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濟南村莊系列之歷下劉智遠,“劉智遠廟”是為紀念一位開國皇帝

老濟南村莊系列之歷下劉智遠,“劉智遠廟”是為紀念一位開國皇帝

劉智遠:

位於姚家莊東六公里,濟王公路(現經十東路)北側。耕地4070畝,773戶,3370人(1982年數據)。村內土地廟存碑記:是莊建於萬曆元年(1573年),因村內建有劉智遠廟,故以廟得名“劉智遠廟”,後改為“劉智遠”至今。現今劉智遠村以拆遷,行政屬於歷下區智遠街道辦事處。

老濟南村莊系列之歷下劉智遠,“劉智遠廟”是為紀念一位開國皇帝

史志記載:

  • 《舊五代史》記載: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劉氏,諱暠,本名知遠。

  •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歷城縣志·地域考》記載:劉智遠廟。

  • 民國十三年(1924年)《續修歷城縣志·地域考》記載:東廡鄉,南保全二,劉智遠廟。

老濟南村莊系列之歷下劉智遠,“劉智遠廟”是為紀念一位開國皇帝

村名溯源:

據傳五代十國的後漢政權的開國皇帝-後漢高祖劉知遠出生在此地。他幼年喪父,後隨母改嫁到黃河以北,長大後重返故里,以種瓜為生,並在瓜棚處種植柏樹數棵,娶本村李三娘(後為李太后)為妻。後來唐朝被朱溫篡權,天下大亂,劉知遠為生活所迫,加入石敬瑭的部隊,一步一步從流浪漢成為石敬瑭帳下大將,後來不齒石敬瑭稱契丹皇帝為乾爹,自己當兒皇帝的事情,與石敬瑭有隔閡,石敬瑭死後他造反成立後漢。公元947年,劉知遠在山西太原稱帝建立後漢,史稱後漢高祖,但他只做了不到1年的皇帝就去世了。村民為了紀念他,就在其種瓜處建了一座劉知遠廟。據說廟堂建於高臺上,以青石建成,高臺下有臺階婉艇拾級而上。在高臺正中,一尊劉知遠石像端坐其中。廟前矗立兩座石碑,旁邊植柏樹。解放初期此廟尚存,1957年破除迷信時,廟宇被拆,兩方石碑也被推倒。當時又因連年大早,原來所植的古柏樹也被砍掉,製成水箱、水桶用於抗旱。到了“文革”時期,廟宇高臺也被拆。

劉知遠廟就是為了紀念此人而建的,村名一度為“劉知遠村”、“劉知遠廟”。後改為“劉智遠”至今。

老濟南村莊系列之歷下劉智遠,“劉智遠廟”是為紀念一位開國皇帝

老濟南村莊系列之歷下劉智遠,“劉智遠廟”是為紀念一位開國皇帝

劉智遠廟

老濟南村莊系列之歷下劉智遠,“劉智遠廟”是為紀念一位開國皇帝

劉知遠:

劉知遠(895—948年),即後漢高祖(947年―948年在位),河東太原人,沙陀族。五代十國時期後漢開國皇帝,稱帝后改名為劉暠。幼時不好嬉戲,個性厚重寡言。長大後,面有特象,為當時人所咋異。雄武過人,勇猛善戰,事後唐明宗及後晉高祖時頗得戰功。開運四年(947年),劉知遠稱帝,復為天福十二年。其統治期間,各地割據成勢而朝廷難控,並且手下多貪婪之輩,因此形成弊政,一時斂賦成災。乾祐元年(948年)正月,劉知遠因病崩於萬歲殿,廟號高祖,諡號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葬於睿陵,位於今禹州市西北三十公里的柏嘴山之陽。.

從劉知遠的生平及履歷來看,劉知遠本人和劉智遠村沒有太大的關係,真相可能就是劉知遠本人曾經在劉智遠的周圍有過活動軌跡。

後漢高祖劉知遠之弟,劉崇(895年-954年),又名劉旻,太原沙陀人,五代十國時期北漢開國君主。兄弟二人同為開國皇帝的中國歷史上僅此二人。

劉知遠有一個女兒,名不可考,只知“永寧公主”。永寧公主為宋太祖趙匡胤的皇后(宋孝章皇后)的母親,也就是趙匡胤的丈母孃。

老濟南村莊系列之歷下劉智遠,“劉智遠廟”是為紀念一位開國皇帝

智遠街道:

智遠街道辦事處於2007年6月8日正式成立,是歷下區適應濟南市“東拓”戰略、加快推進農村城市化進程要求,進行區劃調整。撤銷原姚家鎮而新成立的三個辦事處之一,位於歷下區最東端,姚家街道以東、龍洞街道東北處。

智遠街道辦事處就是取自“劉智遠”村名。

智遠街道管轄村莊:劉智遠、八澗堡、盛福莊、姜家莊、鄧家莊、義和莊、林家莊等7個自然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