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談智慧農業:推動四方面深度融合,促進農業轉型升級

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16+1)農業部長會議在立陶宛維爾紐斯召開。本次會議主題為“智慧農業——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創新性解決方案”。會上,中國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立陶宛農業部長致辭後,第一個作了發言。我們現將發言全文予以刊發,以饗讀者。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谈智慧农业:推动四方面深度融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谈智慧农业:推动四方面深度融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在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

農業部長會議上的發言

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谈智慧农业:推动四方面深度融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和各位一道,共同出席第三屆中國-中東歐國家農業部長會議。在此,我謹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對部長會議的成功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一路踏歌,篤定前行。2006年9月,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在北京舉行首屆農業經貿合作論壇,開啟了雙方機制性農業合作的歷史進程,迄今整整走過了12年光陰,共同譜寫了農業合作與發展的絢麗篇章。

12年來,我們的合作機制不斷完善。從最初8個國家發展到今天17個國家,從起步時的工作研討提升為部長級對話,從單一的經貿合作論壇拓展到部長會議、經貿合作論壇和博覽會“三位一體”的系列活動模式,“16+1”目前已成為最具活力的跨區域農業合作機制之一。

12年來,我們的合作方式不斷創新。從最初的“坐以論道”,到後來技術合作、人才交流、項目共建、政策融通等合作方式被逐步採用,我們的合作之路不斷創新,日益寬廣。2017年,中國和保加利亞率先啟動了“16+1”農業合作示範區建設,波黑等國結合自身傳統博覽會舉辦“16+1”農業合作專場,農產品電商物流中心和展示館項目在中國深圳鹽田港啟動。

12年來,我們的合作成效不斷顯現。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農產品貿易額從2006年的4.5億美元發展到2017年的11.3億美元,年均增長10.8%。其中,中國從中東歐國家進口顯著增長,年均增速達28.1%。天津農墾集團、安徽豐原集團等企業在保加利亞、匈牙利等國投資設廠,壯大了自身實力,推動了當地發展。

12年來,我們的合作影響不斷擴大。部長會議每年確定一個專題,圍繞糧食安全、氣候變化等重點熱點問題展開討論,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糧農組織等國際機構重大倡議密切銜接。今年,我們與歐盟農業合作平臺實現了有效對接,是不同農業合作機制互聯互通的一次卓有成效的嘗試,必將在世界糧農治理和全球農業經貿合作中產生重要影響。

12年來的成績,得益於我們擁有相互信任的政治基礎、秉持相互開放的原則立場、堅守互利共贏的合作目標。中東歐16國積極響應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全面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協議。我們願同各國一道,積極推動“16+1”農業合作與“一帶一路”建設充分對接,共同推動農業合作不斷向前發展。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谈智慧农业:推动四方面深度融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女士們,先生們,

本次“16+1”農業部長會議的主題是“智慧農業——糧食安全與食品安全的創新性解決方案”。這個選題前瞻性很強,清晰展現了智慧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的戰略價值,再一次重申了糧食安全和食品安全作為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基石的根本性地位。

近年來,中國政府將信息化作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抓手,大力開展農業物聯網試驗示範、信息進村入戶、農民手機技能培訓等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去年底,中國農村網絡年零售額突破1.2萬億元,農產品電子商務年交易額向3000億元大關邁進,寬帶和4G通訊已覆蓋88%的村,農村手機用戶超過5億人,信息化智能化已成為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的有力支撐。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智慧農業發展,加快推進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管理數據化、服務在線化,全面提高農業農村信息化水平,推動農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

一是推動信息化與農業生產發展深度融合。我們將加快構建天空地數字農業管理系統,加強遙感技術在墒情苗情災情監測等方面的應用,推進農業物聯網技術示範推廣,推動實現作物種植、畜禽水產養殖的精確化管理和全程自動化控制。將來農民搞生產,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機,“手指一劃”,就全部搞定了。

二是推動信息化與農村業態創新深度融合。伴隨“互聯網+”等信息化手段在農村的廣泛運用,農民網上賣菜、市民上網買菜已經十分普遍,過去“養在深山無人識”的農產品,如今已經搭上信息化發展的快車,走出了大山、邁出了國門。我們將進一步加快農村電商發展,創新休閒農業網上營銷和交易模式,鼓勵國內外電商企業拓展農業農村業務,支持企業開展農產品跨境電商交易,推動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發展。

三是推動信息化與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深度融合。實現“從田頭到餐桌”全程可控,保障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離不開信息技術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中的全面應用。我們將加強農業投入品信息動態採集、分析和監控,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建設,實現主要農產品生產過程可控制、產品流向可追溯,讓老百姓買得放心、吃得安心,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四是推動信息化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深度融合。我曾經多次談到農民手機培訓的例子,一部部小小的手機、一次次手把手的傳授,學會了熟練使用智能終端的農民,真正讓信息活了起來,大大改變著農村的生產生活方式。我們將全面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繼續開展農民手機應用技能培訓,用信息化手段培養出一批善用信息技術、善於網絡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谈智慧农业:推动四方面深度融合,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女士們,先生們,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中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開局之年。中國不斷加大開放力度,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將為拓展“16+1”各國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善、社會事業發展、鄉村治理經驗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帶來更多新的機遇。在此,我願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不斷強化多邊合作機制。持續辦好“16+1”農業合作年度活動,堅持部長會議、經貿合作論壇和農產品博覽會“三位一體”的活動模式。充分發揮農業合作促進聯合會及其諮詢委員會作用。持續推進“16+1”農業合作機制與其他區域農業合作機制,尤其是歐盟農業合作平臺的互聯互通,不斷髮展壯大我們在世界範圍內的朋友圈。

二是務實推動貿易投資合作。充分發揮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各自優勢,堅持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原則,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鼓勵開展種植、養殖、加工等全產業鏈投資合作,聯手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生命力的重點項目。加快農產品雙向市場準入進程,推動農產品跨境電商等新業態發展,聯手打造便捷有效的農產品流通渠道,促進彼此間農業投資貿易穩定健康發展。

三是全面拓展農業農村合作領域。加強政策協調溝通,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模式,為深化農業農村合作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建立健全農業科技合作機制,設立聯合實驗室和科技合作中心,鼓勵共同申報項目,共同分享成果。加強人員往來,開展專業人才聯合培養,厚植“16+1”農業農村合作的民意基礎。

四是積極分享發展經驗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農業農村發展道路各有特色,共同分享有助於推動共同發展。我們願意以中國智慧助力中東歐國家農業農村發展,也希望為中國鄉村振興尋找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實現中國方案與中東歐方案、歐洲方案的互融互促。

各位部長,各位同事,

最後,祝願本次部長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