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后,你最后悔没选哪些配置?

车护宝

现如今随着汽车的发展,车辆的配置也越来越高。有些配置可以说万年不用一次,但是有些配置如果没有,对车辆的使用会有明显的影响,后面想加装都难装,后悔当初买车的时候怎么不多做做功课,身边的朋友跟我抱怨的有很多,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前后雷达

前雷达没有还无所谓,毕竟每天开的车知道前面的位置大概在哪里,而后面的雷达如果没有,那每次倒车都是一次运气碰撞。有一次开五菱宏光,没有后雷达,倒车的时候只能看着三块后视镜,中间的又有形变,两边的又看不到正后方,探出头倒了好几次才倒到位。


没有雷达主要还是对距离的判断不能有把握,太远又占了车道,太近又怕撞烂后面,所以雷达的作用和使用率还是挺高的,很多紧凑级和以下价格的一些车的入门车型不配置雷达,不过后期安装的难度不大,如果受不了了可以去后期安装一次。

↑↑↑后期安装倒车雷达难度不大

2.电动折叠后视镜

很多车型只配置了电动调节,但是不配置电动折叠,如果会车的地方非常窄,要折叠后视镜才可以过,左边还可以自己动手掰进来,但是副驾驶那一侧的后视镜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开车,那就很尴尬了,有一种束手无策的感觉。

另外,如果停车的时候习惯性的把两边折起来,但是上车的时候忘记打开,左边开窗就可以了,右边还要下车转一圈才能打开,赶时间的时候真的很讨厌。

3.后排出风口

北方没什么感觉,我身在南方,今天的温度有据说有35度,车子停在外面暴晒,车里面的温度至少有60度。自己开车还好,昨天坐单位的车出去办事,有司机开车,自己坐在后排,是一辆黑色的老雅阁,后排没有出风口,刚坐上车的时候很热,然后半个小时以后到了目的地,感觉还是很热,除了前面偶尔飘过来的一点冷气,其他时候都是热的。就是下面这货:

如果能选的话,还是选后排有出风口的车型吧。

4.铝合金轮毂

有人说钢轮毂有钢轮毂的好处,不容易碎裂,但是我又不是天天去越野,不用这么强的强度。铝合金轮毂的美观性和实用性都比钢的强,而且现在的车型配置钢轮毂的,外面都会加上一层塑料壳子,看起来廉价不说,高速还会影响轮胎的动平衡,使用体验不佳。而且后期自己购买还需要一笔费用,可以选择的话,还是选择原厂的铝合金轮毂吧。


明说汽车那些事

为了吸引消费者,汽车厂家装了许多上档次的配置在车上。但你知道吗……有一种配置叫没时间用,还有一种配置叫没机会用。总结起来就是:真没啥用!今天车妹总结了许多车友的经验教训,挑出来这8项车主们觉得最有用的配置,当初选车没要这些配置的车主都后悔了!



没有倒车雷达

后悔指数:★★★★★

许多初次购车的车主在选车的时候没经验,选了没有配置倒车雷达的车,那你是真不知道倒车雷达有多有用啊!倒车雷达在倒车时,利用超声波原理,由装置在车尾保险杠上的探头发送超声波撞击障碍物后反射此声波,计算出车体与障碍物间的实际距离,然后提示给司机,使停车或倒车更容易、更安全。车妹认为这项成本很低却非常实用的配置着实应该被厂商考虑做到标配,有用有用!给5颗星!相对于倒车雷达来说,倒车影像其实没有什么更大作用。当然了,如果要买车给手潮的新晋车主,在晚上或者雨天后视镜不容易看清的时候还是有些用处的。



没有胎压监测

后悔指数:★★★★★

咱们的肉眼很难及时发觉胎压高低,尤其是在行车过程中的时候就更无法实时查看了,这时候就很需要胎压检测器的帮助。除了有预防事故发生的作用之外,胎压监测还能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让轮胎在规定的压力和温度范围内工作。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减少悬架系统的磨损,也间接为车主减少了油耗,省了油钱。虽然监测胎压也能由车主手动完成,但是何必那么麻烦呢!



不是全尺寸备胎

后悔指数:★★★★☆

看到这里很多车主都惊讶了,啥?这备胎八百年用不到一回,配置不配置没那么重要吧?错啦~一个常年压抑在后备箱内暗无天日的家伙进到排行榜里来了肯定是有原因的。

来,我们扒一扒~全尺寸轮胎,即备胎与原轮胎规格质量完全一致,可作为正常轮胎使用。还有一类是非全尺寸轮胎,注意那个“非”字啊!它的规格、尺寸存在差异的小型备用轮胎,有的备胎与原轮胎直径相同,而宽度较窄,有的甚至比原轮胎窄一半,还有的备胎与原轮胎连直径都不相同,规格、花纹、轮毂等方面均有差异。这种非全尺寸备胎在市场中占有相当大比例,它不能作为正常轮胎使用,且时速一般不得超过80公里。您买车的时候可要好好留意一下。



没有车窗一键升降功能

后悔指数:★★★★

这个大家肯定也都有共鸣,无论是过收费站还是其它什么需要开窗的情况,总之按一下比一直按着真是要方便太多了。别看就是这么小的一个细节,驾驶感受的差别可不是一点点,细节决定成败嘛!配备一键升降就肯定要配备防夹手功能,所以这项配置没有标配也是在预料之内的啦!毕竟成本是相当可观的。



不能遥控车窗 

后悔指数:★★★★

想象一下,如果你家住6楼,刚锁好车进门突然想起车窗没关,心里是不是一万只草泥马就开始奔腾而过了……这时怎么办呢?是重新接通电源,然后升起车窗,再把电源关闭吗?这时候的遥控车窗就是救命稻草了,觉得B格是不是高了那么一点点?简直是健忘症患者和懒癌患者的必备之物。



没有电加热后视镜

后悔指数:★★★☆

在多雨的城市,雨天行驶很容易造成车主对侧后方的视线不清。而具有加热功能的后视镜,对车主的实际帮助很大。开启加热除霜按钮,后视镜便可以通过镶嵌于镜片后的电热丝加热,除去镜片表面的水滴。目前国内市场上基本10万元以上的中高档车型都配置了电加热后视镜,10万元以下的车型就需要您在购车时留意了。如果您的居住环境很干燥,雨雪天气很少,这项配置就是鸡肋了,因地制宜。



后座没有空调出风口

后悔指数:★★★☆

夏季必用空调,前座冷的发抖而后座热的冒汗这是在是太不公平了。对于这样冷热需求不均匀的矛盾,配备一个后座出风口是比较现实的解决办法。不但有助于全车乘客都能享受到空调的呵护,而且在必要时,甚至都可以单独关闭前排空调出风口或者后排出风口来满足不同体质的乘员需求。这绝对是贴心的一项配置!而且这个基本没什么科技含量,但实用性却是非常明显的。



没要自动大灯

后悔指数:★★★

对于从来不吃胡萝卜而患有轻微夜盲症的车友来说,自动大灯可是帮了大忙了。在进地下停车场、进隧道的时候,大灯自动亮起可以防止忘记车主在黑暗环境中打开大灯的情况下遇到不安全因素。


5G车道

从性价比的角度来讲,其实大部分车型都是更加推荐中低配版本,高配尤其是顶配车型,由于加入了很多并没有实际意义的配置,其性价比就显得并不是很高了,然而选择低配以后,却很有可能因为某些配置没有配备而令人后悔。

其实最容易令人后悔的,其实还是车上的主/被动安全配置,包括最最基础的胎压监测、ESP、安全气囊,也包括更高阶的盲区提示、车道保持、车道偏离预警、并线辅助、主动刹车、ACC巡航等等,其中除了最基本的胎压监测可以加装之外,其余配置虽然从技术角度上也可以支持后期加装,但其成本非常的高昂,稳定性也无法得到保证。

不过如今的一个弊端是,ESP普及率确实越来越高了,但是像安全气囊个数,以及那些高阶主动安全配置,依然是捆绑式的只存在于高配车型上,只有偶尔提供一两个可以在低配车型上选装,如果要拥有这些配置,就不得不强制选择高配甚至顶配车型。

除了这些后期难以改装的安全配置以外,有些功能性配置虽然后期改装起来相对较为方便一些,但经验证明很多还是原厂的更好,比如车载娱乐系统。坦白说,绝大部分后期改装这个的用户,基本就是图一块屏幕,只有少数发烧友,才懂得去匹配音响等等其余设备。而外面自行改装的虽然有一些口碑较好的牌子,但是跟经过原厂标定、以及稳定性检验的比起来,质量上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而实际上,你开车久了就会发现,所谓的各种上网软件等等,基本都是摆设,用的最多的还是音响、广播、蓝牙电话、导航和倒车影像,另外主要就是对于界面UI美观程度的追求,而原厂车机可以说出了导航以外基本都把这些功能做的很好了,而导航功能的话也越来越被手机所取代。但在稳定性方面,原厂的更能经得起高温酷暑、剧烈颠簸的稳定性考验,而外面改装的副厂件,在这方面的要求就很可能没有那么严格了。

其实,很多时候也是由于成本导致,除非你真对改装非常的有兴趣,也有那个闲情逸致,否则许多配置真的是选原厂的最划算,也最具有保证,因为在外面改装,虽然价格是要便宜不少,但你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成本去研究和实施,最后还很有可能出现体验不佳或者质量问题。所以当你真正选定自己非常心仪的车型了以后,可以暂且把保值率放一边,尽量选个配置令自己满意的版本。


车护宝

我开的就是乞丐版车子,配置缺失算不上后悔和痛苦,但感悟是有的,我简单罗列一下:

1、发动机防盗

黑心的东风日产,减配程度令人发指,连成本如此低廉的发动机防盗系统都省掉了,结果就是一把机械钥匙就能将我的破启辰R50开走……我推演一下哈,只要我哪天脑残把车子借给一个不嫌我车子破、专门坑我的死党,他拿着我的钥匙去配了5把机械钥匙,成本大概25块,那他和他的另外4名损友就能随时开走我的车子,开门、打火、挂挡走人,毫无违和感。

无钥匙进入/无钥匙启动这些功能都不是什么必要,现在很多几万块的车子都有了,没显得多么高科技多么尊贵,但发动机防盗是要的。

2、后雨刮

两厢车的一个好处就是后方视野很友好,但若没有了后雨刮,气流直接让你后窗3天尘封,南方雨季的时候更严重。你说车速高的时候也还好,没错,但市内极速也就60km/h,雨是甩不掉的。

当然,大多数后窗玻璃都埋了加热丝,而且这玩意治标又治本,问题是起效太慢了。后雨刮总成的成本其实很低,几十块,但给安全的减分可远远不止这点。

3、胎压监测

轮胎是唯一接地的汽车零部件,胎压则是一个关键的动态元素。现在越来越多车子出厂就标配胎压监测了,这东西没有什么核心技术,全靠良心。但依然有很多车子的胎压监测需要通过后市场来解决,而无论是外置式还是内置式的后装胎压监测,用起来都并不是特别友好。

先说外置式的吧,单元不大,但漏气是妥妥的,我大概1个月能漏掉0.1Bar,也就是打到2.5的话只能坚持3个月,就要重新拆单元来打气,而且拆装监测单元的过程很容易弄坏气嘴。内置的可以一劳永逸,但其实也是要换电子的,而且每次拆装都倍儿麻烦,特别是初装,必须去轮胎店做动平衡。

不过还是那句,胎压监测是必需品,跟行车记录仪一样。至于行车记录仪嘛,因为欧美国家太注重隐私,这东西不怎么给流通,导致我们只能买到国内小厂做的,业内暂时还没那个特别牛的品牌。


黄恒乐Jim

除了必要配置:

esp/车身稳定系统(雨雪天气开快的时候真救命);

abs(轮胎防抱死,防止紧急刹车的时候车辆失控);

倒车雷达(有时候一个人开车夜里进车库的时候很有用,但是在坝子上掉头还是得看本事);

定速巡航(开高速的时候既能解放双脚,又能以高速行驶,而且不必担心超速)。

当然,有些配置有些也不是装了就一点用都没有,比如以下几个:

行车记录仪(很推荐)(这个没办法,几乎没有主机厂会给你装行车记录仪,包括4s店所谓的“原厂”,都是后期自己加装的,总之应该属于必要配置,还好安装成本低,花样也多);

自动大灯(很推荐)(进出隧道尤其连续的隧道很方便,但是雾灯记得是要自己开);

无钥匙进入/无钥匙启动(很推荐)(锦上添花的功能,很方便,而且有跟没有这个功能是两回事);

防眩目后视镜(很推荐)(手动自动无所谓,晚上开车车内光污染减少,非常有用,淘宝升级即可);

倒车影像(很推荐)(跟倒车雷达一样,对于大型轿车和SUV来说甚至就是必要配置,不过倒车影像再nb,倒车的时候一定记得看左右后视镜,而且倒车不要踩油门,我就不说三遍了);

车载蓝牙(比较推荐)(这个取决于车子的隔音效果和音响设备,它不光用来接打电话、听手机导航,过隧道走山路的时候往往没收音机可听,所以用来听听歌还是蛮解闷的。而且我发现开车放劲爆的歌曲并不能消除倦意,放些自己会唱的歌跟着唱就不困了);

6~100英寸中控大屏(比较推荐)(车上最鸡肋的配置,也就倒车影像的时候有用,车载导航我都不单列了,听手机导航都比看车载导航准,但是没有的话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全景式/可开启式/半开启式/不可开启式 天窗(比较推荐)(又一个没有都不敢跟人打招呼的功能,除了看星星的时候招蚊子,或者用来当摄像车?)(告诉烟民一个小诀窍,抽烟的时候把车窗开个缝,往车外抖烟灰的时候哪怕离窗缝远两三公分,烟灰也会自己飞出去。天窗排烟效果不如侧窗,而且打开之后噪音大,重要的事就不说三遍了,开车尽量不要抽烟);

日间行车灯(比较推荐)(一些国家的出厂标准,还行吧,因为视野不好的时候你自然就会开各种灯了);

电子手刹/自动驻车(比较推荐)(人工手刹也不差,“高级感”);

自动泊车(比较推荐)(现在自动泊车技术都上去了,是很多新手的福利,但是遇到很窄的空间自动泊车是不识别的,我直说吧,除了高铁站的地下车库,基本都不识别,所以还得看技术);

座椅通风/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比较推荐)(这些功能已经下探到十几万的车了,并非遥不可及,有些入门级豪车小几十万还没有这个功能,可有可无,取舍看个人);

发动机自动启停(可有可无)(其实我更偏重不推荐的,想想你花了大几万几十万买了车,保养油费保险加一起一年一两万、三四万的,还在乎那一点点点油钱?而且憋的时间也不久,堵车的时候时有时无,夏天自动停住之后压缩机不工作还得手动关闭,很不智能);

自动空调(不推荐)(不要相信空调面板上的数字,冷了就调高,热了就调低,空调面板可不知道你是冷是热,夏天冻感冒是很难受的);

acc自适应巡航/防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不推荐)(观赏性大于实用性,哪怕就是100年的老司机开车的时候也是手握方向盘,提前预判减速踩刹车);

夜视系统(强烈推荐)(成功人士的标志)

最后,开车光听别人说是学不会的,也别指望这些配置就能提高安全性,要安全就把你车上安全带扣给扔了,老老实实把安全带系上,上高速或者开山路也起码让副驾驶安全带也系上,把车速降下来,所有小车在大货车面前都是脆皮,大货车视野很差、车内噪音大、司机很疲惫,不要盲目超车,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

现在的东西,一分钱一分货,一毛钱两分货,一块钱三分货,量力而行,车毕竟是个消费品,从你刷卡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贬值了。


威力囧

远景x6 自动旗舰 落地接近12万,该有的配置几乎都有了,啥胎压,无钥匙,自动巡航,自动空调,座椅后视镜加热,等等,一般20万内车该有的配置几乎都全了。可是即便如此,依然有几个功能缺失让人比较遗憾。

第一个就是,关锁不会自动关窗(只能自动关天窗),其结果就是有时忘记关窗就走了。所以许多车主花200到400改装了这个功能,加上了关锁自动收后视镜。



第二个是缺少,acc自适应巡航,(主动刹车)同价位的帝豪gs就有,但是远景缺失,不得不说是个小小的遗憾。

第三个是,自动驻车,电子手刹。只有脚刹形式的手刹,对许多人来说不习惯。只是略好于普通手刹。但依然有时候会忘记刹车或松开手刹。



第四个是,后区空调出口,后座的人不能调节到最满意的温度,长途时,必须不断和前座司机协商温度。很不方便。10万以上的车后面没个后空调出口实在是太过份。虽然对于司机关系不大,但此车定位到家用SUV,不应该没有此最基本的功能。


如图其实前排座椅下面有两个不可调的后排出风口这样摆放,没有遮挡,有种说不出的山寨感。

第五是后排座椅不可调节,无论前后,上下,靠背角度均不可调节,跑长途时后排实在不是很舒适,还好后排可以放倒睡觉,可惜又不能放倒,纯平。

第6个是没有实时油耗,只有平均油耗,还不准。比实际少2个多油。这个功能只是一个电脑函数功能而已,添加的成本几乎为零,希望以后厂家通过升级给出。



第8个是,大灯都是烛光的卤素灯。只开近光真心看不清路面。还好多了两个雾灯。可是晚上开近光加雾灯稍微有点损人利己,别人会认为你没关远光会车。没办法只能再加500换氙气大灯。



第九个是没有远程遥控启动车,并打开暖风。都已经有一键启车和无钥匙进入系统了,添加此功能也无非是电脑板的附加功能而已。旗舰款车型应该有。毕竟东北零下30几度,进入车内开暖风需要等很久才能缓和。



第十,倒车灯十分暗淡看不清。晚上倒车十分危险,明明有倒车灯,可惜是超级小烛光,特别是倒车摄像头也没有夜视,导致晚上倒车基本靠猜,并且导致多次倒车危险的发生。另外虽然有360全景影像,但是车速一旦超过30就自动关闭,其实应该有强制打开的功能,方便观察后方车况并减少盲区。



以上10条,本应该是此款旗舰车配置应该有而没有的功能。成本都不是特别高。但用户自己改装就比较不方便。既然打着国产性价比最高的车型的招牌,就应该事无巨细,在应该有的小细节做足文章。

也希望对于想买此车的人一定的参考。据说今年要出1.4新款,希望届时能改进这些缺点的同时,老版本也可以适当添点钱在4s升级一部分功能。


筑梦文化

我们在买车的时候,外观和性能是大多数人看中的第一重要的要素,在经过精心挑选以后,我们确定了要买的那一款车之后,除了标配的配置,我们应该出于安全目的再购买以下这几种配置,因为有些配置并非每款车的标配,因此不要漏了这些重要的“保命”配置!

一、安全气囊

现在市面上从几万到上百万的汽车上,安全气囊都成为了标配,可以说是普及率非常广了,但还是难免有的汽车没有配备安全气囊。众所周知,安全气囊是事故发生时,保障车内人员安全的最基本配置。

能够为车内人员减少很多本会受到的冲击与伤害,质量好的安全气囊在意外发生时可以说将你从死亡边界拉了回来,这并不夸张。因此这个必备配置一定不能少,购车时一定要注意有没有安全气囊,没有的话一定要另外购置。

二、车身稳定系统

车身稳定系统也就是常说的ESP,它的重要性一点儿也不比安全气囊差。有了ESP,将会大大降低汽车发生侧滑翻车的概率,它的作用原理是在汽车因遇到外力作用或驾车者操作不当而发生侧滑时,将车身摆正,阻止侧滑趋势向更加恶劣的方向发展。虽然这个配置的普及率不及安全气囊,但我们在购车时也一定要为爱车配上车身稳定系统。

三、盲区检测系统

这个配置是用来完善后视镜的功能的,后视镜的盲区会给驾车者带来一定的困扰,特别是恶劣天气,比如大雾大雨等,本来就存在的盲区再加上天气原因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当汽车需要进行变道时,就很容易发生事故,这时就需要盲区监测系统发挥作用,帮助车主正确判断后方车辆情况。

四、胎压监测系统

轮胎是汽车与地面直接接触的物体,因此对轮胎的关注必不可少,影响爆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胎压指数是否合格,胎压过低或者是过高都有爆胎的危险,在公路上爆胎无疑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因此配备胎压监测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当发现胎压过低时,往往更容易爆胎,因此要及时给轮胎补气。

五、倒车影像

倒车影像也是帮助驾车者排除盲区的一个好帮手,在需要倒车时很难看清车的后面是否有障碍物甚至是有生命的物体,因此倒车影像是实用性很高的一个配置,花钱另外购置绝对是值得的。

关注了车的其他方面以后千万不要忘记这些配置,忽略一个可能让你后悔不已!

(大毛)


汽车教练

随着时代发展,车子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不在那么奢侈了。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不懂的人也不在少数,与其在买后后悔,不如趁买车之前多了解一下,下面告诉大家,买车应有的配置。

1.多功能方向盘

买车的人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讲究面子,虽然有些功能比较花,但也有一些是必要的。


2液晶大屏

这个必须得有,现在合资低配车基本都是收音机,不实用,比如我的车,可以蓝牙连接听歌,导航等

3.全景天窗

这样更加透光透气,居家带孩子也很好,颜值面子都有


4一键启动

经常有人觉得这个不好,要我觉得,这是时代衍生出来的,现在都在讲究智能化,便捷化,而且市场上非常多的车型都采用了这个配置,说明它已经被市场认可了。

除了上面所说的,还有一些,比如胎压监测,ESP,安全气囊,行车落锁和未系安全带提示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今生也疯狂408

必然是后悔没买自动挡啊。

当时因为刚结婚妻子也分娩在即,想着多留点钱生孩养娃,就提了手动舒适版17速腾,便宜一万多块钱。开了一年多后悔了,手上动作还好,左脚那个累啊,在高峰期开车十分痛苦,强烈建议新老司机都选自动挡。我没买的原因其实也有当时网上流传大量大众DSG(大傻瓜)变速箱漏油的消息,再三考虑下提了手动挡,放到现在我还管漏不漏油,解放左腿比较好。

其实手动挡也不是一无是处,动力不足的车提手动挡完全是可以的,不像有的自动挡罗辑跟不上,并且在长途相较自动挡是省油的。

再说说我觉得好用的配置:

倒车雷达,老司机也应该配置,减少很多剐蹭。新司机再加个倒车影像。

无钥匙进入、启动,外加感应落锁。两个字:方便,只要确认钥匙在口袋里就能随时随地开车门锁车门。

支持carplay的中控,很方便,不需要看手机了。

定速巡航,高速途中解放右脚,但记得摆在随时能刹车的位置。(我手动速腾竟然带定速巡航!)


半坡辅助,不是老司机上坡溜车怎么办,这个真的好用,基本解决半坡起步难的问题。

防侧滑系统:大众的叫esp,其他厂商各有各的叫法,这个和气囊一样,平常没用,用了救命,多一份心里保障。

认为需要增配的:

远程启动,北方冬天热车真的是痛苦。

后备箱感应开启关闭,去后备箱的时候都是双手抱着东西,能用感应开后备箱最好不过了。

暂时想不到了,我认为其他配置都是非必要的。


小魂神漫

这个我想说一下,我的车子可以说是最低配的车型,有遥控钥匙,有四门电动升降,后加上了一个导航加倒车影像。

开车的话经常会遇到倒车,倒车影像这个东西太好用了,避免倒车撞车,这个安装的非常有用,看到朋友、同事没有安装倒车影像的,他们在倒车时候左看右看,还看后面就觉得好看,而且也不安全,很费事。这个非常建议装。

车还了好几年了,开到现在我后悔没有选的配置有定速巡航和无钥匙进入和启动系统这两个,其它的可有可无,开车这几年一直都没出过事故,但是我的速度绝对不慢,这个和个人的反应能力和空间感是有关的。

我再说一下这两个配置,定速巡航:开车出远门,或者在高速上开,这个太有用了,解放你的双脚,开过车的都明白,一直踩着油门时间长了整个脚都是麻木的,非常想松开,所以强烈推荐带定速巡航的车。第二个无钥匙系统:为什么推荐这个呢,因为你在开车的时候无可避免自己的一个人去下车拿个东西,取个快递,买盒烟,或者干什么,如果你车刚点火走,马上熄火,一会还要点火,可能会麻烦不说,也是有点伤车的,比如我们这里零下20 30度,好不容易早上打着火,马上又要熄火,别提多蛋疼,你不熄火,车上又没人,买个东西也惦记,很伤神的,亲身体会,有无钥匙系统的话就好多了,钥匙不在车上是开不走的,可以放心的不熄火,再者每天都要把钥匙拿出来,按一下插里再点火也是怪麻烦的,所以强烈推荐带无钥匙系统的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