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長輝就市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我區反饋督察情況表態 確保整改成效讓人民群眾滿意

5月30日,北京市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一行到我區,對2017年10月31日至11月29日石景山區環境保護督察情況進行反饋。會上,督察組組長史全富通報了督察意見,區委書記於長輝作表態發言,區委副書記、區長文獻主持會議。

督察認為,石景山區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及市委、市政府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強化疏解整治促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於長輝在表態發言中指出,北京市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我區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進行了“全面體檢”和“把脈問診”,對於我區進一步貫徹落實好中央、市委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具有重大意義。對督察反饋意見,我們誠懇接受、照單全收、深刻反思、引以為戒、徹底整改,確保整改成效讓人民群眾滿意。

於長輝指出,全區各級各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牢固樹立“管發展必管環保、管行業必管環保、管生產必管環保”的工作要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環境保護作為戰略性、全局性和系統性問題,真正把反饋意見整改轉化為改進工作的強大動力,確保中央、市委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在石景山區得到全面貫徹落實。

於長輝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採取有力舉措,確保反饋意見整改落實到位。一是落實主體責任。堅持“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各級領導幹部要親歷親為抓落實。二是細化整改方案。緊盯突出問題,堅持嚴字當頭,確保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落實。三是抓好統籌協調。樹立全區“一盤棋”思路,各單位密切配合,形成推動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的強大合力。四是敢於較真碰硬。不迴避矛盾和問題,全力破解難題,確保整改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五是強化跟蹤督辦。把整改工作納入考核內容,對推進整改工作措施不力的,嚴肅追責問責。六是著力建章立制。借鑑市環保督察的好模式,加快形成督察整改長效機制,堅決防止問題反彈。全區上下要緊緊抓住環保督察重大契機,通過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增進民生福祉,努力在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城市風貌、產業發展等領域實現新的跨越和提升,成為首都功能承載和高端綠色發展的典範。

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督察組副組長徐慶、督察組有關人員、區四套班子領導、區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全區各單位黨政正職、區機關院內各單位其他班子成員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區機關院外各單位班子其他領導成員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各社區書記、主任在分會場參加會議。


北京市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向石景山區反饋督察情況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2017年10月31日至11月29日,北京市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對石景山區開展環境保護督察,並形成督察意見。經市委、市政府批准,督察組於2018年5月30日向石景山區委、區政府進行了反饋。反饋會由區委副書記、區長文獻主持,組長史全富通報督察意見,區委書記於長輝作表態發言,副組長徐慶,督察組有關人員,區委區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及各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

督察認為,石景山區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根本遵循,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及市委、市政府關於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強化疏解整治促提升,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石景山區委、區政府堅決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高起點謀篇佈局,確立了“全面深度轉型、高端綠色發展”戰略和建設國家級綠色轉型發展示範區目標,明確了“融合山水謀發展,建設首都西大門”的發展思路。認真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進一步健全機制,成立了區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出臺了《石景山區環境保護工作職責分工》《2017年環保實事》《石景山區加快推動生活方式綠色化實施方案(2016年-2020年)》以及大氣、土壤、水汙染防治和“河長制”相關方案等環境保護類文件,全力推進生態環境建設。

2015年以來圍繞大氣環境治理、水環境治理、垃圾處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綠化美化等重點領域累計投入125.6億元。完成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改造32.6蒸噸,完成燃氣鍋爐低氮改造1110.3蒸噸,完成民用散煤清潔能源替代11542戶,淘汰老舊機動車13058輛,VOCs減排56噸。完成人民渠首鋼段、北八溝等4條中小河道治理,建成五里坨汙水處理廠,考核斷面水質逐年改善。在全市率先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區37.93平方公里,全區綠化覆蓋率51.3%,成功創建了“全國綠化模範城市”。

2015年和2016年,共查處各類環境違法案件72起,罰款131.8萬元,查封扣押3起;2017年1月以來,查處各類環境違法案件169起,罰款301.54萬元,查封扣押7起,移送公安機關9起。

石景山區高度重視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已完成2016年中央環保督察問題的整改。本次市級環保督察期間,注重信息公開與宣傳引導,在區政府門戶網站設立“環保督察 立查立改”專欄。全面認領督察組指出的問題,按照“街道吹哨,部門報到”的方式迅速整改。截至2017年12月4日,督察組轉辦反饋的298件已全部辦結,責令整改企業40起,立案處罰10起,罰款9.51萬元,約談73人次,問責2人,對2個單位集體問責。

督察指出,石景山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雖然取得了積極進展,但從老工業區向國家級產業轉型發展示範區、綠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綜合服務承載區和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態宜居示範區的轉變,有待進一步加快;個別幹部在環境保護職責落實方面存在“上熱下冷”現象,壓力傳導未完全打通“最後一公里”;“管發展必管環保、管行業必管環保、管生產必管環保”的工作格局未真正落實。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問題1.環保責任未完全壓實,思想建設和制度建設仍需著力加強

個別部門和街道將生態環境保護片面等同於拆違治亂,有過度依賴棚戶區改造等工程項目的傾向,存在“以拆代管”“待拆失管”現象。部分幹部“等、靠、要”思想不同程度存在,環保責任未層層壓實,對環境質量改善的緊迫性認識不足,對屬地範圍內汙染源臺賬底數不清,環保日常管理未嚴格落實“三查十無”要求,汙染治理未達到“六掌握六報告”標準。

問題2.大氣環境問題突出,綜合治理攻堅行動仍需全力推進

部分街道2016年基本“無煤化”工作仍有死角。區牽頭部門統籌不夠,基本“無煤化”工作仍有死角。部分街道均發現有存煤和散煤復燒現象,其中廣寧街道、蘋果園街道、金頂街街道、古城街道、魯谷社區存煤數量較大。

“散亂汙”企業排查治理不徹底。“散亂汙”企業治理力度不強,排查工作不到位,未形成有效的聯動機制。

工地揚塵控制力度仍需加強。各類工地開復工面積大、空間分佈廣,有關部門在揚塵管理方面存在執行標準不高、控制效果不好的問題,巡查監管力度仍需加強。

移動源汙染監管存在漏洞。轄區內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不力,臺賬底數不全,對重型柴油車、出租車、駕校車等車輛開展入戶檢查工作不嚴不實。

空氣重汙染應急工作落實不到位。停限產企業監管力度不足,停限產措施未能全面有效落實。個別列入停限產名單的企業存在停限產工作不規範現象。

問題3.城市管理存在短板,精細化管理能力仍需不斷提高

涉及首鋼遺留的環保問題亟待解決。首鋼園區內在施項目及“廠中村”等大面積的待拆遷區域,涉及大量土石方作業和拆除工程,揚塵控制力度仍需進一步加強。

建築垃圾和渣土運輸車管理不到位。未真正建立對違法違規渣土運輸車的溯源管理機制。建築垃圾管理存在漏洞,未將拆除工地建築垃圾納入監管。

危險廢物和生活垃圾管理存在短板。危險廢物管理力度不足,存在違規存放、去向不明的現象。生活垃圾收集清運不及時,嚴重影響周邊環境,部分社區存在垃圾長期露天堆放,惡臭擾民現象。

餐廚企業管理有待進一步規範。部分餐館在餐廚垃圾收集、運輸及消納等環節均存在不規範現象。多家餐飲企業與有資質單位簽訂清運協議後,一直未開展清運工作。部分餐飲企業未安裝油煙淨化設施,依然存在油煙直排現象。

水環境管理存在薄弱環節。2016年玉泉路和高井麻峪村橋市級考核斷面均不同程度出現了超標現象,2017年高井麻峪村橋市級考核斷面部分月份水質超標。部分雨汙合流治理工程進度緩慢。

網格化管理和日常檢查執法水平有待提升。環保網格員整體專業性不強,作用發揮不充分,個別街道依然存在“三燒三塵”現象。

督察要求,石景山區要進一步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紮實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營造“黨政同責、一崗雙責、人人有責”的良好氛圍。要聚焦重點問題下功夫,強化重型柴油車汙染管控,打好藍天保衛戰。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薄弱環節,以中央環保督察和北京市環保督察發現的問題為重點,舉一反三,梳理總結深層次原因,制定切實可行又標本兼治的工作措施,以最大的共識、最強的措施、最顯著的成果回應人民群眾的期待。

督察強調,石景山區應根據《北京市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要求和督察反饋意見,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市政府。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社會公開。

督察組還對發現的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問題進行了梳理,將按有關規定移交石景山區委、區政府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