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後股價跌掉近八成 業績下滑的趣店接連遭遇大股東“出逃”

趣店(QD.N)赴美上市不足一年,卻接連遭遇股東的減持、拋售。

5月30日晚間,國盛金控(002670.SZ)發佈公告稱,公司通過全資子公司國盛(香港)投資有限公司間接持有趣店1416萬股。為提高資產流動性及使用效率,有效規避證券市場投資風險,公司擬根據市場實際情況擇機出售持有的趣店股份。

就在一週前,5月23日晚間,A股上市的遊戲公司崑崙萬維(300418.SZ)公告稱將適時出售所持有的趣店股票。拋售的理由與國盛金控一致,截至公告日,崑崙萬維全資子公司崑崙集團持有趣店55,603,706股股份。

此前,5月21日趣店發佈的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業績出現下滑。

財報數據顯示,趣店2018年第一季度總收入17.17億元(2.74億美元),同比增長105.6%;但淨利潤相較於2017年一季度的4.65億元出現滑坡,下跌至3.16億元(5035萬美元),同比下滑32%。環比大幅下滑了41.5%。

一些具體的數據還顯示,趣店一季度線上消費金融服務交易總額為153億元,同比下降8.1%;活躍消費金融用戶為410萬,同比下降13.9%;放款筆數為1090萬筆,同比下降44.6%。

“同比”下滑的同時,各項指標“環比”下滑更是凸顯公司後勁不足。

上市后股价跌掉近八成 业绩下滑的趣店接连遭遇大股东“出逃”

對於數據下滑,趣店創始人、CEO羅敏解釋稱,信貸市場出現波動,業績下滑是趣店主動調整策略導致。但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監管的深入,網貸平臺的調整還將持續。

趣店一季度財報公佈當天,股價應聲下跌16.46%。事實上,資本市場對於趣店的“不看好”可能早就開始了。

趣店於2017年10月17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發行價24美元。

與此同時,根據趣店2017年10月17日(紐約時間)的發行結果,崑崙集團轉讓趣店58.82萬股,價格為每股24美元,交易金額為1411.74萬美元,獲得收益8628萬元。

之後,因趣店IPO超額配售,崑崙集團擬再增加出售趣店股份176.5萬股,價格24美元,交易金額4235.22萬美元,獲得收益2.59億元。

兩者相加,崑崙萬維通過出售趣店股票共獲得收益3.45億人民幣。

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除了創始人羅敏的持股保持不變之外。包括杜力、Kunlun Group Limited、曹毅在內的第二、三、四大股東分別累計減持了139.32萬股、176.47萬股、182.03萬股,共計佔比9.38%。這些股東的減持也可謂精準,趣店股價上市後經歷不斷下跌,今年3月份出現小幅回升,一度達17.8美元。

一季度財報同時披露,“由於個人原因,董事李世磊和曹毅已經向董事會提交了辭呈……”這對趣店而言似乎有些諷刺。

趣店另一股東聯絡互動(002280.SZ)的“運氣”要稍差一些,2018年4月,聯絡互動表示要適時出售趣店股票,理由與崑崙萬維也極其相似,“實現投資收益最大化”。截至發佈公告時聯絡互動稱公司間接持有趣店1258.87萬股股份。

而這時的股票價格已經距離發行價跌去了一半左右。

從野蠻生長到強監管推動下的合規發展,轉型是大勢所趨。趣店也在發力轉型,包括做大白汽車等等,但投資者顯然並不買賬。

對於2018年行業發展的看法,目前從業者普遍共識是,整體規模很難上量。

一位資深從業者總結原因有三:一是場景貸的重要性提升,但此類業務的風控是壁壘,無法速成;二是融資難依然是懸在大多數參與者頭上的一把劍;三是很多公司忙於做內部的風控和合規審查,在業務規模上難以上量。

5月30日收盤,趣店股價為8.15美元,較發行價跌66%。而從上市之初最高的35.45美元到目前的價格,七個多月的時間,趣店跌幅近8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