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明谋善断得天下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军驰骋于江淮河汉。赤贫的农民朱元璋最初是皇觉寺中的小和尚,参加红军后,由九夫长升为大元帅,最后翦灭群雄,平定了陈友谅,消灭了张士诚,把元顺帝赶到了大漠深处,坐上了皇帝的宝座,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君主,他的成功也是得力于英明正确的决策。

朱元章起义不久,安徽当涂的儒生陶安向他建议:元朝的军队和其他几支农民军队的军风军纪都很坏,烧杀抢劫,失掉民心,必然失败。如果你反其道而行之,不杀老百姓,不抢劫财物,不烧民房,就能取得成功。

朱元璋明谋善断得天下

朱元璋从此非常注意军队的纪律,打镇江之前,与大将徐达串演了一苦肉计,假意要杀徐达,经众将求情,定出攻打镇江的注意事项,军队进入镇江秋毫无犯,老百姓和平时一样经商和务农。军纪严明,获得人民拥护是朱元璋取得成功的一个根本原因。

朱元章占领南京以后,他的东面、南面是元朝的军队,西面是陈友谅的部队,东南面是张士诚的部队,陈友谅与张士诚相约,东西夹攻,瓜分朱元璋的地盘。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何以自处?主要谋士刘基(字伯温)为他出谋划策:张士诚是盐贩子出身,遇事斤斤计较,顾虑重重,胸无大志,只想保住自己的家当;我们如果攻打陈友谅,张士诚必定观望,不敢贸然出兵。陈友谅是洪湖渔民,武艺精良,野心勃勃,有冒险进取精神,他雄踞长江中游,拥有精兵巨舰,对我们威胁极大;我们如果攻打张土诚,他必定要抄我们的后路。因此,我们必须集中兵力先打败陈友谅,再消灭张士诚,然后挥师北伐,全力对付元朝,则王业可成。

朱元璋明谋善断得天下

朱元璋平定了陈友谅、张士诚之后,召开了盛大的军事会议,全面总结经验教训。他说:在几支农民军中,张士诚拥有江浙的鱼米之乡,非常富庶;陈友谅雄踞江汉,武力最强,在富和强这两方面,我都比不上他们。我所以能取得成功,在于不乱杀老百姓,军纪严明;再加上万众一心,上下同心协力;更重要的,是决策正确,部署得当。如果当时先打张士诚,陈友谅必定倾国而来,我腹背受敌,被迫两线作战,谁胜谁负,就很难说了。

接着,如何北伐元朝,又面临新的决策,大将常遇春主张直捣大都,刘伯温提出另外一种打法,他说:北伐中原应采取伐树之法、砍伐一棵大树,必先去枝叶,再挖老根,北伐应先取山东,撤掉大都的屏风;再回师河南,翦断元朝的羽翼;接着进驻潼美,占领元朝的门户,然后进军大都,可不战而下。

大将徐达按照这一设想,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出色地完成了这一战略决策。元顺帝在大军压境的情况下,穷途末路,放弃了大都,带着皇后、贵妃,先逃到上都(内蒙古多伦),然后逃往大漠深处(外蒙古)。

朱元璋明谋善断得天下

徽州老儒朱升送给朱元璋3句话、9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这是非常高明的谋略,“高筑墙”是据险自守,巩固地盘;“广积粮”是发展农业,增产粮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缓称王”是缩小目标,不急于当皇帝,树大招风,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公元1363年,朱元璋率领主力部队去援救被张士诚围困的小明王(当时,朱元璋在名义上还是小明王的部下),陈友谅带领60万大军,乘虚而入,攻打南昌,据守南昌的是朱元璋的侄儿朱文正和大将邓愈,在城墙屡遭破坏的情况下,一边战斗,一边筑城,始终保持城墙的完整,使敌军不能越雷池一步,死守了85天,迎来了朱元璋的援兵。南昌之战的胜利,充分显示出“高筑墙”的威力。

朱元璋选派大将康茂才为营田使,率领将士在江南水乡修筑堤防,兴修水利,屯田种粮,又召集流民开垦荒地。朱元璋以汉武帝、曹操为榜样,用屯田为手段达到强兵足食的目的。朱元璋在江南屯田、垦荒,发展了农业生产,增强了经济实力,保证了军需,巩固了后方,充分显示出“广积粮”的作用。

“缓称王”是极为明智的政治策略。朱元璋攻占南京以后,实际上已自成系统,只是当时群雄环伺,敌强我弱,朱元璋不敢轻举妄动,名义上仍然遥奉小明王为宗主。“缓称王”的策略使朱元璋这支力量并不十分强大的农民起义军,避免过早地成为其他各路人马的进攻目标,在不被人们过分注意的情况下养精蓄锐,由弱转强,最后一统天下。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是朱元璋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的指导思想和大政方针,为朱元璋翦灭群雄,推翻元朝,最后统一全中国的宏图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