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一個看手機比看孩子和老婆還多的老公,我們該怎樣做?

我是全職不是太太

老公看手機比看孩子多,先分析下他是不願意參與育兒還是患上了手機依賴症。

如果是不願意參與育兒,需要夫妻之間多溝通,讓老公循序漸進多分擔一些。可以和老公一起帶孩子出去玩一玩,讓他給孩子拍拍照,多感受一些孩子的可愛。從簡單的溜娃,餵飯等逐步參與。

如果是手機依賴症,則建議先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近幾年,患有手機依賴症的人越來越多了。可以觀察下你老公是否每隔幾分鐘就要看下手機,如果一會兒沒收到電話信息就要檢查鈴聲,是不是晚上睡覺也捨不得關機,是不是即使手機內容無聊也要下意識的刷新,等等。這些都是手機依賴症的表現。

手機依賴症可能是由於性格孤僻,缺乏自信,或者壓力過大,內心焦慮等原因造成的。過度的手機依賴會對身心都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是這樣,建議你也多關心關心老公,幫助他釋放壓力,減輕焦慮,建立自信,從多參與家庭育兒,多參與社會活動,健康生活


趙大夫說健康

爸爸不參與家庭生活,只顧看手機,這樣的婚姻岌岌可危

家庭參與感是我非常注重的一個方面,這是剛結婚時,婆婆告誡我的。

她以別人家的實例告訴我該如何去經營家庭,雖說這追根到底也是為了自己兒子的幸福,但於我而言卻終身受益。

婆婆的朋友一男一女,他們年紀相仿,為了方便閱讀,以叔叔阿姨替代。叔叔很能掙錢,事業小有成就,阿姨也不差,知書達理,簡直是外人看來的模範家庭。

阿姨應該是受了傳統思想的影響,從不要求叔叔在家做事。久而久之,叔叔就養成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壞毛病,吃完飯不是玩電腦就是看電視,那時候智能手機還不流行。

這位阿姨下廚房出廳堂,照顧孩子孝順老人樣樣精通,按理說娶妻如此,應該要燒高香了,可結果阿姨卻在叔叔的手機上看到了其她女子發來的曖昧短信。

因此,無論是什麼年代,都要學會調動孩子父親的參與感,如果你不積極調動,不讓他們參與進來,瞭解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故事,那麼他們可能就對別人的家事感興趣了。

事無鉅細,爸爸都要參與,讓他們知道即便是全職在家的我們同樣不是外人看到的那般清閒,家務事同樣會讓我們絞盡腦汁,心力絞碎。

也許你會問我如何讓爸爸參與其中呢?其實很簡單,可在家制定遊戲規則。

前幾年網上熱賣家務事篩子,先猜拳然後擲骰子,哪面朝上就做什麼。現在更簡單,直接說一三五我洗碗,二四六你洗。我只是拿洗碗舉個例子,並不是喊大家都去洗碗。

參與感讓孩子爸爸更懂得媽媽的不易,更珍惜家裡潔淨的地板,整齊的擺設,明亮的玻璃,讓他們覺得家裡如此舒適也是自己的勞動成果,也與自己息息相關。

當然,看到這裡,你也許會說,男人本身承擔的社會壓力就大,在外已經夠累了,難道回來還要他們洗個碗拖個地才行?非也!

職場媽媽白天也要上班,但回到家同樣要承擔育兒的重任,難道就不累嗎?

我這裡說的參與感是要調動爸爸迪對家庭的積極性,讓他們到家能主動承擔家務事,不做甩手掌櫃,關鍵要有這份心,有了這份心才會積極主動去行動。

父愛如山,我們不能讓爸爸只是像山一般,在那一動不動,我們要具備愚公移山的精神,讓爸爸們知道,做一座山也是不容易的。


END

朵媽陪你玩轉帶娃、職場、婚姻、生活,成為人生的大王。


朵媽是大王

每一個累瘋了的媽媽背後,都有一個愛玩手機、電腦,卻不會帶孩子的爸爸!其實從你的描述裡,可以看出來你是一個相當理性,條理清晰,同時包容性很強,有很能幹的媽媽,往往,能幹的媽媽都是被“沒用”的爸爸逼出來的。

一個習慣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現在覺得爸爸玩手機比看孩子多,其實媽媽得從自己身上找找以前的原因。

我之前在頭條裡發過一篇文章,《聰明的媽媽都這樣訓練“超級奶爸”!你還埋怨老公不心疼你?》,推薦大家可以看一下。其實在爸爸心裡,孩子真的沒有手機、電腦、工作重要嗎?肯定不是的!如果是的話,估計媽媽們就不會如此坦然的提問了。

那為什麼爸爸回來寧願玩手機也不願意幫忙照顧孩子呢?答案很簡單,媽媽慣的!

初為人父人母,都是手忙腳亂的,看著老公給孩子換個尿不溼,10分鐘都搞不定,媽媽就火了。一把推開老公,去去去,還是我來吧。

老公看著老婆和孩子睡著了,心想幫忙把大人小孩的衣服洗了吧。結果不分大小,不分裡外,通通扔進洗衣機裡一通攪和,媽媽看著一堆衣服是欲哭無淚。

讓老公喂孩子吃飯,不是把孩子嗆著了,就是把孩子燙著了。

等等等等,這些畫面在你家裡出現過嗎?你是怎麼做的呢?我想對於大部分媽媽來說,都是一把推開,脾氣暴躁的還會把老公一頓臭罵。經常這樣,老公就會想,算了,我也不用幫倒忙了,越幫越忙,我還是安靜的幹我自己的事情吧。

越是不去做,越是不會做,越不會做,越不願意去做。所以,就導致了看著媽媽忙死了,爸爸也可以安穩的坐那玩手機。


其實想改變這種情況,媽媽只需要用幾招就好使!

1、把爸爸當成小學生,手把手的教,多忍耐。

對於爸爸的笨手笨腳,媽媽不要著急,把爸爸當成一個幼兒園剛升入小學的學生,不會的事情,手把手的教給他。

一些複雜的事情,可以把流程簡化一下,一步一步的讓爸爸去學,去做。就像駕校的教練和學員一樣,多說,多做,多練習,時不時的留點課後作業。爸爸對孩子的愛,也會逼著他做的更好的!

2、把爸爸當成新員工,以老帶新,多鼓勵。

把爸爸當成一個公司新入職的員工,媽媽要起到以老帶新、傳授經驗的作用。同時,要多鼓勵,多忍耐。一個新入職的員工,就算工作一些細節上面做的不是很完美,作為老員工也不能直接否定不是嗎?多給他們機會,多鼓勵,信心有了,很多事情就會做的更好了。

3、把爸爸當成標兵,多表揚!

把爸爸當成標兵,家裡家外多表揚,多宣傳。親戚朋友來了,可以把不是爸爸做的事情都算到爸爸頭上,讓大家都知道原來爸爸除了工作掙錢,帶孩子也可以做的這麼棒!

經常給爸爸一些表揚,長期籠罩在標兵的光環裡,爸爸自己就會嚴格要求自己,回家以後會努力的去幫媽媽分擔孩子的一些事情。

總之,沒有不疼孩子的爸爸,他們更多是沒信心,沒方法,如果媽媽能經常的安排爸爸一些事情,並且告訴他一些經驗和方法,相信,爸爸一定會屁顛兒屁顛兒的盡全力做好。媽媽不能光憑自己一個人累,那樣累死也只能得到一堆埋怨。倒不如學會合理分配,大家一起努力,更加和諧幸福!

我是多寶媽,國家健康管理師。專注健康育兒、實用育兒知識分享。歡迎關注、點贊、分享!

帶娃的那些事

如果你們看到我們家的三個男人,你估計就真的氣暈了。樓主上面說的,孩子爸爸在洗碗,看到這個我真心覺得沒法比了。我來說說我們家的三個男人吧。

1、首先說公公,我們家開了一家店面,也算是老店了。生意不錯,特別是節假日,根本是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每天都是我婆婆起早床幹活,最忙的時候是連續四五天每天工作20小時,很辛苦的活。而我公公是很少早起幫忙的,這個店完完全全是靠我婆婆在做著,至於我公公我就不多說了。我婆婆說他從來沒有抱過孩子😂。

2、我大伯哥,是個超級手機迷,在家不是睡覺就是玩手機,從來都是老婆叫幫忙看孩子才會看,不會叫他看超過20分鐘。就算是看孩子也是一手抱孩子一手玩手機。孩子不管做什麼他都是不管的,而且特別特別能睡,真的是雷打不醒的那種。有一次我嫂子去買菜了,把孩子放著和孩子爸爸一起睡,然後孩子醒了,😂😂😂我們同住一層樓,我聽到孩子哭,就跑去看了,打開門的場景讓我好笑,老爸在床上用被子蒙著頭睡,兒子坐在地上哭,那時候小孩才十個月。這樣的事不止一次了,從床上摔了六七次,都是因為他爸爸在睡覺沒看好孩子。不過我大伯哥人特好,脾氣也是好。

3、最後說我老公,就是一個奇葩,孩子抱一下就跟要了他命一樣,天天在家睡覺,還總嫌我們帶不好孩子,嘴就叭叭叭叭的罵人,對他無話可說了,脾氣又臭,一點活不幹。

這就是我們家三個男人了,洗碗?不存在的,永遠不可能洗碗的。孩子女人帶,活女人幹,享受是男人享。所以啊,我都不敢提意見,對我來說,會洗碗的男人已經不錯了。


燦爛千陽199622705

看到這個問題我不禁想到了一個詞“父愛如山”,如今這個詞更被許多的媽媽們弄出了諧意“父愛就像山一樣在那裡,一動不動”。

的確,現實中媽媽們無數抱怨,從娃出生到現在,,娃他爸就沒泡過幾次奶粉,換過幾次尿布溼,自己沒日沒夜的照顧孩子,餵奶、換尿布、哄孩子睡覺,娃他爸呼嚕聲震天,真想一巴掌蓋過去……這一切壓得各位媽媽喘不氣來,尤其是生第一胎的新手媽媽,自己什麼都不懂,所有的都是從頭慢慢學。近幾年,各種綜藝《爸爸去哪兒》、《爸爸回來了》裡面,像林志穎,張亮,吳尊之類的男神好爸更是圈了無數少(婦)女心。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果然好男人都是別人家的。

那麼好爸爸都是天生的嗎?怎麼樣讓爸爸加入到照顧孩子中來?

事實上,沒有女人天生會當媽媽,也沒有男人天生會當爸爸。媽媽們經歷了十月懷胎的各種辛苦,已經慢慢進入到了媽媽的角色裡了,而爸爸大多數都是在一夜之間進入了“爸爸”這個神聖的角色(當然不排除少數內心覺悟高的),他還沉浸在“我升級當爸爸了”的時候,媽媽們就開始面對爸爸的各種幫倒忙,定義為“豬的隊友”。

但是,孩子的成長不能缺了爸爸。而好爸爸都是媽媽們自己調教的

一,月子裡不分房睡。其實現在很多人有在月子裡分房睡的,美其名曰,夫妻都能休息好。這個其實休息好的只有孩子爸了。就我個人,我是堅決反對的。首先,寶媽剛分娩,在月子裡身體較為脆弱,這個時候寶媽需要爸爸更多的關懷鼓勵,而照顧寶寶的各種工作,就會慢慢的落到了新晉的爸爸身上,換尿不溼,哄抱等,這段時間是最快加深父子感情的,雖然累一點,糗一點但心裡想必還是開心的。若是一開始就分房睡,無形間就逃避了爸爸照顧寶寶的責任,久而久之,爸爸會認為照顧孩子是妻子的事情。

二,多點耐心,多點寬容。很多媽媽犯的錯誤就是,讓孩子爸做,還不如自己做。導致老公什麼都不會,做一點小事都做不好,媽媽什麼都親力親為,越累越抱怨。這是種噁心循環。其實,媽媽可以從小的事情叫爸爸嘗試做起,慢慢教,多點寬容。爸爸給寶寶穿尿不溼上歪了漏尿,大不了就換一條褲子;爸爸給寶寶穿衣服沒穿好,大不了媽媽再重新拉扯一下,整理好;爸爸餵飯弄的一地都是,大不了掃一下...沒什麼大不了的,千萬不能從源頭上打擊爸爸的積極性。只要爸爸肯做,做成什麼樣都要誇獎。

三,滿足爸爸的“英雄”情懷。每個男人都有英雄夢,都想成為妻子兒女眼中的英雄。所以,有什麼難題,媽媽儘管拋出去扔給爸爸。“去找你爸,爸爸最厲害了,肯定能解決”。媽媽們要適當示弱,把孩子主動交給爸爸,並且給予足夠的信任,堅信爸爸足夠愛自己的孩子,讓爸爸有面對孩子獨立發揮的空間。

孩子,是夫妻雙方愛情的結晶。在爸爸媽媽的共同呵護下,孩子才會有滿滿的幸福感。在這裡也希望更多的爸爸們能提高自身覺悟,主動點吧!


秒秒媽媽是超人

這和我們常提的喪偶式育兒、守寡式育兒,和這種看手機比跟老婆孩子都要多的這種情況有異曲同工之處。



我先生曾經不是看手機,他是玩網遊比看老婆孩子都多。說一下我的經驗:

1.不埋怨。

《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一書中曾經說過,男人和女人處理壓力的特點是不同的,男人處理壓力的方式是縮在自己的空間不被打擾。

所以,我儘量把他打遊戲的這種行為,理解成他處理壓力的一種狀態。



2.合理選擇用詞。

在和他交流的時候,我會盡量選擇“要不……”

建議的語氣,而不是“你怎麼……”這種指責的語氣。



我一般遇到這種回家打遊戲頻繁的情況,我會跟他這樣交流:

你想玩遊戲放鬆的話,不如等孩子休息了以後,孩子還可以更多的跟爸爸在一起。在孩子性格養成過程中,爸爸的作用是我這當媽媽的洪荒之力都用上,也取代不了的。

3.不忘提醒。通過第二種建議,在和老公達成一致以後,他其實回家還會忘了,還會經常先坐在電腦旁邊。遇到這種情況,我一般都會給他輕輕捏捏背,然後再提醒一下:

哎,老公,忘啦,晚點再玩唄。

4.豐富親子互動。

孩子小的時候只能抱著,不能說話的時候,可以經常把他抱到爸爸的旁邊,教他說,“叫爸爸叫爸爸”。



孩子稍微大一些,儘量找一些適合外出的時間,帶孩子出去一塊兒玩兒,在這個過程中,儘量不要去抱怨,多讓先生參與到互動中,只要先生不拿手機親自互動時,多拍照、錄像、發朋友圈贊先生。相信改觀會從小到大的。

男人跟孩子一樣,需要潤物無聲的調教。

我是愛繪本的二寶媽,曾經的英語老師,現在的育兒達人,願意在育兒中不斷成長的家長記得點擊關注。

晨光微曉

可能做老婆的忙得團團轉的時候,看見一個無動於衷,還拿著手機在哪個地方刷刷刷的老公的確是非常的生氣。那麼面對一個看手機比看孩子和老婆還多,老公我們該怎麼辦呢?


第一,儘量保持平和的心情。做到有話好好說。告訴老公,現在你既是老公,又是爸爸,那麼你就應該承擔起老公和爸爸的責任。家裡很忙,要幫助做家務,要幫助照看孩子,這些都是你作為老公和父親應盡的職責。如果發現老公耍手機,做老婆的大發雷霆,我想有時候可能是於事無補,他也許會有意與你唱對臺戲,那可就麻煩了。

第二,做好明確的分工。

在照顧孩子與做家務之間做好分工。不讓老公做一個掛名的老公,也不能讓他這個掛名的爸爸,要名至實歸,要起到照顧老婆孩子的作用。因此他必須做一些家務以及照顧孩子。在這點上,做妻子的必須堅持原則。如果不是因為他特別忙,最好讓他多多做家務,多多照顧孩子。舉個很簡單例子,如果我下班比較早,我回家做飯。吃飯之後就叫老公收拾桌子,收拾廚房。如果夫妻二人同時回家,那我做飯,老公就應該輔導孩子做作業。

第三,多多誇誇老公。人們常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其實好老公也是女人誇出來的。如果我們發現老公有一點進步,做事細心,那我們就要使勁的誇,讓他有種成就感,下次他也許會做得更好。

第四,告訴老公你這樣做對孩子的影響。要很嚴肅的告訴老公,今天你一有空就耍手機,明天孩子就會像你一樣,不愛學習,就喜歡耍手機。到時候一事無成,成了我們兩個人的包袱,你希望這樣嗎?如果你不希望這樣。今天就儘量放下手機。

當然要老公一時半載把這個手機癮戒掉,有點難,只要他能夠今天比昨天少玩了十分鐘,也要對他進行表揚,漸漸的讓老公戒掉手機癮,做個稱職的老公,稱職的爸爸。

我是睿心媽媽,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有豐富的班主任工作經驗,專注於分享育兒經驗。


睿心媽媽

我老公也是手機狂,我和娃都抱怨過N多次,丫的竟然無動於衷,只好放出大招,所幸大有改觀,分享我的經歷如下:


一、確認老公是否手機成癮

以下四種情況,只要佔一條,就有可能是手機成癮的傾向

1:寧可盯著手機看,也對老婆孩子視而不見,連狐朋狗友聚會都不參加了。

2:因為使用手機晚睡甚至不睡。

3:手機無法使用時,突然焦慮、暴躁、甚至大發雷霆。

4:孩子要他陪玩,只會盯著手機頭也不抬的回“忙著呢”


我家那位四條全佔啊,又不注意保護眼睛,如今看手機必須戴上花鏡才能看清楚,他就買了幅花鐿繼續和手機“24小時親密接觸”。


我老公在手機上幹嘛呢?就是擼劇啦,看段子視頻之類,他極少刷朋友圈,朋友圈好友只有30多個,還都是親戚同事之類。


因為過於沉迷手機,耽誤的事情不計其數,為此,我們沒少吵過。而且,我是孩子一放學就會把手機關機,專心陪孩子的人,對其惡劣手機行為更是不恥!


二、與老公進行非暴力溝通

有次,他帶孩子去公園玩,孩子大哭著回來,對我說“爸爸只會坐在公園長椅上玩手機,無論我說什麼做什麼,他都不理我,根本不陪我玩,他只愛手機,根本不愛我……”而他呢,卻一邊刷手機一邊說,多大點事啊,你哭成這樣……

當時我就炸了,孩子是我的紅線啊,你丫竟敢踩!決定進行一場非暴力溝通。


1:深呼吸,平復情緒

人在憤怒的時候,脫口而出的任何言語都是不理智的,而且,當著孩子的面爭吵也不好,我深呼吸,什麼也不說,什麼也不做,先讓自己情緒平復下來。


2:思考,瞭解自己

在心裡我默問自己,我什麼這麼生氣?我此時此刻的感受是什麼?我真正的需要是什麼?答案是,因為丈夫嚴重忽略孩子的行為,讓我冒火,我感受到這個家庭還沒有他的一個破手機重要,面且,因為刷手機,已經耽誤過很多事了。


我需要老公合理使用手機,把家庭放在首位,清楚自己的責任,回到家陪陪孩子,做做家務,對我和孩子有所回應,而不是像個死人一樣!死人都不刷手機呢!


3:表達,說出感受

把這一年來,他沉迷手機耽誤的事情歷數一遍後,我說,我和孩子都認為,你是家人,孩子渴望你多陪伴,我渴望你能幫我分擔,而你,任何時候回家都在刷手機,這讓我們太傷心了,我無法再忍下去了,覺得非常生氣!非常傷心!


要麼我們立個手機使用規則,什麼時間能玩,什麼時候不能玩,都說清楚。要麼,離婚算求,你自由自在的玩手機!


我老公聽完,沉默好一會,最後同意制定手機使用規則,接受監督。於是,我們一家三口坐在飯桌前,制定瞭如下手機規則:

三、制定手機使用規則

1:制定規則。

除了接打電話,當著孩子的面,不許玩手機。

2:監控使用

只要一次刷手機超過一小時,我就斷網(路由密碼只有我知道)

3:特定時間禁用手機

一家三口遊玩、看電影、吃飯等時間內,我和他都必須關機。讓相處時光高質起來。


最初執行的時候,難度特別大,因為老公總是下意識的掏出手機,於是規則裡又加了一條,在家的時候,我和老公的手機都由孩子保管。

有時,男人過度玩手機,也有可能是他本身長期被家庭忽略,沒有被需要之感,總之,當男人愛上手機,吵鬧發脾氣並不是解決之道,坐下來認真嚴肅的溝通,才是解決之道。最後,祝你家男人早日“改邪歸正”。



夜妖說

現在迷戀手機的不單單是孩子,大人玩手機更加厲害,孩子玩手機,家長可以強制沒收,而大人來玩手機,卻缺乏監管類機構。在爸爸和媽媽玩手機的對比中,爸爸玩手機佔大多數時間,媽媽們因著家務的忙碌,還有孩子的教育,玩手機基本上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如何才能讓忙於看手機的爸爸參與到家庭中,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是媽媽們最該做的。


把家務,孩子的教育分清責任,讓爸爸沒有可以利用的時間用來看手機。

你爸爸們回到家後,大多以工作壓力大,太累為由,拒絕做各種家務,他們把玩手機當成一種緩解壓力的方式。不要被他們的話語欺騙,這是他們為自己的懶散找藉口。媽媽們可以學著做個總指揮,把家務分擔讓孩子和爸爸們都參與到家庭衛生中的打掃中。在孩子的教育上,也要有明確的分工,在培養習慣和輔導功課上,父母分工彼此合作協調,從而達成最好的教育方式。

制定規則在規定時間內,關掉家裡的無線網絡。


所有家人一起制定規則,在孩子做作業期間,和固定的讀書時間,親子游戲時間,不允許看手機,看電視,直接把無線網絡關掉。最後是用書面形式呈現出來,並做一些相對應的獎罰制度。

看手機佔據了我們大部分的時間,妨礙了家人之間彼此的交流,即使為了給孩子做個好的榜樣也要堅決的不去玩手機遊戲。


小布點mami

你好,看到這個問題,我忍不住上來吐槽兩句。

對於你描述的,我真是深有同感。因為我家老公也是這樣,除了看手機玩遊戲,就是看手機玩遊戲。

很遺憾的告訴你,我沒有什麼好的方法去治他。因為你永遠都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不會哪天天下紅雨了,或者他自己醒了,不然我覺得你是沒辦法去叫醒他的。

我們倆最開始也因為手機的問題使勁吵吵。但是吵到最後我不吵了,因為我覺得那樣太浪費我的力氣和太浪費我的時間,而且會讓我的心情變得很糟。

最不幸的是,吵完了之後,那所有的事情還得你自己來做。

那麼經過了數次苦痛的教訓之後,我選擇了視而不見。他玩他的手機,我該幹嘛幹嘛。

雖然講吧,自己一個人帶兩個孩子是挺累挺苦的。但是如果你轉換了心情之後,也就沒那麼痛苦,就像我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不是還有空在這裡玩悟空問答嗎?

或者你能夠充分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讓他幫你們幹活的話,我覺得比叫老公更靠譜。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從最開始的一個事事要求完美的媽媽,到現在一個能隨時調整心情隨遇而安的媽媽。

我真心覺得後一種活得更輕鬆。原來我是肯定看不慣,水池裡面對著成堆的碗的,再累我也要把它清洗了。

但是現在我覺得,如果我累了,我就讓它堆在那裡堆著先。把門關上,眼不見心不煩。等不累了,有心情了再去處理它。

還有我現在的做法是,如果我累了,不想做飯,我就上外面吃,或者叫外賣。以前事事講究,衣服都手洗,現在所有的衣服基本全塞洗衣機。

我以前幫老公刷鞋子刷個不停,現在我也不管了,請他自己刷。



與其去費那麼大的勁,想著去改變你老公,不如把自己改變好了。自己換個心情,換種活法。想盡辦法多愛自己一點,多輕鬆一點,孩子慢慢長大了,一切就都好了。你怎麼認為呢?

我是幼師向陽,期待育兒路上與你同行,一同努力,收穫更好的自己和更棒的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