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的《多宝塔》和裴休的《圭峰山禅师碑》,你觉得哪个更好?

三戒151859705

个人觉得,裴休的楷书圭峰山禅师碑更好一些。

颜真卿和裴休都是唐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现在很多书法爱好者还都不知道有裴休这个人。

裴休是唐时期一个著名的宰相,诗文书画样样精通,尤其擅长楷书。

米芾曾评价:“裴休率意写碑,乃有真趣,不陷丑怪。”

米芾曾经说过颜真卿的楷书丑,但是对于裴休的楷书是比较推崇的。

个人曾在接触裴休时,临过几个字,感觉写起来比颜真卿要容易一些。

圭峰寺禅师碑,法度非常森严,整体重心偏上。

有欧阳询之险,又有柳公权之瘦硬挺拔,在唐朝的楷书作品中,实属上品。

只不过裴休的名声没有在民间流传而已,所以造成了很多人都不知道!

在颜真卿死后的十年里,裴休才刚刚出生。

颜真卿的多宝塔却不如圭峰禅师容易入手。

多宝塔,是千佛寺感应碑,在当时是非常隆重的,所以颜真卿写的时候有所收敛,比较工整。

但是裴休的圭峰禅师碑,是他个人,为禅师所写。所以写得比较放开,其中很多次都有险势。

其实个人觉得,裴休的日子更适合初学,因为点画清晰,转折简单,粗细变化,幅度不是很大。初学来说,应该是比偏写经体的多宝塔要容易很多的。


多宝塔的笔法虽然简单,但是这种轻重的变化,幅度很大,而且起笔收笔都比较难。


所以个人感觉,如果学唐楷,裴休也可作为参考。

比如溥儒的字,就有很大一部分是学习了裴休。

所以个人感觉,如果学唐楷,裴休也可作为参考。


梁宇航

唐朝中期,楷书在欧、褚、“几奔走天下”的形势下,向更深、更广度发展,出现了颜、柳等新的书体。但许多名不见经传,却堪比大师的实力高手繁若星辰,是我们今人不可想象和无可比拟的。这中间,裴休就是其佼佼者,虽传世作品绝少,才名掩其书名,却足以彪炳后世。

裴休,字公美,河南济源人。与柳公权是同时代人物,是唐宣宗、懿宗(847-827)著名政治家,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少师,卒年七十四岁。

史载裴休年少时,极为用功:“守严正,方儿童时,兄弟偕隐家墅,昼讲经,夜著书,终年不出户。有馈鹿者,诸生共荐之,休不食,曰:`疏食犹不足,今一啖肉,后何以继?'擢进士第。”

《宣和书谱》中记:“尝建化成寺,僧粉额以候休题。他日见之,神色自若,以袖揾墨而为书之,字势奇绝,见者嗟赏。”


他的楷书,遒美有体法,与柳体极为相似,传世之作仅见《圭峰定慧禅师碑》。

《圭峰定慧禅师碑》唐大中九年(855)刻。裴休撰并书,柳公权篆额。楷书三十六行,行六十五字。碑在陕西户县。

此碑风格与柳公权非常相似,故有人以为是柳公权的代笔。叶昌炽在《语石》中说:“《圭峰和尚碑》尚存,其书遒紧而无蕴藉,学之易兹流弊。细参之,其运笔之操纵,结体之疏密,与诚悬昕合无间,《大达法师》、《玄秘塔碑》,裴撰文而柳书之,此碑则柳题额而裴书之。两碑微言奥义,非精于梵秉者不能作,其文因宜出于一手。窃讶裴之书,又何以神似神?即而豁然悟曰:此碑亦裴撰而柳书,特书丹时,并题裴款耳。此言虽创,自谓不为古人所欺。”

这段话可作为参考。

但此碑有自己的特点,用笔较柳更为劲健,谨严精密,方中见圆,虽以横势为主,但变化甚为真率可爱,骨肉相称,得肌肤之丽,很自然、很出色地将欧阳询的笔意融于其中,面目虽不如颜真卿突出,但真趣胜之,是欧体系列中杰出之作,其格调,当在《多宝塔》之上。米芾评前人书,虽颇多尖刻,但对裴休的书法评价较高,他说:“裴休率意写碑,乃有真趣,不陷丑怪。”是较为妥帖的。


古人自谓书道与自己学问相较,乃为“末节”,今人却强与此绑为相较,实固步自封,目光短浅。裴、颜如地下有知恐也嗤之以鼻,不以为然。所以,今人于书之道,喜则捧之,恶则嗤之,其都是自作多情也。


临池管窥

《圭峰碑》和《多宝塔碑》就不在一个量级上。

圭峰碑的问题:

第一,偏锋太过,扁薄刻厉。

第二,结字功夫不到家,多有病字。

第三,没有创造。只不过融合欧柳的基础上有些个人特点罢了,在唐时只能算书法妙手而已。

也就是说圭峰山碑根本达不到经典范本的水平,多宝塔也有不足,但能达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