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本军舰史(十一):早期 小型舰艇之一

同清朝的洋务运动一样,日本其实在进口列强的武器的同时,自己也在发展本身的军工制造实力,在小型舰艇方面,其实在筑紫号之后(约1880年代开始),日本基本都实现了国产,不再依靠整舰进口。除了我们熟知的横须贺海军兵工厂(Yokosuka Naval Arsenal),日本还有小野浜造船所(Onohama Shipyards,神户)、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Ishikawajima-Hirano Shipyards)等都有能力建造排水量不大的所谓的炮舰、或者护卫舰之类的小型舰艇。然而,当时年代的世界海军军舰和武器发展突飞猛进,没过多少年,排水量很快就达到以万吨计,因此,类似的小型舰艇很快失去了实用价值。到了日俄战争开始的时候,基本上已经不再建造新的类似船只。我们就分2到3个篇幅来整体介绍一下当时日本的国产小型舰艇。

除了之前我们介绍过的天成号和之后从北洋水师俘虏过来的平远号,日本总计国产了12艘。

Kaimon(海門),取名自海门山(Mount Kaimon,位于鹿児島県)。海门的设计依然是由法国顾问执行的,由横须贺兵工厂建造,她仍是一种三桅杆式的蒸汽船,排水量1,380吨,945千瓦动力,12节最高航速。配备了一台燃煤蒸汽机,有四台锅炉,驱动单螺杆。主炮为一门170毫米克虏伯后膛装火炮,6门120毫米副炮等。海门参加了甲午战争,并支援过陆军登陆台湾,在日俄战争中也承担了运输和巡逻等辅助任务。1904年7月5日海门触水雷并沉没。

旧日本军舰史(十一):早期 小型舰艇之一

旧日本军舰 海门号 蒸汽帆船

Tenryū(天龍),天龙号,取名自静冈和长野县境内的天竜川,由法国顾问设计,横须贺兵工厂建造。天龙也是三桅杆加蒸汽动力的老式船。排水量1,572吨,940千瓦动力,12节最高航速。配备了一台燃煤蒸汽机,有四台锅炉,驱动单螺杆。主炮为一门170毫米和一门150毫米克虏伯后膛装火炮,4门120毫米副炮等。基本和海门一样的配置,事实上天龙的设计就是基于海门而来。天龙也参加了黄海海战和旅顺口战役。

旧日本军舰史(十一):早期 小型舰艇之一

旧日本军舰 天龙号 蒸汽帆船

Katsuragi(葛城级),木质船体,铁质框架,三桅杆蒸汽动力帆船,排水量1,500吨左右,动力1,210千瓦,最高航速12节。2门170毫米主炮,5门副炮口径120毫米。该型号设计是基于之前完工的海门和天龙号。不过,对于当时世界,该型号舰已经是属于过时的。葛城级有3艘船,分别是Katsuragi (葛城)、Yamato (大和)、Musashi (武蔵)。开个玩笑,两大巨头都齐了。葛城和武藏由横须贺建造,大和则由小野浜造船所负责建造。

葛城号,1887~1888年开始服役,取名自大阪和奈良境内的葛城山。参加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战后曾经更换过武器装备,并重新定义为三等炮舰和最后的测量船,直到1913年除籍拆除。

旧日本军舰史(十一):早期 小型舰艇之一

旧日本军舰 葛城号 葛城级蒸汽帆船

大和号,好霸气的名字!1888年服役,她的首任舰长是后来的海军头目东乡平八郎(Tōgō Heihachirō)。大和的经历基本和葛城一样,不过大和直到1935年才从IJN退役,退役后被作为浮动监狱使用,直到1945年遇到台风沉没,并在1950年的时候被打捞起来拆除。

旧日本军舰史(十一):早期 小型舰艇之一

旧日本军舰 大和号 葛城级蒸汽帆船

武蔵号,1887年2月服役。基本经历和大和一样,也被退役后当做移动监狱,于1935年拆除,不再赘述。

旧日本军舰史(十一):早期 小型舰艇之一

旧日本军舰 武藏号 葛城级蒸汽帆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