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盘水果“考倒”30多名应聘研究生?

樊溢明


说句实话,面试这样严肃的场合,大家一般都是穿西装打领带,女性求职者还涂了口红,谁敢吃啊,万一影响了妆容,或者有果汁溅到了衣服上,还落得一个着装随意、贪吃的罪名。

一般面试现场是没有水果的,有水也是给面试官喝的。这个公司出现一盘水果,出人意料,求职者会想会不会是考察谁的毅力强,谁都不敢轻举妄动。


据说,面试官表明这是一道压力测试题,没有一名求职者吃或者分享给他人,说明他们的心理素质不够好。


不过我认为公司大可用些其他方式来测试抗压力。比如面试官很严肃,或者问一些尖锐的问题,看面试者的表现。



不过我想被录取的原因是来自很多方面的,最主要是要符合应聘公司的条件,你的能力正是他们需要的。


很多事冥冥中有注定,没有被这家公司录取,可能是想让你遇见更好的公司。不管遇到什么奇葩面试,都不要放弃,大多数人都是和你一样,会经历这些,但是大家仍然选择继续向前。


——END——

你对于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霸王课】头条号,一起加速成长,成为一名优秀的职场精英~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不妨点赞、转发、收藏一下。

霸王课

  老师:如有一人做到,就会打满分

  工作人员介绍,招聘时特意安排了一小盘水果,是想借此了解应聘者的状态、情绪、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

  “学生都只顾着答题,没有人接受我们的建议。”负责人说,前后面试过30多个学生,没有一个例外。“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是,学生拿起水果,主动分发给考官和其他应聘者吃,然后自己也自然地吃一些。”尹老师说,“水果题”考核的是应聘者面对压力的表现、打开陌生局面的能力以及和其他人主动沟通的能力。“目前来看,这些学生在这方面很缺乏,如有一个人做到,我们就会打100分,但在这个题目上全部学生都是零分。”

   考生:为什么不吃水果?

  “面试的老师请我吃水果时,我感觉好温暖好亲切,但我不好意思吃,我要是真的吃了,面试老师会不会认为我把客套话当成真的,印象不是一下就坏了?”应聘学生小周说。

  而应聘学生小胡说,她当时很紧张,只顾着回答考官的问题,根本没有意识到吃水果也是一道考题。不过她坦言,就算当时会吃水果,也不会想到给其他的学生和考官吃。

  心理专家:考生心理素质不够

  面试官认为,“水果题”和以往一道应聘题目类似:面试的门口放着扫帚,没有一个应聘者扶起。没人吃水果,说明考生的心理素质不够,面对压力的应对能力不强,而考生想不到分给其他人吃,说明平时缺少与人分享的意识。


王小二果园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一家公司招收新员工,在层层筛选后只剩最后30个,考官设立了一局,依次约这30位单独见面,每次考官都比既定时间晚到10分钟,这期间工作人员为表示歉意,请该面试者吃水果。但所有面试者都正襟危坐,无一人动水果。于是该公司给这些应聘者的心理素质一项统统打了0分,并且透露其实只要他们吃了就会给100分!

许多人看了之后第一反应就是:“这家公司的人电视剧看多了!”

因为站在面试者的角度,这绝对是一个心理博弈的过程,会牵扯到选择的风险代价问题:

(A)吃。是会显得我心理素质强,我是个不拘小节的人,但这个特点是双刃剑,有可能加分,有可能减分,概率均等,因为鬼知道这面试官开放还是保守!所以从数理统计的角度,期望值是0。

(B)不吃。无任何风险,期望值也是0。

你看,同样期望值是0,可是(A)选项存在一定概率的风险,而面试者首先指望的,绝对不是自己今天留下最好的印象,而是绝对不要出现任何错误,给对方留下坏印象!所以本着风险最低的原则,必然选(B)。

这是所有经过高学历教育后的人的统一抉择。

它有错吗?它没错,甚至很正确!

中华民族礼仪之邦,别人递吃的送好的,嘴上客气一下总是好的!

可是考官们不爽。那我们来想一下,站在考官的角度,他设计这个场景的目的是什么?考验面试者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考验这个人在压力下,能否轻松自如和正常地应对眼下的状况,这种能力,在未来工作中会是一项优势。

估计设计这个题目的人,肯定听过网上流传的两个故事:

故事一,在古罗马时代,有个皇帝常常会从死囚中选拔将军。在把囚犯们送进斗兽场的前一天晚上,他会派人去观察这些人在等死前的表现。如果有谁能在惶惶凄凄的犯人中,面不改色呼呼大睡,便在第二天早上释放他,并会把他训练成带兵打仗的猛将。

故事二,中国历史上也有这样一位君王,他在接见新上任的臣子时,是故意让他们在宫外等待,迟迟不予理睬。如果这个臣子能够悠然自得,毫无焦躁之容,那么他必会受到重用。

为什么?

一个人的胸怀、气度、风范总是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表现出来。之所以古罗马的那位皇帝和中国的那位君王要对死囚和新臣委以重任,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做到处变不惊、遇事不乱的从容,这正是一个人的气度和潜质。

哇!说得好有道理!心灵鸡汤啊有没有!正能量啊有没有!

可是,让这些面试官们做,他们会做怎样的选择?信不信,他们也会选择“(B)不吃”来规避风险。自己出的题,自己给出的标准答案,然后难为考生,看到考生选错答案后立刻沾沾自喜,认为自己孔明在世,并事后公开说:“哎呀,这道题真的很难,要是我们自己做考生估计也会选错!”

你们这做派,跟江苏高考卷的出题人葛军有什么区别?到底是筛优秀人才还是证明自己的聪慧?

所以在我来看,被这种手段逼走的面试者不必自责,你们做得很正确,错的是他们,是那些被心灵鸡汤和自我陶醉包围着的面试单位。这样无聊到没事用各种创意考验员工的公司和领导,不跟也罢!多看看其他务实的公司,起码是能在工作时自在地吃水果,不必担心领导设陷阱的那种公司。


马丁马小虎

先讲一个故事:天上要招一位神仙,于是派了铁拐李到人间寻觅合适的人选。铁拐李为了试探一下谁跟神仙有缘,就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个衣衫褴褛、污浍不堪的乞丐;再用手指在肚子上一点,肚子上立刻长出了一个大脓疮,上面爬满了蛆虫。他柱着拐杖,走在人多的大街上,一边走一边喊:”撞到我的肚(渡),撞到我的肚(渡)。”结果看到的人个个唯恐躲之不及。他走遍天下也没碰上一个撞他的人。正当他发愁无法回去复命时,一只大公鸡看到了他肚子上的蛆虫,飞快地跑过去啄食,结果这只公鸡成仙了。

看完故事,我们是不是就认定人不如鸡呢?非也!恰恰是鸡的没脑子才使它误打误撞,成就了这桩美事;恰恰是人的聪明才使他们错失了一次良机。因为他们看到的只是一个乞丐而非考官,更不知道他肚子上的脓疮就是一个考题。

同样,在这场应聘会上,应聘者也不知道那盘水果就是一道考题,以为就是平常放置的一道摆设;工作人员请吃水果就是出于礼貌的一句客套话。在这种情况下,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任何一个懂礼仪的人(也包括几个面试官)都不会去动水果,除非他是一个弱智。所以,以一盘水果来衡量一个人的才能是有失偏勃的,对应聘者是不公平的,这样的测试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只会招到那种象那只公鸡一样没老子的员工。


开心快乐206821601

奇葩公司的奇葩面试题。

我自己在企业里做人力资源工作十多年,做校园招聘也有十个年头,最讨厌这类装逼面试题,毫无技术含量,奇葩公司居然还自鸣得意。

据说是在某公司的校园招聘中,30多名研究生在几百份简历中,过五关斩六将进入终面。结果在终面这家公司设置了所谓的压力面试,摆一盘水果邀请这30多位研究生试吃,自然是没有一个人品尝的,结果没有一个人被录用。
公司相关负责人说,“水果题考核的是应聘者面对压力的表现、打开陌生局面的能力以及和其他人主动沟通的能力。我们最希望看到的结果是,学生拿起水果,主动分发给考官和其他应聘者吃,然后自己也自然地吃一些。”

校园招聘采用的场景面试题目应该是开放性试题。

开放性试题就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不管考生给出什么答案,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比如经典题目: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如果必须裁员一位,你会裁掉谁?为什么?

回答这个题目答案无论是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甚至是唐僧本人都可以,关键是原因是否合理,是否别出心裁,是否有独特新颖的观点。

而案例中的水果题,就采用了一刀切。

只要不吃,全部不录用。

这什么奇葩公司,你当你bat啊,就是bat都没这么霸道!

这个水果题的场景就类似我去你家做客,我拿你家里的水果分给你吃,是不是反客为主?没熟到一定程度的人做不出这种事。

要是这30多位研究生真吃了盘中水果,又会说大学生不懂职场礼仪,这么严肃的场合怎么和在自己宿舍一样随意。

录用你只需要一个理由,拒绝你有千万个理由。

面对这种奇葩公司,没被录用一点儿都不遗憾,反而应该庆幸没有掉进坑里。偷着乐吧~


李小船

职场潘多拉观点:行政助理如同是兢兢业业的管家,需要以一种主人翁的心态,去迅速与陌生拜访的来客打成一片,这才是后续工作的开始,也是对其他兄弟部门强有力的支持。

据说,面试题是这样的:该公司计划招聘4名行政助理职位的应届研究生。经过层层选拔后,进入到面试环节。面试时,考官迟到了十分钟,并告诉面试者:“考官们有急事,可能晚点来,大家可以随便吃点水果休息一下。”结果所有的应聘者都没动过水果。

我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是:不要乱要别人的东西,去别人家不准乱吃人家的东西。说的好听点,这是有礼貌有分寸,但是如果和很熟悉的朋友在一起还是这样,就难免显得会有生分的感觉了。

这么多年来,这样的观念在我脑海中根深蒂固,因为以前被多次“刻意练习”,我的性格中也多了很多小心翼翼的成分,在与陌生人打交道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不好意思”的表现夹杂。

所以,我太了解这几个面试者的心态了,多半就是和我一样,与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

但其实经过我多年的观察和跟踪,我身边没有受过类似经历的人反而更容易和陌生人/朋友们打成一片,他们更容易成为一个小团队的中心任务,换言之就是有较强的领导能力。

在这个面试中,招聘的岗位是行政助理,恰恰是需要和陌生人打交道较多的部门,而且在实际中遇到的情况,远比面试环节简单的多,所以,如果无法在面试环节中处理好这一类问题,是很难胜任这个岗位了,至少,不是这个岗位的最优选择。

我觉得,既然面试官都说了让你吃,那你就吃,这是最起码的执行命令。当然,期间你需要以主人翁的心态去让着别人,这样一来可以尽快融入陌生群体,二来你有了代入感。

行政助理的岗位向来对细节重视,如果你在吃的过程中,能观察到其他人的“吃相”,并进行一定的行为、性格分析的话,也许这样的表现会极大超过面试官的预期,惊喜往往是选择你的开始!


职场潘多拉

这盘水果考题,表面上看很睿智,实则有些过了,试想,在那么紧张的招聘会上,都读了近二十来年书的莘莘学子们,为了报答父母,回报社会,集全部之精力来应对招聘,哪有闲情逸志搞这些情趣事?紧张得不得了!

再者,假使有人斗胆吃了水果,或与人分享了水果,指不定出什么幺蛾子来!

这使我想起三十多年前,开什么茶花会,一大堆好吃的搁那,我与某同事在那等两小时有余,走不是,不走也不事,天干地燥的,口渴的不行,年轻气盛,弄点解渴,这下就悲剧了……到现在我还记得书记啊什么的那些得吧得吧的面孔!

中国教育摆在这儿,试问哪个小年轻胆敢动一下办公室的水果?不过我现在倒敢动,但只怕有人又指责我以老卖老,或为老不尊了。所以这道题我认为不应该为题,如果成题,不知又误导多少人!


小洵仁可

首先在这里说一个类似的例子,以前所在的企业经常有其他单位或者政府来考察,每次来行政部都会提前接到通知,明天需要招待多少人,于是我们部门的人就要负责采买水果、纯净水、纸抽,提前打扫好会议室,布置好投影仪,每个座位上放好企业宣传资料、纸笔,这里重点说一下水果,每次我们都会采买三种或者四种水果,基本上是葡萄、苹果、桔子、香蕉这四种买的频率最高,混合放四盘,放在长长的会议桌中间。

但是有一个现象,葡萄、桔子等小一点的水果有时候还会有人吃,苹果基本没人动过,有时候一场会议下来所有的水果都没动过。

1、水果是什么水果?为什么我们以前的会议苹果基本没人吃,因为苹果太大啊!吃的时间太长,来访的基本都是企业或者政府的管理人员,严肃的气氛下,谁会在众目睽睽中拿起一个苹果大吃,吃苹果基本是在放松或者休闲的情况下,会议和面试是一个严肃紧张的场合,如果面试企业摆出的的是苹果,相信去取的人很少;

2、气氛和距离问题,没有一个人会认为面试是一个很随意很轻松的场合,都是抱着认真严肃的态度来的,一盘水果表达了企业的诚意,但是这不是去别人家里做客,这是即将决定你饭碗的时刻和场合,相信没有几个人能有心情去品尝,而且我们在组织会议中还发现一个现象,就是水果一般放在会议桌的中间,距离参与者有一定距离,需要起身伸长手去拿,但是开会中谁会主动站起来去拿呢?显得自己特别随意。

3、不吃水果不能代表任何事情,人面对压力的表现是不同的,而且人的能力和表现都在不断变化,包括负责人所说的希望考察打破压力的局面能力和主动沟通能力,很多人在刚毕业的时候,这些能力都是欠缺的,但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努力中能力也会慢慢塑造起来。

总而言之,一盘水果不能代表应聘者的能力,这三十多名落选的研究生到了其他单位、其他岗位,一定不乏能做出成绩的优秀者。


董双成

一盘水果就考“倒了”30多名研究生,想来这一盘水果至少是博士或者更高的水平了,毕竟能一下子“完败”所有前来应聘的研究生。扯不扯?完全就是在扯淡。

有一个故事这个时候不能再藏着掖着了,

必须分享出来了:话说一中国青年到外国留学,与一外国女子谈恋爱。一个深夜,两人骑自行车走到一十字路口正遇红灯,青年按照在中国的惯例,看看岗亭上没有值班警察,前面也没有路人,便若无其事地过了路口。而那个外国女子却停了下来,等到绿灯亮起时,才过了十字路口,过去后,便说:“我们分手吧。”中国青年莫名其妙:“为什么?”外国女子说:“你连红灯都敢闯,什么事你不敢做啊?”结果两人的恋爱失败。青年归国后,又和一中国女子谈恋爱,又是一个深夜,又是两人骑自行车走到一十字路口正遇红灯,这一次青年接受了上次的教训,把自行车停了下来,而那个中国女子却若无其事地过了路口,青年等到绿灯亮起时才过了十字路口,过去后,就听那个女子说:“咱们分手吧。”青年又是莫名其妙:“为什么?”中国女子说:“你连红灯都不敢闯,你还敢做什么事情啊?”结果恋爱又以失败告终。

看完上面这个故事你还觉得仅仅是故事么?这绝对不只是故事,而是实实在在的现实。每个人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同样的事情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判断,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一个简单现实。

我们来看看这个面试官有多任性。暂且不讨论面试官迟到这件事,姑且善意的认为这次迟到真的是面试的一部分。把视线全部集中在这一盘“高难度”的水果上面。对于面试者而言,可能很多人是对面试付出一定的精力去准备的。为了在面试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和思路,无心吃水果是非常可以理解的。还有一种可能是个人本身就不喜欢吃那些事前准备好的水果,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本人就不喜欢吃苹果,我不觉得这是什么不可想象的事情。所以不吃水果和个人的工作能力有关么?我觉得这实在太牵强。

面试者有充分的理由不去吃现场的水果,作为招聘方的公司当然有资格设置这种不违法不歧视的面试题目,毕竟招聘方为了招到自己满意的员工可以理解。但是面试官在应聘者表现出与自己预期偏差的时候直接用最简单粗暴而又牵强的逻辑认为这些研究生心理素质不够,以及面对压力的应变能力不强。这不得不让我感叹,上面那个闯红灯的人真心不容易。

应聘者有自己的考虑没错,招聘方有自己的观念也没错,失败的面试结果只能说明双方不契合,而不是面试官解释的那些原因。


职场蛙

祝贺各位落榜考生,幸好没被这家公司录取!

因为仅仅靠一盘“水果”就能直接决定录取结果的公司,以后也必然会各以种“偶然”因素而不是综合能力来决定你的升职加薪!

非正常公司才会有的非正常面试题

虽然网上也流传过很多500强公司也喜欢用“为什么井盖是圆的?”等奇葩问题来面试,但人家毕竟考核的还是你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就是自圆其说的能力)和综合展现能力。关键是也从来没有过凭借这样一个问题就直接决定录取或者Pass了。

回到问题本身,你这道问题是在考核什么呢?

面试官前面放一盘水果,一般人都会认为是布置的摆盘吧,面试官客气一下“吃水果”,只要是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一般都不会直接就下手吃吧,除非是一天没吃饭的,饿的头昏眼花的。“不吃”这难道不是人性最自然最正常的反应吗?很好,你很正常,所以你就被Pass了!汗……这说明只有不正常的人才能被录取吧!

按照这个逻辑,面试的人怎么做都不对!

按照这家公司的解释,让你“吃”你“不吃”,说明你没有分享精神,不要!那换一家,让你“吃”你就“吃”,说明你没有礼仪教养,不要!再换一家,让你“吃”你就“吃”,没吃完的竟然不打包,说明你进取心太弱,不要!再换一家,让你“吃”你竟然不招呼大家一起“吃”,说明你协作精神太差,不要!再换一家,让你“吃”你竟然连挑选都不挑选,就直接“吃”,说明没个性!不要!

反正你怎么做都不对!

以“偶然”而非“标准”来考核候选人的,都不要去

公司招聘一个职位,正规的公司都会有非常详细的岗位描述,也就是说这个岗位是干什么的,它的职责范围是什么。同时根据岗位的职责描述,会有非常具体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而面试基本就是围绕着这些能力和素质要求来进行,通过各个方面的考核,最终决定候选人是否和岗位匹配。如果通过一个很微小的动作就能判断候选人的素质,那除了那些基本快成精的职场“神人”之外,普通的面试官能做得到吗?



总之,为那些被刷下来的人鼓掌,他们成功的避开了一家奇葩公司!

文/穿墙学院:资深企业培训和职场教育专家,穿墙而过的社会洞察者,竭尽全力助你升职加薪,喜欢我就点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