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大量进口美国大豆而不收购我们国内自己产的大豆?

某天某月的某一天

我们自己的大豆由于经历了上千年的栽培,且环境相对封闭,导致大豆遗传基础狭窄,品种退化加快。题主也知道我国的大豆根本不应该被称为大豆,而应当被称为“黄小豆”。而美国的大豆就要饱满许多,他们的品种比我们的优异。而且相对而言我们的产量太低了,根本不足以满足内需。

美国有专门种植大豆的农业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丢要超过我们,价格也比我们自己的低。如果我们完全自给自足,有三分之一的耕地都要种植大豆,这是不现实的。

为解决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加大育种投入,拓宽种质基础,引进优质外来品种。


看球人

我以前工作过的港口以及附近的港口(海港),就有国有的榨油厂(例如中粮),也有中外合资的榨油厂(益海嘉里)。

为什么这些榨油厂会建在港口?

原因显而易见,就是降低进口大豆的运输成本。

因为这些榨油厂所用的大豆全部都是国外进口的,主要来自于美国、阿根廷、巴西等国家。进口的大豆从国外海运过来,到达海港以后,榨油厂直接把货轮上的大豆传送到榨油厂,省掉了大豆陆路运送的成本。这对于榨油企业来说,节省了非常大的一部分费用。

我们所买到的大豆油,几乎都是转基因的

为什么榨油企业不够买国产大豆?因为成本和产量。

进口的大豆均为转基因大豆。转基因大豆的有一个特点,出油率特别的高,远超东北黑土地长出来的大豆。而且转基因大豆的成本低,远低于国产大豆,所以,榨油企业首选的国外的进口转基因大豆。

所以,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调和油里面基本都含有转基因大豆油;我们所买到的大豆油,基本也都是转基因大豆油。

为什么不收购我们国产的大豆,主要就是成本高,而且出油率低,榨油企业不会去干亏本的买卖。

为什么我们国家不种转基因大豆

既然国外种植转基因大豆那么便宜,出油率又高,为什么我们国内不种植呢?


因为转基因到底对人类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现在没有任何研究来支撑说明,国内还没有放开种植转基因大豆。

如果哪一天,国外的大豆不让我们进口了!也许那一天,我们逼不得已,为了大家能够吃到油,只能自己种植了!

国产大豆也有国产大豆的优势。转基因大豆只是拿来榨油,不能流入到市场;国产大豆拿来做豆浆、做豆腐都很香。


南宁美食攻略

无论世人对转基因作物怎么看,就目前国际形势看,转基因大豆几乎霸占全球大豆的主要市场。大豆主产出口国美国、巴西、阿根廷,也是世界三大转基因大豆生产国。美国大豆转基因高达90%,巴西75%,阿根廷基本上全是转基因大豆。供给如此,要解决需求也就别无选择。

转基因大豆为何而来

转基因大豆1994年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是较早成为商业化大规模推广的生产转基因作物之一。

转基因大豆中的粗脂肪、粗蛋白、脂肪酸、黄酮和酚酸的含量,明显高于非转基因大豆。并且,这些物质具有提高植物对物理环境的适应性,增强植物抵御天敌侵袭及抵抗病害的能力。因此转基因大豆成本相对较低,被广泛种植。

由于转基因大豆,培育目的是抗虫、抗药,所以较好分辨,一般转基因大豆呈扁缘或椭圆,色泽暗黄,无虫蛀痕迹。



国产大豆话语权的失去

中国拥有悠久大豆种植历史,曾为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1995年还拥有全球大豆90%生产能力。但近年来,中国大豆产量连年下滑,2016年产量仅有1294万吨,不及进口量的七分之一。

东北大豆品质优良,受近年美国大豆、南美大豆的冲击,导致东北大豆这最后的堡垒也面临全面“沦陷”。这两年,国家调减玉米鼓励种植大豆,从2017年的种植面积看,大豆面积提高了978万亩。但后市豆价不佳、玉米高企,种植大豆费时费力,收益不升反降,可以预见今年一些农户又会转种玉米。既要满足国内需求降低成本,又要避免影响其他作物生产,只能依赖于进口大豆。况且四大国际粮商当年借大豆危机时借机收购、控股了一大批中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大豆市场。目前,从原料到加工再到食用油市场,中国大豆产业已被外资或跨国公司控制。过高的对外依存度导致国内大豆产业链其实从原料开始便受制于外资,失去了话语权。



车之鉴,后车之覆。一些专家建议,明确国产大豆产业发展国家战略,以避免大豆的今天成为玉米、油菜等其他农产品的明天。

转基因到底好不好

“转基因食品”是世界上消费层面的中心议题,无论赞成者多少高呼科技进步,质疑声却从未消停过。



就目前来看,现有的检测手段尚未发现转基因大豆油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也尚未发现因此导致人健康问题的实例。但质疑者还是始终担忧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就像一位消费者所言:目前虽然我们无法预测这项技术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但我们清楚这种毁坏将是不可逆的。

为了保险起见,进口大豆用途目前只做豆粕和榨油。且做食用油时,在产品说明上要求必须标注“转基因”相关字样。


用户66444164139

豆浆、豆油、麻辣豆腐…豆制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我国每年都会种植上千万吨大豆,可有人却说我们现在吃的大豆可不是国产,而是进口。

既然已经有上万吨的国产大豆,为什么还非要去进口呢?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更可谓是大豆第一使用大国,每年我国都会使用9000万吨左右的大豆,而国产大豆的产量仅能达到1000万吨,所以之所以进口,最主要的原因是真心不够用啊…

比如,豆油从30年前每个人每年消耗2.6公斤,到现在的22公斤,如果想要跟上这样的速度,就需要再增加20%左右的土地去种植大豆,既影响其他农作物产量,也不划算。

再来,进口大豆的国家主要是美国、巴西等,这些国家由于环境合适,种出来的大豆不仅便宜,产量也更稳定,出油率也要高很多。

但是,因为是转基因大豆,这些大豆也被限制,只能用来榨油或做饲料,有些商人为了利益,也会选择这些大豆,还会把加工厂建在港口,方便加工进口转基因大豆。

至于那些国产大豆,则会被用来做豆腐、豆花、豆浆等食用大豆产品。

也有不少人疑惑,既然转基因大豆出油率高,还能防病虫害,为什么不直接拿来用呢?

这是因为转基因技术还在发展当中,所以并没有开放,甚至还有规定,转基因生产的豆油,必须在配料表中标注转基因大豆字样。

中国农业科技越来越发达,相信总有一天,国产的大豆豆油,也会走进千家万户~


找靓机二手机

大豆全身都是宝,是我们日常必不可少的一种主粮食材,我们吃的所有豆制品(豆皮、豆腐、豆干、腐竹、豆奶、豆腐脑等)都是大豆加工而来的。我们每天吃的食用油有一半也是用大豆压榨出来的,甚至连加工剩下的豆渣、豆饼,都是做牲畜饲料的上好材料。
大豆在中国的种植据说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可以说大豆伴随华夏民族一路走来的历史源远流长。大豆种植技术1804年才传入美国,哪里知道


被人弯道超车,成为了美国和阿根廷等好多大国的主要种植粮食作物。直到如今发展成我国大豆需求百分之七十依靠国外进口的局面,大豆成为了我们最不景气的粮食产量。


并非我国
不重视大豆的种植,而是国外具备地广人稀,可以机械化操作的优势,种植大豆成为了国外农场主的首选种植对象。根据我国的农田人均面积严重不足情况,农户们选择了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具有更高经济价值的农作物,大豆种植逐渐成为了我们辅助种植对象。

我国也有少量的大豆种植面积,

只能在青色未成熟状态可以直接做菜食用,等成熟后再想食用基本上都需要深加工了,而农户们普遍又不具备自身深加工的条件,再加上内地大豆产量又够不成规模,都行不成收购销售的产业链。因此农户们种大豆只为了自给自足,而城市的大豆需求成为了我国的粮食空白。
在我国东北地区也有大量辽阔的肥沃土地,种植大豆也是种田大户的选择对象,但是跟全国的大豆需求量相比,也显得是那么的杯水车薪,捉襟见肘,大豆需求依赖进口的情况还得继续下去。


象棋银川府迷弟

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了9000多万吨大豆,占美国大豆总产量的60%以上。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大豆第一进口国,从美国进口的9000多万吨大豆,也只占中国进口大豆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年,中国从外国进口的大豆总量将近3亿吨。

除了美国外,中国的大豆主要进口国,还有巴西等南美国家。

而国内的大豆产量只有可怜的1000多万吨。

如此巨大的进口量,如此“贫瘠”的国内大豆生产量,让更多的国人认为大豆是国外引进中国的作物。可实际上,中国种植大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在5000多年前,轩辕黄帝时,中国就已经开始种植菽,也就是大豆。可见,大豆是中国原有的传统种植作物。

那为什么在现代化的农业下,中国大豆的生产量反而不够了呢?必须靠着进口国外的大豆来满足市场的需求?

其一,国内大豆的品种落后。

类似美国等大豆种植国,大豆的种植品种和国内是不同的。国内的大豆转基因种植并未有放开限制,种植的大豆品种多为传统品种。所谓的传统品种和国外品种,最大的区别也就是是否是转基因大豆了。国内普遍种植的是非转基因大豆,而国外普遍是转基因大豆。

撇开我们常常讨论的转基因的安全性问题不谈,只从大豆生产力的角度来谈这个问题。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成本要比转基因大豆高很多。

主要体现在大豆的抗除草剂能力。

在大豆田间生长时,杂草的清理是一个非常占用劳动力的工作。非转基因大豆不具有抗除草剂药性,主要是草甘膦。如果用除草剂进行除草,大豆也会受到影响。但转基因大豆具有抗草甘膦的特性,除草时可以喷一遍草甘膦了事,简单快捷。

也就是由于国内大豆品种不具有该特性,导致了国内大豆的生产成本较高。

传统种植下,种一亩大豆的产量可能不及小麦、玉米的三分之一。更多的农民自然选择种植小麦和玉米了。

其二,美国的大豆补贴和国内的粮补政策

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大豆出口国和第一大大豆种植国。美国农业相关部门,对于大豆产业的支持是非常疯狂的。

2010年,美国的大豆播种面积是4.65亿亩,2017年为5.43亿亩,增幅达到了16.8%,产量也从9066万吨增加到了11951.8万吨。远远超过了美国国内大豆的需求。

在美国疯狂的大豆补贴政策,美国大豆的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从而以低价的生产成本扰乱了国际大豆市场,造成了大豆倾销的不公平贸易。

在此前,实际上,中国在1995年前,还一直是大豆出口国。而十几年来,由于国内对于小麦、水稻、玉米等主粮作物的需求是第一位的,保证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是第一大任务。

对于这时段来说,有足够的粮食比大豆更重要。所以,国内的农业补贴除了东北一些大豆主产区外,其它的都以小麦、水稻等为主。这也从一方面造成了国内的大豆生产成本是比较高的,至少没有种小麦、玉米合算。

两相对比,国内的大豆加工企业,自然选择价格更低的美国大豆来进行加工。

其三,国内大豆需求量巨幅增加

中国是大豆最大的消费国,没有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肉食类、蛋白类的消费量也大幅增加。十年来,中国的肉类消费量达到了一个恐怖的增长,这是导致了中国必须从外国进口大豆的一大主因。

原因在于,几乎90%以上的美国转基因大豆,都用来了加工生猪等饲料,也就是我们常说得豆柏。

中国的养殖行业,对于进口大豆的依赖是巨大的。

而其它行业,比如豆类食品,绝大多数采用得还是国产大豆。国产大豆在这一方面也能满足国内的需求量,毕竟吃豆腐之类的,消耗远远低于养殖要用的饲料。至于在豆油方面,消费目前也在升级。橄榄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等都有和大豆油一较高下的实力。

也就是说,国内大豆的需求量暴增和对外进口的依赖主要来自于国内的养殖业。若是减少对美大豆的进口,或许会导致国内的养殖行业成本加大。

最后,较好的消息是,近年来,随着国内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国内的农业方向重点也已经关注到了大豆的生产上。或许,当农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后,国内的大豆种植业能重回以往的荣光。

鼓励农民种植大豆、加大对大豆种植的补贴、推进改良大豆品种等,应该是我们接下来要做得事情了。


新农民

很多农民朋友不明白,国产大豆卖不动,价格低,每年却要从美国进口大量的大豆,这是为啥?是不重视农业生产了吗?

其实,这背后有很多复杂因素,并非那么简单。



说起来,国产大豆有过辉煌,我国是大豆的故乡,曾经也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大豆出口到韩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但是,我国大豆最高产量也只有1600万吨左右,和现在每年上亿吨的消费量相比,缺口还是很大的。

大豆大量进口首先是经济原因,其次还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从我国加入WTO开始,只有放开大部分的市场,外国的市场大门才能对我们开放,因为加入世贸组织,扩大国际市场贸易,我国迫不得已接受了世贸关税和贸易关税,放宽对国外大豆等产品的进口条件。




此外还有需求量大,供应不足。去年我国共进口大豆9550万吨,三分之一从美国进口,5093万吨来自巴西,这两年从巴西进口的最多。去年国产大豆产量1400多万吨,而我国每年的大豆消费量为11200万吨。国内产量远远不够。

进口大豆价格低,出油多。进口大豆多是转基因大豆,出油率高,价格低于国产大豆。国产大豆是非转基因,主要用于食品加工,用量小、消耗慢,因此农民卖粮难、价格低。



这次中美贸易摩擦,我国对美国大豆加征关税,将直接降低美国大豆的价格优势,对华大豆市场份额或将被巴西、阿根廷等其他大豆主产国所替代。

这对国内大豆是个利好,预计今年大豆种植面积会扩大,对国内豆农的补贴力度会加大。

最新消息,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18年1月,黑龙江的国产食用大豆平均收购价是每斤1.8元,环比跌了0.3%,同比跌了5.5%。今年春节之后,国家储备大豆收购价为每吨3600元,较之前每吨上调了50-80元,收购价的小幅上升,带动大豆价格小幅回升。

今年有利于大豆生产的因素还是不少的,预计大豆的播种面积还将保持恢复性增长的趋势,因为政策的导向很明确,大豆补贴要高于玉米,而且鼓励向优势区集中。

所以说,今年种大豆,收益还是应该不错的。


三农大喇叭

“为什么中国大量进口美国大豆而不收购我们国内自己产的大豆?”这句问话其实不够严谨——中国目前不得不进口,进口量最大的不仅仅是美国。


为什么?原因如下:


一、国内产量不足。


2017年我国国产大豆产量在1400多万吨。我国每年的大豆消费量在11200万吨。国内产量远远不够。


进口势在必行,2017年我国共进口大豆9550万吨,其中三分之一来自美国,5093万吨来自巴西。


几年前的进口量绝大部分来自美国,近年来拓展进口渠道,转向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这两年进口量最多的国家已经是巴西了。

二、进口黄豆出油率高、价格便宜。


美国也好,南美也罢,大豆都是转基因品种,出油率高,价格低,经过海运的长途跋涉,到中国的成本价却远低于国产大豆。


目前,东北地区国产大豆收购价每吨3500-3600元,天津港、广东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格3390元,进口大豆的优势很明显。


三、国产大豆的价值优势并未得到体现。


我国是大豆之乡,国产大豆是非转基因,出油率低1-2个百分点。但食用品质好,曾经也当过出口大国。


我国居民对豆芽豆皮豆粉等豆制品的消费量比较多,这1000多万吨的国产大豆,更多的主要用于食品加工。


食品加工必然面临消耗慢、收购量小且收购常年化的特点,尽管我国大豆品质高,但成本也较高,收购价格相对比较低。事实上,国产大豆的价值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


四、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产国之一。


为何从美国进口,因为美国是农业大国,土地平坦适合机械化耕种,因此大豆产量较高。美国中部盛产大豆,是全世界最大的大豆产国之一,产大于需,所以会进出口。

综上所述,我很认同这样一句话,“通商者,相仁之道也,两利之道也:客固利,主尤利也。”谭嗣同在《仁学》说得好,中外通商贸易是两利之道。


“要使车子走得快,就得给轮子勤上油。”我国现在的重点是快速的提高生产力,提高大豆的产量,不仅是优质的,还是优产的,优价的。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地办事。”关于大豆,国人需要“迅速的办事”。


相信总有一天,吃大豆的时候,全世界的人都会翘起大拇指:“yes,中国造!”


有书课堂

实际上,国内的大豆产量远远满不足需求。2016年,中国全年大豆进口达到8391万吨,大约是国内大豆产量的6.8倍,其中美国大豆占进口总量的40.44%,价值高达140亿美元。在美对华出口产品中,总额第一的并非波音飞机、汽车等各类高科技产品,而是大豆。 

1、中国对大豆有高需求

在过去的三十多年的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中国对以大豆为原料的食用油和饲料豆粕需求剧增。以食用豆油为例,在十几亿人食用油大量增加的背景下,人均使用量年消费从80年代初的2.6公斤增加到目前的22公斤。

农业企业还会把大豆加工成墨汁、地毯料和生物柴油等商品,不仅如此,由于大豆富含无与伦比的蛋白质含量。如果把大豆碾碎,近80%会变成豆粕,食用豆粕的鸡、猪和鱼会迅速增肥。

2、中国种大豆“不划算”

也许大家都会有疑问,为什么不自己种大豆。主要是因为大豆的单位面积产量只有水稻小麦玉米的1/3~1/4,大豆是一种“土地密集型”产业,我国人多地少,在这方面没有天然优势,种植大豆这种低单产作物的机会成本高。

2016年,我国大豆播种面积达到710万公顷,相当于1.07亿亩,总产量达到1310万吨。同年,进口大豆8391万吨,如果把进口大豆都换成国产大豆,那么需要把大豆的播种面积提高到7.9亿亩。

根据2016年的农业普查,我国共有耕地20.24亿亩,所有农作物的播种面积是25亿亩(部分地区部分农作物一年多次播种)。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用纯国产大豆,那么我们耕地的31.6%的播种面积都要拿来种大豆。

3、种单产高的粮食作物更合理

把全国1/3的耕地播种面积拿来种大豆,大豆是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但是粮食、蔬菜、水果就需要进口了。再者说,我国2016年水稻和小麦的总播种面积是8.1亿亩,与生产9700万吨大豆所需要的7.9亿亩耕地相当,

但是小麦和水稻产量的总产量是3.4亿吨,是同面积大豆产量的3.5倍。

因此,拿中国的耕地来种大豆,未免太“奢侈浪费”,也不能保证粮食安全。合理的做法是种植单产高的谷物,保证我们的口粮和大部分饲料粮;利用劳动力较便宜的优势,种植人力耗费较高的蔬菜水果。

4、美国大豆价格低廉更具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还有,由于农场化和机械化种植,美国大豆具有品质好和价格低廉的优势。

美国大豆主产区平均种植规模是国内大豆户均种植规模的600倍,加之实施农业高补贴,使得国内大豆在价格上不具有竞争力。既不能随着生产成本的上升而相应上升,也不能随需求的拉动而相应提高。

5、中国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

当然,为保障农产品安全,在过去数年,我国正在扩展各类进口农产品的供给来源,而非单纯依赖任何一方。从2012年起,巴西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国,其份额可占到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一半左右,直到去年,美国大豆更是创进口占比的新低。

随着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态势逐渐升温,已经有中国的商品交易公司开始寻找替代方案,除了开始扩大购买巴西的大豆,在与美国供应商的购买协议中加入了退出条款,便于随时按照需要取消大豆及豆粕订单等,久而久之,说不定今后中国再也不需要依赖美国佬的大豆了。

2018年再度连任的普京能否挽救俄罗斯经济?几百万印度女犯人为何与男子关在一起?关注“金十数据”,我们给您提供更专业的解读!

金十数据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并非不收购国内大豆,只是国产大豆在同进口大豆对比时显得没有优势而已。从当前国情看,进口大豆主要有以下原因1、国产大豆供给不足,2、美国大豆质优价廉。下面从这两方面看一下。

国产大豆供给

据统计我国2017年全年进口大豆量在9500万吨左右,而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我国豆类产量仅1916.9万吨,近5倍的差距。难不成我国大豆面积再增加5倍?显然不可能的,之前已经做过分析,倘若不去进口大豆,单纯的依赖国产大豆满足国内需求,国内就会陷入粮食危机。因为粮食作物产量比大豆产量高出很多。

将粮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主粮保障实现自给自足,而进口大豆,可以说这是国家既定方略。而今在粮食已经实现相对富足之际,对玉米实施调减,只能说这也是略微的缓解。从2017年的种植面积看,大豆面积提高了978万亩。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大豆面积不会这么无止境的增下去。既要满足国内需求,又要避免国内粮食危机,只能依赖于进口大豆。

有人会质疑,为何进口美国转基因大豆,我们不也可以进口非转基因大豆吗?

无论你对转基因农作物怎么看,就目前国际形势看,转基因大豆已经占领了整个大豆的流通市场。美国、巴西、阿根廷,这是世界三大转基因大豆生产国也是大豆主产出口国。美国大豆转基因比例高达90%,而巴西占到了75%,阿根廷则基本上全部都是转基因大豆。可以说,国际市场所流通的大豆都是转基因大豆,要解决国内大豆需求,别无选择,总不能去俄罗斯夺一些地盘种大豆吧?。因此,当前国家也是为了保险起见,进口大豆用途只做豆粕和榨油。

关于转基因大豆安全性问题,目前尚有争议。但是我们应当看清一个事实,自从转基因大豆1996年美国商业化种植以来,至今已经超过20多年,尚未发现科学有力的安全性质疑证据。目前,全球范围看,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加拿大等59个(不完全统计,有准确数字的可提供)国家或地区都批准了转基因作物的进口。

我国的转基因大豆用途方面规定的很清楚,就是榨油和豆粕。之前本人文章也有介绍转基因大豆油并没有蛋白成分。我们所食用的豆油成分为脂肪,基因表达产物为蛋白,在大豆油的加工中,蛋白即便压榨时候存在,通过层层过滤的精加工也剔除了,消费者大可放心,本质来说,转基因大豆油和传统豆油没有什么区别。

价位

以2018年3月2日到港进口大豆价位看3420元/吨(1.71元/斤),而国内大豆市场价在1.8-1.9元/斤。作为企业来讲,怎么可能会抛弃利润,拿出所谓的爱国心支持国产大豆。面对低廉优质的的进口大豆,为什么不进口呢?从榨油用途来说,进口的转基因大豆普遍要比国产大豆出油率高出2个百分点,这也是受到企业欢迎的一方面。至于美国方面大豆为何便宜,一方面那边转基因大豆便于管理,种植成本偏低,另外,美国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人工成本低。

基于以上分析,从目前国情看,甭管进口的是不是转基因大豆,都必须进口,否则的话国产大豆是难以满足供给需求的。上世纪90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腾飞而改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油、肉、蛋、豆类蛋白质品需求量急剧攀升自1996年国家开放进口,98年进口大豆400多万吨,到了2017年达到9500万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还将长期进口大豆,这是不可避免的事。

欢迎评论区留言或者添加关注,为您分享更多农业科学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