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所说的“道”和孔子所说的“道”有哪些不同?

芥子的世界

这个问题问得很巧妙,也很难回答。因为无论对老子还是孔子,“道”都是他们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我们尽量从几个方面来理解二者的共同点和异同之处。

孔子提过几次“道”?

孔子在《论语》及其他典籍中多次提到过“道”,当然同时期的诸子百家也经常性引用“道”这个字眼,我们试图列举了一些孔子说过的、比较有代表性的和道有关系的章句如下: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曾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曾参)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曾参):“这是什么意思?”曾子(曾参)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原文】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译文】 孔子说:“谁能不经过屋门而走出去呢?为什么没有人走(我所指出的)这条道路呢?”

孔子这里所说的,其实仅是一个比喻。他所宣扬的“德治”、“礼制”,在当时有许多人不予重视,他内心感到很不理解。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原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译文】 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

【原文】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译文】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孔子的“道”是多样的

  • 对于曾参,孔子说“吾道一以贯之”。

可以说这里的道代表孔子的一生坚持的信念、一生贯彻的主张、一生恪守的信条、一生追寻的理想,都是“一以贯之”的,所谓一以贯之就是所有的信念、主张、信条、理想都是互相贯通的,都是有机的整体,没有割裂的思想和互相对立的主张。


那么孔子最大的信念和理想是什么呢?答案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后世的学者很好的概括了孔孟之道的特点。当然很可惜曾参没有理解透彻,就跟那些听了只言片语的小学生一样,张口就把话传歪了,到了他的口中,孔子的“道”就被简化成了“忠恕”二字,这是个很大的遗憾。

  • 何莫由斯道也”里的“道”,是道路的道。

这里说的是出入大门的必经之路,所以这里的道,单纯从字面理解就是道路,乍看没有特别之处。但是孔子的意思还是感慨,为什么大家都要出门(在社会上做人处事),但是竟然没有人愿意走这个堂堂的正道(孔子的主张),非要走歪门邪道,实在是让人无法理解。

  • 邦有道、邦无道”里的“道”,是指国家治理水平。

这里有道、无道,被我们后世继续沿用,并演变成了“有道明君”、“无道昏君”这样的词汇,所以这里的道,主要指国家的治理水平,而不是道路,也不是主张。

孔子认为天下如果趋向于治理,那么正人君子就应该出来为国君效命、为人民服务,天下如果趋向于混乱,正人君子就应该隐姓埋名,保全性命于乱世。孔子从不认为愚忠愚孝有意义,注意,重要的事情再说一边,孔子从不认为愚忠愚孝有意义。在为国效命、为命请命之前需要知道对方是否能接受自己的主张,如果对方是穷凶极恶的暴君,孔子不选择革命推翻暴君,但是采取非暴力不合作态度,拒绝入仕。后世的愚忠愚孝的道学家,曲解了孔子的主张,孔子真的是无辜的背了黑锅。

志于道”的“道”,才是追寻天道的道

凡是看到“

”和“”连袂出现的时候,这里的道多数时候和老子提出的“道”,以及《道德经》里面的道是一个意思的时候。当然,我们后来混淆了“道”和“德”的概念,用“道德”这个词汇去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善良守约遵守公德的程度,就偏离了原本“道”和“德”的含义。

请注意,凡是我们单纯的说“道”这个字,大部分时候是指“天道”,观天道而知天命,体悟上天赋予我们形体的意义,然后见知每个人应该实践的“天命”,这才叫做真正的“志于道”。

在“志于道”之后,才有了“据于德”,也即是根据体悟天道之后的所得,才形成了每个人的德行,那么把握住天道赐予我们的美好的“德”之后,孔子的一切行为就依照“仁”来行事,最后用“六艺”来充实自身、陶冶性情。

在这里的道、德,均和《道德经》中的道、德,一脉相承。

老子的批判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说了:“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义。失义而後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依照“道”来治理,如果失去了对“道”的把握,那么只能依照之前的“德”来治理(祖宗的法度、祖宗的功德),如果连“德”都失去了,那么只能依照“仁”,以君主的仁爱之心来治理国家,如果连“仁”都失去了,那么只能依照君主、臣下之间“信义”来治理国家,如果连“信义”都丧失了,那么只能按照上下尊卑的“礼仪”规矩来勉强维持国家的治理。所以试图依靠礼仪这些东西治国安邦,其实那只不过是忠信最微薄的一面,而恰恰是祸乱开始的前奏。

小结

老子和孔子都通过观天道,而有所德。但孔子更加重视“仁”和“礼”的作用,老子批评孔子舍本逐末,放弃用“道”与“德”来推行主张,而采用僵化死亡的“周礼”来试图复辟,这是忽视客观条件和不能与时俱进的作法。

你认为老子批评得对吗?


谈者无语

道家和儒家最终都是教育人的。但最终把人教育成什么样是不一样的。让社会成为什么样的社会是不一样的。就有了不同的结果。就有了不同的行动路线,就有了不同的道。

儒家是以“孝”为核心。让人首先孝敬父母。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了与其他人如何建立良好的关系的逻辑。建立了一整套的理论与做法。主要强调的是做人。孟子讲的人性。“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译文: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羞耻心就是施行义的开始;辞让心就是施行礼的开始;是非心就是智的开始。儒家的道让人守住这些人性,让人明是非,懂善恶,能够自己规范自己,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让社会趋于完美。

道家教育人要达到的目的,结果是:《道德经》第三章“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译文:“不推崇有才德的人,使老百姓不互相争夺名;不珍爱难得的财物,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争夺利;不显耀足以引起贪心的事物,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的治理原则是:排空百姓的心机,填饱百姓的肚腹,减弱百姓的意志与欲望,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使老百姓没有智巧,没有欲望。致使那些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圣人按照“无为”的原则去做,办事顺应自然,那么,天才就不会不太平了。 ”这段话的意思是把百姓教育成,非常单纯,没有心机,没有欲望,没有智巧的那样的人。这样社会就不会出现乱七八糟的东西了。社会也就完美了。根据道家的这种教育目的,就有了自己的行动路线,道。


校外讲堂

“道”指的是“真相”水落石出的真相!

佛家的道是说宇宙万物的真相!是出世间法,超越三界六道之外。

道家说的道,是三界之内的事物真相,真理!

儒家的道,是人世界的真理,真相!

佛家与道家的不同,在于对宇宙真相认知的深度上,和大慈悲,大平等,无分别的心……!

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一个讲的是人与天地的关系,一个讲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但是儒释道三家是相辅相成的,根源上并不矛盾,不管是佛家要得道成佛!还是道家要羽化飞仙,都要把人做好!!人若做不好,既成不了佛,也成不了仙!

儒家讲孝道!道家也讲孝道!佛家更讲孝道!只是在深度和广度有差异!

所以佛教源于印度,却早已灭亡!却在我中华大地源远流长!枝繁叶茂!南无阿弥陀佛


有佛缘的人

道家之道原理之道!孔子之道变化之道!大道至简于原理!而非常理常规!孔子教化人生!但无法解释本源!生态与生命异常而非常理可解不可同语而论!请无智者不可用己所识来评智慧!道行天下普渡众生!志法直言不讳非解者无评!


法度之家

李为:天地人三道___总为"道德",此外道也;孔为:仁义礼(理)三道___总为"孝道",此内道也。至于什么,秦三道:钱权欲,高举并被时代极力推崇备至的时代,李孔之道只有默不作声。任凭尔等造次,为所欲为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