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州铜火壶

河州铜火壶

一个民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就是一副风情万种的画卷,它不仅以多种不同的形态标志着不同的形象特征,也蕴含着民族的文化背景,无时无刻都散发着浓郁的民族生活气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统质朴的手工艺品反而被越来越多的人怀念。怀念它为生活带来的另一种丰富的色彩和美感,也使一段民族的历史得到复活与回味。

在临夏市这个美丽的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和茶马互市的重镇,茶马互市的持续繁荣促进了民族之间的广泛交融。经蜀道运往西北的“茶叶”与河州的“三炮台”盖碗茶不断融合发展,喝茶烧水用的河州铜火壶也随着临夏特色的“茶文化”应运而生,它那纯手工的打制技艺更是令人拍案叫绝,也吸引了许多铜火壶爱好者的聚集欣赏和珍藏。

河州铜火壶

为弘扬临夏传统文化,河州铜火壶在充分结合四川铜火壶和火锅的基础上,形成了集实用、美观、古朴于一体的铜火壶,使艺术效果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铜火壶最具明显的四个特点是:虎爪、象肚、鹤嘴、鹿脖。虎爪,有利于壶身的稳定,使整个火壶显得大气,增添威风之意;象肚,使壶身的造型更加饱满,也使储水的容量变得更大;鹤嘴的造型生动形象,灵活的构造更有利于添茶倒水时水的流出与水量大小的控制;粗长的鹿脖使壶内火力变得更大,水沸腾的更快。

在临夏市折桥镇折桥村苟记铜艺第三代传承人苟学贤师傅的小作坊里,除了一件件古朴典雅的手工工艺品带给我们的无限惊喜外,那富有节奏、韵律和力量的敲打声更像是一阵阵欢快的旋律,让人忍不住地驻足聆听与观看。一个铜火壶的制作完成通常需要下料灼边、焊接成型、捶打抛光、安装把子、壶嘴等30多道工序,一周左右的时间才得以完成。在这30多道制作工序中,捶打、抛光是很特别也很关键的制作工序。因为在这道工序中,需要师傅一锤一锤的不断捶打,经过上万锤的捶打后密密麻麻的捶花连接在一起,使壶身变得又明又亮,让人惊叹用锤子竟然可以锤打出如此神奇的效果,而评价一个铜火壶好坏的关键也在于捶打的好坏。

河州铜火壶

好茶还需好水泡,雅间的炕桌上摆上景德镇的盖碗,再搭一把上等紫藤制作的火壶,用火壶烧开的滚水泡出一碗盖碗茶,淡淡的烟火味和清雅的茶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仿佛让人瞬间回到了“烧木炭、饮泉水、刮碗子”的年代。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铜火壶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逐渐从人们日常的生活用品转变成了供大家欣赏收藏的工艺品,铜火壶匠人这门手艺也成了濒临失传的技艺。就如何让手工铜火壶得以“保鲜”并代代相传,成为摆在苟师傅及其家人面前的难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苟师傅铜火壶的命运一下子转变了。由于朋友的介绍,苟师傅的铜火壶参展了2014年中国·临夏——马来西亚·吉兰丹州民族用品交易大会,铜火壶一举取得了金奖,大量的订单和客户接踵而来,铜火壶的销量供不应求,铜火壶真的“火”了。在2015年的第三届临夏国际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博览会上,铜火壶再次大放异彩,获得了金奖的傲人成绩,也向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展示了古河州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重新让古老的铜火壶技艺精彩的呈现在了世人面前。

现如今,苟学贤师傅的铜制手工工艺品作坊搬到了折桥村4间宽敞明亮的店铺内,有了专门的经营场所。由于铜火壶需要纯手工打造,制作工期长,一件铜火壶往往需要提前四五个月预定才可以拿到手,为了多一个帮手,苟师傅请回了也会铜艺手艺的舅舅来一起经营铜制手工作坊,也有了几个徒弟,客户络绎不绝。

到苟师傅店里询价的客户马明德这样评价铜火壶:“苟师傅家的火壶是纯手工做的,我作为一个生意人,经常卖这个苟记的铜火壶,手工做的临夏就这一家,我们是附带着卖,卖的也挺快,这个火壶找的人也多,市区各家基本上都有收藏,苟记的都知道。因为这是临夏的非物质传统文化,这个造型非常独特、精致,我非常喜欢,我个人已经收藏了20多个。”

经过不断的挖掘创新,苟师傅的“铜工艺”又生产出了铜汤瓶、铜唢呐、烟瓶、戒钵等一系列手工艺品,精湛的技艺、深厚的文化底蕴、极高的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让苟师傅的手工艺品也美美的“火”了起来。

这位朴实、憨厚、执着坚守的新一代传统手工艺人,愿他以及和他一样坚守民族传统文化的艺人们的生活和未来,就像铜火壶一样红红火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