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掀起“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志书出版资助工程”的面纱

背后|掀起“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志书出版资助工程”的面纱

地方志绵延千载,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也是传承和彰显中华文明、发掘历史智慧的重要载体。“为当代提供资政辅治之参考,为后世留下堪存堪鉴之记述”。然而,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阻碍了欠发达地区地方志事业的发展。

2015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王伟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李培林针对当前部分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经费紧缺,第二轮志书出版困难的情况,倡议部署、大力推动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志书出版资助工程(以下简称:资助工程),并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实施。资助工程对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的国家级贫困县(区、旗、县级市)、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出版省市县三级综合志书进行资助,资助工程的影响和辐射面已达新疆、贵州、甘肃、宁夏、四川、广西、云南、西藏、黑龙江、湖南等10个省、自治区。2016年4月,该工程作为方志出版社重点图书项目,成功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

Q:您何时接到这部书稿?历时如何?以前是否接触过欠发达地区书稿?

Q:您认为这部书稿质量如何?对这部书的整体印象是什么?

背后|掀起“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志书出版资助工程”的面纱

A:书稿质量比较高。这部书在改革开放的宏大背景下,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角度全面展现温宿县1991—2010年的发展历程。编纂者以时间为维度着重对温宿县二十年间重大事件、人物做了简洁而生动的记述,史实客观有见地,文字严谨有温度。

Q:在编校审读过程中,可曾有特别让您印象深刻的地方?

A:编校过程中,有两点给我印象特别深刻。第一是书稿记载时限不拘泥于1991—2010年这一时间限定,重大事项更注重整体连续性,以求全面“描述”其来龙去脉。如记载行政区划的变化时,增设了一节“1991年前行政区划”,与“1991年后行政区划”相呼应。第二是数据充分。编者综合运用了统计部门数据、专业部门数据和调查数据,同时有效解决了数据交叉重复的问题,使整部书稿数据完备,提高了入志事物记述的力度和深度。

Q:我们知道该项资助工程是地方志系统的政治工程,又是全国地方志事业协调发展的促进工程,对于推进第二轮地方志书规划任务按期完成,实现地方志事业区域发展平衡,促进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基础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文化意义。那么针对《温宿县志》的审校,您认为其中有哪些实际存在的问题需要注意,为该项工程内其他后续图书的编纂及出版提供参考经验?

A:我个人认为,《温宿县志》关于温宿县地域文化的记载稍显薄弱。一方面未能凸显温宿县的本地文化特色,另一方面忽视了对当地传统文化如何应对20世纪90年代后兴起的商品经济冲击的内容记述。这应当是一个地域最具有生命活力的东西,可惜该书着墨不多。

Q:在您的理解中,这本志书的出版将具有何种现实意义?

A:《温宿县志》作为欠发达地区项目不仅具有独特的政治意义,其学术价值也值得肯定。该书的篇目设置、体例结构和资料搜集等集中体现了编纂者广阔的学术视野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实际上,该志书的编纂是今人对温宿县1991—2010年发展历程的审视,是现在与过去的对话,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学科的融合。在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大背景下,《温宿县志》是一部体现内地与边疆互动发展,体现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演变,体现经济改革与民族文化交织影响的“方志长卷”。该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解读和总结边疆地区改革开放的成绩与规律,有助于认识到中国不同地区的经济改革和社会变化规律。至于对每个读者的意义如何,就要等你翻开这本书后,才能得到准确的答案了。

背后|掀起“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志书出版资助工程”的面纱

背后|掀起“民族地区与贫困地区志书出版资助工程”的面纱

目前,《温宿县志》已于2016年10月由方志出版社出版发行。如需购买请联系方志出版社图书经销中心:010-67110500 010-67720650

《温宿县志》

编者:温宿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年10月

定价:680元

撰稿:范静\ 编校:张健\ 审核:李江\ 终审:于伟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