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冰冰4天片酬6千万?比崔永元炮轰更吸睛的是天价片酬

文丨雪映窗

与同时代的导演们相比,冯小刚的电影新作,似乎带有与生俱来的热搜体质。

《我不是潘金莲》手撕万达,冯小刚与王思聪隔空叫阵;《芳华》国庆档临时撤档,“逃离”传言此起彼伏;《手机2》5月初宣布开机,崔永元在微博上炮轰众主创。

范冰冰4天片酬6千万?比崔永元炮轰更吸睛的是天价片酬

赞许者有之,他们发问,在天价片酬屡禁不止的今天,为何鲜花鲜肉的演技与片酬依旧倒挂?影视制作的“脑体倒挂”,“看明星脸色,为明星打工”的窘境何时能走出?批评者甚众,在市场经济的供需关系下,高片酬为何就一定不合理?

旧怨新仇一起算,《手机2》哪里惹到了崔永元?

5月10日,冯小刚在微博宣布,新作《手机2》启动,其主创正是《手机》范伟、葛优、张国立、刘震云等原班人马。冯小刚发文称,“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人性的弱点一成不变”,网友猜测,正是《手机2》让崔永元彻底暴走。

范冰冰4天片酬6千万?比崔永元炮轰更吸睛的是天价片酬

《手机》剧照

十五年前,崔永元与《手机》剧组就已结怨。作为冯小刚电影代表作,《手机》成功塑造了一个“出轨主持人”的形象。在娱乐方式并不发达的年代,风靡大江南北的《手机》让全国观众都记住了《有一说一》的主持人严守一。

对冯小刚来说,《手机》是自己职业生涯不可多得的得意之作;但对崔永元来说,《手机》让自己陷入了无尽的苦闷之中。

范冰冰4天片酬6千万?比崔永元炮轰更吸睛的是天价片酬

再加上《有一说一》和《实话实说》的名称相似性较高,不少观众带入到《手机》里,认定“渣男”严守一的生活原型,就是崔永元。后者生活因此受到相当干扰,有说法称崔永元抑郁症就此加剧。

如此看来,崔永元怒怼《手机2》有其心理动因。在微博上,崔永元贴出了与编剧刘震云的对话,在得知《手机2》筹拍后,惴惴不安的崔永元询问刘震云。刘震云对崔永元表示,冯小刚新片名称并非《手机2》,而是《朋友圈》,崔永元口气稍缓,但仍觉不妥。然而,等到冯小刚微博官宣《手机2》,崔永元难免会生出被戏耍的恼羞成怒感,就此在微博上连环炮轰。

小崔一怒,炮火覆盖《手机2》全剧组。5月11日,崔永元发博称“冯小刚是渣子大家都知道,刘震云变成渣子速度偏快了一些”。5月24日,崔永元讽刺范冰冰获得国家精神造就者奖,“一个真敢发,一个真敢领”。其后,崔永元发文称徐帆冯小刚“一个会干,一个会算”,刘震云女儿“你爸这个快,李安那个慢”。

范冰冰4天片酬6千万?比崔永元炮轰更吸睛的是天价片酬

崔永元的谩骂式遣词固然不妥,但以截图来看,刘震云所言《朋友圈》实为《手机2》,确也有出尔反尔之嫌。

4天6000万片酬?范冰冰回应让舆情迅速激化

真正引爆全网的,还是“天价片酬”。在影视圈,天价片酬是屡被诟病的顽疾。舆论往往以日韩明星的片酬为参考,来对比中国明星们的赚钱速度。按照2017年中国福布斯中国名人榜的排行,排在首位的范冰冰高达年收入3亿元,杨洋2.4亿元,鹿晗2.1亿元,杨颖2亿元,吴亦凡1.5亿元……

网友们简单的逻辑在于,凭什么鲜花鲜肉演技不达标,却能拍一部戏轻轻松松几千万?更要命的是,演员片酬已经极大影响了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倘若明星环节开支过大,导演、编剧、摄影、道具、后期等创作人员,以及宣传、发行、推广等诸多环节,都要面临极大压缩。占比高达70%甚至80%的片酬比例,已经相当影响了作品质量。

范冰冰4天片酬6千万?比崔永元炮轰更吸睛的是天价片酬

正是如此舆论背景,让崔永元炮轰范冰冰天价片酬的博文,仿佛干柴遇上烈火,迅速引燃了舆情。梳理崔永元有关“艺人劳务合同”的爆料,范冰冰在拍摄期间的衣食住行要求,相当细致:

甲方负责提供乙方及其随行人员宣传活动期间全部膳食,尽量安排在酒店内用餐;酒店外用餐标准为:乙方1500元/天,随行人员200元/人/天;

甲方负责安排乙方及其随行人员在拍摄、制作和宣传期间的住宿,标准为五星级酒店。乙方艺人及经纪人标准:豪华商务套房2间,其他随行人员:标准间3间;

范冰冰4天片酬6千万?比崔永元炮轰更吸睛的是天价片酬

为乙方(范冰冰)提供艺人专用商务车一辆(含司机)及生活车一辆(含司机),租金分别是800元/日和1000元/日;而在宣传活动城市当地活动期间,提供乙方和随行人员奔驰轿车一辆、豪华别克七座商务车一辆;

乙方指定专任化妆师一名,由甲方支付每月人民币80000元(税后),以及专任化妆师的食宿和来回交通费用。

范冰冰4天片酬6千万?比崔永元炮轰更吸睛的是天价片酬

天价片酬越管越涨,是交由市场还是行政力量?

从范冰冰工作室的回应来看,崔永元的爆料似乎并非空穴来风。

何为“崔永元公开发布涉密合约”?如此回应似乎已经认定崔永元事实,其合约真实性得到了确认;“破坏商业规则”的说法,也印证了涉密合同不得公开发布的说法。

“大小合同”的说法,则用“未核实”来虚化,并未正面回应其真实存在;“4天片酬6000万”倒是有了“散播谣言,构成诽谤”的斥责。

可以预料的是,崔永元与范冰冰的Round 1已经结束,但倘若“大小合同”落到实锤,那等待范冰冰的将是偷税的重责。

范冰冰4天片酬6千万?比崔永元炮轰更吸睛的是天价片酬

仅以《手机2》舆情事件来看,崔永元炮轰冯小刚、刘震云并未引发舆论地震,只有涉及高人气的范冰冰,并以天价片酬话题切入时,才引发了全民关注。关于天价片酬的讨论,已经脱离了崔永元与范冰冰互怼本身,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公众对天价片酬的抱怨由来已久。2017年末,中国青年报做过问卷调查,95.5%的受访者认为当下演员片酬过高,83.2%的受访者认为演员“天价片酬”现象不合理。唯收视率与话题度、粉丝经济过度发展、投资方急功近利、好演员数量过少让流量明星片酬上扬、观众欣赏水平有待提高等原因,成为天价片酬的原因。

无论是行政力量还是行业自律,早就对天价片酬有所动作。

范冰冰4天片酬6千万?比崔永元炮轰更吸睛的是天价片酬

2017年9月,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支持电视剧繁荣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对于优化片酬分配机制问题,曾明确提出“严禁播出机构以明星为唯一议价标准”的要求。等到该月底,《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出台,规定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其中,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其他演员不低于总片酬的30%。至此,有关部门首次为演员片酬划出具体红线。

范冰冰4天片酬6千万?比崔永元炮轰更吸睛的是天价片酬

艺人片酬就此停滞不前了吗?从部分新媒体渠道曝光的片酬排行榜来看,天价片酬依然在向前狂奔。只是这一次,崔永元范冰冰事件会是导火索,再度触发天价片酬的强监管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