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紧箍咒来了!4家运营企业建议淘汰不带GPS单车

掌上春城讯 《昆明市共享单车运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拟于6月中旬出台,将强化共享单车企业的主体责任,不仅要对企业运营实施规范化管理,目前在昆的25万余辆共享单车还将一一配上电子牌照,未来更将采用第三方考核的方式让昆明市共享单车管理更加科学。对于即将出台的新政,在昆经营的共享单车企业怎么看?为保障昆明共享单车管理更加有序,共享单车企业做了哪些工作?对此,在昆运营的4家共享单车企业进行了回应。

共享单车紧箍咒来了!4家运营企业建议淘汰不带GPS单车

乱停乱放现象是共享单车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

反应

建议淘汰不带GPS的单车

目前的昆明市场上有包括ofo、摩拜、哈罗和青桔4家共享单车企业投入运营。对于即将出台的《细则》,他们是怎么看的?对此,4家企业均表示将积极配合贯彻执行,同时配合主管部门做好共享单车的管理工作,助力共享单车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细则》是政府推动行业良性竞争,实现对企业优胜劣汰的必然选择。”哈罗单车相关负责人孙女士认为,随着政府加强管理,不仅有利于规范引导整个共享单行业的良性发展,也能加速各企业之间的比拼向更为复杂的精细化运营能力、用户体验、核心技术竞赛转化。同时,摩拜单车相关负责人陈女士也认为,从整体上来看,政府加强监管、统一规范标准势必会促进共享单车行业的发展,而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主管部门、企业,用户多方合力,共建有序的共享单车行业秩序。

而对于《细则》中涉及的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要对单车上牌等政策,企业也认为这是良性竞争的开端。“对车况不佳、押金难退、甚至已经倒闭的共享单车企业能够及时清退出场,由像哈罗这样更有社会责任心、更专注出行体验的企业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服务。”孙女士表示。

ofo昆明相关负责人马女士介绍, ofo小黄车作为共享单车企业受到鼓舞也感到了肩负的责任,《细则》出台后,根据相关政策发布,ofo小黄车也将积极配合昆明共享单车总量控制工作,对配额车辆上牌,不再新增投放车辆。

摩拜单车认为,未来电子牌照的政策实施能便于主管部门对昆明共享单车进行更好的监管,实时掌握各家共享单车企业的投放情况等。同时,摩拜单车也建议各共享单车企业将车辆的定位数据主动与主管部门对接,真正做到一车一码,对不符合技术标准的单车(例如不带GPS定位系统的单车)进行淘汰。

应对

强化线上线下管理 做到及时响应

随着共享单车的普及,在昆明城区随处可见共享单车。方便市民使用的同时,乱停乱放现象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城市问题。如何管理好共享单车也成为共享单车企业和城市管理者们共同面对的问题。对于共享单车企业来说,线上大数据、线下网格化的管理方式已经成为一种主流的管理方式。

据ofo昆明相关负责人马女士介绍,目前ofo小黄车已具有专业的运维团队负责车辆的管理和规范,除了建立车辆维保服务制度之外,也负责停放秩序管理。“目前我们通过入驻12319等方式紧密配合、支持政府建立车辆维保服务制度、规范停放秩序方面的工作,同时在线上和线下解决车辆停放问题。”马女士表示。同样,哈罗单车在昆明目前采用的也是网格化管理方式,在停放管理方面,将一个城市的服务区划分为无数网格,每个网格都配备专门的运维人员,做到对违停车辆“及时响应并处理完毕”。

此外,通过更加精细化的管理,规范用户行为也成为目前共享单车企业在昆明管理的主要方式之一。据摩拜单车的陈女士介绍,从去年开始,摩拜单车就已经进入精细化的管理阶段。“在线上,我们上线了禁停区电子围栏功能,将不适合停放单车的区域划为禁停区,引导用户将单车停放到适合停车的区域,例如南屏街就设置了禁停区电子围栏;针对违停车辆,设置红包奖励,鼓励用户将违停车辆停放到合理位置。在线下,摩拜对车辆进行网格化管理,同时与主管部门保持高效沟通,建立工作群,快速解决乱停放问题。”陈女士表示。

观点

杜绝恶意破坏:解决之道是多方合力共治

共享单车紧箍咒来了!4家运营企业建议淘汰不带GPS单车

被随意堆放的共享单车。

破坏共享单车、随意丢弃共享单车等不文明行为,对共享单车企业来说也是让人头疼的事情,这该如何来解决?

企业认为应通过企业、政府和市民共同的努力来完成。“从我们的角度来看,不文明现象的解决应该是多方共治、合力发挥作用。我们企业建立的信用分制度,其分数高低将会直接影响用户单车使用。城市管理部门也应形成管理和引导。”哈罗单车孙女士认为,用户的文明意识和习惯也非常重要。

对于频频受伤的小黄车来说,马女士表示下一步ofo 将与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在大数据对接、电子围栏推广、线下调度协商等多个层面展开合作,用技术手段推动单车规范停放。“ofo 还将通过组织线下公益活动、线上文明骑行宣传、红包和信用分引导等多种手段,积极开展文明骑行宣导。”

未来骑行增量点: 或为调控用车“潮汐”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上过这样的情况,路过地铁站、公交车站时,发现各色的共享单车已经挤占了周边所有的空地。但当你在呈贡新区或是经开区等干道想要用上一辆共享单车时,却发现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一辆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昆明市已有共享单车25万余辆,但对于不少市民来说,共享单车常会出现特殊的“潮汐现象”——在热点区域车辆出现拥堵,在偏远区域“一车难求”。对于共享单车企业来说,如何有效调整车辆分布或将成为未来的增量点。

摩拜单车的陈女士表示,目前摩拜主要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单车供需,围绕用户需求进行车辆的投放和调度。“我们的目标是做到用户有车骑,但不能造成淤积。针对偏远区域我们也会做平衡性调整投放,这是有待开发领域,也许是行业未来的骑行增量点。”陈女士说。

而刚刚进入昆明市场的青桔单车相关负责人江女士也介绍,根据其他城市的运维经验来看,青桔单车已利用大数据预测全市各个运营网格的共享单车供需需求,精准调度车辆。通过强运维、高人车比,保障车况良好的车辆出现在需求高的地方。

此外,ofo则表示目前正在摸索系统的解决方案。“我们计划和政府主管部门共建调度体系,及时反馈即时数据和现场状况,协商运维调整方向同时,在线上充分利用‘奇点’大数据后台的智能调度功能,通过‘引擎’等工具精准掌控单车现状,然后将信息第一时间反馈到线下网格化运维手中,及时调度,平衡区域用车需求。”马女士说。

应对第三方考核:各家都有信心

未来,昆明市还将根据共享单车的管理计划引入第三方考核,通过第三方考核对共享单车企业配额进行调整等工作。

对此,ofo马女士介绍了下一步ofo将向相关管理部门开放后台数据平台。届时,通过这一可视化的数据平台,管理部门将能够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企业车辆、运营等信息,更好地监督做好管理工作。针对第三方考核,ofo也有信心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

此前在成都已经积累了相应经验的青桔单车则表示,在单车运营方面,将吸取滴滴在网约车方面的优势,按照“统一标准、统一形象、统一服务”的总体要求,建立管理与调度体系。针对自身发现的问题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青桔单车将做到30分钟内积极响应,线上线下两手配合。“在未来,我们会严格按照主管部门的各项规定,规范企业行为,切实找准定位,管好自身的同时,充分发动企业优势资源,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做好市容环境整治、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等相关工作。”江女士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