問題,以及很多部隊不聽他的調遣,連戰連敗,服毒自殺。

此時的慈禧太后還完全不知道情況,以為李秉衡大勝八國聯軍。直到8月12日下午,真正的戰報才送到慈禧手中,她才慌忙電令各省勤王軍隊火速北上

第二天,慌了手腳的慈禧命令城中軍隊出城殺敵,上萬官兵根本不知道敵人在哪裡,也沒有統一的指揮。扛著槍拉著炮在北京城外轉悠了一天,又被叫了回來。

8月14日,八國聯軍終於開始攻城。俄軍先在東直門轟出一個大洞,俄軍殺入,但是立刻就遭到了守城清軍的猛烈射擊,雙方一直都在激戰。

與此同時,日軍和清軍在朝陽門進行了激烈的炮戰。就在這一天,中國教民出現了,他們找到英軍,告訴他們護城河下面有一個秘密水門……

經過激烈戰鬥,八國聯軍衝破外城,進入內城爭奪戰。但是,內城的清軍一看外城失守,六七萬人幾乎全跑了。

當然,15日一大早,慈禧就帶著一家人全跑了。

清軍不是沒有先進裝備,當時

清軍購買的武器裝備數量龐大,也裝備了軍隊。只是清軍毫無鬥志,一戰就退,一退就把手裡的武器扔了。具體購買和丟棄的武器裝備,大家翻翻史料就知道,簡直觸目驚心!

李鴻章曾經心痛的說:“令我寒心,再發再棄,當如之何?”

打不過人家,不是武器裝備的問題。軍隊素質差,一打就跑,給他們什麼都打不贏的。


七追風

果真如此嗎?1900年的庚子國變中,不要說清軍了,就是義和團都裝備有大量洋槍了,大刀長矛對洋槍洋炮?是不是《神鞭》這電影給大家的印象太深了?

清軍在18世紀中葉就已經成為了一支高度火器化的軍隊,槍炮已經成為清軍的主要作戰力量。鴉片戰爭之後,隨著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清廷出於鎮壓農民起義以及抵禦外辱的需要,大力引進西方先進武器,並建立起了頗具規模的近代軍事工業。到甲午戰爭之前,清軍已經有相當大部分的部隊裝備了近代化的後膛撞針擊發槍和後膛擊發火炮,在同日軍交戰時,清軍從未因裝備落後而吃過虧。甲午戰敗之後,清廷決心進行軍事改革,參照德國軍事制度編練新式軍隊,這些新式軍隊拋棄了清朝舊有的八旗和綠營體制,完全仿效德國軍隊的編制,全部換裝近代化的槍炮。其中,聶士成統率的三十營的武衛前軍最為精銳,這支部隊在1900年也成為了清軍抵抗八國聯軍的支柱力量。

(西方人所繪的武衛前軍的士兵形象,可見畫面左側的士兵已經穿上了德式軍服,腳穿軍靴,步槍上刺刀,應該是軍中的樣板部隊和儀仗隊)

武衛前軍裝備如何呢?根據劉鳳翰《武衛軍》一書中的介紹,全軍裝備有德國舊式毛瑟步槍(毛瑟1871式)一萬枝,奧制曼利夏步槍一萬枝,馬槍一千四百杆,克虜伯七五炮十六門,克虜伯六〇炮三十二門,格魯森五七陸路快炮與過山快炮約三十二門左右,克虜伯三七快炮數目不詳,麥克心炮二門,八七炮數目不詳。同時,單兵還配有鐵鍁、乾糧、擦槍油、被包、皮袋、鐵水壺、孔明燈;指揮官配備有望遠鏡、電臺等近代化裝備。全軍完全採用德式操典,聘請了德國顧問為教習,連軍裝也儘量採用德式軍裝。可以說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支德式部隊。

(武衛前軍訓練照片,可見士兵全部使用了後膛撞針擊發步槍,軍帽也採用西方化的寬簷帽,軍服也採用了西方式的軍服,同傳統的清軍形象完全不同)

1900年庚子國變發生之後,武衛前軍奉命駐防天津一帶,站在了抵抗八國聯軍入侵的第一線。天津八里臺之戰,聶士成壯烈犧牲,武衛前軍寡不敵眾,敗走山西,餘部後來被併入了袁世凱的新建陸軍,成為後來北洋軍的組成部分。

在北京方面,清軍戰鬥力最強的部隊是董福祥的甘軍。甘軍與武衛前軍對比,裝備要差得多,“行頭”也要土得多,也沒有采取西方式的操典,沒有西方軍事顧問,基本上是一支舊式的清軍。但即便是這樣一支“土老帽”軍隊,也全部裝備了近代化的槍械,只是缺乏火炮,而榮祿的炮兵又並沒有真正給予他們以火力支援,這就是後來甘軍長期圍攻使館區卻難以攻下的重要原因。

(庚子國變中的董福祥的甘軍士兵,雖穿著舊式軍服,但可見其腰間都纏著長長的子彈帶,說明其裝備的是近代化的步槍,而且彈藥充足)

在保衛北京的戰鬥中,除了甘軍之外,還有榮祿指揮的武衛中軍。武衛中軍裝備精良,有各種近代化槍械和火炮。但是很遺憾,這支部隊由於榮祿的掣肘,沒有真正在抵抗八國聯軍的戰鬥中發揮實力。董福祥的甘軍在圍攻東交民巷時曾請求武衛中軍給予他們炮火支援,但榮祿的部隊卻故意把炮全部打到了使館區以外的地方,沒有發揮實質作用。最終在八國聯軍攻入北京之後,這支裝備精良的精銳部隊大部潰散,最終落得被解散的命運。

(1900年在天津行軍的武衛軍士兵,已經呈現出西方化的形象,並全部裝備了近代化的步槍)

除了聶士成的武衛前軍和董福祥的甘軍,當時清朝還有一支戰鬥力較強的部隊,就是袁世凱的定武軍,也就是袁世凱在小站練出的那支部隊。定武軍採用的也是德式操典和德式裝備,是一支近代化的軍隊,不過那支部隊因為袁世凱調任山東巡撫而移防山東,所以沒有參與抵禦八國聯軍的戰爭。

所以,綜合來看,1900年的庚子國變中,抵抗八國聯軍的清軍基本上裝備的都是近代化的槍炮,不存在大刀長矛對陣洋槍洋炮的情況,實際情況是洋槍洋炮對陣洋槍洋炮,清軍——特別是精銳的武衛軍同八國聯軍之間基本沒有裝備上的差距。清朝戰敗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慈禧為首的保守派集團在庚子國變中的舉措失當,以及清朝政治上的腐敗,但這又是另外一個複雜的話題,這裡就不多講了。


軍武次位面

難道因為八路軍有一個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大刀隊,你就認為八路軍沒有槍炮了嗎?

很多人都認為清朝的火器十分落後,甚至還不如明朝,這真的是對歷史毫無所知,清朝的火器絕對是中國歷史上最先進的國家,沒有之一。

由於在鴉片戰爭中吃了武器落後的虧,林則徐等人就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和對抗英法聯軍的過程中,以曾國藩為首的地主士大夫認為,必須更新武器,才能同西方人進行鬥爭,於是在慈禧的支持下,開啟了洋務運動。

很多人認為晚清的軍事工業一定十分落後,其實這是有失偏頗的,清軍對火器一直在更新換代,只不過國產的都是外國已經淘汰的軍火類型,但是,這是毫不影響中國人造槍造炮的熱情,在晚清甚至還造出了鐵甲艦,雖然成本可能有點高,也不是自主研發,但的的確確是在清朝時候建造出來的,在1894年的甲午戰爭中,中國雖然慘敗,但是軍隊早就已經配備現代化武器了。

當時守衛北京的是新式陸軍武衛三軍,就是聶士成指揮的軍隊,這隻軍隊戰鬥人員的編制在1.6萬人左右,其中採購德國的毛瑟步槍成為軍隊中的主要武器,火炮也有很多,再加上袁世凱的小站新軍,可以說,武器裝備上還是可以的,估計這也是慈禧敢跟外國叫板的底氣。

至於那些拿著砍刀往上衝的,應該是義和團或者是民兵吧,真正的清朝正規軍在20世紀初還是可以的。

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以張之洞、李鴻章、袁世凱為首的地主士大夫階層認為沒有和洋人打的必要(確實開戰是慈禧挑起的),於是形成東南互保,張之洞更是說出“坐擁東南,死不奉詔”,因此,坐看慈禧老窩被端。剩下的只是清朝在北京的守衛力量,當然無法抵擋武器更加先進的八國聯軍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湘軍也好,淮軍也罷,從這些地方軍隊孵化出來的軍隊,一打仗就是跑,什麼鬼?不管能打不能打,只要一打肯定就是跑,王大治(對,就是和董潔好的那個演員)主演的一部喜劇戰爭電影《我不是王毛》,演的就十分形象。在和英法戰爭的時候跑,在甲午戰爭的時候跑,尤其是威海衛戰役的時候,為了不打仗,軍艦就靠在港裡面坐以待斃。

而且,由於義和團對教民的屠殺,遭來北京教民的牴觸,因此這些教民給八國聯軍帶路,做嚮導,使八國聯軍輕而易舉就進了北京。

八國聯軍侵華時,西方組織了大概五萬人左右的隊伍,在進攻北京的過程中,也是付出了很大的代價,在大沽口作戰的時候,八里臺一戰聯軍就付出900多人的傷亡,在攻打北京的過程中,聯軍也付出了死傷600多人代價,當然你可能會笑,這算什麼?

要知道,在1860年英法聯軍進北京的時候,僧格林沁帶領蒙古精銳騎兵,在八里橋那是打的天昏地暗,最後在全軍潰散,死傷不計的情況下,只殺了兩個英國人,三個法國人。到1901年八國侵華的時候,能殺這麼多人,說明清軍武器裝備其實一直在進步,但是作戰就逃跑這樣的習慣是一點也沒變。


史論縱橫

清政府一開始就沒有抵抗

當時慈禧的本意就是讓義和團和洋人廝殺,自己一旁觀火,而列強則是趁著義和團這個藉口來聯合起來侵華。一開始的時候清政府都是放任列強的軍隊進來,不然八國聯軍哪有這麼容易進來。


義和團是一個主力

在抗擊八國聯軍侵華的過程中,義和團是一個主力。可惜義和團的迷信思想太深,認為都有“金剛不壞”之軀,隨意阻擋得了洋人子彈。所以拿著刀、九連環、如意鉤、飛劍等等法寶來抵抗

而當時義和團中有很多就是清兵加入的,可惜政府也不會配給其“先進武器”,又是這麼迷信的思想,所以義和團只能拼命和拼勇氣來奮勇抵敵。


清政府的畏懼

雖然清政府後來對列強宣戰,但是清政府的畏懼,八國聯軍已是勢不可擋之勢。隨著天津被攻破,然後再進攻北京,之後慈禧逃亡主動投降。雖然清軍在抵禦過程中有用槍等等,而以慈禧為首的統治者在八國聯軍侵華過程中卻是沒有決心的。


戰爭首先不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當時慈禧沒有與八國聯軍死戰的決心,即使再多的“先進武器”又能如何?當時若是慈禧一開始就有必勝的決心,即使武器武器沒有那麼先進(當然也不是說不用槍炮等等),那麼戰爭結果也會改寫了。


淡看天上月

第一,清兵的確還用砍刀,這並不奇怪,因為當時的槍炮裝備還有一些無法替代冷兵器的地方,更重要的是相對於步槍,看似簡單的刺刀反倒是中國國產率長期低下的(49年時四野一個軍步槍通常有3000-5000支但刺刀只有一兩千把,就因為步槍中國可自制但刺刀很多廠生產不了),在這種情況下許多部隊都長期裝備大刀之類的冷兵器,如西北軍及其衍生的軍隊,直到抗戰勝利後也仍然人手一把大刀。

這種情形甚至在外國軍隊裡也不罕見,如蘇聯紅軍,其騎兵部隊是直到1931年才從制式裝備中去掉長矛的,而在此前幾年後來大名鼎鼎的朱可夫還在騎兵長矛比賽中獲得大獎,贏得一塊讓他炫耀幾十年的金錶。

但攜帶大刀是一回事,清軍是否用大刀作為主要武器是另回事。

第二,八國聯軍時清軍主要裝備為後裝槍炮。

早在鴉片戰爭時期,清軍主力部隊(綠營、勇營和少數駐防八旗)裝備火器的比例就佔總兵力約一半(主要裝備明末清初引進外國技術改進的舊式火炮、抬槍和鳥槍,也有比例很小的新式洋槍洋炮),咸豐三年成軍的湘軍,槍炮比例已經過半(仍是舊式為主),同治初年的淮軍已全部改裝洋槍洋炮,因此有“淮軍即洋槍隊”的說法,冷兵器成為輔助和防身的武器。到了庚子前後,清軍抗擊八國聯軍的主力——武衛軍五個軍,只有董福祥的武衛後軍因系西北地方武裝改編,裝備比較差(即便如此也仍然以槍炮為主,只是式樣型號不佳),其餘幾個軍在輕武器上和西方軍隊已無質的差異。

之所以長期存在“清軍大刀長矛抵抗洋槍洋炮”的誤區,一是長期以來口徑強調“以弱抗強”,二是部分電影電視的誤導,三是混淆正規軍和非正規軍——比如庚子之役義和團就普遍使用刀矛,但即便他們本來也可有更好的裝備,上諭曾要求主管義和團事務大臣端親王和剛毅將淘汰下來的清軍舊槍炮檢修後發給義和團使用,不過義和團靠迷信聚眾,這些槍炮即便下發,顯然也未起到應有作用。

第三,庚子時八國聯軍和清軍的差距何在。

首先,清軍裝備不統一,後勤保障惡劣。

武衛軍五個軍,左軍袁世凱部使用8MM奧匈曼利夏步騎槍,前軍聶士成使用6.8MM德式毛瑟槍,中軍榮祿使用11MM“快利”槍,右軍馬玉琨混用兩種口徑的槍,後軍董福祥則更是什麼槍都有,這還是主力,楊村-北倉之戰,清軍各路援兵來自十三個省,各省的槍械制式不一,後勤混亂,倉猝迎戰時很多兵找不到合適口徑的子彈,結果一觸即潰。

其次,清軍裝備雖然現代化,但編制卻仍停留在幾個世紀前的勇營時代。

當時除了袁世凱部(且一直滯留山東未參戰),清軍不論武衛軍系統還是地方軍系統,都仍然沿用湘淮軍的勇營系統,即由一個“大帥”統轄一路軍,軍以下分為營、哨、隊三級,隊一級裝備完全一樣的武器,缺乏槍炮協同和編制現代化。軍和營都沒有設置司令部、參謀部等近代指揮體制,而是沿襲老舊的幕僚機制,這種舊體制在西方,隨著普法戰爭中普魯士戰勝拿破崙三世,早已土崩瓦解,清軍卻仍然奉為圭臬,以這樣陳舊的體制去迎戰早已全盤近代化的八國聯軍,焉有不敗之理。也正是因為此,痛定思痛,戰後袁世凱開始編練北洋六鎮,南方湖北、江蘇也迅速建立了號稱精銳的新軍第八、第九鎮,這些真正的新軍無一例外採用了“方塊制”的德式近代化編制,並且儘可能做到槍炮裝備的制式化(當然,即便如此,因條件所限,北洋六鎮和少數地方“模範鎮”以外的部分新軍,也依然帶有勇營的烙印,後來成為守舊派最後稻草的巡防營,如張勳、王有宏部,就依舊採用了勇營編制,但他們的裝備也依然是洋槍洋炮)


陶短房

可能很多人從電視劇上都看到清軍的戰鬥力很低,武器裝備很差,用大刀和鬼子的洋槍洋炮拼殺。但是這只是一個很片面的理解,事實上清朝並沒有那麼不堪,這樣的場景主要是突出晚清的貧窮和落後,雖然大刀是清軍的一項必需的戰鬥技能,但他們不是傻子,他們也知道槍好使。

八國聯軍打進來的時候,其實清朝早就開始接受西方的先進技術,尤其是在軍事上,不但大量購買西方武器,比如槍械和大炮,還聘請德國教官訓練軍隊,以提高清軍的戰鬥力。



武毅軍就是一支接受過西方軍事教育的樣板軍隊,購置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在抵抗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中發揮著不小的作用。但是當時榮祿一邊打一邊給八國聯軍各大使館提供彈藥,軍心渙散,豈能勝利?別說是清政府的軍隊,就連當時的義和團都早已配備了槍械。


所以,晚清的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並不是技術和武器落後,其根源在於軍民不同心,國民不同心,不能團結一致,沒有信仰,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指引。晚清戰爭,敗於混亂,敗於不思進取。


歷史密探

清兵是不能肉搏的,如果能肉搏八國聯軍也會傷亡慘重,試想,如果西北軍大刀隊穿越過來。參戰的清軍中,裝備最好能打仗的也就只有聶士成的武衛前軍了。如果聶軍團結一心,能讓八國聯軍傷亡過半。可惜聶士成太糊塗,就知道屠殺義和團,得罪義和團太狠了,結果聶軍傾向義和團的士兵爆發了譁變,聶士成陣亡,聶軍自動解散,可惜了


Linux-深圳

清政府1900年,慈禧老佛爺下達一條指令,向全世界宣佈挑戰。隨即遭到國外軍隊聯合反抗,至此有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當時八國聯軍侵華總共有一萬多人,而清政府有禁軍八萬多。但為什麼基本八比一的方式,清政府還輸的那麼慘,敗的那麼徹底呢?原因就是武器差別太大,八國聯軍可以說是人人火槍洋炮裝備,而清政府軍,絕大部分使用刀槍棍棒。

但在八國聯軍攻陷清政府以後,意外發現一個倉庫,裡面全是當時世界上較為先進的武器,基本可以人手一把還有富裕,八國聯軍都嫌棄為啥沒多長兩隻手。



返過來再說清政府,為什麼有這麼多武器但不用呢?其實這些武器是當時曾國藩從世界各地買回來對付太平天國的,天平天國平復以後,武器自然也就擱置起來了。還有一點就是,清政府當時腐敗嚴重,據書中記載,當時這些武器的使用,是需要收取賄賂費,才給使用的。不給錢不讓用。曾國藩自己一人拿不出這麼多錢,士兵自出腰包用兵器打仗,他們也不出,而且太久擱置,太多士兵從來沒接觸過,即使給他們也不會使用,所以就形成最後大部分清軍持刀敵對火炮的情景了。間接性增加了八國聯軍的囂張氣焰。導致清政府損失慘重,不可計數。


歷史課的VIP

八國聯軍侵華時清軍大敗,很多人認為是因為當時清軍依舊使用砍刀之類的冷兵器武器才輸給了使用熱兵器的八國聯軍,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當時的清軍擁有很多先進的武器,也裝備給了清朝的新式軍隊。

可以看出清軍的武器和八國聯軍的武器是幾乎沒有代差的,但清軍的表現確實十分令人失望。在八國聯軍擊敗了聶士成的部隊後,一路幾乎沒有遇到什麼過大的抵抗後打進了北京城,在攻佔北京城的過程中,清朝軍民死亡人數達到了數十萬,而八國聯軍自身不過才死亡700人。可見即使有先進武器的清軍依舊打不過人數才7萬的八國聯軍。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到清軍面對八國聯軍時人數佔據優勢且裝備不處於劣勢的情況下還能敗的如此之慘的呢?一、清軍的編制體系依舊是採取的封建軍隊的做法,與近代軍隊的差距是天壤之別,二、清軍的指揮將領的思想依舊停留在封建時代,在面對近代軍隊的進攻下顯得無能為力,三、清軍雖有西式武器,但訓練水平十分落後,完全發揮不出這些武器的威力。但是這幾點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當時的中國民族意識還沒有完全覺醒,國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國,進入軍隊大多數都是為了取得一分飯碗而不是保衛國家,打仗時這樣的軍隊這麼發揮出戰鬥力。以及清朝停留在封建時代的高層制度和思想,在面對近代發達國家的圍攻下只能表現出自己落後的一面,畢竟戰爭是國家之間的大事,國家層面上就決定了清軍無法打敗八國聯軍。綜上這些因素,清軍即使再有先進的武器,也不過成為敵人的戰利品而已。


浩漢防務論壇

義和團倒是多用長矛大刀等冷兵器(不是全部),但清軍以刀對敵的說法,不合邏輯。

簡單聊聊由明到清的火器裝備沿革史,瞭解之餘,順便辟謠。

中國的傳統火器從明朝開始走上專業化、規範化、制式化的軍事裝備道路。朱元璋在創業初期就非常重視火器在戰場的運用。

1363年與陳友諒在鄱陽湖的決戰中,朱元璋大肆採用火炮、火銃、火箭、火槍等火器遠攻敵方戰船的策略,大勝。朱元璋建國後,火器正式成為明軍的常規裝備。明朝三大營裡的神機營,應該是我國最早全面配備火器的特種化兵種了洪武年間更是規定,各地衛所駐軍火銃的裝備數量要按總編制的10%裝備。可見火器在明朝運用之廣泛、作用之倚重。

明正統年間,著名的北京保衛戰。一代名臣于謙以火器守城,擊潰上萬數量的蒙古也先部隊。

明中後期,西洋火器開始傳入中國,比如我們影視劇上常常聽到的紅夷大炮(清朝叫紅衣大炮)、佛郎機等,明朝研究後,進行了大批量仿製以備軍用。

清朝建立之前,後金在山海關以外和明軍進行過長時間的對峙。明軍先進的火器運用,讓八旗兵吃了大虧。據說開國皇帝努爾哈赤就是被明朝的紅夷大炮炸死的。基於此,滿清入關後,對火器的運用和開發,也是不遺餘力投入。

當時只火藥一項的年產量就在50萬斤左右,配給部隊的有30萬斤。康熙年間,設立了三個造炮處——景山、京郊鐵匠營、養心殿造辦處。

晚清,鎮壓太平天國末期。李鴻章親眼目睹戈登所率的西洋部隊,僅僅四個小時便攻下了太倉城。被先進的西洋武器震驚後,李鴻章致信創辦安慶軍械廠的曾國藩:“若火器能與西洋相埒,平中國有餘,敵外國亦無不足。”李鴻章這句話很顯然就是在提倡滿清的火器改革。

在洋務運動興起的諸多兵工廠中,滿清最大兵工廠湖北兵工廠每月炮彈可生產60萬發。江南製造總局製造的仿英制連發槍,從1892年到1894年兩年間便生產出1224支。這還是隻是其中一類國產仿製槍種。1867年到1894年,只江南製造總局單步槍一類便製造51285支

滿清對軍隊火器裝備來源主要分兩種,

一為進口,二為國產仿製。八國聯軍侵略時,前線抵抗部隊武衛軍(有很大部分後來成了袁世凱北洋軍的班底),其裝備來源就是進口克虜伯炮、格魯森速射炮等都是清政府花大價錢從國外買來的先進武器。這些武器可都是抗日戰爭時期我軍都垂涎欲滴的東西,比李雲龍的意大利炮好多了。

用正常人的思維看,清軍能放著好好的步槍大炮不用,拿燒火棍跟老外拼命?以身殉國是英雄,但英雄也需要殺一個夠本,殺兩個賺一個。沒人會傻到白白送命的,冷兵器PK熱兵器,除了美國隊長,誰都不好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