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知命”,为何还要“知其不可而为之”?

小仙仙贤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知道疫情危险,仍然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解放军官兵、志愿者,是仁者爱人,大爱无疆的文化传承,是仁义礼智的具体体现,是新时期和谐社会奉献自我的真实写照!


榕升1


1、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出处

首先我们来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出处,

此句出自于《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由此可以,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别人对孔子的评价, 事实上, 知其不可而为之也孔子一生的状态和写照。

孔子是鲁国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孔子三岁丧父,十六七岁时慈母去世。但孔子在少年开始便有志做学问,即便是环境异常困苦,但他依然非常有志气:自己独立谋生的同时,并努力学习文化,尤其是当时的西周文化,孔子以好学著称,对各种知识都非常有兴趣,同时虚心让他人请教,从而多才多艺,学识渊博并开办了自己的私人学校。

面对战火肆虐,社会动荡和百姓的颠沛流离,孔子认为有责任为社会指出正确的方向。看到了百姓的疾苦,孔子希望能尽自己的社会责任让社会做出一些改变,从而开启了长达14年之久周游列国的游说行为,宣传自己的思想,希望能结束战火,恢复以仁德治天下的理想社会, 但是,礼乐崩坏的时代,没有人接受他的主张,历经艰辛,还险先丧命,虽然不得志,但依然积极乐观,坚持自己的理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开启了平民接受学习和教育的先锋。

晚年的孔子,致力于教学和整理编辑古籍,古典文献整理为《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教材,后人将之称为“六经”。这些典籍,成为中国和世界的文化瑰宝。历史学家把孔子称为“素王”,终身布衣的孔子,享有帝王的尊荣,是任何帝王所无法比拟的,至今,儒学作为中华文化正统思想传承了几千年而经久不衰,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2、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寓意与精神:自强不息,积极入世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孔子用自己一生的行为在演绎和继承发扬了中华文化的入世精神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奋斗的精神,而自强不息积极入世的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灵魂。而孔子创立的儒家是道家的入世部分的典型代表,孔子说述而不作,是中华文化积极入世和自强不息的精神的集大成者,把中华文化的自强不息,积极入世的精神很好的继承演绎并发扬光大,并让其延绵了几千年而不衰,直到至今。


3、人有主观能动性过程最重要

当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有个前提就是知命,否则就是光有一腔热血的莽夫。知命,知的是事情发展和演绎的方向,而中华文化历来只重过程也不重结果,因为在古圣先哲眼中任何事情都是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无所谓好坏,而重要的是过程。


知微通元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捋顺“知命”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关系:“知命”是一种认知,“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是在这种认知驱动下产生的行为。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作为一种行动,出自《论语·宪问》,是看守城门的人评价孔子是:明知做不到还要去做的人。如果说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那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确实背离这种本性,但与孔子“知命”的价值认知是吻合的。

诚然,“知命”的含义与“认命”有相似之处:都承认个体的局限性,都承认实现外在的成功,往往超越个体的可控范围,需要个体努力之外的很多条件配合。如果仅从“知命”的这层含义来看,并不足以驱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相反还可能造就逆来顺受的行为。

真正驱动“知不可为而为之”行为的,在于“知命”的另一层含义,即虽然实现外在的成功超越了个体的控制范围,但个体所做的一切努力,并不是为了外在的成败,而是出于内心自觉应尽的义务,这种行为不计暂时的成败,不过一旦外在条件全部具备时,这些努力终有回报。

既然行为标准不取决于外在成败,而取决于内心之自觉应该,所以行动者不会患得患失,面对“不可为”之事时依然会遵从本心“而为之”的。正因为“知命”的勇气,才有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无畏,孔子也用一生的颠沛流离和执着坚守向世人证明了这个真理。


仲卿醉国风


孔子知命,为何还要“明知不可而为之”?

这看似是一个矛盾的命题,其实不然。

首先孔子知命,是指孔子有很渊博的知识,对世界有清醒的认识。但是并不是说,孔子知道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在客观世界中,总还有孔子无法认知的。

其二,明知不可而为之,并不是孔子的处世哲学。这是某个东门守门人对子路说的一句话,是讽刺孔子的。

实际上孔子并不是执着一念的人,孔子有四戒。《论语》记载:“子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什么意思呢?

孔子杜绝了四种缺点:不凭空猜测意念,不绝对肯定,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

实际生活中的孔子正是这样,孔子并不是一条道走到黑,撞到南墙不回头!

当孔子在陈国遭到围困后,明白了自己的治国主张虽然了不起,但是没有国家接受,自己也无能无力,转而带着学生回到鲁国办学,自此之后,才有孔圣人弟子三千,贤人七十,由此让孔圣人的儒家学说绵连千年。

再者,生活中的孔子,也食人间烟火,和常人一样,也有七情六欲。

孔圣人也骂人。

学生宰予白天睡大觉,孔子骂宰予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句骂学生的句子,成了千古经典。

孔子也小心眼!

有个人赞扬孔子说:“真伟大啊孔子,知识渊博!”

孔子听了很高兴!

这个人接着说:“可是没有成名的专长!”

孔子听了非常生气,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干什么呢?是驾车还是射箭?那么我就专心驾车吧!”

孔子同样受不了委屈!

孔子到卫国去见南子。南子是卫国国王的女人,长得很漂亮。孔子开始并不想去见南子,最后还是去见了南子。而且还向南子行礼。子路知道了 ,不高兴!

孔子发誓说:“我见南子,没有做什么不应该做的事情。如果我做了,让苍天厌恶我!让苍天厌恶我!”孔子连续说了两遍“让苍天厌恶我”,可见孔子多么恼羞成怒!

孔子同样口是心非!

孔子到了蒲这个地方,受到蒲人的威胁。

蒲人对孔子说“如果你不到卫国去,我就放你们走。”为了活命,孔子与他们订立了盟约,这才放孔子他们从东门出去。孔子从东门出来后,直接去了卫国。

子贡说:“盟约可以违背吗?”

孔子说:“在要挟下订立的盟约,神是不会认可的。”

这就是孔圣人,不遵守盟约,还有天大的理由!

当然,还可以列举一些!

总之,孔圣人也是人,我们不能把它当神对待!


山野老人


知命的意思是认命。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出自:《论语·宪问》第三十八章

原文: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释义: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意思是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



比如说,你作为一名重症监护室的医生,面对一位生命垂危不久人世的病人,你是尽力挽救还是坐视不管?

比如说,在一场国际级的围棋赛中,你是第1次入围国际级的围棋赛,在比赛中,碰巧遭遇一个实力非常厉害,自己根本无法战胜的对手,你是勇敢挑战还是逃之夭夭?是全力以赴去比赛,还是敷衍了事呢?

有些事,做与不做不是取决于一个人的能力,而是决定于这个人的毅力。

一个人明明知道自己所从事的事情,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不可能取得成功,但他还是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地坚持做下去,为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而献身,这就非常不易,有两句古诗说得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就像愚公移山。



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他觉得这两座大山挡住了他家的出路,出入很不方便。愚公九十岁的时候,把子孙们叫到面前,同大家商量,想把这两座大山移走。子孙们听了,都同意他的想法。

然后一家人不管老小都去挖山,挖下的土和石头,用担子挑到渤海湾去倒。这两座山在上党南部黄河附近,从这里到渤海湾去,来往一趟要走半年,因此往往是穿着棉衣去,换上单衣回来。他们一家这样不停地干,感动了沿途许多人。

愚公明明知道在他这一辈子是不可能把那么大的两座山挖平,但是他有决心,有恒心,移山意志不变,带领全家老少,日夜搬山不止。

他这种行动,不但感动了男女老幼,而且也感动了玉帝。玉帝派了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帮助愚公移山。

这个不行从某种意义上说,面对绝境,勇往直前,全力以赴,才是是真正善待自己,让自己问心无愧。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义无反顾的精神,是勇气与无畏的凝聚,是奋斗与拼搏的代名词。


佛之菩提心心


《论语·宪问》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译文:公伯寮向季孙告发子路。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给孔子,并且说:“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能够把公伯寮杀了,把他陈尸于市。”孔子说:“道能够得到推行,是天命决定的;道不能得到推行,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孔子说:“贤人逃避动荡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点的逃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点的回避别人难听的话。”孔子又说:“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子那里来。”看门的人说:“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子在卫国,一次正在敲击磬,有一位背扛草筐的人从门前走过说:“这个击磬的人有心思啊!”一会儿又说:“声音硁硁的,真可鄙呀,没有人了解自己,就只为自己就是了。(好像涉水一样)水深就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孔子说:“说得真干脆,没有什么可以责问他了。”

通过这几段,个人认为中心思想就是“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贤哲分四等,一等辟世,二等辟地,三等辟色,四等辟言。一、二、三等孔子是靠不上边的,显然孔子就是四等贤哲。子路事件和 子击磬于卫事件应该是举的两个事例来论证孔子的辟言。

既然是辟言,可以看出: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这句话肯定是不好听的话。大概应该是说,明知道不能做的事非要去做,蠢呀!含有讥笑的成分。(孔子与三位隐士的故事,和子路事件很像,所以个人认为那个晨门很可能就是个隐士)


豫州小李


这个问题所遇到的困境和整个哲学是一样的!哲学无用,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也始终没有回答人生的终极意义是什么,因为没有标准答案,反而很多哲学家说人生根本就是无意义的,那是不是我们人类就没有生存的必要?当然不是!有一句话说的好,可以很好的回答这个问题,虽然有鸡汤的嫌疑: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了解了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逆袭的Jobin


【子应的观点】:孔老夫子认为知命不代表认命,而身为后代的我们往往认命且不知命。

了凡先生,因幼年丧父,母亲让他尊祖训放弃学业而从医,但他又心有不甘,后遇江湖人士孔老先生指出他有仕途之运,乃经母亲同意进入书院并一路进取。自秀才而逐级往上考,但直到中年仿佛都没有跳出当年术士所算,以致陷入了宿命论的桎梏,正当他精神上苦闷而沉沦之时,经云谷禅师的指点,明白了人的命运是由自己掌握的,从而重振精神,并通过一件件为大众造福的行动,在改正自身缺点和修正自己行为的过程中,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孔子说“知命”亦说“尽人事,听天命。”

一、命运究竟是什么?

  • 其实命运没有那么玄乎,就是先天的人生规划和后天努力,就是一个人今生的造化。每个人不应该对任何事情都过度迷恋,我们常说人生如戏,演出的时候,各人按照自己编写的台词和动作,而人生大戏的剧本,却是演出者自己编写的,并不是另外有一位编剧来主宰全局的细节和变化。

所以,命就代表我们这一生所演出的人生大戏的剧本,它是我们自己写的。人生就是自编自导自演、自我欣赏的过程,所以要洁身自爱,对自己负起全部的责任。

二、如何正确认识命运?

1、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到,命有命中的常数,而后天的环境则是命中的变数。换句话说,人一生的命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先天的人生规划,二是后天的人生规划。

任何人都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出身,但是后天的人生却是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所以更不必怨天尤人

2、孔子说“尽人事,听天命。”

1、“尽人事,不是逃避的借口。”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要在三个方面心存敬畏,第一个赫然就是:敬畏天命。然而,现在的人经常断章取义,很容易把这里的“天命”看作冥冥之中无可更改的宿命。于是,在遇到难题时,就把“天命”当成了逃避问题的挡箭牌。因为人们在面对困难时,总在希求简单些,下意识地去抗拒和躲闪。于是“尽人事,听天命”就成了最好的借口!

人们会觉得:不是我不够努力,我已经尽力了,但效果还是这样糟糕,这怪不得我,是命不好。

当生活中遇到坎坷时,总有人喜欢用顺其自然来安慰自己。却没有意识到,真正的顺其自然,是竭尽所能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2、我们可以说,孔老先生和云谷禅师这两位高明人士,对了凡先生的影响是一样的。因为无论如何,了凡先生都完成了他一生的任务,那就是诚心城意,命定论也好,创造论也好,都可以获得心地清净,没有妄想的效果。变或不变,实际上对了凡先生都是好的。

我们常说,一切有定数,这是事实,只是我们没有听懂。如果宇宙间没有定数,自然怎么衍变?那样人类会恐慌的。

我们今天过的日子很踏实,就是因为一切有定数。我们知道剥极必复,知道否极泰来,知道一切都是循环反复,对未来才不会感到恐惧,因为我们心中有数。

3、福祸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祸福原本无门,是祸是福,说起来都是人自己搞出来的。可惜很多人不肯承认,总是主观认为福是自己来的,而祸是别人陷害的。

三、命运真的无法改变吗?

1、人各有志亦是人各有命。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公交车,地铁几点钟到站都有固定的时间,这是定数,如果是在高峰期到站的时间可能有所延迟,这是定数中的变数。每一个人,来世上这一辈子是要做不同的事情的,就叫作人各有命。

如果所有的人都是来做同样的事情,那就天下大乱了。所以人要安分,要守己。不安分的结果是自己倒霉,甚至弄得家里也不安宁。

社会是由各种不同的人结合起来的,大家彼此帮忙,彼此支援,也需要好好商量,就是这么一个很简单的组织而已。如果每个人都想当头儿,这个社会就会乱掉;如果每个人都不当头儿,这个社会也会完蛋。

所以,人各有志就是人各有命,你的命运就是你的意志所创造出来的。因此,大家应该要认识到不要认命,一定而是要造命。

2、尽人事,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态度。“尽人事,听天命”,做事情,首要的是“尽”。那么,怎样才能算是“尽”呢?

孔子提出了:修己以敬。把修养自己当成是一件恭敬的事情。也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甚至是我们一生的头等大事。

所谓“尽”,相比于做到了什么,它更强调一种认真严肃的态度。

《礼记·大学》里有“八目”,世人多知后四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于前四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反而所知不多。

其实,前四目强调的就是一种“尽”的态度。这种态度,不是简简单单说出来而已,还得去做,默默地做,沉浸地做。无论是做什么事情,态度永远是第一位,只有心里愿意,想要、追求进步,才会严肃、恭敬地做事,“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而且,一个真正“尽人事”的人,由内而外都散发着一股气质。在成就自己的路上,也影响着身边的人。

结语

“尽人事,听天命”不应成为逃避问题的温港。《论语》告诉我们:它是一种严肃、积极、认真的人生态度,是我们一生要持之以恒的修行。

我们一生中什么人都可能遇上,什么事都可能碰上,会有人说你好,也会有人说你不好。但只要我们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就不必执着于他人的评判,努力做自己即好。

人之一生,应该这样度过:不论生死,不计成败,尽力去做,尽心而为,问心无愧,足矣。问心无愧,才是人生最大的修行。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我们一起成长!

我是成长的子应,分享用心的成长心得和传统文化,欢迎关注


成长的子应


野狐试答

题主好,感谢你提出这样优质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对得起你的提问。题主觉得孔子既然“知命”这和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行为有点矛盾,不合乎常理吧?

按照“知”和“行”的关系可以把人分为三种。

第一种人可叫做识时务者,他们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对形势、时局、外界条件等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他们知道哪些事可为,哪些事不可为;哪些事什么时候可为,什么时候不可为。我们把这些人称为聪明人,识时务者。

第二种人就是不识时务者,他们对自己、外界条件、机会、形势都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适合自己做。他们不会思考,跟风、盲从是他们的突出特点,这种人占大多数。

第三种人就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就是孔子这样的人,他们少之又少。这种人有自己的信仰,有大理想,他们对当时的环境、形势、条件非常清楚,也知道在当下,自己的努力不可能实现理想,但他们仍要坚持不懈地为理想奋斗。

“知命”在孔子包括两点内容:一个是“道之不行已知矣……”;一个是“……天之将丧斯文,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天之未丧斯文,匡人其如予何?”孔子认为他是上天安排的传播礼乐文化的人(“天将以夫子为木铎”),但他也清楚地看到此事在当世是行不通的。孔子要做的事情是要为“万世开太平”,虽然,他改变不了眼前的乱世,他知道,乱世终究要结束,社会需要秩序,需要稳定,太平盛世必会到来,大同社会终将实现。他深知自己所为的价值和意义,所以他坚持奋斗。

有人说孟子好辩论,孟子就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如欲平定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 公孙丑下》)孟子讲:五百年必有圣人出。圣人就是那种一肩担尽天下忧的人,是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他们“为”在当代,功在千秋,孔、孟就是这样的人。

诸葛亮在《后出师表》里讲:伐魏,固知我弱敌强,事不可成;不伐魏,坐以待毙,王业亦亡。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而伐魏。虽不足以成事,但足以成仁。诸葛亮为之鞠躬尽瘁,所以后世多以圣人许之。

可悲可叹的是这些人常不被时人理解,甚至后世也多有微词,惟其如此才是圣人。


野狐习禅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同一个道理有无数种表述,真理有时候又叫佛性,自性,自然,无极,大道……

天命,其实也就是这个世界的规律,自然的奥秘,大音希声大道无形,这个世界的终极秘密,是“不可说”“不可说”,因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而佛陀不可说不可说还是说了四十八年,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老子不可道不可道还是洋洋洒洒一部《道德经》流传千古。孔夫子亦是如此,明知不可而为之,真理是张口即错动念也是错的,可是为慈悲众生故,所有的圣人都是明知不可而为之,苦口婆心用心良苦。

所以,我们要明了圣人苦心,以圣人教言为指路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走向真理。

真理如明月,圣人教言是为众生指月的手指,沿着圣人手指的方向向前探索,也以圣人教言为渡河的竹筏,而不可错将竹筏当做真理,过河就要放下而不执着于一切文字相,破一切相,才能走进真理的殿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