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质量决定人生成败

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书64本。

而中国13亿人口,除去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一个爱读书的民族,自然是优秀的。

中国孩子的阅读量太少,少到了怕人的程度。

思考质量决定人生成败

从阅读心理上来看,阅读也是循序渐进,分这么几个步骤:

1)纯娱乐小说,这是阅读的起点,功效在于培养孩子的文字敏感性。2)传统经典小说,文字的敏感性就培养了出来,就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人物结构,要阅读些智力含量较高的作品。3)进入史哲领域,经典小说中,大量涉及有史哲领域的概念,诸最终形成阅读敏感点。4)进入思想领域只有突破第五步,才算是读有所成

思考质量决定人生成败

5)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并依据自我体系构建新的阅读书目

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就是读懂书,建体系,再传承,以待来者。

即使要做到这一步,需要先行对思维认知有个思考,这个思考又称为元认知的能力。就是你要如何获得知识,这些知识在大脑中如何有序组列的过程。

思考质量决定人生成败

现在很多人处于第一阶段,也就是网上最多说的文青青年。长吁短叹老是抱怨怀才不遇的,也是在这个起步阶段。

只是因为读书量少,还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所以才会有此抱怨心态。而他们的思考,是没有深度的,是幼稚的,广度上的思考也没有,是完全自我的

这些毛病,一旦进入阅读的第二个阶段,就自然消失了。

思考质量决定人生成败

传统经典小说剖析得非常深刻,对人性反映的也比较全面——尤其是书中有许多复合型性格的人,这让此一阶段的阅读者们,获得了对人性观察的立足点。他们思考的深度,不再是幼稚的,而是成熟的、理性的。

思维的广度,也不再囿于自我,而是能够兼顾周边,到了这一步,阅读者的人格就基本上成熟了,知道了责任与义务,能够担当人生使命了。

思考质量决定人生成败

没有思想的人,走出再远,其实还在起点。

一旦拥有了思想,也就有了俯瞰问题的全景视角。这时候在你的视野里,不确定的人性也只不过是天地自然的一个偶然片断。

唯其在这种时候,才有可能生出悲悯之心,才能解脱自我或外部环境强加于你的、所有束缚与羁拌。

才能够获得心灵的、精神的、与现实物质的多重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